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 校长等职务。
• 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 5月被授予格 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
• 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 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
•
•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 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 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 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 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第1章 经济学概述
目录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 发展
1、掌握经济学概念、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 其构成
2、理解学习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3、熟悉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理解什么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什么
是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 边际(marginal)指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 • 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 • 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
•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1、静态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外在因素是已 知的和既定的,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 均衡状态的情况。
• 2、动态分析:考察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它往往涉及
到社会意义。
(要作好坏的评价)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 均衡(equilibrium)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各个经济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 济行为。
3、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目的与可 以 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4、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选择, 在使用和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 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 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 用。
5、由资源稀缺和选择引发的三大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 稀缺性还引发了资源利用问题,所以,经济学是研究 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说。
• 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 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
• 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 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 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的职能是只需充当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 起初教授逻辑学、伦理学。 • 担任三年的家庭教师;之后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国富论》(The
• ⑴机会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最高代价。 • ⑵资源的机会成本——利用某种资源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是将资源用于其它可选择的最好方向的收益。 • 我们应树立的一个概念就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
弃的东西. • 1996年的春天,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刚刚掌握了经济学的入门
知识就面临如下选择:是继续读两年大学还是参加全职工作_职业 高尔夫巡回赛球员.(老虎∙伍兹)
• 亚当·斯密(1723-1790)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著作《国富论》(1776年)成为古典自由市场经济 理论的奠基人。也被形容为:现代经济之诞生(1776); 开启了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李嘉图(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古 典经济学的代表。
古典经济学把理论研究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 关注经济的增长。为此就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 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要有一种激励人的分配机 制。
——亚当•斯密 • 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领域人 们都具有“利己心”。
• 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 • “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 • 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 •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在斯密看来,现实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
1、资源—一切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投入
自由资源
资源
经济资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力资源(劳动、企 业家才能)
自然资源(土地) 非人力资源
人造资源(资本)
2、稀缺性
• 所谓“稀缺”(scarcity)相对 • 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 • 的需要来说,用于满足这些 • 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价格为零时不能无限获取。 •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
• 引出各种各样的景象:
审视两个重要的思想:稀缺性与选择——
一、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 用 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构成 了稀缺性.
•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请看: •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
(the way things are ;what is)的
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
理论的表述方式
(1)叙述法(文字表示法) (2)列表法(算术表示法) (3)图形法(几何表示法) (4)模型法(代数表示法)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
Wealth of Nations) • 1、生平和著作。 •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4岁入格拉斯哥大
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 • 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
法学和经济学。
• 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 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
• 这时正值法国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兴旺时期,斯密 在巴黎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交流了学术观点。这 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 写作。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 1776年 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 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 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 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 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5、了解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6、掌握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economy”源于希腊文o’ikos(家 产)和n’emein(管理)oikonomia 家产 管理
• 现泛指人类相互关联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 现代汉语中经济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 • 1、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 2、节约、有效率 • “经济和经济学”可以
•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问.有被称为研究快乐的学问.是研究 使人们幸福的学问.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choice)行为的理论。更 确切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 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 活动造成的影响。
2、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 需要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基本矛盾——使经济学的存在成为必要。
二、选择是每个经济社会的中心问题
• (一)选择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
者的货币选票。 •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
的竞争 • 3、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
供给与需求即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 润
机会成本——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有所得必有所失, 所失是所得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 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个主要阶段:
1.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15世纪 — 17世纪中期
2.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17世纪中期 — 19世纪70年代
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国富论》出版
• 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 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 国富论 1776
• 5大篇32章共976页,但对“一只看不见的 手” 却只提到1次
• 1. 价值和分配之问题 • 2. 论资本累积 • 3. 论各国富裕之不同 • 4. 论重商及重农主义 • 5. 论国家之收入(含租税论)
• (1)简介。 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 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 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
乐善好施向我们提供产品,他们是 出于其自身利益。” • 在《国富论》中,斯密描绘了一个 过程:
翻译过来是:
(微观上)理性人(自私或自利)的 个人追逐其自身利益的无序的行为, 在客观上促进了全体成员福利水平 的提高。这个作用机制被称为“看 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 实际上指的是起到资源有效配置作 用的市场机制。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均衡价格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理论 4、分配理论 5、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6、微观经济政策
四、市场经济
四、市场经济
。个人所有
私人利益
市场经济 特征
小型经济
• (一)个人所有
• 在高度抽象的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 都归个人所有——
个人生产要素
—禀赋 —按生产要素分配
1、人力资本 (劳动、知识 和技能)
2、物资资本 (机器、建筑)
3、货币资本 (货币、 有价证券)
(二)私人利益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
• 理性人——在现有约条件下最大化 自己的偏好。
• 因此经济学又有一种定义: • 经济学是研究理性人行为的科学。 • “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商并非出于
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
• 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 • 的动机和目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有 • 利于生产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社会共同利益。
• “假如另一个星球上的生物能俯瞰地球上发达的现代
• 经济,他们可能会把人类的活动比作一个巨大的蚂蚁 • 王国.这些奇怪的人似乎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警卫,有的 • 喂养幼子,有的收集食物,有的分配食物.有些人蚁还花费 • 大量的时间摆弄纸张,在书上作笔记,或者在电脑旁敲打 • 键盘.另一些人蚁在工厂工作,拧螺丝、开机器等等。还有 • 一些把物品从一处搬到另一处。”这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 对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活动的一个描述。 • 人类的享乐心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但存在成本问题(稀缺性) • 于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 市场机制(经济学的核心) • 远古即是如此,儒学的限制,君子耻于言利.
三、西方经济学的构成
1、微观经济学(虫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宏观经济学(鸟瞰)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
微观经济(Microeconomics)
• (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 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 • 研究的目标是最大化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三)小型经济
补充:微观经济学的假设
1、理性人的假设 2、充分就业的假设 3、市场出清假设 4、完全信息假设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Positive Economics
Normative 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 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 5月被授予格 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
• 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 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
•
•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 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 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 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 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第1章 经济学概述
目录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 发展
1、掌握经济学概念、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 其构成
2、理解学习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3、熟悉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理解什么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什么
是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 边际(marginal)指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 • 边际收益( marginal revenue) • 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
•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1、静态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外在因素是已 知的和既定的,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 均衡状态的情况。
• 2、动态分析:考察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它往往涉及
到社会意义。
(要作好坏的评价)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 均衡(equilibrium)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各个经济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 济行为。
3、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目的与可 以 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4、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选择, 在使用和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 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 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 用。
5、由资源稀缺和选择引发的三大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 稀缺性还引发了资源利用问题,所以,经济学是研究 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说。
• 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 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
• 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 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 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的职能是只需充当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 起初教授逻辑学、伦理学。 • 担任三年的家庭教师;之后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国富论》(The
• ⑴机会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最高代价。 • ⑵资源的机会成本——利用某种资源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是将资源用于其它可选择的最好方向的收益。 • 我们应树立的一个概念就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
弃的东西. • 1996年的春天,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刚刚掌握了经济学的入门
知识就面临如下选择:是继续读两年大学还是参加全职工作_职业 高尔夫巡回赛球员.(老虎∙伍兹)
• 亚当·斯密(1723-1790)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著作《国富论》(1776年)成为古典自由市场经济 理论的奠基人。也被形容为:现代经济之诞生(1776); 开启了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李嘉图(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古 典经济学的代表。
古典经济学把理论研究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 关注经济的增长。为此就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 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要有一种激励人的分配机 制。
——亚当•斯密 • 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领域人 们都具有“利己心”。
• 他从人性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 • “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 • 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 •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在斯密看来,现实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
1、资源—一切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投入
自由资源
资源
经济资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力资源(劳动、企 业家才能)
自然资源(土地) 非人力资源
人造资源(资本)
2、稀缺性
• 所谓“稀缺”(scarcity)相对 • 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 • 的需要来说,用于满足这些 • 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价格为零时不能无限获取。 •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
• 引出各种各样的景象:
审视两个重要的思想:稀缺性与选择——
一、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 用 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构成 了稀缺性.
•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请看: •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
(the way things are ;what is)的
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
理论的表述方式
(1)叙述法(文字表示法) (2)列表法(算术表示法) (3)图形法(几何表示法) (4)模型法(代数表示法)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
Wealth of Nations) • 1、生平和著作。 •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4岁入格拉斯哥大
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 • 1748~1750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先后讲授修辞学、英国文学、
法学和经济学。
• 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 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
• 这时正值法国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兴旺时期,斯密 在巴黎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交流了学术观点。这 对他的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 写作。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 1776年 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 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 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 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 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5、了解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6、掌握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设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economy”源于希腊文o’ikos(家 产)和n’emein(管理)oikonomia 家产 管理
• 现泛指人类相互关联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 现代汉语中经济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 • 1、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 2、节约、有效率 • “经济和经济学”可以
•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问.有被称为研究快乐的学问.是研究 使人们幸福的学问.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choice)行为的理论。更 确切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 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 活动造成的影响。
2、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 需要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基本矛盾——使经济学的存在成为必要。
二、选择是每个经济社会的中心问题
• (一)选择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
者的货币选票。 •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
的竞争 • 3、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
供给与需求即工资率、地租、利息和利 润
机会成本——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有所得必有所失, 所失是所得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 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个主要阶段:
1.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15世纪 — 17世纪中期
2.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17世纪中期 — 19世纪70年代
经济学史上第一次革命:《国富论》出版
• 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 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 国富论 1776
• 5大篇32章共976页,但对“一只看不见的 手” 却只提到1次
• 1. 价值和分配之问题 • 2. 论资本累积 • 3. 论各国富裕之不同 • 4. 论重商及重农主义 • 5. 论国家之收入(含租税论)
• (1)简介。 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 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 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
乐善好施向我们提供产品,他们是 出于其自身利益。” • 在《国富论》中,斯密描绘了一个 过程:
翻译过来是:
(微观上)理性人(自私或自利)的 个人追逐其自身利益的无序的行为, 在客观上促进了全体成员福利水平 的提高。这个作用机制被称为“看 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 实际上指的是起到资源有效配置作 用的市场机制。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均衡价格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理论 4、分配理论 5、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6、微观经济政策
四、市场经济
四、市场经济
。个人所有
私人利益
市场经济 特征
小型经济
• (一)个人所有
• 在高度抽象的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 都归个人所有——
个人生产要素
—禀赋 —按生产要素分配
1、人力资本 (劳动、知识 和技能)
2、物资资本 (机器、建筑)
3、货币资本 (货币、 有价证券)
(二)私人利益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
• 理性人——在现有约条件下最大化 自己的偏好。
• 因此经济学又有一种定义: • 经济学是研究理性人行为的科学。 • “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商并非出于
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
• 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 • 的动机和目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有 • 利于生产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社会共同利益。
• “假如另一个星球上的生物能俯瞰地球上发达的现代
• 经济,他们可能会把人类的活动比作一个巨大的蚂蚁 • 王国.这些奇怪的人似乎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警卫,有的 • 喂养幼子,有的收集食物,有的分配食物.有些人蚁还花费 • 大量的时间摆弄纸张,在书上作笔记,或者在电脑旁敲打 • 键盘.另一些人蚁在工厂工作,拧螺丝、开机器等等。还有 • 一些把物品从一处搬到另一处。”这是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 对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活动的一个描述。 • 人类的享乐心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但存在成本问题(稀缺性) • 于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 市场机制(经济学的核心) • 远古即是如此,儒学的限制,君子耻于言利.
三、西方经济学的构成
1、微观经济学(虫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宏观经济学(鸟瞰)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
微观经济(Microeconomics)
• (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 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 • 研究的目标是最大化 •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三)小型经济
补充:微观经济学的假设
1、理性人的假设 2、充分就业的假设 3、市场出清假设 4、完全信息假设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Positive Economics
Normative 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