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后期处理中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后期处理中的技巧
技巧[一]:模拟偏振镜效果
1.在图层面板下建立选择色彩调整层[Selective Color]
2.偏振镜能使天空湛蓝,所以这里分别增加浅蓝Cyans和蓝Blues的黑色Black值[+20~60自己掌握]
3.很多风景片拍出来树叶也不够绿,不好看。
所以调整绿色Greens纯度:增加黑色Black值,减少洋红Magenta值
4.类似方法处理其它颜色的纯度。
使用Selective Color的好处是:不会增加画面整体饱和度而导致色彩层次缺失
另外说明一点:这里只是模仿偏振镜拍风景效果,对于隔着玻璃、水面消光等还是要用真实镜片的。
技巧[二]:模拟闪光灯[反光板]效果
1.模拟开大一级光圈方法:复制选区图层后混合模式选滤色,上层透明度38%
2.模拟收缩一级光圈方法:复制选区图层后混合模式选正片叠底,上层透明度38%
大多数公园风光照片中只要是背光拍的庭院建筑会死黑一片有些人觉得这样很“艺术”,由于个人审美观有些问题,我觉得这样很不好看。
使用上面方法1:原图中选出要加亮的部分[比如背光的屋檐] 羽化选区[参数自己定] Ctrl+J 复制选区图层混合模式选滤色调整上层透明度[还不够亮就再Ctrl+J几下,合拼所□□□□色层]。
这时可能会看到加亮的区域大了一般表现为建筑物出亮边,没关系拿软边橡皮调好半径、透明度在上图层擦掉亮边就可以了。
如果滤色后发现加亮的区域色调、对比度不协调可以给上图层+曲线调整层校正[曲线应用以后具体讨论]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给MM糖水片加上反光板效果[滤色会出噪点,记得磨皮]
发发牢骚:看过一些“高手”写的PS教程,第一感觉就是繁,简单的小问题也恨不得把通道、蒙板、滤镜用上十招八招。
就像现在北京的交通,走20分钟的路就可以到单位,非有那种人要开车去,污染环境不说结果谁都别想快。
模拟开大光圈方法图[说明:进光量模拟,景深不会改变]:
效果样片:
练习原片:
下面这张是使用闪光灯的SB800灯头朝右上偏+柔光罩散光
技巧[三] 黑云压城
这个其实是最简单的一步用曲线搞定
1.选出天空这里注意的是天空和建筑、树木等地方的过渡有的区域要硬有的区域边缘要羽化[前面已经有人批评过了,细节地方过渡不够好,大家也要注意别偷懒] 二分构图有时也可以结合渐变过渡选取。
PS建立选区是真功夫要多多练习!
2.对选出的天空Ctrl+J新建图层,在新图层上建立曲线调整层[建好后按住Alt 点击两图层分隔线使曲线调整只对选出来的天空部分操作]
3.大多数要做黑云压城天空都应该是蓝天白云而且是多云比较好,我个人不喜欢搞换天术所有照片都是在原片上修改。
如果照片是大晴天还是用技巧[一]比较合适。
4.把曲线RGB主通道调成类似S型,具体喜欢什么色调可分别进入R、G、B通道调整。
很多情况下天空也需要分区域照此处理。
这里多说一些色彩方面的话:想让灰色天空[北京大部分时间是这样]变饱和蓝可以先进入B 通道整体提高中间调,这时天空通常会发紫,再进入R通道降低一下红色中间调就好。
曲线是PS里最强大的色彩调整工具,夸张一点说:有曲线其它色彩调整工具可以一概不用。
效果样片:
练习原片:
技巧[四] 模拟胶片效果
方法1:复制背景图层图层混合模式选叠加调整上层透明度。
如果出现高光过曝和暗调细节缺失用软边橡皮工具[调整好透明度]在上层这些区域涂抹到合适这个方法可能有点“傻瓜”但很实用比较适合快速处理数码DC普遍的灰片问题。
数码单反成像层次会好一些但是中间调还是普遍灰暗
方法2:曲线选取中间调
复制背景图层在复制层Background copy上添加曲线调整层Curves 1
曲线RGB主通道调成类似下图a形状Ctrl+Alt+~ 出现选区这个选区就是画面的中间调部分可以适当羽化。
曲线两端越低选出来的中间调范围就越小[图b] 所以可以根据照片来确定选出多大范围的中间调合适曲线形状不必对称右边高光左边暗调。
自己思考图[1]
选出中间调来做什么?因为单反照片通常高光和暗调部分表现都还不错只需增加中间调反差使画面色彩饱和。
把前面选出的中间调Ctrl+J新建图层Layer 1。
说明一下:
先选中这层Background copy再Ctrl+J,不要在Curves 1层上Ctrl+J
操作完图层如下图[2]
删掉曲线调整层Curves 1 [曲线调整层任务完成,不用再留着了,关掉它左边的小眼睛也可以]
中间调新图层Layer 1 混合模式改为柔光Soft Light 调整该图层透明度
图[1]
图[2]
技巧[五]LOMO+古典怀旧
《官厅水库-京西草原》采用的仿古色调+LOMO风格,自己很喜欢这种CooLCool的感觉,发来分享。
1.曲线控制色调:画面偏紫[紫色会给人神秘感]、旧黄[怀旧常用色]。
原图建立曲线调整层,曲线各通道类似下图设置即可[具体值看自己喜好]。
说说原理:
高光要出现淡黄,蓝色高光部分必须缺失,所以曲线B通道把高光部分降下来就能看到效果。
中间调和暗调发紫,所以曲线B通道把暗调部分提升、G通道暗调部分降下来呈现效果。
曲线是个好东东,以后不必再迷信XX相机色彩多么多么真实或者抱怨白平衡老是掌握不好,自己调出的色彩应该就是内心要表现的。
效果样片:
2.LOMO大暗角暗角可以给部分照片增加光影立体感
方法1:在照片中用套索工具画个圈羽化[参数设得大些] Ctrl+Shift+I反选Ctrl+J新建选区图层。
在新建选区图层上建立一个色阶调整层把色阶RGB主通道里的灰场、黑场三角往右拉[具体拉多少自己看感觉设置] OK大暗角出现。
方法2:方法1中新建选区图层后Ctrl+点击该层用黑色填充后图层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适当调整上层透明度。
方法3:使用加深工具比刷大些调整好笔刷透明度在画面四周涂抹合适为止。
这个用熟了也很方便。
说明:3个方法出来的大暗角略有不同2整体偏黑;方法1中也可以建立曲线调整层操作用色阶调起来方便些,3属于画画
效果样片[不一定非是LOMO 其它照片也都可以拿来试试看]:
有时还会产生类似影棚灯的效果:
技巧[六]模拟黑白胶片风格
有人说:摄影最后眼中要达到色彩全无剩下的只有光和影所以最高境界就是玩黑白。
这里暂且不讨论什么境界问题,只说说数码黑白的小技巧
1。
原图:图像-调整-退色
2。
复制背景层对复制层使用:Filter - Other - High Pass [高反差保留]
Radius参数:小图参数小些[2-4] 大图大些[10+] 通常以看清浮雕效果轮廓就好[本例使用Radius=30]
3。
图层混合模式变为:Hard Light;如果有必要再对上图层Ctrl+J复制一下适当调整透明度
最终效果:
练习原片:
自己还是比较喜欢色彩丰富的画面,使用曲线和套索工具调整效果:
HDR风格:曲线+图层混合模式
先看效果图:
下图:A只保留画面高光部分的曲线调法B只保留画面暗调部分的曲线调法。
1。
使用RAW输出三张曝光不同的照片,分别只保证:
高光细节清晰[1] -1~2EV
中间调细节清晰[2] 0EV
暗调细节清晰[3] +1~2EV
2。
把三张照片按照[1][2][3]从上到下的图层顺序排放好。
3。
在图层[1]上建立曲线调整层参数设成类似上面图a ;在图层[3]上建立曲线调整层参数设成类似上面图b
[这里要注意两个调整层要只针对它自己下面一个图层,方法前面讲过]
4。
改变图层[1]混合模式Multiply; 改变图层[2]混合模式Screen
图层面板结构如下图:
HDR风格:分区图层混合(非常简单推荐!!)
1。
使用RAW输出三张曝光不同的照片,分别只保证:
高光细节清晰[1] -1~2EV
中间调细节清晰[2] 0EV
暗调细节清晰[3] +1~2EV
2。
把三张照片按照[3][2][1]从上到下的图层顺序排放好。
3。
在图层[3]上进行:选择-色彩范围操作,选取出[3]中的高光部分可以配合Shift,Alt 控制;
羽化选区值设的大一些我一般都设在200以上,按Delete删除该选区
4。
Ctrl+E合拼图层[3][2] 重复步骤3。
Ctrl+E合拼图层[2][1]
技巧:方法[二]整个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前面讲过的方法进行渲染让中间步骤的画面或局部更完美
效果样片:
HDR练习原片:
HDR风格- 配合使用PhotoMatix
所谓HDR操作原理就是把同张照片多曝光的各个曝光“最佳”的部分进行组合生成一幅高动态范围画面[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思路到处适用]。
PhotoShop CS2里也有一个HDR功能:在File->Automate->Merge to HDR...
但是软件自带的操作比较麻烦使用PhotoMatix要方便些。
PhotoMatix软件详细讨论可以翻论坛隔壁的帖子
这里说说wo的综合玩法:
1。
使用PhotoMatix合成HDR,一定要Tone Mapping一下,通常参数如下截图设置[经验值比较适合后面到PhotoShop里继续折腾]
说明:White Clip 和Black Clip 参数保证直方图两端不溢出就好[溢出一些也无妨]
2。
保存PhotoMatix生成的HDR 用PhotoShop打开Ctrl+M调整曲线RGB主通道成S形[类似大S] 其它通道配合修饰一下色彩。
现在HDR画面的一部分应该看着比较Cool了立体光晕影调改变色彩高饱和。
这还远远不够好戏在后面。
3。
像前面方法中介绍的一样把原始三张曝光图也叠放进来HDR放最上层,通常我只挑原始曝光其中的一张,主要用于弥补前面HDR画面中不理想的局部
4。
使用法宝:橡皮擦[简单的工具往往很实用注意参数设置:透明度、软边、尺寸...] 开始在HDR图层上“打洞”。
具体在哪里打洞?
4.1)如果Tone Mapping时White Clip 和Black Clip参数有溢出HDR画面会出现纯黑和纯白的部分很不好看!!这些地方要擦掉让下面原始曝光图层的对应部分显现出来原始曝光图层的这些部分应该是要保证有丰富细节的。
4.2)有时HDR画面中只是一部分看着很爽剩下的地方还不如原始曝光图层这样就可以把这些这些区域擦掉用下面原始曝光图层好的部分替换。
总之就是要:各个曝光“最佳”的部分进行组合
注意:PhotoMatix HDR天空细看往往会比较粗糙可以把天空低参数[0.3-0.8]高斯模糊一下最后提示:进入PhotoShop后的每个步骤之间都可以使用前面讲过的技巧做阶段性的修饰绘画同摄影一样要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