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题: 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答: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货币形式来反映的。
(2)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3)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
(二)会计的控制职能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控制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2)会计控制具有适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3)会计控制具有综合性。
2.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有什么优缺点?
答: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为:(1)可以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和数据,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可以利用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缺点:记账手续相对单式记账法复杂。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其二者联系与区别
答: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薄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二者的相同点是它们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而账户除了有名称(会计科目)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表现为若干账页。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2)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4.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联系与区别
答: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账户。
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总分类账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而明细分类账提供更详细的要素情况。
(2)作用不同。
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起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账对总分类账起补充作用。
5. 什么是平行登记?其要点是什么?
答: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记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平行登记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2)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3)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
8.记账凭证的含义及如何审核
答: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依据复式记账原理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包括:(1)内容是否真实。
主要包括:审核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一致,金额是否相等。
(2)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
主要是指审核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金额是否正确。
(3)项目是否齐全。
主要包括:审核记账凭证中的项目是否填制完整,日期、凭证编号、附件张数是否正确,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全,摘要是否6.会计凭证的含义、种类及其作用
答: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正确地填制、合法地取得和严格地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循环的初始环节,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对于完成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完成情况;(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7.什么是会计账簿?有哪些种类?其有何作用?
答:会计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记账凭证编号为依据,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记录企事来单位经济业务的簿籍。
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有:(1)会计账簿按其用途分类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
(2)会计账簿按其形式分类可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3)会计账簿按其账页格式分类可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额式账簿等。
会计账簿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有:(1)通过登记会计账簿,可以把会计凭证所提供的资料归类汇总,形成集中的、系统的、全面的会计核算资料。
(2)会计账簿是反映、监督经济活动,考核各部门经济责任的重要手段。
(3)会计账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主要的数据资料。
9、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含义、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答:(1)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
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实地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日常核算工作。
主要缺点有两点:一是不能通过账簿随时反映和监督各项存货的增加、减少和结余情况;二是到挤出的销售成本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如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毁损、被盗丢失等情况,因而不利于发挥账簿记录对存货的控制作用,不利于加强存货的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
因此,实地盘存制一般只适用于一些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材料物资。
其他存货一般不宜采用实地盘存制。
(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对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平时都要在账簿中连续加以记录,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
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可以时了解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
缺点是加大了日常核算工作量。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采用永久盘存制
10.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含义、区别及其各自适用范围
答: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以是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任即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和债务。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各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
收付实现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收到和支付的现金,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当期没有实际收到和付出现金,都不计入本期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对收入、费用入账时间的确认不一样。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11.期末账项调整的意义及其类型
答: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凡是本会计期间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该负担的费用,都要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本期应该负担的费用,即使相关款项已经收付,也不能计入本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
因此,每个会计期末都要对已经入账和没有入账的相关收入、费用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正确计算本期损益。
账项调整的内容有五种类型:应计收入的调整;预收收入的调整;应计费用的调整;预付费用的调整;其他账项的调整。
12.财务报表的含义、种类及其基本内容
答:(1)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2)按不同的标准将财务报表划分成不同的种类①按经济内容分类,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②按编报时间分类,分为中报和年报。
③按编制主体分类,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④按服务对象分类,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3)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由表头、表身和表外说明三部分组成。
表头内容包括报表名称、报表编制单位名称、编制时间(或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计量单位五部分。
表身是报表最重要的部分,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指标组成。
表外说明是对表身未反映的事项进行补充或对表身。
未能详细反映的内容作必要的解释
14.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1)内部会计控制体系(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3)财务处理程序制度(4)内部牵制制度(5)稽核制度(5)原始记录管理制度(7)定额管理制度(8)计量验收制度(9)财产保护制度(10)预算控制制度(11)财务收支审批制度(12)成本核算制度(13)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13. 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
答: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项要求:(1)客观性要求,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要求,明晰性要求实质上是要实现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即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要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科比(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要求,直至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报告方式。
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报告,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和报告手续,合并反映。
(7)谨慎性要求,是指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纪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合理核算和报告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及时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15.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层次及各自主要内容
答:我国会计法律规范分为:会计法、会计行政管理法规、会计部门规章三个层次。
(1)会计法。
会计法是调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一切会计法规的母法,在会计法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和最高的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和指导一切会计工作的准绳,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2)会计行政管理法规。
包括会计行政法规、地方性会计法规,会计规章。
(3)会计部门规章。
分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按会计主体不同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非企业会计制度两大类;前者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后者规范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另外,会计准则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