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
过程要点
详细说明
输入条件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集完成
工作内容
评审测试计划内容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测试环境、测试资源; 测试需求范围,各个测试需求的优先级; 测试策略及风险管理等; 评审测试用例集: 测试用例优先级 测试用例集基于需求的覆盖程度
1.3实施测试阶段测试交接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测试组长于前一工作日定出当日的测试计划,确定可用的测试用例。
工作内容
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的测试任务和提供的测试用例,实施相应的测试用例。 记录实施用例的结果,提交当日测试纪录。 提交缺陷。
退出标准
测试用例中的所有任务被执行,结果被记录。
退出标准
全部文档归类完毕,版本号封存
责任人
测试组长
1.4总结阶段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类,存档。
过程要点
详细描述
输入条件
项目验收工作完成。
工作内容
由测试组长召开项目测试工作总结会议,会议内容主要为: 测试组长对项目期间的整个测试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指出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工作中表现好的地方给与肯定。(具体包括整个测试情况、流程实施、人员安排、测试方法等) 参与本次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成员个人体会和建议。 讨论测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宣布解散测试小组。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目 录
1.1测试流程图 1.1.1 完整开发流程 1.1.2 测试流程 1.1.2.1 计划与设计阶段 1.1.2.2 实施测试阶段 1.1.2.3 测试总结阶段 1.2计划与设计阶段 1.2.1 立项会议 1.2.2 需求评审 1.2.3 测试工作启动 1.2.4测试设计阶段 1.2.4.1 设计测试计划 1.2.4.2 设计测试用例 1.2.5设计内容评审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1.引言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过程之一、本文档规定了一套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旨在帮助团队高效地进行软件测试,并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测试目标和范围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应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测试目标包括发现软件中的缺陷、验证软件功能、评估软件性能等。
测试范围包括被测试软件的功能模块、交互场景、兼容性要求等。
3.测试计划在开始测试之前,应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资源、测试周期等内容。
测试计划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评审,并在测试执行期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4.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基本单位。
测试用例应基于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等编写。
测试用例应包括测试输入、预期结果、测试步骤等信息。
测试用例设计需要考虑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5.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应与实际运行环境尽可能相似。
测试环境需要包括硬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环境等。
对于复杂的系统,可能需要使用模拟器或虚拟机来模拟特定场景。
6.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测试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测试执行包括根据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等。
测试执行需要严格按照测试用例的要求进行,并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追踪的改进点。
7.缺陷管理和跟踪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类、分级、分配。
每个缺陷都应有唯一的标识符,并按照缺陷的优先级和严重程度进行跟踪和处理。
缺陷管理需要确保缺陷的及时修复,追踪缺陷的状态和处理过程。
8.测试报告和评估在测试执行完成后,需要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执行结果、缺陷统计、测试覆盖率等信息。
测试报告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评估,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优化测试流程和改进软件质量。
9.测试回归10.测试验收测试验收是在软件测试完成之后的最后一步。
测试验收需要由最终用户或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确认软件的质量是否符合预期。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软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制定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测试范围。
软件测试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覆盖到软件的各个方面,以保证软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测试计划。
在软件测试开始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测试环境的搭建等内容,确保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重要工作内容,应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覆盖到软件的各个功能点和场景,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测试执行。
在测试执行阶段,应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对软件的各个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验证,发现并记录软件中存在的缺陷。
五、缺陷管理。
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跟踪和管理,确保每个缺陷都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测试报告。
在测试完成后,应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结果、发现的缺陷、解决情况等内容,为软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七、测试验收。
在软件测试完成后,应进行测试验收工作,确保软件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为软件的上线提供保障。
八、测试工具。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但在选择和使用测试工具时,应慎重考虑,确保测试工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总之,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才能有效地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希望各位测试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为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软件公司验收测试规范制度
软件公司验收测试规范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软件项目验收测试流程,确保软件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相关标准和合同约定,保障项目顺利交付,特制定本验收测试规范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软件项目在交付给客户或内部验收阶段的验收测试活动。
二、测试准备(一)验收标准明确1. 在验收测试前,项目团队与客户或相关验收方共同确定详细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涵盖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兼容性要求、安全性要求、文档完整性等方面。
例如,功能方面要明确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流程和预期输出结果;性能指标要规定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具体数值范围;兼容性需列出支持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移动设备型号及版本等信息。
(二)测试计划制定1. 根据项目需求和验收标准,制定验收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范围、策略、资源、进度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
- 测试目标明确本次验收测试要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可交付状态,满足合同和用户需求。
- 测试范围确定需要进行测试的所有功能模块、业务场景、接口以及与外部系统的交互等,同时明确不包含在本次验收测试范围内的部分并说明原因。
- 测试策略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结合实际业务流程进行操作验证;性能测试通过模拟不同负载场景来评估系统性能;兼容性测试覆盖常见的软硬件环境组合等。
- 测试资源规划所需的人力资源,包括测试人员的数量、技能要求和职责分工;硬件资源如测试服务器、客户端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测试工具、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 测试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测试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关键里程碑节点,如测试用例设计完成时间、测试执行开始和结束时间、缺陷修复期限等。
- 风险应对措施识别验收测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需求变更、测试环境不稳定、缺陷修复不及时导致项目延期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测试环境搭建1. 依据项目实际运行环境要求,搭建验收测试环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是指在进行软件测试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它能够确保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一、测试准备规范1. 定义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测试的重点和测试的边界。
2. 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确定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包括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
4. 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边界数据和异常数据。
二、测试执行规范1.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确保每个测试用例都得到执行。
2.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3.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4. 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报告和问题报告,确保测试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问题管理规范1. 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对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优先处理。
3. 每个问题都应该有唯一的标识符,方便追踪和统计问题的处理情况。
4. 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问题的解决时间和解决方案。
四、测试评审规范1. 在测试之前和测试之后进行测试评审,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对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评审,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对测试结果和问题报告进行评审,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处理情况的合理性。
4. 对测试过程和测试方法进行评审,确保测试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五、测试验收规范1. 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进行测试验收,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验收测试结果和问题处理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情况和产品的质量。
3. 对测试报告进行评审和归档,为后续的版本迭代和项目复盘提供参考。
4. 在测试验收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下一次测试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总结起来,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包括测试准备规范、测试执行规范、问题管理规范、测试评审规范和测试验收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本文将对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环境、测试执行、测试结果等内容。
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它包括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进度、风险等内容。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关键,它描述了测试的输入、执行步骤和预期输出。
测试环境是进行软件测试的基础,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
测试执行是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过程,测试结果是测试执行的输出,包括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
其次,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要求测试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质。
测试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和数据库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测试工具和技术。
此外,测试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能够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测试结果。
再次,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还要求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
测试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结果等。
这些记录需要能够被他人理解和复审,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还要求对测试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和严格执行。
软件测试不仅仅是测试人员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开发人员需要配合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运维人员需要提供测试环境和技术支持,项目经理需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保证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总之,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软件测试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它规范了软件测试的各个环节,要求测试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质,注重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需要全员参与和严格执行。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而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则是指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规范的总称。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遵循标准规范可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软件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测试工作。
首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包括了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等各个阶段的规范要求。
在测试计划阶段,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资源、时间和风险评估等内容,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在测试设计阶段,需要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测试环境的规划,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覆盖度。
在测试执行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跟踪。
在测试评估阶段,需要对测试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其次,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还包括了测试工具和技术的规范要求。
在测试工具方面,需要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测试工具,并对测试工具进行规范的使用和管理。
在测试技术方面,需要掌握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并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以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此外,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还强调了测试过程中的文档管理和沟通协作的重要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编写规范的测试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以便于对测试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
同时,需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软件测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试质量。
因此,我们在进行软件测试工作时,务必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在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测试工作,发现和解决软件中的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软件测试人员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软件质量保驾护航。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4)1.1 测试需求分析 (4)1.2 测试计划编写 (4)1.3 测试资源准备 (4)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 边界值分析法 (4)2.3 因果图法 (4)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4)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4)3.1 测试环境搭建 (4)3.2 测试用例执行 (4)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4)3.4 测试进度监控 (4)第4章功能测试 (4)4.1 正常流程测试 (5)4.2 异常流程测试 (5)4.3 边界条件测试 (5)4.4 数据验证测试 (5)第5章接口测试 (5)5.1 接口测试策略 (5)5.2 接口测试工具 (5)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5)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6章功能测试 (5)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5)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5)第7章安全测试 (5)7.1 安全测试概述 (5)7.2 安全测试策略 (5)7.3 安全测试工具 (5)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8章自动化测试 (5)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5)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5)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5)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5)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5)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5)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5)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5)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6)10.1 测试过程评估 (6)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6)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6)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6)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6)11.1 测试项目立项 (6)11.2 测试项目计划 (6)11.3 测试项目执行 (6)11.4 测试项目总结 (6)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6)12.1 测试规范概述 (6)12.2 测试标准制定 (6)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6)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6)1.1 测试需求分析 (6)1.1.1 收集需求文档 (6)1.1.2 分析需求 (6)1.1.3 确定测试范围 (6)1.2 测试计划编写 (7)1.2.1 确定测试目标 (7)1.2.2 制定测试策略 (7)1.2.3 编写测试计划 (7)1.3 测试资源准备 (7)1.3.1 测试环境 (7)1.3.2 测试工具 (7)1.3.3 测试数据 (7)1.3.4 测试人员 (7)1.3.5 测试文档 (7)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8)2.1 等价类划分法 (8)2.1.1 等价类的定义 (8)2.1.2 等价类的分类 (8)2.1.3 等价类划分的步骤 (8)2.2 边界值分析法 (8)2.2.1 边界值的概念 (8)2.2.2 边界值分析法的步骤 (8)2.3 因果图法 (8)2.3.1 因果图的概念 (9)2.3.2 因果图的构建 (9)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9)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9)3.1 测试环境搭建 (9)3.2 测试用例执行 (10)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10)3.4 测试进度监控 (11)第4章功能测试 (11)4.1 正常流程测试 (11)4.2 异常流程测试 (12)4.3 边界条件测试 (12)4.4 数据验证测试 (12)第五章接口测试 (13)5.1 接口测试策略 (13)5.2 接口测试工具 (13)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13)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4)第6章功能测试 (14)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14)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1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1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5)第7章安全测试 (16)7.1 安全测试概述 (16)7.2 安全测试策略 (16)7.3 安全测试工具 (17)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7)第8章自动化测试 (18)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8)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8)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18)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19)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19)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9)9.2 测试人员职责 (20)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20)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20)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21)10.1 测试过程评估 (21)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21)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22)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22)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22)11.1 测试项目立项 (23)11.3 测试项目执行 (23)11.4 测试项目总结 (23)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24)12.1 测试规范概述 (24)12.1.1 测试规范的定义 (24)12.1.2 测试规范的作用 (24)12.2 测试标准制定 (24)12.2.1 测试标准的概念 (24)12.2.2 测试标准制定的原则 (24)12.2.3 测试标准的制定流程 (25)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25)12.3.1 执行前的准备 (25)12.3.2 测试过程执行 (25)12.3.3 测试结果评估 (25)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25)12.4.1 改进的意义 (25)12.4.2 改进的方法 (26)12.4.3 改进的流程 (2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1.1 测试需求分析1.2 测试计划编写1.3 测试资源准备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2.1 等价类划分法2.2 边界值分析法2.3 因果图法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3.1 测试环境搭建3.2 测试用例执行3.3 缺陷跟踪与管理3.4 测试进度监控第4章功能测试4.1 正常流程测试4.2 异常流程测试4.3 边界条件测试4.4 数据验证测试第5章接口测试5.1 接口测试策略5.2 接口测试工具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6章功能测试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第7章安全测试7.1 安全测试概述7.2 安全测试策略7.3 安全测试工具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8章自动化测试8.1 自动化测试概述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9.2 测试人员职责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10.1 测试过程评估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11.1 测试项目立项11.2 测试项目计划11.3 测试项目执行11.4 测试项目总结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12.1 测试规范概述12.2 测试标准制定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测试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 (3)1.1 软件测试概述 (3)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3)1.2.1 软件测试目的 (3)1.2.2 软件测试原则 (3)1.3 软件测试分类 (3)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测试用例概述 (4)2.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2.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2 边界值分析 (4)2.2.3 错误推测法 (5)2.2.4 因果图法 (5)2.2.5 正交分析法 (5)2.3 测试用例管理 (5)3.1 测试用例的创建 (5)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5)3.3 测试用例的执行 (5)3.4 测试用例的跟踪 (5)3.5 测试用例的评估 (6)第三章功能测试 (6)3.1 功能测试概述 (6)3.2 功能测试方法 (6)3.3 功能测试工具 (7)第四章功能测试 (7)4.1 功能测试概述 (7)4.2 功能测试指标 (7)4.3 功能测试工具 (8)第五章自动化测试 (9)5.1 自动化测试概述 (9)5.2 自动化测试工具 (9)5.3 自动化测试框架 (9)第六章安全测试 (10)6.1 安全测试概述 (10)6.2 安全测试方法 (10)6.2.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 (11)6.2.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 (11)6.2.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 (11)6.3 安全测试工具 (11)6.3.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2)第七章兼容性测试 (12)7.1 兼容性测试概述 (12)7.2 兼容性测试方法 (12)7.3 兼容性测试工具 (13)第八章稳定性与回归测试 (13)8.1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概述 (13)8.2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方法 (13)8.2.1 稳定性测试 (13)8.2.2 回归测试 (14)8.3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工具 (14)第九章测试管理 (15)9.1 测试管理概述 (15)9.2 测试计划与管理 (15)9.3 测试团队管理 (15)第十章缺陷管理 (16)10.1 缺陷管理概述 (16)10.1.1 缺陷的定义 (16)10.1.2 缺陷管理的目的 (16)10.1.3 缺陷管理的内容 (16)10.2 缺陷跟踪与管理 (16)10.2.1 缺陷记录 (17)10.2.2 缺陷跟踪 (17)10.2.3 缺陷统计与分析 (17)10.3 缺陷分析 (17)第十一章测试文档与报告 (18)11.1 测试文档概述 (18)11.1.1 测试文档的定义 (18)11.1.2 测试文档的分类 (18)11.1.3 测试文档的作用 (18)11.2 测试报告撰写 (18)11.2.1 测试报告的定义 (18)11.2.2 测试报告的结构 (18)11.2.3 测试报告撰写要点 (19)11.3 测试报告评审 (19)11.3.1 测试报告评审的目的 (19)11.3.2 测试报告评审的内容 (19)11.3.3 测试报告评审流程 (19)第十二章测试流程与规范 (20)12.1 测试流程概述 (20)12.2 测试流程优化 (20)12.3 测试规范制定与执行 (21)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
(完整)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1目的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2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4.1 测试依据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
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4.2 制订《测试方案》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目的;➢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4.3 单元测试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
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4.4 集成测试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指对软件测试活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它不仅包括了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涵盖了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测试报告等方方面面。
通过遵循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保证软件测试工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避免了因为个人主观能动性而导致的测试活动混乱无序。
其次,标准规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把握测试的全局,从而更好地进行测试计划的编制和测试用例的设计。
最后,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还可以为软件测试工作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让各个项目组织之间的测试工作可比性更强。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内容要点包括但不限于,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缺陷管理、测试报告撰写等。
在编制测试计划时,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进度、资源、风险等,确保测试活动的有序进行。
在测试用例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测试场景,覆盖各种可能的情况,以保证软件的全面测试。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在缺陷管理方面,需要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定位、跟踪和验证,确保缺陷得到及时修复。
最后,在测试报告撰写时,需要清晰地总结测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实施软件测试标准规范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测试流程和规范、制定测试模板和工具、进行测试培训和考核、持续改进和优化测试流程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测试流程和规范,可以确保测试活动的有序进行。
通过制定测试模板和工具,可以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进行测试培训和考核,可以提升测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测试流程,可以不断提高测试工作的水平和水平。
总之,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软件测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各位测试人员能够重视软件测试标准规范,严格遵循标准规范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测试水平,为软件质量的保障贡献自己的力量。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软件测试标准规范,以便对软件测试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
本文将对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软件测试人员在工作中能够遵循规范,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一、测试计划编制。
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编制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进度、风险评估等内容。
在编制测试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软件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测试计划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二、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重要工作成果,它直接影响到测试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软件的功能特点和用户的需求,编写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确保对软件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
三、测试环境搭建。
测试环境的搭建对于软件测试的进行至关重要。
测试环境应该与生产环境保持一致,包括硬件设备、网络环境、数据库等方面。
在搭建测试环境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充分的配置和准备工作,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试执行与管理。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
同时,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五、测试报告编制。
测试报告是测试工作的总结和成果展示,它应该全面、清晰地展现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的执行情况、测试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测试总结等内容,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六、测试质量评估。
测试质量评估是对测试工作的全面评价,它可以帮助项目组织和管理层了解测试的有效性和质量水平。
在进行测试质量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测试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测试标准规范的执行和监督。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测试标准规范,并对测试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
只有通过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才能确保软件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测试规范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和缺陷管理等。
一、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它是测试活动的指导文件。
以下是测试计划应包含的内容:1.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例如发现软件中的缺陷、验证软件符合需求等。
2. 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等。
3.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人员资源,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测试进度:安排测试活动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确保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
5. 风险评估:分析潜在的测试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测试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二、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的详细说明,它是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写高质量的测试用例能够更好地发现软件中的问题。
以下是测试用例编写的一些建议:1. 用例设计: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用例描述: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测试用例的目标和步骤,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表达方式。
3. 用例顺序:按照逻辑顺序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过程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4. 用例覆盖:针对不同的测试目标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尽可能地覆盖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场景。
三、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实际测试的过程。
以下是测试执行的一些要点:1. 测试环境准备:搭建测试环境并确保其与实际运行环境一致,包括硬件配置、网络环境等。
2. 测试数据准备:准备符合不同测试条件的测试数据,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测试记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复现缺陷。
4. 缺陷报告:及时编写缺陷报告,准确描述缺陷的现象、重现步骤和影响,以便开发人员及时修复。
四、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指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以保证缺陷的及时解决。
软件测试规范、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软件测试规范软件测试规范是一组旨在规范化软件测试过程的准则和指南,它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测试规范: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是指测试中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其中包括测试类型、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和参与人员等信息硅砖是什么?硅砖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一个详细的文档,描述了测试人员需要执行的任务和时间表。
测试计划也指定了测试的目标、测试的方法、测试的界限、测试的进度和风险评估等。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用来描述单个测试场景和预期结果的文档。
它们描述了测试的输入、输出、执行步骤和预期的结果。
缺陷报告:缺陷报告是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的文档。
它包含了缺陷的位置、严重性、复现步骤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等信息。
测试质量保证:软件测试规范还应包括有关测试质量保证方面的指导和要求。
这些方法通常包括代码检查,测试评审,测试规范检查和性能测试等双层膜适用哪些作物?与其他农膜相比有什么优势。
客户接受测试:软件测试规范应包括有关客户接受测试的方案和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用户验收测试、功能测试、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同时还应该明确测试通过的标准和拒绝的标准。
测试工程师培训:软件测试规范也应该包括测试工程师培训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针对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技能和测试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软件测试规范应该是一个详细的文档,覆盖了所有测试过程的各个方面,规范了测试人员需要遵循的不同步骤和要求。
保持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可以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最终保证软件的质量。
软件测试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软件测试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测试覆盖不充分:测试覆盖不充分是指测试用例覆盖率不高或者未覆盖所有的功能。
解决方法是制定全面的测试计划,并使用各种测试技术,比如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和路径覆盖等,来确保覆盖率磷酸铁无机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
软件行业测试标准及规范指导书
软件行业测试标准及规范指导书第一章测试基础理论 (3)1.1 测试概念与重要性 (3)1.2 测试类型与级别 (3)1.2.1 测试类型 (4)1.2.2 测试级别 (4)1.3 测试原则与方法 (4)第二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4)2.1 测试计划编写 (4)2.2 测试策略制定 (5)2.3 测试资源规划 (5)第三章需求分析与管理 (6)3.1 需求收集与确认 (6)3.1.1 确定需求收集目标 (6)3.1.2 制定需求收集计划 (6)3.1.3 采用多种需求收集方法 (6)3.1.4 需求分类与归档 (6)3.1.5 需求确认与验证 (6)3.2 需求文档审查 (6)3.2.1 整理需求信息 (7)3.2.2 分析需求 (7)3.2.3 编写需求文档 (7)3.2.4 需求评审 (7)3.3 需求变更管理 (7)3.3.1 变更申请 (7)3.3.2 变更审批 (7)3.3.3 变更实施 (7)3.3.4 重新确认需求 (7)3.3.5 变更记录与跟踪 (7)第四章设计测试用例 (8)4.1 测试用例编写规则 (8)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8)4.3 测试用例管理 (9)第五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9)5.1 测试执行流程 (9)5.1.1 测试用例准备 (9)5.1.2 测试用例评审 (10)5.1.3 测试环境准备 (10)5.1.4 测试用例执行 (10)5.1.5 缺陷管理 (10)5.1.6 测试报告 (10)5.2 测试环境搭建 (10)5.2.1 硬件环境搭建 (10)5.2.2 软件环境搭建 (10)5.2.3 测试工具安装与配置 (10)5.2.4 网络环境搭建 (10)5.3 测试进度监控 (10)5.3.1 制定测试计划 (11)5.3.2 日报、周报、月报 (11)5.3.3 项目会议 (11)5.3.4 测试进度跟踪 (11)5.3.5 风险预警 (11)第六章缺陷管理 (11)6.1 缺陷定义与分类 (11)6.1.1 缺陷定义 (11)6.1.2 缺陷分类 (11)6.2 缺陷报告编写 (12)6.3 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2)第七章自动化测试 (13)7.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3)7.1.1 自动化测试的定义 (13)7.1.2 自动化测试的分类 (13)7.1.3 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和局限性 (13)7.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4)7.2.1 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14)7.2.2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原则 (14)7.3 自动化测试实施 (14)7.3.1 测试计划 (14)7.3.2 测试用例设计 (14)7.3.3 测试脚本编写 (14)7.3.4 测试执行与监控 (14)7.3.5 缺陷跟踪与修复 (15)7.3.6 测试报告与评估 (15)第八章功能测试 (15)8.1 功能测试概述 (15)8.2 功能测试指标 (15)8.3 功能测试方法 (15)第九章安全测试 (16)9.1 安全测试概述 (16)9.2 安全测试方法 (16)9.2.1 功能验证 (16)9.2.2 漏洞扫描 (16)9.2.3 动态应用程式安全测试(DAST) (17)9.2.4 渗透测试 (17)9.3 安全测试工具 (17)9.3.1 Kali Linux (17)9.3.2 Metasploit Framework (17)9.3.3 burpsuite (17)9.3.4 其他工具 (17)第十章测试团队管理 (17)10.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7)10.2 测试团队技能培训 (18)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 (18)第十一章测试过程改进 (18)11.1 测试过程评估 (18)11.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19)11.3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19)第十二章测试标准与规范 (20)12.1 国际测试标准概述 (20)12.2 国内测试标准概述 (20)12.3 企业内部测试规范制定 (21)第一章测试基础理论1.1 测试概念与重要性软件测试,作为一种评估软件质量的过程,是软件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1. 引言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套软件测试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定义一套统一的软件测试规范,以确保测试团队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测试工作。
2. 测试流程2.1 需求分析在进行测试之前,测试团队应对软件项目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这包括理解需求文档、与开发团队进行沟通、明确测试目标和范围等。
2.2 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蓝图,其中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测试进度等。
测试计划应在测试开始之前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查和批准。
2.3 测试设计测试设计是为了产生高质量的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和边界情况。
测试设计应基于之前的需求分析结果,考虑到不同的测试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测试全面有效。
2.4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进行实际的测试工作。
测试执行需要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步骤,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缺陷,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缺陷的及时修复。
2.5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工作的总结和总结。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测试执行的情况,以及发现的缺陷和建议。
测试报告应向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传递,并及时回复和解决相关问题。
3. 测试策略3.1 自动化测试为提高测试效率,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展测试工作。
自动化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并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
3.2 回归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功能的添加和修改,先前通过的测试用例可能会因为新的改动而失败。
为了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回归测试是必要的。
回归测试应在每次功能更改后进行,并覆盖所有相关的测试用例。
3.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和压力下的性能。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的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性能测试应在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
3.4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安全测试应根据软件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包括检查密码安全性、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方面。
软件性能测试规范详解
软件性能测试规范详解软件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它旨在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运行稳定、高效,并满足用户对性能的期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性能测试规范的要点和方法。
一、测试目的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水平,并确定其性能瓶颈以及改进的潜力。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性能指标;2. 发现性能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3. 验证软件在预期负载下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4. 评估软件的负载容量,以确定其最大可支持的用户数。
二、测试环境搭建1. 环境准备:搭建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
2. 测试数据准备:准备逼真的测试数据,以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和交互情况。
3. 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
三、测试策略制定1. 场景设计: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测试场景,包括正常负载、峰值负载和异常情况的模拟。
2. 性能指标定义:明确要测试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并设置阈值作为性能的衡量标准。
3. 负载分配:确定测试所使用的负载大小和分布,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测试用例编写:根据场景设计,编写详细准确的测试用例。
四、测试执行与监控1. 测试前准备:启动性能测试工具,配置相关参数,导入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2.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策略和场景设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和日志。
3. 监控与分析: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同时分析测试结果,找出性能瓶颈和优化潜力。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1. 结果解读:根据测试数据和日志,分析性能指标的表现,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
2. 优化建议:针对性能瓶颈,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建议,以改进系统的性能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规范1目的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4.1 测试依据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
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
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目的;➢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
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
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
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
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
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需要。
系统测试由测试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系统测试过程应形成《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系统测试一般进行如下几种情况的测试:➢正常情况➢非正常情况➢破坏性测试➢边界情况➢非法情况➢强度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友好性测试界面设计规范测试:➢光标的初始位置➢字体是否统一➢字号是否符合规定➢标题颜色➢按钮的名称是否规范➢界面布局是否合理,整体效果如何输入值测试:➢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约束条件是否满足,是否完整➢TAB和Enter键是否起作用➢键盘操作能否全部代替鼠标操作➢输入(光标)是否按照顺序前进按钮测试:➢将按钮放开和封闭是否严格、准确,不能使用的按钮必须封闭➢检查“退出”、“取消”等具有共性按钮的功能异常情况测试:在完成正常功能测试后,安正常处理的相同操作顺序,执行与正常处理不同的动作例如➢正常处理中要求输入日期的字段,这时输入字符或数字➢正常处理中输入字段有范围要求,这时输入超过范围的值➢正常处理中用两个值限定范围,这时用一个值或不限定➢正常处理中要求用“Tab”键,这时安“Enter”键或其他键➢正常处理中单选框、多选框、下拉框等,十一偶那个非指定键操作➢使用不同于指定的按钮操作4.6 业务测试在组装测试与系统测试结束后,均可由最终用户或测试人员对系统进行测试。
业务测试着重测试业务流程,功能、用户界面等方面。
项目、测试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并进行测试。
测试的结果应形成《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4.7 验收测试4.7.1验收测试的条件➢按照项目计划规定的验收测试进度安排进行测试准备➢在验收测试前,各项内部的测试活动都受到监控并争取执行4.7.2交付版本的要求➢按照集成测试用例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集成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提交的数据库脚本样本需要完整,没有冗余数据➢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解决,各级缺陷修改率达到标准➢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都已经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性能需求指标➢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包括功能和性能测试报告➢所有文档齐备完整4.7.3版本发布的准则➢软件产品通过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业务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测试部提交文档: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分析报告➢所有测试项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致命错误:无⏹功能错误:无⏹功能缺陷: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界面缺陷: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建议: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测试负责人审核通过➢以上几项其中之一不满足要求,视为不合格在产品交付和用户验收之前,通过验收测试来确认在规定的使用环境下整个产品的运行情况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在产品交付之前,由指定的验收负责人组织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主持验收。
验收测试过程应形成《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4.8 用户现场测试将软件部署到用户实际生产环境后,由于环境差异,需要在用户现场进行确认测试,保证系统功能、性能完备,可正常运行。
测试内容:➢根据软件系统规模,准备现场测试用例,涵盖所有重要功能点,若规模小,需要将全部功能点全部测试一遍➢对于后台已定义好的工作流、功能栏目路径以及用户信息等数据,不可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新增的测试数据也需要在测试完成后给予清楚➢重点检查上传、下载的数据是否可以正常的打开或保存➢确认界面美观,基本信息和链接无错误➢考虑用户实际的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以客户端最为复杂的软硬件环境作为测试机器,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出现➢针对前期发现的bug进行回归测试,以保证发布版本为最新版本4.9 编写测试文档4.9.1测试点将测试模块分解成多国功能点,测试点应涵盖功能点,也涵盖了正常测试和异常测试。
4.9.2输入数据输入数据包括界面输入数据、数据库的初始数据及其他外部输入数据。
特别是数据库的初始所需属性一一列出,全面是指:数据能达到模块所涉及的全部功能,典型是指这个数据能充分反映功能特点。
4.9.3测试描述描述测试步骤,包括:操作员所执行的动作(包括鼠标、键盘、加载外部数据等操作);系统的反应,包括:光标定位、光标聚焦、显示字段值、按钮的封闭和放开、功能键的封闭和放开、系统提示和系统消息等。
4.9.4预期输出数据按准备的输入数据和设计要求的处理过程,模块应输出的数据。
输出数据包括:屏幕输出数据、输出到数据库的数据、输出到其他外部介质上的数据,并指出断点结果或最终结果。
4.9.5实际输出填写本测试点程序运行后的实际输出。
4.9.6正确与否程序运行后,实际输出结果和预期输出结果一致时,为正常,否则为不正常。
4.9.7测试结论填写本次测试的结论,是合格或不合格。
若不合格时,应总结存在的问题,可以让修改者一目了然。
5缺陷管理5.1 缺陷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缺陷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针对软件产品和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可能会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
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也就是往缺陷管理库或者缺陷列表中提交的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5.2 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定义,将缺陷分为如下列:➢文档缺陷:是指对文档的静态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
检查活动包括同行评审、产品审计等。
评审的缺陷要根据被评审对象的类型来确定,被评审的对象包括最终出产物和中间过程产出物,比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计划、报告、用例等➢代码缺陷:是指对代码进行同行评审、审计或代码走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测试缺陷:是指由测试活动发现的测试对象(被测对象一般是指可运行的代码、系统,不包括静态测试发现的问题)的缺陷,测试活动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过程缺陷:有称为不符合项问题,是指通过过程审计、过程分析、管理评审、质量评估、质量审核等活动发现的关于过程的缺陷和问题。
过程缺陷的发现者一般是测试人员、项目经理等5.3 文档缺陷分类5.4 代码缺陷分类5.5 系统测试缺陷分类5.6 缺陷等级定义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以上所述的缺陷类型都是适合的,缺陷的严重程度反映的是对缺陷的发现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或后果来定义的。
5.7 缺陷优先级定义状态定义5.8 缺陷5.9 缺陷完成度5.10 缺陷管理流程6处理机制6.1 退回机制若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如下情况,将系统退回到申请部门:➢经过测试后,发现与需求说明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项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一模块,测试过程中发现缺陷输了较多或者无法继续进行系统其它功能模块的测试,继续测试无意义➢测试过程中,频繁死机或系统崩溃➢主业务流程出现断点6.2 异常情况处理机制非正常情况下,需要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形,此情况需要主管领导签字确认:➢上线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未经测试部充分测试就需要部署到用户现场➢作为总包时,子商进度明显延迟,尚未进行验收测试就需要上线6.3 报告机制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向部门领导和项目经理汇报的情况:➢测试后期出现重大逻辑错误,修改测试影响上线时间➢测试过程中用户需求出现重大变更➢测试负责人定期汇报测试情况7测试完成的标准7.1 被测试出的、在软件错误级别分类中定义的:➢一级缺陷,致命错误,100%得到修改并且复测通过➢二级缺陷,严重错误,100%得到修改并且复测通过➢三级缺陷,一般错误,95%得到修改并且复测通过➢四级缺陷,轻微错误,95%得到修改并且复测通过7.2 用户可以接受未修改的软件错误7.3 测试超过了预定时间表,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停止测试7.4 测试结论及评价标准7.5 输出《阶段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测试总结报告》《测试问题列表》8其他约束9 记录序号名称编号1 测试计划2 测试方案3 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4 测试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