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进步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科技进步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
摘要:每一次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或突破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每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水平和管理理论水平都是相互适应的,可以说科技进步对管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管理学的发展又可以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仍然呈现出这一特点。
关键词:管理理论科技进步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纵观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每一次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或突破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可以说科技进步对管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每一阶段的科技水平与管理学理论水平是怎样相互关联和影响,将来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会因科技进步而发生哪些变化,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8世纪之前,人类在生活中一直在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范围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而没有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更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要方式,社会物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缺乏大型机器、现代化设备的生产单位,人们普遍手工生产活动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形成管理学的意识,甚至说管理学理论的形成条件远不成熟。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
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生活的时代已经处于工业革命的近期或者处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社会科学技术相对于古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管理学经过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体系。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的科学技术新发展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和石油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创制;电报,电话,无线电等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包括: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信息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管理和劳动分离。
上述这些措施虽然在现在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随后,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
1.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以计划为中心的各个管理职能相互交替作用的过程,并提出了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
(2)职权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对工作人员的服务必须付给公平的工资
(8)管理当局的任务是找到在每种情况下最适合的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1.3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他认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韦伯将社会所接受的权力分为三种: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和神授权力。因而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1.4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评价
首先,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其次,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第三,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系统的内部,而对企业外部环境对组织系统的影响考虑得就非常少。这可能受制于当时的信息传递速度与工具远没有达到相当便捷的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管理理论的发展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制约。
2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2.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奥的霍桑实验,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并不仅仅为金钱收入等物质利益所驱使,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社会性的需要。梅奥因之建立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的前提也称为人际关系学。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1953年正式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