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律法规培训材料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常也称为 “谁污染, 谁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基本精神 是明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原则 要求,在开发建设、组织生产过程中,给环境 造成污染,对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都 必须承担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责 任,都应支付防治污染、保护资源的费用。
•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必须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 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 事实证明,环境问题,除了自然灾害因素外,绝大多 数是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所 以,社会经济发展,秘须下大力气保护好资源、环境,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永续利用的资源和持续的环 境承载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防治污染、保 护环境提供更多的财力资源。Fra bibliotek第一节
环境法律概述
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
环保法: 是调整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 会关系的律规范的总称。
特点: 环保法除了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外,还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 环保法是以科学的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为依据的,它的体 系原则、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都是从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 和技术规范总结出来的。
•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
老三项: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新五项: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巿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 污染物集中控制 排污许可证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我国防治污染、保护 源环境的行为准则,是组织和公众的必修课,也是 世界各国保护资源环境共同的手段。国际标准化 组织颁布的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 范及使用指南》中明确指出,组织的环境方针要 对遵守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 要求做出承诺。这个要求明确表明,遵守国家和 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是一个组 织最起码的义务,也是组织建立境管理体系的基 本要求。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材料
•
• 世界环境日--- 六月五日
• 中国在环境保护,污染预防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 步:环保法律的不断完善;污染防治的观念转变, 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程控制等。
• 中国植树节--- 三月十二日
• 世界水日---三月二十二日
• 环境保护的总方针
•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 2.两个核心内容: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
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式的转变。
•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依赖: 现化文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 撑,而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 来越薄弱和有限了。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 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 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 发展构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 4.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 1.环境保护法的任务
根据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的规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有两项任务: 合理开 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 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资源的生产能 力,使之得以恢复和扩大现再生产。保护和改善 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创造一个清 洁、适宜的生活与劳动环境,及良性循环的生态 环境。
2.综合性: 环保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当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秘须 综合的考虑问题。
3.区域性: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因此我国的环保法要 求,各省市都可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地方法规和地方标准, 体现地区差异。
4.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我国的环保不仅要对违法者给予惩罚,而且对保护资源和
• 二、环保法任务与作用
•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 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 中国的环境政策(三大政策)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谁污染,谁治理(谁负担) • 强化环境管理
• 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 1.可持续发展观点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 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 态持续能力上,保护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 展构成危胁。
• 2.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保护人民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推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 有效地维护我国环境权益 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开展国际环镜活动
•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方针、 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调整环境保护方 面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也是环境保护立 法、司法、执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 了环保法的本质,并贯穿环境保护法律制 度建设的全过程。研究和掌握这些原则, 对正确理解并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 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式和转变。
• 长期的实践,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纠正过去 的那种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来带动 和刺激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 式。因为只有大量先进生产技术的研制、应用和 普及,才能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才能不 断地开发新能源和新资源,也才能实现少投入、 多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 能源的依靠,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与未端治相对应的原则, 预防污染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材料、 能源的利用率,节能降耗,而且可以大大地减 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避免二次污染 风险,减少未端治理负荷,节省环保投资和运 行费用,预防是环境保护的第一位的工作,当 然,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企业做 到零排放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还必须与治理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