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辽阔的疆域(八上P2~P10)
1、(1)位置:①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②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陆地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
有寒带。
③海陆位置:海陆兼
备,位于亚欧大陆东部,h 太
平洋西岸。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
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②利
于发展海洋事业③利于发展
对外交往与合作。
2、我国领土面积 960 万平方
千米,管辖海域面积 300
万平方千米。
陆上疆界 2.2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 1.8
万多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
国家。
领土四至: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我国陆上邻国(14 个):东部:A 朝鲜北部:B 俄罗斯、C 蒙古
西部:D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西南部:E 巴基斯坦、F 印度、G 尼泊尔、不丹南部:H 缅甸、I 老挝、J 越南其中人口最多的:印度;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不连续疆界的:俄罗斯和印度。
5、我国有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部有K 韩国、M 日本(纬度最高,经济最发达),
东南部有N 菲律宾、Q马来西亚、文莱、P 印度尼西亚。
与我国海岸线相邻的国家:越南、朝鲜
6、我国临海: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最大岛屿:e 台湾岛;第二大
岛:f 海南岛;内海:渤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中间)g 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7、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我国共设有34 个省级行政区,
其中23 个省,5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省份简称省会省份简称省会
北京市京北京广东省粤广州
上海市沪上海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天津市津天津台湾省台台北
重庆市渝重庆贵州省贵或黔贵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广西壮族自
治区桂南宁吉林省吉长春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辽宁省辽沈阳山西省晋太原
河北省冀石家庄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河南省豫郑州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
宁夏回族自
治区宁银川江苏省苏南京山东鲁济南内蒙古
自治区
内蒙
古
呼和浩
特
西藏自
治区
藏拉萨浙江省浙杭州青海省青西宁
湖北省鄂武汉安徽省皖合肥
福建省闽福州海南省琼海口
澳门特别行
政区澳澳门
香港特别行
政区港香港湖南省湘长沙江西省赣南昌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i 云(或滇)、j 桂、k 粤、e 台;
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是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置最北、最东的是n 黑龙江省;跨纬度最广的是f 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是p 内蒙古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是q 陕西省和p 内蒙古自治区(8 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份:r 辽
宁省、s 山东省;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份:e 台湾省;
二、众多的人口(八上P11~P16)
1、我国人口总数约13.83 亿,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率低,人口增长快,老龄化严重。
2、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人口形势严峻: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数百万人口;
②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养老负担日益加重。
因此,我国既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又要完善
养老保障体系。
4、
人口分
布
以
黑河
-腾
冲
一线(
胡焕
庸线
)为
界,
以东
人口
稠
密,
以
西人口
稀疏。
原
因5、人口分布新变化: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势特征(八上 P22~P29) 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阶梯 名称 海拔 高度 主要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4000 米 以上 高原、山地、 盆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 盆地 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 2000 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四川盆地
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 东丘陵、东南丘陵
2、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交通:地势西高东低,使主要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③水电开发: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3、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利影响:①交通不便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有利影响:③易于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4、我国主要山脉: (1) 东西走向: 北列:a 天山—b 阴山中列:c 昆仑山—d 秦岭南列:e 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f 大兴安岭—g 太行山—h 巫山—i 雪峰山中列:k 长白山—j 武夷山 东列:l 台湾山脉
(3) 西北—东南走向: p 小兴安岭、m 阿尔泰山、n 祁连山
(4) 南北走向:q 横断山脉、r 贺兰山 (5) 弧形山脉:s 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1) 四大高原
[1]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我国最大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的美称。
景观特点: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2]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3]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4]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2) 四大盆地
[6]塔里木盆地:我国第一大盆地,盆地内沙漠广布(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5]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8]四川盆地:唯一位于季风区的盆地,其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7]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3) 三大平原
[9]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黑土肥沃。
[10] 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又称“黄淮海”
平原。
[11]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第三大平原,有“鱼米之乡” 的美称。
(4)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12]东南丘陵
6. 北侧 山脉 南侧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秦岭 四川盆地 西侧 山脉 东侧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雪峰山 东南丘陵
7、山脉还可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
8、地形剖面图
北纬 36°: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黄海北纬 32°:
E 青藏高原 -G 四川盆地-H 长江中下游平原-J 黄海
二、气候(八上 P30~P38)
(一)气温
1、气温分布特点: ①冬季(1: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②夏季(7: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1 月 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①
冬
季最
冷的
地方
:
黑
龙江
的。
4、温度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活动积温,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②温度带:F 寒温带、E 中温带、D 暖温带、A 亚热带、B 热带,另外有一个C 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 1、降水分布特点: ①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布
:季2、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①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
成因: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的托克逊。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有重重山脉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盆地地形不利于降水形成。
4、干湿地区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②干湿地区: D 湿润区,C 半湿润区,B 半干旱区,A 干旱区 5、温度带、干湿地区与农业
东北平原:中温带、半湿润区、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枣庄):暖温带、半湿润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三)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形成原因: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
来源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冬季风
陆地(蒙古、 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 干燥 大
夏季风
海 洋
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 湿润
小
印度洋
西南风
(3)B 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降水多; A 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很难到达的地区,降水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a 大兴安岭-b 阴山-c 贺兰山-d 巴颜喀 拉 山 -e 冈 底 斯 山
(400mm 等降水量线)。
我国降水与夏季风密切相关,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
夏季风势力较强,易形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较弱,易形成:“南涝北旱”
2、气候复杂多样
(1)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2) 气候类型:D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
气候A 温带季风气候E 温带大陆性气候C 高原
山地气候。
3、气候大陆性强
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
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具有较强的大陆性特点。
有利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季风
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纬度最高的国家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及水旱灾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三、河流湖泊(八上P39~P48)
(一)概况
1、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河流湖泊分布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外流区能够最终
流入海洋
淡水
湖
气候湿热的
东部季风区
夏季风和
降水
内流区最终不流
入海洋
咸水
湖
干旱的西部
内陆地区
气温
2、外流区南北方河流对比:
流量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北方河流小大短有
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河流大小长无
1、长江黄河源流概况
长江(第一大河)黄河(第二长河)源地 A 唐古拉山 A 巴颜喀拉山
入海 B 东海 B 渤海
长度6300 千米5464 千米
长江黄河
主要支流湖泊雅砻江、岷江、C 嘉陵江、乌江、D 湘江
(洞庭湖)、G 汉江、E 赣江(鄱
阳湖)
C
湟
水
河段划分上中游:d 湖北宜昌中下游:f 江西
湖口上中游:I 内蒙古河口中下游:J 河南桃花峪
流经地形区Ⅰ青藏高原、Ⅱ横断山区、Ⅲ云贵高原、
Ⅳ四川盆地、Ⅴ长江中下游平原
Ⅵ青藏高原、Ⅶ内蒙古高原、Ⅷ黄土高
原、Ⅸ华北平原
流经省区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
苏、
沪(11 省)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
豫、
鲁(9 省)
2、长江的开发
(1)航运价值巨大
①长江沿岸主要的港口城市:上海、g 南京、e 武汉、c 重庆
②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 万多千米,能够实现“江海联运”。
长江流域物产丰富,市场广阔,
航运价值巨大,被称为“黄金水道”。
(2)水能丰富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山区河段。
主要水电站有:F 三峡、葛洲坝。
在金
沙江上建造了溪洛渡、向家坝2 座大型水电站,另有乌东德、白鹤滩正在修建。
现
已
建
成
的
,
世
界
最
大
的
水
利
工
程
:
三
峡
3、长江的洪涝灾害(①②③自然原因,④⑤人为原因)
原因措施
①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
水;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
程;
③
中
游
河道过于弯曲;
裁弯取直
④上中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
失严重;
植树造林
培育防护林
⑤ 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4、黄河的开发
(1)水资源: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如:上游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
原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2)水能资源: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地区蕴含有丰富的水能,主要水电站有:龙羊峡、
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5、黄河的治理
(1)凌汛
①河段: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
如:宁夏、内蒙古河段(上游),山东河段(下游)
②时间:秋末冬初、冬末春初
③措施:轰炸冰坝
(2)含沙量大
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
②原因: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③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3)地上河:①河段:下游河段
②原因: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③措施: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黄河水顺利入海(4)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6、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
共同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
四、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旱灾、洪涝等地质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等
生物灾害:蝗灾、鼠灾等
海洋灾害:赤潮、海啸、风暴潮等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八上P56~P62)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按照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构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林地、难利用土地比重最大;耕地比重偏小;
数量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分布特点: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土地资源的分布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草地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以及四川盆地;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南部(东南丘陵)的山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400mm 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4、耕地现状
①耕地比重低,人均耕地面积少;②耕地总体质量较差;
③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开发难度大;④浪费、破坏耕地现象严重。
5、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浪费、滥占耕地现象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科学规划,集约用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立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二、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①华北地区——地多水少,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②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
③西北地区降水少,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
土地类型干湿地区季风地形
耕
地
旱地半湿润区
季风区
平原、低缓的丘陵、四川
盆地
水田湿润区
林地湿润区季风区山地、丘陵
草地半干旱区非季风区高原、山地
东线:沿京杭运河→华北,已完工;中线:丹江口水库→华北,已完工;
西线:金沙江、雅砻江→西北,施工难度大。
2、保护水资源
存在问题: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③存在严重的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
节水措施
①农业节水:发展喷灌、滴灌;
②工业节水:水污染处理、循环利用;
③生活节水:及时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举例)
三、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或再生(如森林、土地、水、气候等)——合理利用和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再生或循环(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珍惜和节约。
2、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空间分布不均衡
(3)资源消耗量大,大量依赖进口
(4)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八上P74~P81)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种植业
(1)东部地区种植业
(2)西部地区的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平原、河谷、绿洲地区。
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低——河谷农业西北地区——降水少——绿洲农业
3、畜牧业
我国四大牧区及优良畜种: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西藏牧区——西藏牦牛
4、渔业
(1)淡水渔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河湖众多,河网密布)
(2)海洋渔业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
5、林业
我国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东南丘陵——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热条件(气候)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国家政策
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案例 1:鄱阳湖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肥沃的水稻土;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案例 2:三江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肥沃的黑土;②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粮食产量大,消费量小;②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
7、科技兴农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二、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八上 P82~P89)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工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矿产资源、地形、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水平、市场、劳动力等。
3、工业分布
我国的工业分布很不均衡:①东部密集,西部稀疏;②
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4、四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工业基地
①特征: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②主要城市:A 沈阳、B 大连、
C 鞍山
③条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短缺、科技落后)
④铁路线:E 沈大线
⑤海域:D 渤海、F 黄海
(2)京津唐工业基地
①特征: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主要城市:A 北京、B 天津、C 唐山
③条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科
技力量雄厚;(水资源短缺)
④铁路线:a 京广线、b 京九线、c 京沪线
⑤ 海
域:D
渤海
(3)沪宁杭
工业基地①特征: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主要城市:H 上海、F 南京、G 杭州
③条件:水资源丰富,消
费市场广阔;濒海沿江,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缺乏
矿产资源)
④铁路线:d 京沪线、e 沪昆线
⑤水域:I 黄海、J 东海、K 长江、N 太湖
(1)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特征: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主要城市:H 香港、
G 广州、K 深圳
③优势条件:邻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劳动力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④铁路线:L 京广线、M 京九线
⑤海域:N 南海
⑥城市:I 珠海、J 澳门特别行政区
5、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①工业分布不均;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③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6、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特点:①科研和技术人员比重大;②成本中用于研究和开发费用所占份额大;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优势:①能源和原料消耗少;②环境污染小;③产品附加值高。
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大分散、小集中。
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科学技术发达、人才密集。
三、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八上P90~P96)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广线:北京-广州
京沪线:北京-上海焦柳线:焦作-南宁
京九线:北京-九龙青藏线:西宁-拉萨1、主要铁路干线:
(1)南北向铁路
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
沪昆线:上海-昆明南昆线:南宁-昆明
(3)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依次经过的5 个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
海
京广高速铁路依次经过的6 个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
长沙、广州
3、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管道。
4、我国铁路、公路、航空港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原因:东部地势平坦,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5、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铁路运输:运输量较大,连续性强,费用较低。
公路运输:运输量较小,机动灵活,一般短途水路运输:运输量大,运费低廉,速度慢。
航空运输:运输量较小,运费较高,运输速度快。
管道运输:主要运送流体(气体或液体),连续性强。
6、运输方式的选择
贵重、急需或数量不大的:多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物品或易死亡变质的:多选择公路运输
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多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四、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八上 P97~P105)
1.服饰:青藏高原-藏族-高寒、昼夜温差大-藏袍;
西双版纳-傣族-气候湿热、山林茂密-丝绸宽大。
2.饮食:我国北方地区饮食多以面食为主,南方饮食多以米饭为主,牧区肉奶等畜牧产品占很大比重。
民居:
① 北方民居:墙厚,保暖性好。
南方民居:高大宽敞,注重通风散热
②湿润地区,民居屋顶坡度陡。
半湿润地区,民居屋顶坡度缓。
干旱地区,多平顶房。
出行:南船北马
2.特色风俗:
①傣族泼水节:气候湿热,水资源丰富。
②延安窑洞:黄土直立性好,冬暖夏凉
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