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我国]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一、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于 1917 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且也在继续发展。

但是区分开来看,自最初发展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自新中国至今,是当代文学的历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文学发展到上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较大的改变,这一切源于文学命题的提出重写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的融合成为大家的共识。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大学文学系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合二为一,教材也开始出现两者相结合的版本,文学领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这毕竟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其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

现在我们所接触的当代文学只是狭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它仅仅只包含了大陆文学,没有纳入港澳台的文学; 从意识形态上来看,指的是社会主义文学。

这种缺失是显而易见的。

从中国文学这个大命题来看,中国文学必须包含中国所有区域的文学,而不应该将大陆之外的文学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对文学的教育也不能忽略港澳台文学,不能认为的割裂文学的整体性。

很多学校为了能够克服这样一种缺陷,往往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将港澳台文学的授课另开一门课程,或者在大陆文学的课堂中进行一些延伸,用来弥补这些缺陷。

从文学的长远发展来看,它无异于自欺欺人,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将大陆文学和港澳台文学有效的进行整合。

这是日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将这两个不同区域的中国文学拉到同一个平台上,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

到 90 年代,大陆文学的快速发展和台湾文学发展的低迷又形成较大的反差。

将其放到同一个平台上来研究和发展,显然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

而我们再来看现代文学,它没有当代文学中存在的缺失困境,而且其发展和研究一直处于同一个平台,没有被割裂开来。

当代文学的缺失是横亘在发展和整合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只有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也只有整合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缺乏必要的基础。

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台独的呼声越来越嚣张,文学的思想教化和文化交流作用提高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现当代文学的评价分析是必然的
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比较评价早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代文学取得成就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现代文学则受到了打压。

然后,之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不尽人意,很多流派逐渐淡出了文学舞台,更多的作家也随之退出,或者尝试不一样的写作方式,尝试改写自己的作品,当时没有获得成功。

当代文学进入低潮。

在文学的教学中,一些作家的真实身影开始远离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被加工过的作家身影。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文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对作家的重新评价,重新对待文学现象。

很多被认为排斥的作家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数量众多读者的支持。

发展至今,对当代文学如何定论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

从学术界来看,对当代文学的批评已经逐渐冷了下来,开始冷静地客观地看待当代文学。

当时网络上对此却颇有微议。

很多人偏激地认为当代文学垃圾,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并且借助一些不严谨的文学、评论作为佐证,闹得不可开交。

虽然这其中指出的太多问题值得商榷,但是其另一个方面也反应出人们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不认可。

以此相反的是,很多人对当代文学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认为当代文学取得了其他任何阶段文学所没有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也是现代文学衰落的重要依据。

其中最让人感到兴奋和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现代文学中
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企及的,也是无法超越的。

但是,我们也得认真思考,当代文学是否超越了当代文学呢?
三、当代文学部分逊色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是和当代文学相比,在某些方向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相比现代文学来说显得比较单薄。

下面将进行相关探索。

( 一) 现代文学中有特征明显的文学流派
文学作品的产出是作家思想的结晶,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自己思想结合的产物,从这方面来讲,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立的个人的劳动成果。

但是作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创造氛围、思想的沟通交流、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环境。

这样,为文学流派的形成提出了土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使其发展兴旺。

同一文学流派的作家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共同理想、大致相同的写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

流派的差异越大,他们的写作风格,体现的思想境界差异就越大。

流派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认知,是他们创作出优良作品的有力保障。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发展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流派。

如新月派、创造社、京派、海派等。

各个流派之间尤其自身对社会的关注点,对生活特有的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

特别是流派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政治理想的差异,写作的方法和表达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由于差异的存在,流派之争经常存在,这也是作家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激烈表现方式,促使他们更能看到社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根本,对中国文明形成各自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从而出现一些流派引领性的作家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推动中国文学百花齐放,带动和影响了一批作家,促进作家的成长。

和当代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像当代文学一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

如果积极的追究,只能说出现了一些作家群。

作家群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虽然在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点、切入点、写作的方式、价值指向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想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异。

具体来说,这也是中国当代的国情决定的。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来文化侵入中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中国思想界趋于活跃。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活跃的思想抗争却能渗透到文化领域,现代的作家并没有受到绝对性的影响。

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完全统一是文学作品缺乏活力和思想深度。

( 二) 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多于当代文学
至今文学界对经典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也可以从中窥知一二。

所谓经典就是具有高度的原创,同时能够充分体现那个时代的思想价值,并且能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具有时代的穿透力,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读者产生思想的激荡和情感的感染和教化。

经典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这个公正的法官的考验。

经典的作品是不会被浩繁的历史齿轮给埋没的,而且还会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被进行重新的诠释,获得全新的生命力。

非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起只是一时,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完全销声匿迹。

同时这些没有高度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只会在多如牛毛的烟海中沉沦,没有再次获得生命的可能。

从文学作品的发展来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都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才能涌现和确定经典的文学作品。

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稳定,确定其经典的地位。

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比当代文学更早; 而当代文学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一二
十年,还不足以产生经典的作品。

同时如果从文学作品的思想高度和价值体现来看,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时代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取向远远高于当代文学作品。

作品的独创性现代文学作品也是远远强于当代作品的。

现代作品更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和重新解读,其思想价值也是现存的当代作品无法企及的。

文学作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变迁和思想变化,同时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文学作品得以产生的土壤。

现代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的反应,对人性的剖析和理解,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展望,这方面的艺术成就高于当代文学。

( 三) 当代文学至今没有出现大师
作家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是成就伟大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就文学大师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代文学作品不乏大师,如鲁迅,矛盾、老舍等一批大师的出现让现代文学显得熠熠生辉。

大师能敏锐抓住时代的步伐,感触社会,看到社会中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呼吁社会缺失的回归,对当时的青年有警醒作用。

然而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少了那种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同时那股发人深省的气息也逐渐远去。

套用一些评论家的话: 他们太聪明了。

这在 90 年代的作家中尤其明显,他们既能够在体制内游刃有余,同时还能博得市场的青眼相加。

有些时候他们站在平民这边的,有些时候却又毫不保留地走向官方。

当双方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保持缄默。

我们知道,大师和世故是没有必然关系的。

四、总结
时代的发展、文学的进步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融合,这已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但是也必须客观地看到现当代文学客观存在的差异,以此对现当代文学做出合理的评价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