短波电台方案
短波电台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短波电台升级改造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711e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4.png)
短波电台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短波电台是一种广播电台,其传播距离远,覆盖范围广,受地形、天气等影响小,因而在国际间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短波电台设备已经逐渐滞后,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二、现状分析。
1. 设备老化,目前使用的短波电台设备大多已经使用多年,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广播播出效果。
2. 技术更新,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短波电台设备已经问世,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音质效果,需要及时更新以提升广播质量。
3. 资源整合,随着短波电台的广播内容不断丰富,需要更多的资源整合和管理,现有的设备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三、升级改造方案。
1. 设备更新,采购新型的短波电台设备,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音质效果,以提升广播质量。
2. 技术升级,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加强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资源整合,建立专门的资源整合平台,对广播内容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广播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4. 人员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能力,确保升级改造后的设备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升级改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升级改造计划,明确设备更新、技术升级、资源整合等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
2. 采购设备,根据计划,进行新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3. 技术升级,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加强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
4. 建立资源整合平台,建立专门的资源整合平台,对广播内容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5. 人员培训,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培训,确保升级改造后的设备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五、预期效果。
1. 提升广播质量,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升广播质量,改善听众体验。
2. 提高效率,通过资源整合平台的建立,提高广播内容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需求。
短波自适应通信方案
![短波自适应通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71db1ca216147917112858.png)
RF-9000F短波自适应数传电台组网方案一、概述:RF-9000F短波自适应电台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的具有自动选频、数据传输的智能化多功能电台,实现了智能化自适应选频、无线网络寻呼及计算机数据在短波通信网上的高速传输,扩大了短波通信的应用领域,并可实现无人值守和数据文件的自动收发。
他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短波无线通信电台的工作模式:双方建立通信线路的较好办法是事先预约好频率、时间呼叫表,然后在预约频率监听。
此方法不但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最可怕的是一旦出现约定频率通联不上,就能造成通信彻底中断。
而RF-9000F短波自适应电台所采用的现代通信中的高频自适应选频技术,则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媒质,能够适时地对系统的各个信道进行质量评估,择优选取工作频率进行通信。
免去了因单个频点信号差而失去联系的诸多烦恼。
短波自适应电台能够高效、实时自动选频通信,还可以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传输各种二进制文件及文本文件。
控制设备利用高速DSP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采用选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克服了在无线信道上传输数据经常遇到的衰落、多径干扰、脉冲干扰、频率漂移等问题,是短波通信新的里程碑。
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我们提出以下组网方案:二、方案介绍:1、在系统中的主要通信地建立中心站,即指挥中心,设置为主台。
2、在各通信地建立分台,设置为分台。
3、主台、分台均设置自己的独立站址号(网内唯一)。
4、主台配置为:RF-9000F 一台, FP-757电源 一台,A-32全向天线一付,PC 机 一套, 通信软件一套。
分台配置为:RF-9000F 一台, FP-757电源 一台,AS-30全向天线一付,PC 机 一套, 通信软件一套。
三、方案框图:图一中心站 分站2 分站3 分站1 分站N四、工作过程介绍:系统主界面如图一所示本方案的工作过程如下:1、主站(设定为200号站)与分站1(设定为202号站)进行自适应通话:首先主站在计算机控制软件中点击“语音通信”该菜单快捷键为(Ctrl+K),鼠标单击该菜单后,弹出一对话框如下:点击“三角形”按扭后,弹出一对话框如下:选择对方站号(202号站),如要进行网呼,则需选择目标网站(300-319),如要进行全呼,则需选择全部站,点击“确定”按钮,弹出一对话框:选择自适应选频键链或指定频道键链单击“确定”后,控制器根据所选择的键链方式进行通话建链,建链成功后计算机喇叭发出声音,此时按空格键后即可通话。
短波电台方案
![短波电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b754860c22590102029df8.png)
短波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昆明讯宇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目录1 概述 (3)2 应急通信需求 (3)3 短波通信技术 (4)3.1 技术简述 (4)3.2 自适应技术(ALE) (8)3.3 ALE的优点和局限 (9)3.4 短波电台组网方式 (10)3.5 短波通信盲区 (11)3.6 频率选择技巧 (11)4 短波电台组网 (14)5 组网设备介绍 (15)5.1 TK-90电台 (15)5.2 三线宽带天线 (19)5.3 两线宽带天线 (22)5.4 稳压电源 (24)6 组网设备清单 (25)7 建伍TK-90彩页 (26)一、概述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紧急事件不断出现,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前预防灾情或是灾害发生后及时展开救灾工作,建设一套全省的短波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十分有必要。
从各地的救灾、处突工作经验来看,通信联络是通报灾情、疏散群众、请求支援的关键环节,没有一个健全的通信体系保障,救灾、处突工作将难以顺利进行。
因此,为保证在灾情发生时或在紧急事件突发情况下可以做到超远程的语音传递,短波通信当仁不让的成了抗灾及应急通信很好的辅助性及备份性选择,近几年来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甚至也被作为卫星通信等高价通信方式的替代手段。
二、抗灾及应急通信要求:(1) 建站速度要快(2) 机动性要强(3) 覆盖范围要广(4) 抗毁能力要强建站速度快:通信系统的端站设备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基础设施,几个小时就能搭建好一套系统。
机动性强:端站设备具有比较强的机动性,可方便、快速地远距离搬移、反复部署。
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信号能够传递到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的边远山区和其他高原地区,信号盲点少。
抗毁能力强: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通信设施的运行不依赖受灾环境,不受灾情影响,具备较强的抗毁能力。
短波电台通信方式完全满足了上述要求。
因此我们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了这套通讯组网方案。
短波电台施工方案
![短波电台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2a7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8.png)
短波电台施工方案前言短波电台是一种广播电台系统,它可以通过短波频段传输信号,具有远距离传播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短波电台的施工方案,包括选址、设备配置、天线布置和调试等方面。
选址选址是短波电台施工的第一步,合理的选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台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形地貌: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避免山地、河谷等地形地貌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2.杂散电磁辐射源:避免附近有大型电力设施、通信基站等杂散电磁辐射源,以减少干扰。
3.交通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设备的运输和日常维护。
4.避免人口密集地区:避免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地区,避免对周围居民产生过大干扰。
设备配置短波电台的设备配置主要包括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和辅助设备。
发射设备发射设备是短波电台的核心部分,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常见的发射设备包括:1.调制器:负责将音频信号进行调制,将其变成适合无线电传输的形式。
2.功率放大器:负责将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3.天线开关:用于切换不同天线,以达到不同传输需求。
接收设备用于接收其他电台或者无线电信号。
常见的接收设备包括:1.接收天线:提供接收信号的天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
2.接收器:负责接收和解调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出。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是为了保证短波电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而配置的设备。
包括:1.控制台:用于对短波电台的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2.辅助电源:用于为短波电台设备供电的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台的连续运行。
3.调试设备:用于对短波电台进行调试和维护的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天线布置是短波电台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播效果和接收质量。
在天线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天线高度:天线的高度可以影响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播范围,一般来说,天线越高,传输距离越远,传播范围越广。
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
![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f753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d.png)
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超短波(Ultra-Short Wave,简称USW)电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的设备,通常用于远距离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技术实现和解决方案,包括其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应用场景。
一、超短波电台的工作原理超短波电台主要利用无线电技术将音频信号通过电波传播。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音频输入、射频调制与发射、接收与解调。
1. 音频输入:音频输入是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一般而言,超短波电台会配备麦克风或其他音频输入设备,将实际声音输入系统。
2. 射频调制与发射:在这一步骤中,音频信号将通过射频调制成可传播的电波。
超短波电台会执行一系列的编码和调制过程,将音频信息嵌入到射频信号中。
一旦射频信号调制完成,它将通过天线传输出去。
3. 接收与解调:当射频信号到达目标接收器时,它将由该接收器的天线接收。
接收器将信号解调,并恢复音频信息。
通常,解调的过程包括滤波、解调和放大。
二、超短波电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超短波电台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调频器、电源、天线、扩音器等。
1. 调频器:调频器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它能够将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调制和放大,输出高频的射频信号。
2. 电源:电源是为超短波电台提供所需电力的装置。
电源可以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以保证超短波电台的正常工作。
3. 天线: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电台信号。
它是信号的传输工具,负责将射频信号从电台传递到目标接收器,或从目标发射器传递到电台。
4. 扩音器:扩音器是用于增强音频信号的装置。
它将音频信号从电台中放大,以提高声音的音量和质量。
三、超短波电台的应用场景超短波电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广播电台、航空通信、海事通信、紧急救援等。
1. 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是超短波电台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们通过超短波频段向广大听众传播音频信息。
广播电台广泛应用于新闻、音乐、体育比赛等领域,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信息。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e6ad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f.png)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超短波(Ultra Shortwave, 简称UHF)电台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对于确保无线电广播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和频率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首先,频段规划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的过程,以确保不同频段之间的干扰最小化,从而提高电台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在超短波电台中,频段规划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划分,例如广播、通信、卫星通信等。
为了避免频段重叠和冲突,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世界无线电通信的频段规划,各国根据ITU的规定进行本国的频段规划。
超短波电台的频段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频段:VHF(Very High Frequency,高频),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和SHF(Super High Frequency,超高频)。
VHF频段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航空通信等,其频带范围从30兆赫兹到300兆赫兹。
UHF频段常用于无线电通信,频带范围从300兆赫兹到3吉赫兹。
SHF频段常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等,频带范围从3吉赫兹到30吉赫兹。
这些频段的划分是为了在各种无线电通信应用中提供良好的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频率管理是指对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和分配的过程,以确保各个电台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频率,减少频率冲突和干扰。
为了实现频率管理,各国设立了相关的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频率管理政策和规定。
在频率管理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
频率管理机构会依据各种无线电通信需求和资源供需状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其次,频率管理需要遵循公平、公正、无歧视的原则,确保各个参与者都能按照规定合法地获取和使用频率资源。
再次,频率管理需要考虑频率干扰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不同电台之间的干扰,保证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基于OFDM的短波电台改进方案设计
![基于OFDM的短波电台改进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141fe319e8b8f67c1cb99e.png)
中 图分 类 号 :N 1 T 9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2 5 (0 1 O — 0 5— 3 A 1 9— 5 2 2 1 ) 1 0 8 0 0
基 于 O D 的短 波 电 台 改 进 方 案 设 计 FM
陶玉柱 ,胡建 旺,崔佩璋 ,张 幸
T —h AO Yuz u, HU Ja — a g C IP i h n , Z in w n , U e— a g z HAN Xig G n
( eat n f pi n l t nc - er g O d a c nier gC lg , m i h agO0O , hn ) Dpr met tsadEe r i E  ̄-ei , rn neE gnei o ee S j zu n 503 C ia oO c co n n l a
p r r ac n acmet r et r h r aerdo e om n ee hn e n o c f ot v ai. f pj s w o
Ke y wor s: OF d DM ;s o t v a o;p ro a c n a c me t h rwa e r di ef r n e e h n e n ;MCM m
( 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 电子工程系 , 石家庄 0 0 0 ) 50 3
摘 要:短波电台作为远距 离传输的重要 载体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然而传统短波电台受短 波信道 固有缺点 的限制 ,传输速 率较低 ,频 带利 用率也 不 高。正交频分 复用 ( F M)技 术的各 OD
子载波之 间的正 交性使得 其频谱 可重 叠从 而提 高 了频 带利 用率 , 同时能 有 效对 抗频 率选择 性 衰 落。为 了有效提 高短 波 电 台的性 能 ,可以采 用 O D 技 术 。分 析 了 O D 的基 本 原理 ,提 出 了 FM FM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30b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4.png)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
背景
短波电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国际通信、应急救援、天气预报、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通信工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原因,短波电台可能出现情况,例如信号干扰、频率冲突、设备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
因此,在日常应用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以保障通信正常进行。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短波信号干扰处置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短波信号干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天气影响、电磁干扰、设备质量不良等。
在出现干扰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认所受干扰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短波信号干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采用专业仪器检测干扰源,尽快确定干扰源位置,并采取措施消除干扰
2. 短波频率冲突处置方案
在短波通信中,频率冲突可能会引发通信失败等问题。
在出现频率冲突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认频率冲突原因
•调整短波频率,避免频率冲突
•如果频率冲突无法避免,使用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进行调整
3. 短波设备故障处置方案
短波设备故障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通信。
在出现设备故障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认设备故障原因
•采用相关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如果无法修复,可以使用备用设备进行通信
总结
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是保障通信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针对不同类型的短波
电台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通信故障,并提高通信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对短波电台情况处置方案的培训和练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短波电台组网方案
![短波电台组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1cc3e83c4bb4cf7ecd149.png)
超短波电台的调制和解调方式
![超短波电台的调制和解调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efec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c.png)
超短波电台的调制和解调方式超短波(Ultra High Frequency, UHF)电台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在电磁频谱中的300 MHz至3 GHz范围内进行通信。
它在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超短波电台的调制和解调时,有几种常见的方式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深入讨论这些方式,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种广泛采用的超短波调制方式是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
FSK通过改变信号频率来传输数字数据。
它将不同的二进制位映射到两个不同的频率上,通常分别为低频和高频。
发送方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代表不同频率的信号,接收方则通过解调来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
FSK调制和解调的优点是抗干扰性较强,适用于对信道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无线数据传输和调制解调器等。
然而,FSK的缺点在于占用的频谱宽度相对较大,限制了其在频率资源有限的场景中的应用。
另一种常见的调制解调方式是频移键控相干(Coherent Frequency Shift Keying,CFSK)。
与FSK类似,CFSK也是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但与FSK不同的是,CFSK在频率切换时,采用相位相干的方式,即前一个频率和后一个频率之间保持恒定的相位差。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相位不连续引起的失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CFSK广泛应用于一些高要求的通信系统,例如一些需要传输高质量音频的无线音频传输系统。
除了以上提到的调制方式,还有一种常用的调制方式是振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
ASK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传输数字信息。
当数字信号为1时,信号的振幅较大;当数字信号为0时,信号的振幅较小。
接收方通过检测信号的振幅变化来解调。
ASK因为简单易实现,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简单的通信系统,例如遥控器、门禁系统等。
然而,ASK的缺点是对噪声和干扰敏感,容易出现误码率高等问题。
tbr121a超短波电台教案
![tbr121a超短波电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b32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1.png)
tbr121a超短波电台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学生群体的TBR121A超短波电台的使用进行指导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超短波电台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并学习如何正确地设置频率、发送和接收调频信号等相关技能。
同时,本教案还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教案内容:第一部分:超短波电台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的介绍1. 超短波电台的工作原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发射和接收原理,以及其在通讯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超短波电台的组成部分:详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等。
3. 超短波电台的操作步骤: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超短波电台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开机、设置频率、发射信号、接收信号等。
第二部分:超短波电台技能训练1. 频率设置训练:通过设定不同的频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调节超短波电台,并确保能够稳定发送和接收频率。
2. 信号发送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发送调频信号,包括语音传输和简短信息发送等。
3. 信号接收训练:学生将通过接收其他电台发送的信号,训练自己对调频信号的接收和解读能力。
第三部分:小组互动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超短波电台的操作和通讯,鼓励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并共同思考如何提高通讯质量。
2. 信息交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到超短波电台交流的活动中,可以是模拟真实通讯,也可以是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等。
3. 总结反馈:每个小组进行终结性的分享,总结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以及对超短波电台应用的理解。
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超短波电台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超短波电台的操作步骤和技能;3. 学会正确设置频率、发送和接收调频信号;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互动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超短波电台的应用和意义,同时培养其相关技能和能力。
短波电台工作流程
![短波电台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917c3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4.png)
短波电台工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短波电台工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开展短波电台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教案编写
![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教案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85dbdf0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a.png)
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教案编写
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是一种高性能、紧凑型射频发射装置,它是原装880系统的
一种优质型号,具有多种技术特点。
下面是介绍如何使用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的:
1. 安装及组装:将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安装在空间容易操作的安全位置上。
安装完成后,将整机接上220V交流电源,然后再根据后面的操作提示,依次完成电台的组装
和操作。
2. 基本操作:安装好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后,请检查其正确联接220V交流电源,然后将发射机一面接入收发台上的控制机,另一面接入电台天线组件上。
接好电源后,打
开发射机的电源电路,选择所需发射频率,按发射信号开关,电台就可以发射出短波信号。
3. 调试操作:调试操作的目的是使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按照设定的发射参数正确发射出所需的短波信号。
首先,检测信号的功率和频率,然后根据读数的实际情况,在操作面板上调整输出功率、频率和发射时间,使短波信号达到最佳状态。
4. 问题排查: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具有自动排除故障功能,但是有时依然会出现
一些问题,此时可以根据电台指示来排查故障原因,例如信号发射不稳定等。
另外,可以
通过外接测试仪检测发射机的频率和功率,以便快速确定潜在问题,并能进行及时的维护
和修复。
以上就是TBR210A-2型20W短波电台的安装、基本操作、调试和问题排查的步骤。
用户
在安装、操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在排查故障时要把握好这些步骤,正确地操作可以
减少损失的发生。
超短波电台的组网技术和系统设计
![超短波电台的组网技术和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095d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0.png)
超短波电台的组网技术和系统设计超短波(Ultra High Frequency,UHF)电台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超短波电台可以通过组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提高通信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电台的组网技术和系统设计。
一、超短波电台组网技术1. 数据链路技术:超短波电台的组网可以使用数据链路技术,通过建立无线数据链路实现电台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数据链路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提高传输效率和容量。
2. Mesh网络:Mesh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可以在电台之间构建多条路径传输数据,实现网络的冗余和容错性。
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或者通信链路中断时,Mesh网络可以自动重组路径,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对于超短波电台组网而言,Mesh网络可以提供灵活的拓扑结构,适应不同场景的通信需求。
3. 中继技术:中继技术是一种将信号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的方法。
在超短波电台组网中,中继站可以将信号传输到离目标电台更近的位置,减小传输距离和损耗,提高通信质量。
同时,中继站还可以起到信号转发的作用,将信号从一个电台传输到另一个电台,扩大通信的传播范围。
二、超短波电台组网系统设计1. 网络拓扑设计:超短波电台组网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对于较大范围的通信需求,可以选择星型拓扑,将多个电台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通过中心节点进行通信。
对于较小范围的通信需求,可以选择网状拓扑,构建Mesh网络,实现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
2. 频率规划:超短波电台的组网需要进行频率规划,避免频谱资源的冲突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波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昆明讯宇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目录1 概述 (3)2 应急通信需求 (3)3 短波通信技术 (4)3.1 技术简述 (4)3.2 自适应技术(ALE) (8)3.3 ALE的优点和局限 (9)3.4 短波电台组网方式 (10)3.5 短波通信盲区 (11)3.6 频率选择技巧 (11)4 短波电台组网 (14)5 组网设备介绍 (15)5.1 TK-90电台 (15)5.2 三线宽带天线 (19)5.3 两线宽带天线 (22)5.4 稳压电源 (24)6 组网设备清单 (25)7 建伍TK-90彩页 (26)一、概述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紧急事件不断出现,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前预防灾情或是灾害发生后及时展开救灾工作,建设一套全省的短波无线应急通信系统十分有必要。
从各地的救灾、处突工作经验来看,通信联络是通报灾情、疏散群众、请求支援的关键环节,没有一个健全的通信体系保障,救灾、处突工作将难以顺利进行。
因此,为保证在灾情发生时或在紧急事件突发情况下可以做到超远程的语音传递,短波通信当仁不让的成了抗灾及应急通信很好的辅助性及备份性选择,近几年来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甚至也被作为卫星通信等高价通信方式的替代手段。
二、抗灾及应急通信要求:(1) 建站速度要快(2) 机动性要强(3) 覆盖范围要广(4) 抗毁能力要强建站速度快:通信系统的端站设备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基础设施,几个小时就能搭建好一套系统。
机动性强:端站设备具有比较强的机动性,可方便、快速地远距离搬移、反复部署。
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信号能够传递到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的边远山区和其他高原地区,信号盲点少。
抗毁能力强: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通信设施的运行不依赖受灾环境,不受灾情影响,具备较强的抗毁能力。
短波电台通信方式完全满足了上述要求。
因此我们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了这套通讯组网方案。
三、短波通信技术尽管当前新型无线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用户的普遍重视,在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今天,短波通信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其原因是短波通信距离远、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强、运行成本低。
3.1技术简述无线电短波是指波长在100米以下,10米以上的电磁波,其频率为3~30兆赫兹。
在这个频段,电磁波可以通过高层大气的电离层进行折射或反射而回到地面达到远距离通信,当电磁波被地面再次反射而由天空二次返回时,传送距离更远,多次反射的电磁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如下图:短波在电离层的传播,其传输模式有单跳、多跳。
依靠单电离层或多电离层反射构成电磁波传输路径。
当通信距离>2500km时,往往采用多跳,以获得较大的仰角。
如利用F2层反射一次,称为1F2传输模式。
短波通信可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语音广播等多种信息。
在卫星通信出现以前,短波在国际通信、防汛救灾、海难求援以及军事通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短波无线电远程通信是依赖于高空电离层反射的天波路径来传播的,短波通信的质量随时都受电离层特性的影响,离地约100公里以上的高空大气十分稀薄,受太阳或宇宙线的辐射后,气体分子产生电离,形成电离层。
了解电离层的生成、结构和变化规律,了解电离层不同时段对不同频段的短波段电波的反射规律,对短波无线电通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太阳紫外线照射、宇宙射线的碰撞,使地球上空大气中的氮分子、氧分子、氮原子、氧原子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形成所谓电离层,其分布高度距地面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
电离层中电子密度呈层状分布,对短波通信影响大的有D层、E层、F1层、F2层,各层的中部电子密度最大,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各层的电子密度的强弱是:D层〈E层〈F1层〈F2层。
由于电离层的形成主要是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因此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与阳光强弱密切相关,随地理位置、昼夜、季节和年度而变化,其中昼夜变化的影响最大。
D层:高度60—80公里,中午电子密度最大,入夜后很快消失。
E层:高度100—120公里,白天电子密度增加,晚上相应减少。
F1层:高度180公里,中午电子密度最大,入夜后很快消失。
F2层:高度200—400公里,下午达到最大值,入夜逐渐减少,黎明前最小。
电离层的高度和电子浓度在白天和晚上,冬天和夏天各有不同,对短波的传播产生不同影响,一般说来白天需要用较短波长,晚上则需要用较长波长,同样,夏天所需波长较短,冬天则要求较长波长。
由于电离层本身还要受到太阳耀斑、磁暴、以及核爆炸等因素的影响而使电子密度受到严重的扰乱,因此有时会使短波通信完全中断。
为了充分发挥电离层对短波通信的正面效应,各国在不同地区设置了电离层观测站,将电离层的各种参数提供给各使用单位,以便各单位计算并预测最佳频率和波长。
利用短波通信,在波长配置合适时,使用很小的发射功率可以将信息传送到数千公里以外并享有良好的通信质量。
因此,尽管当前新型无线通信设备不断涌现,短波通信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短波通信设备简单,机动性大,因此短波通信特别适用于应急通信和抗灾通信!为避免短波通信在空间传播时相互间产生干扰,国家设立了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无线电台的设置,监测各类无线电台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核定的项目进行工作,并处理各类无线电干扰问题。
为提高短波通信的效率,改进通信质量,发展了单边带通信技术,将发射信号中的载波和左右两个边带经过滤波,只发出单个边带,然后在接收端再予以补充还原,这种单边带无线电通信可以大大节约发射功率,减少占用的频带宽度,也相应地可以减少电波间干扰,并可以进而做到在一套收发信系统中同时传送四个电话话路。
因此自7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短波通信逐渐都改用单边带通信。
(根据国际协议,短波通信使用单边带调幅方式(SSB),只有短波广播节目可以使用双边带调幅方式(AM))。
近年来,社会需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短波通信日益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比如用于半自动优选频率的自适应功能和全自动优选频率的自优化功能,用于计算机和传真机的数据传输功能,用于保密和抗干扰的跳频功能,用于组网通信的数字选呼功能,用于卫星定位的GPS监控功能,用于连接有线网的有线无线转接功能等等。
丰富和扩大了短波通信的使用范围和模式。
短波通信虽然不可替代,但其存在的如下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热情:(1) 不易选择正确的频率。
(2) 背景噪音影响通话质量。
(3) 操作较为复杂。
3.2、ALE自适应技术:频率自适应也称为链路自动建立,英文名称是Automatic Link Establishment,简称ALE,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1988年10月,美国军方颁布了短波自适应通信的军用标准MIL-STD-188/141A;1990年,对应的联邦标准FED-STD-1045协议也正式出台,该协议又简称1045协议,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这两种标准原理相同并互相兼容。
在ALE系统中,要求网内的每部电台都配备自适应控制器。
自适应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链路质量数据库(简称LQA),存储一个或几个频率组,每组存储若干个频率。
在一个通信网内每部电台的频率组设置要相同。
自适应选频的过程是:主呼台在某个频点上发出ALE信号呼叫对方,被呼台收到ALE信号后自动测评其信号质量,并将测评结果回送给主呼台,主呼台测评被呼叫台的信号质量后发出确认信号给被呼台,双方同时存储测评结果。
之后主呼台逐个用组内频率呼叫对方,组内每个频率都被测评后,双方按频率的质量进行排队,并使用质量最好的频率建立通信链路。
有些自适应电台还可以预设质量可用值,当某个频率达到可用值即开始通信,这种方式的建链速度快一些。
对于固定站之间的通信,方向和距离是固定的,频率也相对固定,ALE的作用不是特别显著。
但对于车、船等移动站,或经常转移场地的野外半固定站,其通信距离和通信方向一直在变,最佳通信频率也随之改变,ALE的作用就显著多了。
3.3、ALE自适应技术优缺点:然而,ALE尽管有其优点,也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如ALE 探测呼叫大量挤占通信时间,可供选用的频率有限,建链速率慢,不能自动切换通信网络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ALE的推广应用。
频率自适应技术的优点:(1) 在预置频率组内自动优选频率,无需人工操作;(2) 支持话音通信和多种数据通信;(3) 有联邦标准(FED-STD-1045)规范,各厂家的ALE系统相互兼容。
但是基于FED-STD-1045标准的 ALE系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探测呼叫大量占用网络通信时间:电台工作在ALE状态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发送周期性的探测呼叫。
每个电台都在不断发送探测信号,向网内的其它电台提供数据,使它们得以评估ALE扫描组中各个信道在特定时间的通信质量,然后接收站将测评信息存储在链路质量分析数据库(LQA)中,频繁发送探测呼叫使正常通信受阻,因而减少了有效通信时间。
例如:网内20个台站,使用5个频率,每个探测呼叫用10秒钟,那么探测呼叫总共花费20 * 5 * 10 / 60 = 17分钟。
如果每小时进行一轮探测呼叫,整个网络的有效通信时间至少要减少四分之一。
进一步我们不难想到,网内电台越多,设置频率越多,有效通信时间就越少。
选择和适应频率的局限性:ALE扫描组只能容纳十多个预置频率,预置频率是按经验选定的,实际通信时更好的频率可能被排除在外。
此外ALE系统无法跟踪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测频信息的准确性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基于过时的测频信息所确认的当前工作频率自然也不会准确。
预设的频率不能自我更新:ALE系统要求网内的每个电台都设置一组或几组相同的信道,如果需要在这些频率之外再变换其它频率将是非常困难的(这意味着分散在广大地域的电台都要重新设置自适应频率组)。
建立通信链路慢:ALE系统在建立通信链路之前,要经过收发双方电台共同探测评估各个信道,进而确诊一个好频率。
这个过程常常要花费几十秒钟甚至更长时间。
不能快速建立通信,是ALE系统的一大弊端。
3.4短波通信组网方式●固定频率通信网目前,在军队所用的组网方式是固定频率通信网。
这种组网方式比较传统,通信稳定性差,也没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其使用范围正逐渐缩小。
●频率自适应通信网频率自适应通信网具有成熟的通信链路、组网和系统设备。
人们可以通过网内自适应电台,在预先设置频率点组中,进行线路质量分析,选择最好的频率,自动选择呼叫及预置信道扫描,从而建立起短波通信。
这种组网方式可以保证信道的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世界各国应用广泛。
●短波跳频通信网短波跳频通信网是短波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使通信信号的频率在一定带宽内快速随机跳变,使敌方侦察和干扰跟不上这种变化,无法施放干扰与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