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师岗位职责
系统总体设计师岗位职责
系统总体设计师是指负责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技术规划的专业
人员,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
整体架构,包括系统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调用关系等,并能基于架构设计完成系统的设计文档、流程图及用户手册等附属
文档。
2. 技术选型和规划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系统的
各个组件和功能选定适当的技术栈,规划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图,
并负责协调和指导各个开发团队的技术实现。
3. 数据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负责数据库设计和建模,包括数据表设计、关系建立、数据存储方式等,确保数据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
扩展性。
4.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根据安全标准和规范,设计系统的安全框架,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安全等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5. 代码规范和质量控制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对开发团队的代码规范、编码质量和测试
流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系统代码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同时能对
代码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和方案。
6. 解决技术问题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解决技术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团队管理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协助团队内部管理,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跟进、工作质量审核等,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人员配置,保证项目成功运作。
总之,系统总体设计师是整个项目的关键角色,需要全面掌握技术、业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负责制定系统技术规划及技术选型方案,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高效。
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
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需求,确定系统的组成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设计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制定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组织关系和调用关系。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划分和模块之间的接口。
通过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可扩展和可维护性。
2. 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指系统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法。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输入输出的格式、数据的处理流程、算法的选择和实现等。
通过功能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备和操作简便。
3. 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是指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结构。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设计,包括数据的类型、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存储结构等。
通过合理的数据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访问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
4. 算法设计:算法设计是指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等。
通过优化算法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5. 性能设计:性能设计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要求和优化方法。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能需求,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性能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6. 测试设计:测试设计是指对系统进行测试的计划和方法。
在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需要制定系统的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
系统设计(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数据库技术
选用高性能、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技术, 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中间件技术
选用消息队列、分布式缓存、负载均 衡等中间件技术,提升系统性能和稳 定性。
安全技术
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 等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多级缓存
构建多级缓存体系,包 括本地缓存、分布式缓 存和持久化存储等,实 现数据的分层管理和高 效利用。
代码优化及资源利用
代码重构
对代码进行重构和优化,消除性 能瓶颈和浪费的资源,提高代码 执行效率和系统性能。
资源复用
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如连接池、 线程池等,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 对象,降低系统开销。
分布式负载均衡
采用分布式架构,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进行处理,避免单点 故障,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缓存技术应用
本地缓存
在应用程序本地使用内 存或磁盘空间进行缓存, 减少对数据库等外部资 源的访问,提高系统性 能。
分布式缓存
使用分布式缓存技术, 如Redis、Memcached 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 高速访问,降低数据库 负载,提高系统吞吐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验收标准制定
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包括功能 、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验收流程安排
安排验收人员和时间表,明确验收流程和步骤。
ABCD
验收环境准备
准备验收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确保验收环境 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验收结果反馈
将验收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干系人,对未通过验收的部 分进行改进和优化。
遵循简洁、易用、美观的原则,设计符合用户习惯和期望的界 面。
系统总体设计示例
微服务架构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微服 务架构,如使用Spring Cloud或Dubbo。
前端技术选型
前端框架
选择React、Vue或Angular等前端框架,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 技术栈进行选择。
状态管理
使用Redux、Vuex或NgRx进行前端状态管理,提高代码的可 维护性。
障记录。
03
系统升级
根据业务发展和技术更新,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系统性能
和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设计系统内部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流、控制流等。
异常处理
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设计相应的处理 机制。
04 关键技术选型
后端技术选型
编程语言
选择Java、Python或 Node.js等作为后端开发的 主要编程语言。
框架
根据所选编程语言,选择 合适的框架,如Spring、 Django或Express。
UI组件库
选择Ant Design、Element UI或NG-ZORRO等UI组件库,提 高开发效率。
数据库技术选型
关系型数据库
使用MySQL、PostgreSQL或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结构化 数据。
非关系型数据库
使用MongoDB、Redis或Cassandra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非结 构化数据或缓存数据。
品。
购物车功能
支持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 并可对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增
删改查操作。
结算功能
提供在线支付、订单生成、订 单查询等功能,实现快速结账
。
系统用户与角色
用户类型
普通用户、管理员、商家。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在系统设计的世界里,原则就像是那条明亮的航道,指引我们前行。
设计一个系统,不仅要考虑功能,还得关注用户的体验。
我们首先得明白,设计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
首先,用户需求是设计的核心。
想想,用户用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再好的设计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了解用户,调查他们的痛点,能让我们更精准地切入。
有效的沟通非常关键,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背景、习惯和偏好。
通过真实的反馈,我们能不断优化,最终创造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
接着,我们要注意可用性。
这个原则强调的是,系统应该简单明了,让用户容易上手。
想象一下,用户第一次使用一个系统,若界面复杂,功能繁多,肯定会感到无从下手。
简单的设计往往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记住,简洁并不意味着缺乏功能,而是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使用清晰的导航、直观的布局,这样用户才能在探索中找到乐趣。
再谈到可扩展性。
这个原则确保我们的系统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
一个系统,如果在初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最终可能会面临升级的困境。
设计时要留有余地,确保在未来能够添加新功能,而不影响现有的性能。
就像搭建房子,基础要牢固,才能承载未来的扩建。
此外,安全性也是重中之重。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数据的保护尤为重要。
设计时要优先考虑安全策略,确保用户信息不被泄露。
加密、权限控制、定期审查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用户信任你的系统,你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再来看性能。
系统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想象一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延迟,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
优化后台流程、合理配置资源,是提高性能的关键。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接下来,我们谈谈可维护性。
这关系到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设计时,代码要简洁,结构要清晰。
这样,不仅便于团队成员的维护,也能减少后续的开发成本。
维护难度越低,系统的运行越顺畅。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是兼容性。
在多样化的设备和浏览器环境中,确保系统的表现一致至关重要。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系统设计的原则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设计一个系统就像建造一座房子,基础、结构、功能,缺一不可。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原则,看看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设计思路。
一、用户体验至上1.1 以用户为中心首先,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想象一下,你进了一家咖啡馆,点了杯咖啡,结果服务员却不知道你要什么,或者咖啡味道奇差无比。
那种失望,谁受得了?所以,设计时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
多做调研,收集反馈,让用户参与到设计中来,绝对是个明智之举。
1.2 简单易用再者,简单易用是关键。
复杂的界面就像高深的哲学,搞得人云里雾里。
系统越简单,用户越容易上手。
尽量减少操作步骤,提供清晰的导航。
把复杂的功能拆分成小块,用户会觉得轻松很多。
简约而不简单,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二、系统的灵活性2.1 可扩展性然后,我们得谈谈灵活性。
世界变化太快,今天的需求可能明天就不再适用。
一个优秀的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新需求。
想象一下,你的系统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能随时生长。
别让设计锁死在某个阶段,给自己留点空间,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2.2 模块化设计说到这里,模块化设计也值得一提。
把系统拆分成独立的模块,就像拼乐高一样,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工作,又能无缝衔接。
这样,修改或替换某个模块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维护的效率。
这样一来,系统就像一个灵活的拼图,可以随时重组。
2.3 兼容性再有,兼容性也不能忽视。
你的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打交道,像朋友一样和谐相处。
别让技术壁垒把用户隔离在外。
考虑到不同平台、设备之间的互通,确保系统能够流畅运行。
兼容性好,用户才会更放心地使用。
三、安全性3.1 数据安全说到安全,数据安全可谓重中之重。
如今,数据就像黄金,保护好用户的信息,是我们的责任。
设计时,要考虑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措施。
用户的信息不能随便泄露。
想想看,要是用户的隐私遭到侵犯,信任就没了,那真是得不偿失。
3.2 可靠性此外,系统的可靠性也极其重要。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信息化项目)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信息化项目)目录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
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
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
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
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
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用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
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花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
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供给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用,同时供给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静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晋级管理。
系统总体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系统总体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系统总体设计工程师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包括确定系统的结构和架构、功能模块的分解和组合、系统的数据流和操作流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内容。
以下是更具体的职责描述:1.制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制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系统结构、架构、模块功能分解和组合等内容,形成整体的系统架构图和设计说明文档。
2.指导和管理系统子系统设计。
按照总体设计方案,指导系统子系统设计师,制定子系统设计方案、固化接口定义、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并监督实施过程。
3.根据需求变更调整设计方案。
随着需求的变化,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根据变更的需求调整整体的设计方案,保证系统总体设计与业务需求的一致性。
4.解决系统集成问题。
在整个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遵循系统集成原则,重点考虑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问题,保证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协同正常运作。
5.编写系统设计文档和技术报告。
根据项目需要,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编写相关的文档和报告,如系统架构图、设计文档、技术规范等,以保证系统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6.指导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实施。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为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实施提供指导,确保系统按照设计规范完成,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7.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
持续对系统进行性能的优化和多样化,指导做好所有部门的技术性能的提升及技术安全性的加密。
8.负责技术培训。
系统总体设计师需要对开发、测试和实施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保证系统的质量和高效实施。
总之,系统总体设计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需要具备十分专业和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整个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担负起整体的设计和管理工作,确保系统设计的质量、规范性和可靠性。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1. 系统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用于指导开发团队进行系统开发。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实现xxx。
该系统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开发,包括xxx。
2. 系统架构2.1 总体架构本系统采用了分层架构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用户界面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显示相应的结果。
•应用服务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相应的逻辑处理模块,为用户界面提供数据和功能。
•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业务逻辑,包括数据的处理、计算和业务规则的实现。
•数据访问层:负责访问数据存储,包括数据库访问和文件访问等。
2.2 部署架构本系统将采用基于云的部署架构,使用容器化技术进行部署。
具体部署架构如下:•前端服务器:用于托管用户界面和处理用户请求,将部署在一个独立的虚拟机实例上。
•应用服务集群:用于承载应用服务层,包括多个应用服务器节点,通过负载均衡器进行流量分发。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系统的数据,将采用主从复制的方式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
3. 系统模块系统将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
主要模块包括:3.1 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进行账号的注册和登录,以及修改个人信息。
3.2 订单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订单的创建、查询和管理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创建新的订单,查询已有订单的状态,以及进行订单的管理操作。
3.3 商品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商品的管理功能,包括添加新商品、修改商品信息和删除商品等操作。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对商品进行管理。
3.4 支付模块该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支付请求。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选择支付方式并完成支付操作。
3.5 数据统计模块该模块负责对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查看系统的数据统计报表和分析结果。
4. 系统接口设计4.1 用户接口4.1.1 注册接口•请求URL:/user/register•请求方法:POST•请求参数:–username:用户名–password:密码•返回结果:–code:返回码,0表示成功,其他表示失败–message:返回信息4.1.2 登录接口•请求URL:/user/login•请求方法:POST•请求参数:–username:用户名–password:密码•返回结果:–code:返回码,0表示成功,其他表示失败–message:返回信息–data:用户信息4.2 订单接口4.2.1 创建订单接口•请求URL:/order/create•请求方法:POST•请求参数:–userId:用户ID–productId:商品ID–quantity:数量•返回结果:–code:返回码,0表示成功,其他表示失败–message:返回信息4.2.2 查询订单接口•请求URL:/order/query•请求方法:GET•请求参数:–userId:用户ID•返回结果:–code:返回码,0表示成功,其他表示失败–message:返回信息–data:订单信息列表5. 数据库设计系统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表:5.1 用户表•字段:–id:用户ID–username:用户名–password:密码–email:邮箱–create_time:创建时间–update_time:更新时间5.2 商品表•字段:–id:商品ID–name:商品名称–price:价格–stock:库存–create_time:创建时间–update_time:更新时间5.3 订单表•字段:–id:订单ID–user_id:用户ID–product_id:商品ID–quantity:数量–create_time:创建时间–update_time:更新时间6. 技术选型本系统将采用以下技术进行开发:•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Vue.js•后端技术:Java、Spring Boot、Spring MVC、MyBatis •数据库:MySQL•容器化技术:Docker、Kubernetes7. 开发计划本系统的开发计划如下:•需求分析:完成时间 - X月X日•系统设计:完成时间 - X月X日•编码开发:完成时间 - X月X日•测试调试:完成时间 - X月X日•系统部署:完成时间 - X月X日8. 风险与问题本系统可能面临以下风险和问题:•技术风险:开发团队对某些技术领域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可能会导致技术实现上的问题。
系统总体设计
• 层次图和结构图并不严格表示模块的调用 次序。多数人习惯于按调用次序从左到右 画模块。此外,层次图和结构图并不指明 什么时候调用下层模块。事实上,层次图 和结构图只表明一个模块调用哪些模块, 至于模块内是否还有其他成分则完全没有 表示。
• 通常用层次图作为描绘软件结构的文档。 结构图作为文档并不很合适,因为图上包 含的信息太多有时反而降低了清晰程度。 利用IPO图或数据字典中的信息得到模块 调用时传递的信息,从而由层次图导出结 构图的过程,可以作为检查设计正确性和 评价模块独立性的方法。
层的被调用模块,表示调用模块调用了所调用的模块,完 成之后,控制又返回到调用模块。箭头只能从上向下。 • (3)信息传递 • 在调用模块时,模块之间要传递信息,这些信息用短箭 头表示,在连接模块的箭头旁边另给出,通常在短箭头 附近应注有信息的名称。传递的信息如果为数据信息, 则用尾部带有空心圆的短箭头表示;如果为控制信息, 则用尾部带有实心圆的短箭头表示。
1. 唯一性。 2. 规范化。 3. 可扩充性且易修改性。 4. 简洁性。
代码结构的类型
1. 顺序码 又称为系列码,是以某种连续的顺序形
式编码。 2. 区间码 又称为数字码,即以纯数字符号形式
编码。 3. 混合码 是用文字、数字或文字数字结合起来
描述。
代码的校验
为了保证输入的正确性,要在代码 结构中的原有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 位,使它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要求 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 系统环境的配置 确定系统的计算机处理流程
——信息是能影响和改变人的活动的数据 ——数据和信息很难严格区分能减少人们对事物认识模糊程度的数据或资料均可成为信息 ——管理信息的特定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对决策的影响 ——信息影响决策因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 ——如果不能对信息进行很好的处理的话势必使决策者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技术选型等内容。
通过对系统总体设计的规划,可以确保系统在功能上、性能上和可扩展性上都得到合理的保证。
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1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展示相应的结果。
我们选择使用Web前端技术栈来实现表示层,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等。
2.2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
我们选择使用Java 语言来实现业务逻辑层,并采用Spring框架来支持业务逻辑的开发。
2.3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
我们选择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并采用Spring Data JPA来简化数据库访问的开发工作。
3. 功能模块划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3.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以及个人信息的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功能创建账号,并通过登录功能进行身份验证。
登录成功后,用户可以管理个人信息,包括修改密码、修改头像等。
3.2 文章管理模块文章管理模块负责对用户发布的文章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发布、编辑和删除文章,同时可以根据关键字进行文章搜索。
文章包括标题、内容、作者和发布时间等信息。
3.3 评论管理模块评论管理模块负责对文章进行评论。
用户可以查看文章的评论,发表自己的评论以及对其他用户的评论进行回复。
3.4 文件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负责对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上传、下载和删除文件,并可以将文件添加到个人收藏夹中。
3.5 消息通知模块消息通知模块负责向用户发送系统通知。
用户可以查看系统通知,并可以选择是否接收某一类型的消息通知。
4. 技术选型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方案,我们选择以下技术进行实现:•前端技术栈:HTML、CSS、JavaScript、Bootstrap•后端开发语言:Java•后端框架:Spring Boot、Spring MVC、Spring Data JPA•数据库:MySQL•版本控制工具:Git•项目构建工具:Maven5. 总结通过本文档对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技术选型等内容。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
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系统网络结构设计;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系统的总体设计
02
数据流应清晰、准确、高效,以支持系统功能 的实现。
03
数据流应考虑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
数据输入设计
确定数据输入的来源和类型,如文件、数据库、网络等。 设计数据输入的格式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考虑数据输入的效率和安全性,如数据验证、加密传输等。
数据处理设计
01
确定数据处理的需求和 流程,包括数据清洗、 转换、分析和挖掘等。
外部接口设计
定义外部接口
外部接口是系统与外部系统或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用于实现系 统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功能交互。
接口协议
选择合适的接口协议,如RESTful API、SOAP等,以确保外部 系统能够与本系统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
接口安全控制
对外部接口进行安全控制,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保证系统 的安全性。
系统的总体概述
1 2
3
系统目标
明确系统的总体目标,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 求。
系统架构
简述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结构、网络拓扑等。
主要功能模块
概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02
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概述
架构定义
系统架构是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它定义了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 面的要求。
界面设计模块
界面风格统一
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性,提升用 户体验。
交互体验优化
优化界面交互,提高用户操作的 便捷性和准确性。
响应式设计
确保界面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 上的适应性。
界面元素规范
制定界面元素的规范标准,确保 界面设计的规范性和易用性。
04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系统总体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系统架构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是从整体上把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及详细说明。
1.单一职责原则单一职责原则是指一个类或模块应该只具备一项责任。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每个模块应该只关注一个特定的功能或者业务需求,保证模块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开闭原则开闭原则是指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通过建立抽象接口和基于接口的编程方式,使得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和修改,减少对已有代码的修改。
3.接口隔离原则接口隔离原则是指客户端不应该依赖于不需要的接口。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应该根据业务需求和功能模块的关系,合理划分接口,避免接口设计的冗余和僵化。
4.依赖倒置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是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通过使用接口作为两个层次之间的抽象,实现高层模块与底层模块之间的松耦合。
5.里氏替换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是指子类对象应该能够替换其父类对象,并且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性。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子类应该继承父类的抽象行为,但可以有自己特定的实现。
6.迪米特法则迪米特法则是指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模块之间的耦合应该尽量减少,每个模块只关注自己的职责和与外界的交互。
7.好莱坞原则8.最小知识原则最小知识原则是指一个对象或者模块应该尽可能地少与其他对象或者模块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模块之间的交互应该尽量减少,避免过于复杂的依赖关系。
9.安全性原则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系统应该能够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防止恶意的攻击和非法的访问。
10.可扩展性原则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应该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业务拓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应该预留出接口和扩展点,使得后续的扩展和升级变得更加容易。
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
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性能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包括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数据流设计等内容。
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体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系统划分为哪些模块和子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一般常用的总体架构模式有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等。
2. 模块划分与功能设计: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功能。
根据模块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关系,确定各个模块的功能和职责,并进行详细设计。
这一步骤通常会使用UML类图或流程图等工具来描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
3. 接口设计: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和通信方式。
接口设计需要定义接口的输入和输出参数、数据格式、调用方式等,以确保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互是有效和可靠的。
4. 数据流设计:确定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方式。
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过程。
需要设计数据流程图或数据流程图等工具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转路径和处理逻辑。
5. 性能设计: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和机制。
包括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和选择。
总体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一个良好的系统总体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减少后期的修改和重构工作,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系统总体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 项目背景 (3)1.3 术语定义 (3)1.4 参考资料 (3)二、总体描述 (3)2.1 系统目标 (3)2.2 用户需求概述 (3)2.3 系统范围 (3)三、系统架构设计 (4)3.1 架构图 (4)3.2 技术选型 (4)3.3 模块划分 (4)四、数据设计 (4)4.1 数据模型 (4)4.2 数据流程 (4)4.3 数据字典 (4)五、接口设计 (4)5.1 内部接口 (4)5.2 外部接口 (5)六、安全设计 (5)6.1 安全策略 (5)6.2 风险评估 (5)七、性能设计 (5)7.1 性能目标 (5)7.2 性能优化策略 (5)八、运维与维护设计58.1 部署方案 (5)8.2 监控与日志 (5)8.3 升级与维护 (6)九、附录 (6)十、审核与批准 (6)一、引言1.1编写目的明确文档编写的目的和用途。
1.2 项目背景简述项目背景、目标和需求来源。
1.3 术语定义列出文档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语的定义。
1.4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档和标准。
二、总体描述2.1 系统目标明确系统最终要达到的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
2.2 用户需求概述总结用户的具体需求,包括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如性能、安全性、易用性)。
2.3 系统范围界定系统的边界,包括系统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三、系统架构设计3.1 架构图展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层次、组件、模块间的关联。
3.2 技术选型阐述所选择的编程语言、数据库、中间件、框架等技术栈的理由。
3.3 模块划分详细描述系统模块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四、数据设计4.1 数据模型提供ER图或数据表结构,说明数据实体、属性、关系等。
4.2 数据流程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路径和处理过程。
4.3 数据字典详细列出每个数据项的名称、类型、长度、含义等。
五、接口设计5.1 内部接口定义系统内部各模块间的接口规范。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系统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环。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目标和设计要求,对整个系统进行的详细设计规划。
该方案旨在确保系统能够达到高效、可靠和可维护的要求,使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和效用。
二、设计目标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基于提出的需求,在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一个高效、安全、可扩展、易维护的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确保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包括用户数据的保护、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功能;3.系统可扩展性强,能够支持未来可能的增加的用户量和系统功能扩展的需求;4.系统易于维护,包括对系统代码和数据库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工作;5.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确保系统能够方便、快速地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
三、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采用分层架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设计。
分层架构分为以下几层:1.用户界面层: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请求和展示系统的输出结果。
用户界面层采用Web界面作为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终端。
2.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对请求进行验证和处理,并调用相应的数据访问层来获取系统数据。
业务逻辑层还包括各种业务逻辑的处理和计算。
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对数据的读取、写入和更新操作。
数据访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库的具体实现,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
4.数据库层: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包括用户数据、系统配置信息等。
数据库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四、系统模块设计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将系统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
本系统包括以下主要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修改等功能。
用户管理模块还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身份验证等功能。
系统的总体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软件体系架构
6.2.3 客 户 / 服 务 器 体 系 结 构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软件体系架构
统可以实现全局控制流。用户可以调用其中的每个界面,仓 库体系结构也适用于处理任务不断改变的复杂的应用系统。 但是仓库子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子系统与仓库之间耦合度很高, 对仓库数据结构的修改必然会影响到子系统。
6.6.2 模 型 / 视 图 / 控 制 器 体 系 结 构 ( Model View Control -- MVC Architecture)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软件体系架构
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之间分离的基本原理在于用户接口(如视 图和控制器)要比数据处理(如模型)更加易于变化。因此人机 交互从核心功能中分离出来。在分析应用程序结构时,将核心 功能从设想的输入和输出行为中分离出来。设计你的应用程序 的模型组件来封装内核所需的数据和功能。提供访问中需要显 示数据的功能。确定模型功能的哪一部分应该通过控制器向用 户展示,并给模型添加相应的接口,这将更便于子系统设计和 软件开发分工。
上一页 返回
6.2软件体系架构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系统分解的说明就变得相当关键。 一旦开始进行开发,就很难修改或者纠正一个不好的分解, 因为这样大多数子系统的接口就必须改动。为了认识到这个 问题的重要性,出现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软件体系结构 包括系统分解、全局控制流、错误处理策略和子系统间的通 信协议。
(5).输入/输出设计根据系统的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及使 用的方便,确定系统输入的内容、输入格式、输入方式与输 入校验;完成系统输出的内容、输出格式及输出方式等内容的 具体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工作应该自顶向下地进行。
首先设计总体结构,然后再逐层深入,直至进行每一个模块的设计。
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划分(子系统)、机器设备(包括软、硬设备)的配置、数据的存贮规律以及整个系统实现规划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
1.系统设计的概念
系统设计又称为物理设计,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二阶段,系统设计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其任务是设计系统的框架和概貌,并向用户单位和领导部门作详细报告并认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详细设计,这两部分工作是互相联系的,需要交叉进行,本章将这两个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介绍。
系统设计是开发人员进行的工作,他们将系统设计阶段得到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阶段得到工作成果――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下一个阶段系统实施的工作依据。
2.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下面分别说明它们的具体内容。
(1)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和计算机物理系统的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划分子系统,然后确定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将一个系统划分成多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
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及其调用关系;
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2>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还要进行计算机物理系统具体配置方案的设计,要解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配置、通信网络系统的配置、机房设备的配置等问题。
计算机物理系统具体配置方案要经过用户单位和领导部门的同意才可进行实施。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量经验教训说明,选择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不能光看广告或资料介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最好应向使用过该软硬件设备的单位了解运行情况及优缺点,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然后进行论证,最后写出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单位是先买计算机然后决定开发。
这种不科学的、盲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会造成极大浪费。
因为,计算机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就是在开发初期和在开发的中后期系统实施阶段购买计算机设备,价格差别就会很大。
因此,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在系统设计的总体设计阶段才具体设计计算机物理系统的配置方案。
(2) 详细设计
在总体设计基础上,第二步进行的是详细设计,主要有处理过程设计以确定每个模块内部的详细执行过程,包括局部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等,一般来说,处理过程模块详细设计的难度已不太大,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的执行过程,常用的有流程图、问题分析图、IPO图和过程设计语言等;除了处理过程设计,还有代码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3) 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它主要由模块结构图、模块说明书和其它详细设计的内容组成。
二、系统设计原则
1.简单性:在达到预定的目标、具备所需要的功能前提下,系统应尽量简单,这样可减少处理费用,提高系统效益,便于实现和管理。
2.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可变性是现代化企业的特点之一,是指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的适应能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必须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便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且系统本身也需不断修改和改善。
因此,在这里系统的可变性是指允许系统被修改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一个可变性好的系统,各个部分独立性强,容易进行变动,从而可提高系统的性能,不断满足对系统目标的变化要求。
此外,如果一个信息系统的可变性强可以适应其它类似企业组织的需要,无疑地,这将比从新开发一个新系统成本要低得多。
3.一致性和完整性:一致性是指系统中信息编码、采集、信息通信要具备一致性设计规范应标准;完整性是指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系统功能应尽量完整。
4.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硬件和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维护时间。
前者指平均的前后两次发生故障的时间,反映了系统安全运行时间,后者指故障后平均每次所用的修复时间,反映系统可维护性的好坏。
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保证系统的质量并得到用户的信任,否则就是没有使用价值。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主要有:
1)选取可靠性较高的主机和外部设备;
2)硬件结构的冗余设计,即在高可靠性的应用场合,应采取双机或双工的结构方案;
3)对故障的检测处理和系统安全方面的措施,如对输入数据进行校检,建立运行记录和监督跟踪,规定用户的文件使用级别,对重要文件的拷贝等。
5.经济性:系统的经济性是指系统的收益应大于系统支出的总费用。
系统支出费用包括系统开发所需投资的费用与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之和;系统收益除有货币指标外,还有非货币指标。
系统应该给用户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系统的投资和经营费用应当得到补偿。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补偿有时是间接的或不能定量计算的。
特别是对于管理
信息系统,它的效益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效益不能以货币来衡量。
三、系统设计的目的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包括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说明书。
四、系统划分
在前面我们强调过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自顶向下地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再分子系统(或模块),层层划分,然后在自上而下地逐步设计。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子系统的划分方法。
虽然它还不太成熟,但已为广大实际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采用了。
系统划分的原则:
在前几章中介绍过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划分子系统的方法,它是我们划分系统的基础。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还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地理位置的分布、设备的配置情况等重新进行划分。
系统划分的一般原则是:
1.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子系统的划分必须使得子系统的内部功能、信息等各方面的凝聚性较好。
在实际中我们都希望每个子系统或模块相对独立,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数据、调用和控制联系。
并将联系比较密切、功能近似的模块相对集中,这样对于以后的搜索、查询、调试、调用都比较方便。
2.要使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依赖性尽量小
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要尽量减少,接口简单、明确。
一个内部联系强的子系统对外部的联系必然是相对很少。
所以划分时应将联系较多的都划入子系统内部。
这样划分的子系统,将来调试、维护、运行都是非常方便的。
3.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冗余最小
如果我们忽视这个问题,则可能引起相关的功能数据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子系统中,大量的原始数据需要调用,大量的中间结果需要保存和传递,大量计算工作将要重复进行。
从而使得程序结构紊乱,数据冗余,不但给软件编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系统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4.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
子系统的设置光靠上述系统分析的结果是不够的,因为现存的系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可能都没有考虑到一些高层次管理决策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对于老系统的这些缺陷,在新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应设法将它补上。
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实现以后不但能够更准确、更合理地完成现存系统的业务,而且可以支持更高层次、更深一步的管理决策。
5.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较大的工程,它的实现一般都要分期分步进行。
所以子系统的划分应该考虑到这种要求,适应这种分期分步的实施。
另外,子系统的划分还必须兼顾组织机构的要求(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组织,因为目前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组织结构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以便系统实现后能够符合现有的情况和人们的习惯,更好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