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歌剧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蒋一民
2015北京大学戏剧(歌剧艺术)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戏剧(歌剧艺术)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筹建于2006年初,2010年1月正式成立,系北京大学直属院系。
她是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歌剧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等教学科研机构。
北京大学在这里将建立独立、完整、系统的“歌剧学”学科和歌剧教学科研体系,设置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优秀的、高层次的歌剧人才为宗旨。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筹建于2006年初,成立于2010年4月9日,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我国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被聘为名誉院长,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出任首任院长,傅海静、戴玉强、莫华伦、李维康等艺术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将为教学保驾护航。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是北京大学成立的国内第一所以歌剧研究、歌剧表演、歌剧创作为专业的教研机构,并将第一次建立系统、独立、完整的歌剧学学科,将设置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优秀的、高层次的歌剧人才为宗旨。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聚集了国内本学科最强大的师资力量。
目前拥有4名教授、1名副教授和5位教学艺术家,他们在国内外顶级教研机构和演出机构积累了极为丰富、至为宝贵的实际经验和实地经验(包括在国外权威教研机构“现场”从事理论研究),均有二十年以上的国内国际任职经历,为本学科的中国最高教学水平提供了绝对可靠的保证。
研究院将成为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歌剧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也是首次建立独立、完整、系统的歌剧学学科。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将设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招收歌剧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开展非学历教育,为社会培养歌剧艺术方面的师资和创作、表演、导演、舞美、艺术管理等人员。
首届“北大歌剧论坛”:以“中国歌剧”和“中国美声”为核心主题
首届“北大歌剧论坛”:以“中国歌剧”和“中国美声”为核心主题作者:朱茜来源:《歌剧》2017年第01期2016年11日25日晚7时,首届“北大歌剧论坛”开幕式暨“中国美声·中国歌剧”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盛大亮相,拉开了论坛隆重的序幕。
11月26日的国家会议中心会场中,本届论坛总论坛、分论坛、闭幕式在持续整日、热烈投入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至此,首届“北大歌剧论坛”隆重举办,圆满落幕。
首届“北大歌剧论坛”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中国歌剧研究会、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杂志主办,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承办,文化部艺术司作为支持单位。
本着业内高端人才专家主论、广泛吸纳业内人士积极献言的讨论形式为宗旨,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12个院团、40所高校以及各音乐协会、组织的领导与研究学者共计120余名嘉宾共襄盛举。
中国歌剧舞台的兴旺和中国歌剧创作的繁盛,已成为公认的艺术现象。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过往所办两届全国范围的相关论坛的基础上,特隆重举办首届“北大歌剧论坛”,以“中国歌剧”和“中国美声”的深入研讨为核心主题,以学术讨论结合音乐会为特色,为中国歌剧真正成为国家“软实力”并产生世界影响,搭建了一个卓见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立足于中国歌剧创作和演出展现出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以及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亟待探讨和解决的理论困惑,本届论坛定下主题方向:定义“中国歌剧”。
从该主题方向出发,本届论坛希冀以歌剧的世界发展史和中国“民族歌剧”概念两相参照,对“中国歌剧”这一概念是否成立,以及如何确定其内涵外延进行研讨。
同时,围绕这一主题,从歌剧的剧本创作、作曲、演唱、导演、舞美等具体视角,对“中国歌剧”的资源、特质、形态和理论建构预期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讨论。
25日晚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教授宣布首届“北大歌剧论坛”正式开幕。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教授、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出席并致辞。
润物细无声——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向民
在时间的洪流中,时代的烙印造就了历史阡陌。
在1986年向民入学(本科)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便涌现出一大批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拓荒者”,如1978级谭盾、叶小纲、郭文景等,1980级关峡、陈晓勇、李滨扬等,1983级莫五平等。
在那个云开雾散、思想解放的“金色年代”,无论是电影界、文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自然科学界等都映衬着20世纪80年代的十色陆离。
望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是二战后风起云涌的作曲家辉煌的时期,而彼时央音与世界基本是“隔绝”的,鲜有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土壤,相关音响资料与乐谱文本极为稀缺,正如中国近代史中“睁眼看世界”为国家带来了触动与反思,中央音乐学院也亟须打开窗口拥抱新时代。
1980年5月19日至6月12日,英国剑桥大学亚历山大·葛尔教授来到央音,与教师们探讨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为当时本科二年级的78级上作曲课,介绍了西方现当代音乐作品与“申克分析法”等理论;此外80年代的作曲系学生接触现当代音乐的另一个窗口就是谭盾、叶小纲等作曲家的毕业作品音乐会及少量外国作品。
那时作曲系的本科生处于一种相对迷茫的状态,他们脑海中对现当代音乐是模糊的,也接触不到相关的系统课程,知道要走学院派的路,但又不知如何走,那是一个抱着极大好奇心去拥抱“先锋”艺术思潮的过程。
因此,第一批“拓荒者”的实践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现当代音乐教学提供了路径。
尽管当时此类音乐都以评论界、听众难以接受的“先锋”姿态亮相,但在央音作曲系内,吴祖强先生、杜鸣心先生、苏夏先生等作曲家都是包容且鼓励的,他们尊重新鲜事物,不限制学生的独立创作,从而造就了78级等一大批作曲家的诞生。
就这样,尽管犹如一座孤岛,“新音乐、新学说”的种子在中央音乐学院得以播种。
润物细无声王姿肖——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向民1991年本科毕业音乐会(右起第九为向民)央音西侧的黄色琴房楼,在1986年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这其中就有刚入学本科的向民。
2023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史论考研参考书目《论戏剧性》
历年真题及题型、考试范围、参考书目 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内容去全面解析
参考书目:《论戏剧性》
谭霈生:《论戏剧性》 作者围绕“戏剧性”这个审美概念,从美学的角度阐释戏剧艺 术自身的规律,从戏剧艺术的手段入手,进入戏剧艺术的构成要素, 诸如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戏剧悬念、戏剧场面等等,逐一探讨戏 剧性与非戏剧性的界限。全书建构了一种新的阅读视野,将戏剧文 本从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使其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
参考书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同学们其实不用被这么多本书吓到了,考试主要是考察其 中的(戏剧卷),这本书也主要是以“词”的形式出现,对 于同学们入门来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因此,如果同学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话,可以从 大百科全书入手来学习。
参考书目:《西欧戏剧史》
复试分数线及要求
【3】复试要求及步骤 (二)复试成绩的评定标准及录取要求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该项考核按1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2.专业论文写作满分100分,该项考核按40%计入复试总成绩; 3.专业面试分为抽答题和复试组提问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该项考核按50%的比例计入复试总成绩; 4.综合素质测试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该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 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但不及格(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6.复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总成绩=外语听说能力得分×10%+专业论文写作得分×40%﹢专业 面试得分×50%。复试总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参考书目:《中国话剧史》
宋宝珍:《中国话剧史》
本书从20世纪初“话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开始,记录 了其在中国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的旗帜下,如何以一种新的 艺术姿态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又如何在民族救亡与民族 振兴中发挥作用的。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从形式到内容, 经历了很大的转变。本书从戏剧运动中的领导者,编剧,导 演、演员,及剧中及团体都一一展现,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 去领略百年话剧中可歌可泣的历史。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摘要: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 研究生招生简章I.简介- 北大歌剧研究院介绍- 2024 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II.招生专业与人数-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III.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身心健康- 学业水平要求- 专业相关要求IV.报名时间和流程- 报名时间- 报名流程V.考试时间和内容- 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VI.录取与培养- 录取原则- 培养方案VII.学费与奖学金- 学费- 奖学金VIII.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正文: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 研究生招生简章北大歌剧研究院成立于2010 年,是我国首个歌剧研究机构,旨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歌剧表演、导演、作曲、指挥等专业人才。
近日,该研究院发布了2024 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
本次招生专业包括歌剧表演、导演、作曲、指挥等方向,共计划招生100 人。
报考者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身心健康、学业水平符合要求、本科毕业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关。
报名时间为2023 年10 月1 日至31 日,考生需在此期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要求完成网上确认。
考试时间为2023 年12 月,具体考试安排将另行通知。
考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面试、综合素质测试等。
录取工作将根据考试总成绩、专业课成绩、面试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被录取的研究生将接受为期2-3 年的全日制培养,按照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
学费标准为每年3 万元,同时,学院将根据学生表现提供奖学金。
毕业生将具备较高的歌剧表演、导演、作曲、指挥等专业素养,能够在国内外歌剧舞台、艺术院校、文化机构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随着我国歌剧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 研究生招生简章为热爱歌剧、有志于从事歌剧事业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
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n?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 ,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
梅光迪,胡先骕,吴宓。
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
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
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
鲁迅《估学横》,批驳。
n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
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n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6月。
日本东京。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参考书 笔记资料 真题分析
大家好我是育明506马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关注研究生巴士公众平台了解更多信息,或者添加w一对一咨询。
中国艺术研究院形成了以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招生目录:分数线与录取人数:2019总分345,政治英语38,专业一105,专业二110,学习方式:全2018年:实际录取5人;2017年:实际录取3人;2016年:实际录取3人;专业课参考书:2001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次炤艺术概论赵斌专二《中外音乐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分析》《中国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宗教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理论》大家除了看参考书之外,导师的一些论文、文章、观点也是极其重要的,大家也需要整理。
《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内部资料一本通》包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全套考研历年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复试抽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两门专业课全套考点笔记资料总结、独家内部必考试题库。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以及后期的复试辅导(复试范围、常考知识点、复试礼仪)。
此外还会有教务老师时时跟踪上课情况,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中国歌剧民族性的 现代呈现及其创作走向
中国歌剧民族性的现代呈现及其创作走向作者:颜铁军王彦华来源:《人民音乐》2018年第05期2017年11月3日至5日,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
这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歌剧艺术研究院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二百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
会议分为主题发言、“中国美声”——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讨论、高校原创艺术精品共享联盟讨论三个部分。
一、中国歌剧民族性的现代呈现及创作走向北大歌剧研究院副院长蒋一民主持了主题论坛,中国艺术研究副院长牛根富和北大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分别致辞。
主题发言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问题。
(一)歌剧的民族性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站在文化本位立场,提出中国歌剧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民族性,只有走民族化的道路,符合中国人民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才能够越走越远。
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韩万斋强调,中国歌剧的碗里要装上中国的粮食——中国民族精神,说中国话的民族歌剧。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阐发了“一切存在并继续发展中的事物都有着流变特性”的观点;他认为今后中国歌剧要努力守候民族精神和东方审美,不断追求普世价值和时代表达。
作曲家徐占海提出歌剧的“中国表达”表现在三方面:即音乐的表达、语言的表达和呈现的表达。
他还具体阐述了如何运用民族音乐资源,在民族民间音乐、民歌和戏曲汲取营养解决民族歌剧创作困境等问题。
演唱技巧与舞台表演是歌剧民族化的具体体现,与会专家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李元华梳理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成就及当下对声乐的积极影响,鼓励中国歌剧践行者要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强调“洋腔洋调”不符合中国的审美习惯。
剧作家谭凯认为,想提高演唱水平务必提高精神世界、精神素质和精神状态,只有审美的突破才有技巧的突破,所以文化的学习和精神领域的培育是学习歌唱最重要的。
刘辉认为,中国歌剧的语言要民族化,演员的发音、吐字、唱词应腔圆字正,注意字正和腔圆的辩证关系。
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与世界牵手———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综述
当代音乐2017年第24期MODERN MUSIC传统与现代融合 民族与世界牵手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综述李 烨 王颖倩[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4-0033-03[收稿日期]2017-11-05[作者简介]李 烨(1987 ),女,北京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师;王颖倩(1993 ),女,北京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㊂(北京 100871) 11月3日晚,一场精彩纷呈的 开幕式暨环游歌剧音乐会”向与会嘉宾集中展现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教学创新成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院校㊁院团的优秀歌唱家的精彩表演,堪称一场 群英会”㊂音乐会曲目包括中外不同时期的经典歌剧作品片段,演员既有著名歌唱家,也不乏基层声乐教师,体现了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以及日益求新的追求㊂北大歌剧研究院金曼院长致欢迎辞在11月4日的主论坛会议中,16位嘉宾首先进行了发言,集中探讨了 中国歌剧的民族性与当代性” 中国歌剧创作的技术现状”中国歌剧文学”等相关热点议题㊂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蒋一民教授担任论坛主持人,以 呼唤新时代的 人民歌剧’”为题做开场白,介绍本届论坛的背景是来自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中国歌剧怎样走向世界?中国歌剧怎样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怎样创作出世界一流的中国歌剧?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㊂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牛根富副院长在致辞中提出 新时代我国文化要有新气象,中国歌剧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主张 探索民族性与当代性,实现歌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中国歌剧人才”㊂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金曼院长简述了建院历程,并对中国歌剧 井喷”式发展背后 泥沙俱下”的现象发表了批评性见解,指出中国歌剧既要吸收西方歌剧的精华,又必须有自己的鲜明特质㊂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先生以‘中国歌剧的流变与歌剧院团的担当“为题,梳理了中国歌剧发展的脉络,提出国有院团要有更多的政治担当,承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能㊂沈阳音乐学院刘辉院长以‘加强文化自信是中国歌剧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音乐要反映国家和民族的历史㊁精神和文化,必然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㊂沈阳音乐学院原院长刘辉教授发言刘聪教授在‘现代京剧交响化歌剧化的探索与实践“中,通过讲述与北大歌剧研究院合作‘ 中国美声” 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的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幽默风趣地阐述了 中国美声”要如何为中国歌剧拓展出路,中国歌剧如何与世界对话㊂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王晓岭教授以‘中国民族歌剧的再认识“为题,认为民族板腔体歌剧难以再现当年的辉煌,中国歌剧创作不仅需要体裁㊁题材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认识和观念创新㊂33作曲家㊁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徐占海发言沈阳音乐学院徐占海教授以‘歌剧的中国表达“为题,从歌剧的音乐㊁语言㊁呈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恰当地表词达意㊂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韩万斋教授以‘中国歌剧当以民族歌剧为主体“为题,对比外国的民族歌剧形成过程,表示中华民族精神并未过时,中国歌剧的形成也要赋予其中国精神㊂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卫新老师以‘我与〈二泉〉“为题,讲述了创作歌剧‘二泉“的详细过程,从而归纳出写词与编剧的异同㊂中央歌剧院景作人老师以‘加强文化自信,促进歌剧事业发展 谈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为题,客观地评判我国歌剧创作所受到的制约,并表示经典作品值得借鉴,但不可照搬㊂中国歌剧舞剧院陈小朵老师作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黄埔一期”毕业生,以‘歌剧在当代,歌剧在中国 歌剧〈林徽因〉的制作思路“为题,回顾了北大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提升,并指出原创歌剧的痛点 成本高,场次少,观众敬而远之,从制作思路和宣传营销方面讲述了自己制作推广歌剧‘林徽因“所得到的经验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纪宴老师以‘当下歌剧剧本创作存在的普遍问题“为题,强调了戏剧规律的重要性,表示歌剧剧本要有深度,而不是简单地连接优美的唱段㊂著名歌唱家莫华伦发言此外,四川省歌舞剧院谭凯老师,中国歌剧舞剧院李元华老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老师,先后进行了特邀发言㊂他们分别针对歌唱的逻辑,中国文化的传统以及中国美声相对于西洋美声所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探讨㊂主论坛延续了首届北大歌剧论坛的讨论,秉承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思想传统,并集思广益,获得了许多新思路㊁新成果㊂民族性和当代性是现阶段我国文艺创作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歌剧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当今中国歌剧井喷式数量增长的背后,存在着创新创作乏力,经典作品稀缺,理论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㊂中国歌剧如何尽快改变 有高原无高峰”的局面,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本届论坛重点关注的议题㊂这些在次日的主㊁分论坛上均有体现㊂此次论坛与往届不同之处在于除主旨演讲嘉宾外,还邀请了普通报名嘉宾广开言路,缩短了讲台上下的距离,从而使全场讨论更加 接地气”㊂大家均表示像这样的论坛能够更加激发群策群力,让大家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可谓一场专家见解与群众心声并重的论坛㊂11月4日晚, 中国美声”之 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此次演出由著名指挥家王永吉先生执棒,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担纲伴奏,金曼㊁戴玉强㊁魏松等众多艺术家携手来自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师生和直属合唱团共同参演,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音乐盛宴㊂歌唱家金曼本场演出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师生的一次教学成果汇报,选取了‘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四部耳熟能详的现代京剧作品,以西洋交响乐配器中国传统戏曲,在熟练掌握西方歌剧发声㊁演唱方法的同时,认真借鉴汲取中国戏曲的发声和演唱方法,创造性地以 中国美声”这一具有时代语境的新概念,用国际主流歌剧表演形态美声唱法为基础进行民族化探索㊂当晚,北京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讲堂内座无虚席,上自耄耋之际的老人,下至垂髻之年的小童,五湖四海的观众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带来的精彩夜晚㊂11月5日,前晚演出热度仍未减,各位专家㊁学者和音乐爱好者共同参加了以 现代京剧交响化的探索和启示”为主题的分论坛专题研讨会,就11月4日晚的音乐会展开讨论,为演出查漏补缺,同时也为中国歌剧走向国际舞建言献策㊂43当代音乐㊃2017年第24期分论坛开始前,傅显舟老师先就 歌剧旋律创作”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介绍,并从剧场分类㊁风格分类㊁旋律与风格㊁旋律与主题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视频资料与现场讲解相结合,让与会者受益匪浅㊂接着是 以字行腔”的传承人冯宝宏老师以 中国歌剧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进行主题演讲㊂五十多年前,冯宝宏的老师应尚能总结了其一生的教学方式,率先提出了 以字行腔”的学说,作为唯一传承人,冯宝宏向在座同人传授了四项发声基本原则:1.字头轻巧着力;2.字腹延长饱满;3.介母不到半拍;4.字尾归韵短暂㊂他说应先生的‘以字行腔“一书就像爱迪生的一盏灯,照亮了我们,但仍需要继续发扬光大㊂最后以著名维吾尔族作曲家㊁指挥家努斯来提㊃瓦吉丁先生提出的京剧作为国粹,需要百花齐放作为结语,宣告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分论坛研讨会正式开始㊂研讨会以多人 脱口秀”的形式开展,由台上冯宝宏㊁韩万斋㊁景作人㊁李树仁㊁刘聪㊁王京荣㊁徐辉(从左至右)歌唱家魏松几位专家与台下参会者们展开热烈互动,分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昨晚 中国美声”之 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展开热烈讨论㊂优秀的文化在探索与批判中不断发展㊂金曼说: 我们不是要把完全中国风格的京剧推向世界,让世界人都来听原汁原味的中国精粹,而是要用国际化的音乐语言展现中国独有的民族特色,让外国人来听国际化的中国歌剧㊂”首先,从乐队配器方面,讨论中提出音乐会弱化打击乐的问题,京剧的打击乐极具其风格特征和节奏性,如昨晚‘杜鹃山“中,高潮部分铜管倒进了两小节,这样的处理没有形成合力,研讨中有人提出可以考虑借鉴爵士乐的处理办法㊂由于乐队的色彩性和节奏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建议要试着破除传统浪漫派古典派交响乐队模式,可引入爵士乐的强节奏方式,同时保留京剧的配器特色㊂有人提出三大件是京剧的筋,打击乐是骨,抽筋剔骨以后就只剩下了肉,我们中国音乐走向国际化,需要我们运用国际没有的东西,为什么京剧非要为了走向国际化去掉三大件和打击乐不可呢?金曼院长就此表示,昨天所演的 样板戏”,用中国美声演唱,并不是完全还原京剧,实际上是一种探索:用美声能不能唱我们的国粹 京剧㊂我们没有照搬京剧,而是按照歌剧的要求与规矩用美声唱京剧,歌唱家戴玉强不是一定要照搬京剧的样式㊂金曼说,今天会上对昨天演出的配器有非常好的建议,它是批判性的,我们接受批判,并且在批判中不断进步,因为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始终在探索,我们希望做的东西不仅是向国外推京剧,而是中国美声㊂她解释道,好的东西一定是不断在探索中发展,不要把我们简单归类为京剧㊂我们保留了京剧 咏叹调”的完整性,因为它的旋律实在太美妙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的,都可以用委婉这两个字来形容,它有着中国的含蓄美㊁欲说还休,引人探究,京剧旋律的委婉像水袖一样起承转合,曲径通幽㊂我们保存了传统中适合本次演出汲取的部分,同时加以现代化的改编㊂她强调: 只有一手挽起传统一手接起现代,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㊂”京剧作为国粹,如何在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是始终值得探讨的主题㊂让中国京剧以歌剧的形式走向世界,还是让京剧作为文化遗产发展,在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研讨会中有不同观点,所以以后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动方式㊂ 中国美声”之 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是一种对传承的探索和尝试㊂文化在流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因此京剧交响化㊁国际化的道路会继续走下去,广大文化工作者当以饱满的文化自信,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㊂研讨会上,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团长王京荣作为特邀嘉宾介绍了他对目前 有高原无高峰”局面的破解之道㊂华夏之根艺术团是近年十分成功的民间音乐表演团体,声誉愈隆㊂他的 精品”见解和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中国歌剧的创作和经营不无启发㊂(责任编辑:张洪全)53李 烨 王颖倩:传统与现代融合 民族与世界牵手 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综述。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专业设置:
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专业设置包括声乐、舞蹈、
舞台美术和剧本创作四个专业方向。
二、招生计划和条件:
1. 声乐专业:拟招生30名,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扎实的唱功和演唱技巧,达到一定的艺术表演水平。
2. 舞蹈专业:拟招生20名,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有一定的舞台经验。
3. 舞台美术专业:拟招生15名,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绘画和设计能力,有过舞台美术相关实践经验。
4. 剧本创作专业:拟招生10名,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较强的创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有一定的剧本创作经验。
三、报名和考试:
1. 报名时间:具体时间请关注北大歌剧研究院官方网站或招生公告。
2. 报名方式:考生通过北大歌剧研究院官方网站在线报名。
3. 考试内容:考生需要进行面试和专业测试,具体内容包括唱功、舞蹈表演、作品展示等。
面试时间和要求会提前公布在官方网站。
4. 考试地点:北大歌剧研究院校内指定地点。
四、录取和入学:
1. 录取通知:录取名单将在面试结束后陆续公布在官方网站上。
2. 入学通知:被录取的考生将收到北大歌剧研究院的正式入学通知书,通知书将包含详细的入学时间和入学要求。
3. 入学前准备:考生需要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准备入学所需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以上是北大歌剧研究院2024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基本内容,具
体细则请关注北大歌剧研究院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公告。
北大考研-歌剧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珊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歌剧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珊刘珊中国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刘珊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主修歌剧表演专业。
一九八六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中央歌剧院。
刘珊曾在香港、澳门艺术节及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上,主演了法国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及意大利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港澳报界对于她的歌唱及表演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际媒介称其为「最完美的卡门及最全面的苏茹基之一」。
刘珊出演过百余场歌剧,其中还有:中国歌剧《芳草心》中的芳芳与圆圆;意大利罗西尼歌剧《鹊贼》中的露契娅;德国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意大利威尔第歌剧《奥泰罗》中的艾美莉娅;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的弗罗拉;意大利威尔第歌剧《法斯塔夫》中的奎克莉夫人;法国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尼克劳斯和缪斯;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艾尔维拉;中日合排的歌剧《歌仙》中的日本皇后;中国作曲家金湘的歌剧《杨贵妃》中的日本天皇等等。
在刚刚结束的演出季中,她在意大利玛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再次成功地饰演了桑图扎这一角色,引起极大的反响,她的歌唱及表演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刘珊在一九八八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颁发的《广播歌曲表演奖》;一九九零年在法国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一九九三年在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与克鲁夫斯交响乐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在中国文化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展演中,以演唱一曲艺术歌曲《故乡的云》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受到评委一致赞扬而获优秀表演奖。
刘珊一九九零年底获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赴加拿大攻读艺术家文凭。
她曾多次在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她与许多交响乐团合作过多部大型声乐作品,其中有马勒的《大地之歌》及第三交响曲、爱尔加的《海之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维瓦尔第的《荣耀颂》、亨德尔的《弥塞亚》和莫扎特的《安魂曲》等等。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85戏剧概论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85戏剧概论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685戏剧概论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135102戏剧(歌剧艺术)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685戏剧概论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英国)马丁.艾思林《论戏剧性》谭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上海文艺出版社《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北京大学685戏剧概论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一)戏剧的本质和特征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钢琴作品《辙Ⅰ》的音高材料研究
关明月 吴家军钢琴作品《辙Ⅰ》的音高材料研究 一、作曲家作品及《辙Ⅰ》的简介 吴基学,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原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1999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尹明五教授、赵晓生教授、赵光教授。
2001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代特幕尔德音乐学院及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于Martin ChristopfRedel、Peter Herrmann、Claus-steffenMahnkopf教授,2006年获艺术家文凭(博士)。
创作有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歌曲等。
有十余部作品在德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乌克兰及国内举办的作曲比赛中获得高奖。
部分获奖作品如下:《荒——为室内乐队而作》在1998年首演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现代音乐节,2002年在德国代特幕尔德“Vortragsabent Neu Musik Ⅱ”音乐会上演出。
2000年创作的《原Ⅰ——为管弦乐队而作》 在2004年首演于德国图林根州作曲家协会举办的现代音乐节。
2001年创作的《无尽的环——为室内管弦乐队而作》在2002年首演于德国代特幕尔德“Vortragsabent Neu Musik Ⅱ”音乐会。
2004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转换》在2005年首演于德国莱比锡“EINBLICKE”音乐会。
2005年创作的《韵——为室内乐队而作》在2006年首演于德国莱比锡“EINBLICKE”音乐会,同年在“UNTERWEGS”音乐会上演出。
2006年创作的《原Ⅱ——为女高音与三位演奏家而作》在2006年首演于德国莱比锡“EINBLICKE”音乐会。
同年创作的《辙Ⅱ——为大型交响乐队而作》在2007年由南京交响乐团演出。
2008年创作的单簧管独奏曲《三个片段》在西班牙马拉加Eduardo Ocon国际作曲比赛获决赛奖,并在马拉加国际当代音乐节上公演。
2011年《转换Ⅱ》由韩国Con Cuore室内乐团首演于大田第十一届室内乐音乐节。
蒋一民:要站在国际化层面思考民族歌剧问题
第 二 个 悖 论 是 作 曲 的 问 题 。 中 国歌 剧 有 着 体 系 性 的盘 根 错 节 的 问题 ,既 有 古 典 又 有 现 代 。古 典 技 术和 当代 技 术 这 两 个 我 们 都 没 有 掌 握 好 ,甚 至 还 残 存 了 “脸 谱 化 ” 的 表 达 法 。 并 不 是说 我们 不尊 重 创 新 ,也 不 是 说 我 们 不 尊 重 传 统 ,而 是 我 们 没 有 学 到 位 。
中 国板 腔 体 在 程 式 化 当 中 没 有 走 出 去 ,“戴 着 镣 铐 跳 舞 ”,跳 得 非 常 精 美 。 但 是 中 国 歌 剧 要 国 际化 ,恐 怕 不 能 这 样 。
北 大 在 党 的 + 九 大 以后 正 在 学 习 毛 主 席 的 两论 , 矛 盾 论 和 “实 践论 , 矛 盾 论 里 面 讲 普 遍 性 和 特 殊 性 对 立 、统 一 的 问题 ,个 别 和 一 般 的问 题 ,个 性 和 共 性 的 问题 。我 们 现 在 不 能 太 强 调 特 殊 性 ,但 是 也 不 能 像 过 去 那 样 过 于 强 调 普 遍 性 。 现 在 回过 头 来 及 时 强 调 特 殊 性 ,在 新 时代 的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下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这 三 个 要 素 应 当统 一 起 来 应 用 到 歌 剧 研 究 当 中 ,对 于 歌 剧 创 作 的 原 理 也 是 有 启 发 意 义 的 。
歌剧在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On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Opera in
China
作者: 蒋一民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福建艺术
页码: 17-1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摘要:歌剧,国际上现在通称"opera",源于欧洲,已有超过四百年的历史.中国最早有歌剧意识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一批儿童歌舞剧.之后出现的一批中国早期歌剧,其中有些在今天可能需要重新评价,但是直到1945年"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才标志了中国歌剧的正式登场.今天回过头看,《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歌剧找到了一条歌剧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美学品格的"《白毛女》模式".资料表明,《白毛女》的观众人数和演出场次,堪称世界之最,仅在1946至1949年三年间,就演出了万场以上.《白毛女》以后的中国歌剧创作,无不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它们在我国也被称作"民族歌剧".这些歌剧曾经在我国的大众文化生活中广为传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歌剧创作呈现了多样化探索的局面,有继续按照《白毛女》模式创作的作品,也有试图更多借鉴西方歌剧音乐语言形态的作品,更有"赶时髦"奉西方当代先锋派音乐为圭臬的作品,还有尝试跟通俗的西方"音乐剧" (musical)相结合的作品……不一而足.。
重新认识歌剧的起源——歌剧史研究札记
重新认识歌剧的起源——歌剧史研究札记
蒋一民
【期刊名称】《歌剧》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正>众所周知,歌剧作为"文艺复兴"的最后一朵奇葩大约于1600年前后诞生在"文艺复兴"的中心发源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很久以来,人们被传统理论知识所禁锢,认为歌剧是佛罗伦萨的一群知识分子试图"复活"古希腊的戏剧而凭借想象做成的"发明",正如古希腊的戏剧后来证实并非如他们想象那般,歌剧也纯粹是一个"误会"的产物,所幸是一个"充满成就的误会"。
这个说法为欧美的乐评家们津津乐道,通常见于为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蒋一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32
【相关文献】
1.浅谈"中国歌剧起源及第一次歌剧创作高潮" [J], 马莉
2.莫扎特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读后札记 [J], 刘红霞;李伟伟
3.探究早期歌剧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对观众的影响——以意大利歌剧与法国歌剧为例[J], 朱琳
4.探究早期歌剧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对观众的影响——以意大利歌剧与法国歌剧为例[J], 朱琳;
5.追寻歌剧音乐的综合化表现手段——歌剧《无手的军礼》创作札记 [J], 陈经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歌剧式的音乐剧《国之当歌》
歌剧式的音乐剧《国之当歌》
蒋一民
【期刊名称】《歌剧》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正>国歌从上海唱响全国,传向世界。
以上海为创作基地的聂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谱成《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国歌,时年23,是年1935。
上海既有责任亦有荣幸将这位早逝的音乐天才和国歌诞生的历史搬上舞台,于是我们得以欣赏到上海歌剧院的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
藉"海上风韵-—上海文化全国行"的展演活动,这部历经四年磨砺的作品于今年国庆节在北京保利剧院公演两场。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蒋一民
【作者单位】上海歌剧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2
【相关文献】
1.以史为据再书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之路--评《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 [J], 宋戈
2.上海歌剧院探索音乐剧原创之路——浅析音乐剧《国之当歌》的创作亮点 [J], 白鹭;卢正元(图);
3.歌剧音乐剧研究之“新”--评《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 [J], 吕继勇
4.浅析音乐剧《国之当歌》的时代价值——观《国之当歌》有感 [J], 于文婧
5.俄克拉荷马的歌剧音乐剧人才培养基地——美国奥城大学“歌剧音乐剧中心” [J], 卿菁; 张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耕耘文坛六十载——戏剧史家蒋星煜先生
耕耘文坛六十载——戏剧史家蒋星煜先生
周锡山
【期刊名称】《上海艺术家》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今年是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顾问蒋星煜先生八十华诞和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周年。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周锡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
【相关文献】
1.我所了解的蒋星煜先生的戏曲文献研究——治学理念、治学方法和学术影响 [J], 周巩平
2.为花部的发展予以理论上的支撑r论蒋星煜先生与地方戏研究 [J], 朱恒夫
3.快乐的老人r忆蒋星煜先生 [J], 李涵
4.实事求是虚怀平心——蒋星煜先生的戏曲研究 [J], 波多野太郎;周旼心
5.听蒋星煜先生讲授<中国戏剧史> [J], 鄢化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