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3、 掌握诗歌鉴赏“ 一词领全诗型”的答题模式。

4、 背诵本首诗。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法】 【教具】
【教时】 预习案
I 文本辅读
一、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 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 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 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 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

也正因
此, 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 逝。

二、 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

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 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三、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练诵读本诗。

n 自学检测
1、题目是什么意思?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都
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
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
而杜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自主预习
多媒体
1课时
合作探究
家道的艰 为了排遣
苦难的环
III 信息链接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 基调、全诗的
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 握程度。

答题步骤和方法: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考虑。

探究案
探究点1分析意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营造什么样的意境?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
咼、哀、
清、白、飞
每一种景物都夹杂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

人感到“悲哀”。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 飞盘旋的水鸟。

小组:
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2、写出诗句的字面意思。

找出本诗的诗眼。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诗眼:悲秋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一词领全诗型
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
柳” 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

何人不起故园情?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关键。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
合作探究
小组共同讨论,集思方能广益!
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
急风,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
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 感到非常冷。

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 不仅写出了
猿鸣的特点,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
浓哀愁。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 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赏析 时要敢于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这是不是一只
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 而且只能认
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

此时
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白沙,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 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
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 颔联写了哪两种景?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这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落木 生命的晚秋 长江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
短暂与无穷进行对比、衬托,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 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
”、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 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
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 ( 1)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 万一一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一一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一一感叹年老多病, 精神疲惫不堪; 独一一感叹独自登台, 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⑵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 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 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4、 尾联中“艰难” “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 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既是国家,也是个人。

客观上, 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使人
“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
“苦恨”与“新停”
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 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本诗的诗眼是如何贯穿在全诗中的?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 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 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1、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此诗八句皆对。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 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对起的首句, 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

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
“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 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2、 比较阅读《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

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

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 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结构安排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 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 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达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

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 现得特别明显。

不同点: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

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 “鸟飞回”。

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4、学习方法小结
移情入境法: 所感。

意象分析法: 知人论世法: 巩固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无边”
句句皆律, 《秋兴》 、“天
高”、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 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 体味诗人所思所想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 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 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 借疏桐蝉鸣
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I 答: (2
答: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蟀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驿站秋夜难眠图。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2 分) (6 分)
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