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

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

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
国人式的澎湃激情。

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

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

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

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

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

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

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

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

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

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

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

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

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

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

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
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

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

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

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

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

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

”《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

《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
2009年7月7日(又一个人类灾难纪念日)
写于上海
最近看了法国纪录片《home》,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宣传环保、保护地球的宣传片,类似的片子最近几年拍了很多,每一部都很优秀,看过都很震撼。

这部也不例外。

最近几年,类似的纪录片象《行星地球(planet earth》、《深蓝(deep blue)》、《鸟与梦飞行(winged migration)》、《微观世界(microcosmos)》等,都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人们宣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重要观点。

地球是美丽的,但她却不会永葆青春,如果人类不加以节制控制自己的贪婪欲望,将会加速这种美丽的衰亡。

对于这部花了15年筹备、走访超过50个国家拍摄的呕心力作,我不想多评价什么,当你看过我这篇
文章后,你一定要看一下。

甚至我建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式上首先给与会代表放一遍。

人类存在的这二十多万年在干什么?什么民主、政治、经济、宗教、战争,都是表面的,实际人类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把地球通过几亿年的努力所镇压的二氧化碳给释放出来!就这么一件事!看起来非常聪明,实际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没有人类之前,地球生命最恐惧的东西是二氧化碳,它的大量存在使生命生存受到威胁,而当地球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些事情摆平后,人类出现了。

上帝最后悔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创造了人类。

地球上那么
多物种,没一个敢把二氧化碳这个恶魔释放出来,只有人类没管这个,当第一次发现山火烧熟的动物肉美味可口开始,便开始打开囚禁魔鬼的封印,一点点的把二氧化碳再次释放出来!
到了现在,这种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止的地步。

坎昆气候大会,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质上的进步,一
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开倒车的情况。

谁都知道人类犯了错误,可谁也不愿意为这种错误去埋单,发展中国家不愿意,发达国家也不愿意!我们人类就象涸辙之鲋,在仅剩的一点能源的诱惑面前,谁都不愿放手!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人类如果不学会放弃攫取能源之手,那么,最后,只是在自掘坟墓!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

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

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

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

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

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

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

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

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
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

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

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

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

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