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dfb9d6a58da0116c1749f9.png)
军事理论整理中国国防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890aa776a20029bd642d78.png)
军事理论考试专用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扞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c7e00d581b6bd97f19ea34.png)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a4a2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f.png)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军事意识和军事素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军事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军事意识是指个人和社会对军事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而军事素养则是个人具备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国防观念和培养我们作为未来军人的能力。
第二章:军事地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军事地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形、地势、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等。
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事战略的重要性至关重要,并为我们的军事行动提供基础。
第三章:军队编制与组织这一章将介绍军队编制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我们将学习各个层级的军队组织结构以及每个层级的职责和任务。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队运作的方式和军队内部的协作关系至关重要。
第四章:战略战役战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战略、战役和战术的概念和区别。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事行动的规划和执行过程非常重要。
我们还将介绍不同层次的作战指挥和战斗决策的原则。
第五章:军事通信和导航这一章将涵盖军事通信和导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以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了解导航和定位技术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第六章:军事法律和国际人道法这一章将介绍军事法律和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我们将学习军事法律对于军人和军事行动的约束以及违反军事法律可能产生的后果。
理解这些法律和规定对于培养我们的法纪意识和遵守规则至关重要。
第七章: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各种类型的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
我们将学习它们的特点、用途和技术。
理解这些装备和系统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战争的能力至关重要,并为我们未来的技术军事行动提供基础。
第八章:军事心理学这一章将介绍军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们将学习军人的心理特征和应对战争环境的心理应对策略。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在军事行动中保持心理健康和处理战争创伤至关重要。
第九章:军事历史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军事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知识归纳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e72e5c4da38376baf1fae1f.png)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他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则的兴衰。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家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通特征的国防。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
(三)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在国家只能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强弱与国家安危、融入和兴衰息息相关。
国防是国家去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是国家独立的基本前提;国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国家安全利益不断扩展,国家发展利益不断延伸。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现代国防力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防力。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家利益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除了兵戎相见的“硬对抗”外,还有各种“软伤害”的威胁。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现代国防建设是一个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总和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国防是只是“军防”,而是关系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和每个公民的共同事业,与整体社会密不可分。
(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发展经济是富国强军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国防发展的动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二、国防法规的特征(一)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司法适用的优先性(三)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三、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四、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权利:1、提出建议权2、制止和检举权3、获得补偿权(二)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6、国防勤务第四节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和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坚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eb0102f7ec4afe04a1df7b.png)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军事理论教程(南大出版社)重点与页码全对照
![军事理论教程(南大出版社)重点与页码全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88a308406137ee06eef91837.png)
国防教育的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1)国防的含义(《国防法》包含的四要素)和基本类型(国防的性质);【p8】2)中国奉行的防御性国防。
【p8】二.现代国防的特征(基本特征五个)【p9-10】三.1)中国国防的历史(古代国防的政策、理论;兵制建设;工程建设;兴衰)【p11-12】(近代国防)【p12-13】(民国时期的国防)【p14】2)中国国防的启示【p13-14】第二节国防法规(含义【p14】)一.国防法规的特性【p14-16】二.国防法规体系1)含义【p15-16】2)纵向4个层次【p16】3)横向16个门类【p1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含义【p16】、基本特征【p17】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含义【p17】、主要内容【p18】、修改【p18-1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含义【p19】、主要内容【p19】主要特点【p19-20】、意义【p2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含义【p20】、意义【p20】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含义【p21】、主要内容【p21】意义【p21】9)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规定——三种形式【p21-23】、优惠政策【p21-22】、基本条件【p23】、程序【p23】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国防权利1)国防义务的含义【p23】、五个方面【p23-24】2)国防权利的含义【p23】、三个方面【p24-25】3)国防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25-26】第三节国防建设(含义【p26】)一.国防领导体制1)国防领导体制的含义、基本功能【p26】、特征及组织形式【p26-27】2)国防领导职权(5个方面【p27-28】)二.国防建设成就(5个【p29-32】)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含义【p33】、目标和任务【p36-38】、国防现代化【p34】2)国防政策含义【p34】、基本内容【p34-35】四.武装力量建设(含义、构成【p35】)1)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和宗旨【p36】、任务和历史使命、军区【p36】、编成及主要武器装备【p36-42】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p43】3)民兵【p44】第四节国防动员(含义、重要意义【p44】)一.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p45】二.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p46-48】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一)武装力量动员(含义【p48】主要措施【p48】)(二)国民经济动员(含义【p49】、具体包括【p49-50】)(三)政治动员(含义【p50】、战争动员的组成部分【p50】、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做法【p50】)(四)民防动员(含义【p50】、主要任务【p50-51】、内容【p51】)(五)科技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动员对象【p51】)(六)装备动员(含义【p51】、基本任务【p51】)第五节国防教育(含义【p52】)1)国防教育的地位【p52】2)国防教育的作用【p52】3)国防教育的方针【p53】、原则【p53-54】、国防教育对象、方法【p54-55】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含义、研究问题、分类方法【p56】)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军事思想(战争、军事思想含义【p5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分为的四个时期【p57-58】、外国古代军事思想【p59】)2)近代军事思想(总体特征【p59】、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0】)3)现代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p61】、无产阶级军事思想【p61】)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两个层次【p62】)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p62-63】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确立【p63】、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p64-65】、冷战后美国军事思想发展(战争观体现为四种【p65-66】、军事战略【p66-68】、建军理论【p68】、作战理论【p68-69】)3)马恩列斯军事思想体系与主要内容(马、恩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69-70】、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0-71】、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主要内容【p71-72】)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地位【p72】)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含义【p73】)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实际相结合(【p73】)2)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体论述【p73-74】)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体论述【p74】)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论述【p74】)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五个方面【p74-78】、五部分关系【p78】)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具体论述【p78-79】)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79-80】)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p80-81】)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意义、三个方面【p81-82】)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p82】)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p82-84】)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作用【p84-85】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主要回答【p85】、主要内容【p85-89】、地位作用【p89-9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环境的基本要素(一)战略的含义(【p91】、概念产生【p91】、军事战略及决定因素【p91-92】)(二)国际战略环境(含义【p91】、核心【p91】、影响因素【p91】、重要性【p91】)二.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国际战略环境变化【p93】、具体论述【p93-95】)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含义【p95】)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和特点1)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p95-96】2)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p96-98】3)国际战略格局的【p109-110】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98】)三.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美国【p99-100】、欧盟【p100-101】、俄罗斯【p101-102】、日本【p102-104】、印度【p104-105】)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p106-107】与现状和特点【p107-109】二.我国周边环境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论述【p110-116】)三.我国的安全政策(具体论述【p116-117】)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高技术含义【p119】)一.军事高技术概念与分类【p119】二.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p119-120】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三个方面【p120-121】)第二节高技术的军事应用一.精确制导技术(基本概念【p121-122】、类型【p122】、应用【p122-123】、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3-124】、发展趋势【p124-125】)二.侦察监视技术(基本概念【p146】、现代战争中侦察监视系统【p126-129】、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28】)三.伪装与隐身技术(基本概念【p129】、分类【p129-132】、对现代作战的影响【p132】)四.航天技术(基本概念【p133】、组成【p133-134】、航天器的军事应用【p135-138】)五.电子对抗技术(基本概念【p138】、手段【p139-141】、对现代战争的影响【p141-142】)六.指挥信息系统(基本概念【p143】、组成【p143】、对现代战争中的运用【p143-144】)七.新概念武器(内涵【p145】、主要特征【p145】、发展现状【p145-148】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p149】及主要特征【p149-150】二.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p150-151】三.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不平衡中发展(四类国家【p151-152】)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三个方面【p152】)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定义与内涵【p154】、与高技术战争、机械化战争的异同点【p155】)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演变(划分的基本依据【p156-157】、阶段划分即3个不同阶段【p157-158】)三.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及作战理论【p158-159】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六个【p159-168】)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p185-191】)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一.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概念(三个主要观念【p169-170】)二.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五大能力【p170-172】)三.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p172-173】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含义【p173】、原因【p173-174】)。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资料重新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9f0b0416fc700abb68fca9.png)
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是有哪些因素构成?①、国防的概念: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②、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政治要素二、国防的经济要素——经济过对国防建设具有制约作用1 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
2 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3 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捂着基础。
三、国防的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
2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
3 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
4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国防的自然要素五、国防的军事要素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①、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②、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4.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按内涵可分为: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1.保卫国家主权(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领土又是提供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名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
][我国领土总面积=1040+300=1340平方千米]3.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发展(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4、中国的国防历史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军事理论教程笔记
![军事理论教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8270ad276a20029bd642da3.png)
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自卫、联盟、中立。
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
国防的5大构成: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军事因素经济制约国防: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促进国防:1、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国防法规的定义: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定义: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是中国古代各个社会阶级以及政治集团、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发展历程: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时期,三个高峰:质量(春秋战国)普及(宋)数量(明清)经典著作(武经七书):《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1、安国全军的慎战观 2、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 3、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普通军事规律 4、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5、第一次提出了威慑战略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定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战争观的主要内容:1、起源和根源:私有制和阶级斗争2、本质:政治的继续3、目的:维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战争思想三大属性: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理论根据: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是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why? 首先,相对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言,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其次,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最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与武器的结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灵活用兵体现在哪儿: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现状:1、外敌入侵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4、基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威胁:1、美国等大国遇到中国暗流仍在流动2、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3、中国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争执一波三折4、“台独”已成为最大内患5、中国的边疆地区仍不太平6、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其它因素:(1)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2)宗教、文化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美国军事战略主要内容:1、将反对恐怖主义和“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军队的首要任务2、调整防务规划模式,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3、军事至上,“先发制人”,实施“预防性打击”4、提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特点和实质:1、美国当前军事战略更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挑衅性,带有明显的“反恐”和“称霸”的双重色彩2、美国当前军事战略奉行单边主义,“美国至上”原则,是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思潮在国防政策上的反映影响:1、“先发制人”原则的滥用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后果2、先发制人原则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的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导弹的定义: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组成:战斗部及引信、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体分类:1、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2、按射程分:近程导弹 1000以内公里中程导弹 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 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 8000公里以上6种制导方式:1、寻的制导;2、遥控制导;3、惯性制导;4、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6、复合制导导弹武器的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4、作战效费比高;5速度快;6、打击威力大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提高了作战效能;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电子对抗的定义: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主要形式:无线电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制导对抗基本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电子侦察的定义:按干扰对象不同的分类:1、无线电通信干扰;2、雷达干扰;3、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干扰;4、指挥自动化系统干扰电子摧毁的定义:在查明敌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工作的情况基础上,用直接毁伤的方法使其瘫痪并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3种手段:1、反辐射导弹和反辐射无人机;2、核电磁脉冲弹(微波炸弹);3、常规活力(导弹、炸弹核炮弹等)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1、获取重要军事情报;2、破坏地方作战指挥;3、掩护突防和攻击;4、保卫重要的军事目标;5、夺取战场主动权隐形伪装技术定义:对军事目标实施隐身示假,为欺骗和迷惑敌人而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分类: 1、防雷达探测伪装;2、防可见光及红外探测伪装;3、防声测伪装基本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造成对方获取错误的情报;2、提高己方的生存能力;3、有利于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隐形技术的定义:靠减少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分类: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学隐身、电子隐身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增大了对空防御的难度;2隐身兵器的战场生存能力明显提高;3、指挥系统面临严峻威胁;4、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更加剧烈。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795121376baf1ffc4fadca.png)
南京林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绪论1.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是什么?(P1-3)①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②重视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③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④开设军事课程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⑤军事课程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祖国需要,你愿意投笔从戎吗?论述题。
既要表达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思考,联系思想实际,阐述为什么要这样。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P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基本要素是什么?(P7)国防包含四个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③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有何基本特征?(P8-9)(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5.中国古代国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古代的兵制建设;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古代国防的兴衰。
6.简述中国近代五次较大的反侵略战争(P11-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13-14)(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8.何谓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什么时间审议通过的?国防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4—17)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4eff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8.png)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2009-2010(2)军事理论课复习提纲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4.(论述题)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5.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6.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7.《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一是重战、慎战、备战思想;二是“先胜论”的战争指导思想;三是以谋略致胜为核心的用兵观点;四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
8.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9.毛泽东战争观与方法论主要内容:(1)战争观: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2)战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大学军事理论教程重点总结
![大学军事理论教程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190132376baf1ffc4fade5.png)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2020年整理军事理论教材复习提纲.pdf
![2020年整理军事理论教材复习提纲.pdf](https://img.taocdn.com/s3/m/d8af127f43323968011c92ad.png)
军事理论教材复习提纲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2、中立型国防:是指一些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所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3、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
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二、辨析1、现代国防只是一种国家行为不是国际行为答: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是巩固国防。
国防巩固,国家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当周边国家局势动荡时,该国就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他国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以迎接外来挑战。
可见,现代国家在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三、问答题1、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每种各有哪些代表国家?答:A、扩张型国防:美国B、自卫型国防:中国C、联盟型国防:美国、日本、韩国D、中立型国防:瑞典、瑞士2、现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答:A、现代国防与国家安全和发展更紧密相连B、现代国防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C、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a、按范围分,有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
b、从内涵看,是存亡、安危、荣辱、兴衰D、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3、我国有兵役制度是什么?答:a、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b、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4、地方大学生入伍有哪三种形式?答: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
第三种: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5、陆军、海军、空军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答:陆军: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保卫祖国的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南大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南大版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b90f22915f804d2b16c183.png)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定义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手段是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是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的。
4、国防的基本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我国)、扩张型国防。
防御性国防在建设上以防御外敌入侵为主要目的。
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国防是防御性国防5、中国古代的国防:①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②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③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④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6、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我国国防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事组织或在军事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即(1)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2)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8、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9、公民国防的义务和权力: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4,保守国防秘密5,协助国防活动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0、武装力量的建设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大一军事理论期末考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期末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319d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b.png)
大一军事理论期末考知识点军事理论作为军事学科的重要分支,对于军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一军事理论期末考试中,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大一军事理论期末考试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论述和解析。
一、军事基本知识军事基本知识是整个军事理论学科的基础,它包括了军事的定义、军事力量的构成要素、作战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军事基本知识是理解和运用其他专业知识的前提。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应该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和内涵有清晰的把握,能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军事战略在军事领域中,军事战略是指指导和组织军事行动的总体方针和战略计划。
它包括了军事政策、军事地理、军事建制和军事作战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如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等,以及各种战略原则和战略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军事战术军事战术是指将战略指导下的作战任务具体化的一种军事行动形式,它包括了兵力部署、火力支援、战斗指挥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战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熟悉各种战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会面对一些战术情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战术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军事装备军事装备是指军队所使用的各种军事器材和武器装备。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武器装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装备的分类和认识方法,了解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发展和军事技术的更新换代。
在期末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装备识别和装备应用的题目,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军事地理军事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的影响的学科,它包括了地理环境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战争中的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军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对战争行动的影响。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可能会面对一些地形地貌的图例和战争行为的题目,需要准确把握地理环境的特点,并运用地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军事历史军事历史是研究过去军事事件与战争的学科,它包括了战役战斗、指战员、兵种兵种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林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绪论1.在高等学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是什么?(P1-3)①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②重视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③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④开设军事课程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⑤军事课程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祖国需要,你愿意投笔从戎吗?论述题。
既要表达鲜明的态度,又要有深度思考,联系思想实际,阐述为什么要这样。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是国防?(P7)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基本要素是什么?(P7)国防包含四个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③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自卫型4.现代国防有何基本特征?(P8-9)(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5.中国古代国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古代的兵制建设;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古代国防的兴衰。
6.简述中国近代五次较大的反侵略战争(P11-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回顾我国的国防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P13-14)(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8.何谓国防法规?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什么时间审议通过的?国防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14—17)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表现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国防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明确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出前瞻性的规定。
9.“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P20)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10.根据新修订的《兵役法》,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哪三种形式?(P21)①作为义务兵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11.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是什么?(P23-25)公民的国防义务有五个方面: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公民享有三个方面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12.我国的国防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P33)国防建设的目标:巩固国防,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国防现代化。
13.我国的国防政策是什么?(P34-35)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⑵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⑶加强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⑷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⑸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⑹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14.中国人民解放军划分为哪七个军区?现役部队由哪几部分组成?(P36)划分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
我国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哪些兵种组成?(P3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
16.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要兵种是什么?(P39)海军的兵种有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
17.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主要兵种和机种有哪些?(P40)空军的主要兵种有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通信兵等。
主要机种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它特种飞机。
18.第二炮兵主要担负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地地战略导弹?可划分为几类?小(P41)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保障部队、院校、科研机构和机关等组成。
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的导弹。
按飞行轨迹分为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和地地巡航战略导弹;按战斗部装药分为地地核战略导弹和地地常规战略导弹;按射程分为地地远程(射程7000千米以上)和中程战略导弹(射程1000~7000千米以上)。
19.什么是国防动员?(P46)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0.什么是国防教育?(P52)国防教育,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的发扬爱国主义、学习掌握国防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56)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与基本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按阶级属性划分为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时代划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按人物划分有孙子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5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它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者对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
先后经历了产生、蓬勃发展、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时期。
3.《孙子兵法》有何主要成就?(62)《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揭示了知彼知己的战争认知方法,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等。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武学教科书是什么?(58、62)是北宋时期宋神宗颁布的《武经七书》。
具体包括以下七部兵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5.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分别是什么?(64-65)瑞士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普鲁士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美国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德国施利芬--《坎尼之战》,法国福煦--《论战争原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6.简述冷战以后美国几种主要的战争观?(65-66)主要为以下四种:文明冲突论、民主核心论、克林顿主义、先发制人论等。
这些理论实质上都是为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服务的。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P7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军事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吸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指导思想。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核心部分是什么?(74-76)(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建设理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其中,战争观和方法论是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核心,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是建军指南,战略战术是方法,国防建设理论是指导方针和原则。
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地位作用是什么?(80-82)主要内容: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军事战略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地位作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10.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2-84)主要内容:一、历史性课题;二、根本性指针;三、主导性思想(具体内容略)11.胡锦涛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什么?(86)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着眼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什么?(P88)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P92)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2.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95)“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战略力量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3.简述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P98-105)⑴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先发制人”战略的特点●在安全威胁判断上,强调恐怖主义及“无赖国家”的威胁,特别是核生化威胁,同时注重潜在威胁。
●在安全战略的重点上,突出本土安全。
●在实现安全战略目标的手段上,强调建设任何对手不可超越的军事实力,大力推进军事转型,实行“先发制人”的对外用兵指导方针。
●在安全战略筹划的基点上,由“基于威胁”转向“基于能力⑵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和外长举行会议北约快速反应部队举行首次军事演习⑶俄罗斯——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首次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实施更趋积极的核遏制战略●大幅度改组强力部门,坚决打击恐怖主义⑷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加速向军事大国迈进●已经抛弃“立足本土、专守防卫”,转向“立足亚太、攻防兼备”,并宣称必要时将“先发制人”●已从“接受保护型”转向“自主安保型”,由“国土防卫型”转向“地区干预型”,由“被动防守型”转向“主动攻防型”●已把向海外派兵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⑸印度——立足于全面赶超的军事战略调整●从陆上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从常规战略向核战略转变●从消极性防御向主动性进攻转变4.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哪些挑战?(110-116)(1)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和牵制;(2)朝鲜半岛局势动荡,朝核问题引人关注;(3)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4)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5)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威胁增大;(6)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