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
所谓科举制度,顾名思义是中国古代让读书人参加文化考试从而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产生于隋代(公元607年)。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当时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理念。本篇论文主要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这三个视角来探讨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具体影响意义。
关键词:科举文化人才影响科举制度
导言
科举制度作为一项特定的社会规范制度,从隋朝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的基础社会制度,甚至一直被广泛利用。理性可观的说,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相互交织的,有利有弊,不可片面的一概而论。因此,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法对问题展开探讨,值得当下人研究。
正文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1.科举制度为当时中国“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给社会普通平民提供了一个读书入仕、改变命运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官宦子弟对于政权的统治,促进了国家重要命官的良性流动,为国家治理扩大了合法性基础。正因如此,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选拔制度,为国家治理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
2.科举制度带来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
“秦始皇嬴政青睐法家思想,长期的横征暴敛使得人民苦不堪言”,导致后来的各种起义造反,从而改朝换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科举制度考试以“儒家经典”为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维系儒家思想和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当时的人们比较封建,且各司其职。读书人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有前途的,商人反而别人看不起,因此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社会长期稳定提供重要制度因素。
(二)科举制度对国家的消极影响
1.科举制度强化了封建专制独裁的风气
科举制度将读书、考试、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目的是为了培养选拔甘心俯首称称的官员,“牢笼英才”大抵也就如此了吧。根据李国钧所撰写的《历代教育制度考》一书来看,在宋代,几乎被录取的官员多是人浮于事、办事效率底下的封建官僚机构人员,他们的思想日益被固化,这对当时社会的整体风气不利。
2.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容易被质疑
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受重视,形式上虽然做到了防止作弊、保持公平的现象,但是仍有拉关系、买官、需私舞弊的反面事例。考生在答题时也会顶替、冒籍……有些王公子弟利用权力或者金钱买通关系,私下调换考卷,让真正有才识的寒门子弟浪费光阴寒窗苦读。由此可见,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可可谓一般。人们的心理还是会有疑虑或者觉得不公平。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国家的长远稳定和安全,隐患颇多。
二、科举制度对学术发展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文化的传承的影响
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文本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大致概括为儒家文化的传延和唐诗元曲兴盛这两个方面来讲。具体而言,由科举制度做为媒介,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文化独领风骚、而我国古典诗歌到科举盛行的唐代登上了发展的高峰。在科举制度的沿袭下,读书人饱读诗书,能文舞墨,才气自然孕育而生。
(二)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在百家齐放的学术年代里,人们潜心研究,不光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杰作,还有诸如织布、占卜和一些已经失传的民间技艺等民间技艺的流传,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典价值,是和现代发达科技所不能比拟的。
(三)科举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科举制度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又使落第士子获取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通过艺术形
象可以及大的抒发个人壮志难酬或壮志不得的愤懑。《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作品正是以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生动形象勾勒出了封建末世官场的糜烂景象。在当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为人们的茶余饭后生活提供了不少精神食粮。这些作品甚至流传至今。
(四)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文化遗产
在2005年召开的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清代大金榜”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标志性文献档案,与德国格林童话等文献一起通过评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工程),成为中国迄今入选此类世界文化遗产四项文献之一;科举制度在西方人看来,也是一项充满魅力的神秘制度,他们很难想象当时国人的毅力,能够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只为一朝中举,确实执着可嘉;另外,科举制度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的素材资料,不论是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汉语文学等方面还是现代教育方面,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
三、科举制度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科举制度让天下读书人科举功名竭尽毕生精力,久而久之,儒学所推崇的伦理纲常内化为一种奇特的民族性格。教育的主要功能被异化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利弊各半的人才塑造趋势。
(一)导致人才知识结构的欠缺
由于科举制度的应试性,更加强调书中内容,因此考生更加注重书本上的片面意思,不思进取造成知识面越狭窄。以为英国的传教士麦嘉温曾经批评那些考中功名的读书人:“用西方的观点看,获得以上学位所学要的只是贫乏二有限的”。由此可见知识少得可怜。
(二)培养了非人性化的特征
1.权威人格。根据书中所教的内容,当时的读书人基本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这些简约化了的处事原则渐渐导致人们的懒于思考社会结构及变化的多样性,时常依赖的是诸如《朱子治家格言》一类的教条。毫无疑问,相信权威的生命态度逐渐塑造了中国人的权威性格。
2. 圣贤理想抱负。当时广大读书人的心理人格和文化心态深受科举制度的塑造,充分体现在这两点:一是重气节将操行的道德修养;二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唐太宗李世民明确提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由此可见,更加看重人才的德性
而非学术性,更强调崇德尚礼,忠君尊权和忠君爱国的“大爱”。
3. 功名崇拜。虽然科举制度考试只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不神秘,神秘的只是考试结果的变幻莫测与难以预料。由于对科举功名的崇尚痴迷,一些官方的科举礼仪活动,也被人们模仿、移植到生活的习俗中。婚姻习俗方面,新郎和新娘于新婚之时,身穿红袍,头顶桂冠,就像登科时的衣冠一样,春风得意。
4.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光是德和智,还有体美劳。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执着忘我精神令人感动,寒窗苦读必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困难。他朝中举,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和耐力肯定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和培养,和普通人还是稍有差异的。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培养虽然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不能否认它为国家确实输送了一批天资聪颖、德行高尚的人才。
总结概括
俗话说,存在即合理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能在漫长的1300多年封建社会中能够得以绵延千年,充分说明了它能满足当时特定的社会需求,很难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对当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科举制度向每一个读书人展示进入官僚集团的可能性,使“学得真功夫,售与帝王家”成为知识阶层主要价值取向,通过考试转化为他们对自身的怀疑——即使未能考中,也只是自身努力不够,不知不觉地将所有知识分子拉入了统治阶层的怀抱。
可以肯定的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
通过科举制度所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特色,有一定的时代感。总之,科举制度利弊并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时一地标准衡量其得失;应综观全局,从科举文化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总结其经验与教训,身体力行,为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来回看中国的历史,把它放入历史长河中加以理性思考和研究,这对当今的教育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