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歌剧欣赏——图兰朵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洋歌剧欣赏——图兰朵观后感
图兰朵观后感1
这学期选修了西洋歌剧赏析这门选修课,开始时我对歌剧没什么了解,以为是音乐剧之类的,就想选个轻松点的课程。
第一二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歌剧的相关知识,才知道什么叫歌剧,歌剧对我们来说是那么陌生。
上了西洋歌剧赏析课后,我才了解了更多关于歌剧的知识,给自己长了不少知识。
与此同时,每周课堂上老师都会给我们赏析著名的歌剧,如:《卡罗素》《弄臣》《茶花女》《图兰朵》《卡门》等。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图兰朵》,也许是这部歌剧把背景放在了中国,以及结合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缘故吧。
欣赏了《图兰朵》后,搜索了《图兰朵》的故事背景和资料后,了解了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同于交响音乐与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
它集合了歌唱、交响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和芭蕾舞等艺术形式。
虽然我并不能在歌剧方面对《图兰朵》做出很深刻的理解,但我确确实实感受到剧中大量的中国元素。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
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把一个古老的东方传说贯穿始终,并吸收了中国民歌的音调,同时将抒情性、英雄性和中国音调融为一炉,在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欧美剧坛最流行的古典歌剧之一,并深受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
这部歌剧不论旋律、节奏、和声、配器,都很有特点。
虽然也有些并不符合我们中国的常识,这可能是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普契尼对中国还是不够了解。
例如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古典人物有很大差异,外国人穿起来颇有一股时光逆转的感觉。
就拿图兰朵的父亲来说吧,作为一国之君,他穿的衣服是黑色的,而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黄色的龙袍。
但对中国人而言,接触《图兰朵》时,都会对一再出现的《茉莉花》旋律产生兴趣,不仅如此,《图兰朵》
中还有许多听来确实很“中国”化的旋律,如布景、乐器,以及在我国人看来似是而非的礼仪等等。
尽管它并非是作者刻意去写的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歌剧,但剧中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还是为这部歌剧营造了一种中国氛围,使此剧具有独特的中国气质。
该剧舞台背景极为精细大气,人物服装较地道,首先出场的宣读圣旨的大臣就把我震撼到了,严肃的妆容,那胡子,可怖的长指甲,一身官府,庄重近似残酷的唱腔不时配合身边人民一惊一乍、躲闪害怕,实在妙绝,更能体现古代那种人心惶惶的气氛。
第一次是月亮出来后,众人合唱《月亮出来了》,远方传来童声合唱《在东方山顶上有鹳鸟在歌唱》,其旋律取自中国民歌《茉莉花》。
悠悠扬伴着笛子的灵动的如佛乐般地吟唱下,一群白衣小和尚提灯穿行到桥上,底下是柔和的月光照耀下百姓陶醉的脸庞,人群的攒动,一双双互相爱抚的手,在召唤着公主,期待着冰雪消融。
还有我最喜欢的ping、pong、pang三个大臣极富中国风味的三重唱。
那装束,那扇子舞的还会有整齐响亮的“啪”的一声,是这个歌剧最富有中国特色的。
他们的出场是整部剧的调味剂,调节激烈得似要崩掉的矛盾,让观众绷紧的心得以放松。
无论是劝阻王子,准备善后还是最后的逼供,他们总是唱着极其跳跃,快速变幻酣畅的节奏,配合三人的中国风动作,手中扇子的舞动,站位变化,有点像是中国的快板形式又有着京剧的气势。
尤以第二幕开场,在三人房中的表演最棒。
以一个卧榻的姿势开场,接着是pong、pang两人一人一身随意穿着的红衣,一人绿衣分别唱着:“我准备婚礼”“我准备葬礼”;“红色的囍灯笼”“白灯笼”;“香火供奉,烫金纸钱”“香火供奉,茶糖豆蔻”;“一台紫色大轿”“一副上好棺木”“僧人的祝福”“僧人的超度”……我以此为最妙,巧妙地运用中国的习俗,轻松欢快地对比着生与死这一残酷的较量。
而在我看来,我并不赞同《图兰朵》的戏剧剧情,为什么卡拉夫王子初始是一腔愤懑,要去咒骂残酷的公主,但在看到其美丽的容颜后,马上迷倒,甚至做好牺牲生命,抛弃可怜的父亲的准备,为什么王子最后竟在看到深爱自己的柳儿被公主间接害死,而仍至死不渝的爱着残忍的公主,三位大臣ping、pong、pang劝阻王子去应婚时说出了我的心声,除去地位权势与华丽的衣饰,公主不过是一副皮囊。
公主与柳儿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外表地位和内在美德。
而英雄的王子选择了美丽的外表。
这也许就是现实主义吧。
当然,该剧的很多方面还是很值得认可的。
该剧舞台背景极为精细大气,人物服装较地道,首先出场的宣读圣旨的大臣就把我震撼到了,严肃的妆容,那胡子,可怖的长指甲,一身官府,庄重近似残酷的唱腔不时配合身边人民一惊一乍、躲闪害怕,实在妙绝,比中国的戏剧更能体现古代那种人心惶惶的气氛。
不禁感受到,妆容等外表感观以及与配角等甚至灯光的完美配合是如此重要。
人群的攒动,一双双互相爱抚的手,甚至一群白衣小和尚的缓行都无法让人忽视,它能快速带观众进入剧情,甚至是演员也能因为气氛的对而更好地置身其中完美演绎,这与西方小说总是有大片的风景、场景或人物着装描写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而我以前还一直认为西方作家太絮絮叨叨。
相对而言中国这方面则更注重主角,或者说太注重主角了,而缺少主角与小配角以及场景之间的交流,相比之下显得单薄、不厚实。
而“孔夫子大人”与各朝服饰,猜谜时大臣的装束等各种中国古代典型文化标志的杂糅,大概是著者对中国的不了解导致的意象模糊,或者是为了大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更易理解和找到共鸣点而故意为之,那么导演成功了:各种著名的中国元素大杂烩的确更容易显示中国味,渲染气氛。
普契尼的《图兰朵》中还有更多的“中国风”的体现,如布景、乐器,以及在我国人看
来似是而非的礼仪等等。
但是究其种种,这部歌剧仍是一部“洋作品”。
作曲家写的是一部故事背景在中国的歌剧,所以需要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作蓝本,但不去真的计较它的真实来源;为了体现这种文化背景,作曲家需要一些中国旋律来呈现故事的背景,这个情形反映的是19世纪欧洲歌剧创作中的“地方色
彩”(Couleur locale)之传统,这在普契尼的其它歌剧中也屡见不鲜。
实际上,作曲家创作此剧的目的不是写一部背景在中国的歌剧,更遑论“中国歌剧”,而是要将人类感情和冲突当下化,呈现在舞台上。
正如他1924年3月25日写给西摩尼的信中表述的那样:
我想要的,是一个有人性的东西,当心灵在叙述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荷兰,方向只有一个,所追求的也都一致。
图兰朵观后感2
提起《图兰朵》,无论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都会想到这是一个中国公主招亲的故事,也会立刻想到这是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的遗作。
事实上,“图兰朵”这个名字之所以能广为人知,确实和普契尼的这部歌剧作品密不可分。
此剧的成功不仅让外国人相信这就是中国的故事,也让许多中国人以为“图兰朵”真的是一位中国公主,甚至去臆测这是那个朝代的故事。
而此剧中《茉莉花》的旋律,更是让多数中国人津津乐道,认为是外国人创作中国题材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关于剧情方面我一直耿耿于怀于为什么Calaf王子初始是一腔愤懑,要去咒骂残酷的公主,但在看到其美丽的容颜后,马上迷倒,甚至做好牺牲生命,抛弃可怜的父亲的准备。
美貌的作用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嚣张露骨,即使睿智英勇如王子也无法避免为色所迷,对此我更愿意是王子为了拯救更多人,阻止公主的复仇这一崇高愿望,然后在猜题其中感受公主的可怜与善良本性而爱上公主。
从道德方面,更无法接受的是为什么王子最后竟在看到深爱自己的柳儿被公主间接害死,而仍至死不渝的爱着残忍的公主,并和她幸福地在生活一起,而且如此之快。
(虽然我的理
智认为这是必然,这样才是歌剧所要表达的)但我的道德原则又让我很为柳儿不平:公主身上缺少的女性的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的美德在柳儿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了,公主与柳儿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外表地位和内在美德。
而英雄的王子选择了美丽的外表。
三位大臣ping、pong、pang劝阻王子去应婚时说出了我的心声,除去地位权势与华丽的衣饰,公主不过是一副皮囊。
或许也是著者想要留给观众的思考吧。
当柳儿深情留恋又哀伤地唱完咏叹调《公主听我说》自杀时,那么凄切、内敛、坚韧,我震惊地心都碎了,而英
雄的王子什么都没为她做。
这大概算是英雄在权势下的无能,在美貌下的软弱盲目的体现吧,这会不会是普契尼向人们展示的现实主义呢。
在了解到普契尼写到柳儿自杀后便去世了,我便又希望起来,大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剧情设计的是极其巧妙的:在王子和国王、柳儿相遇时,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歌剧采用的《茉莉花》的旋律,这曲调在剧中多次奏响,有乐队的,也有女声合唱。
第一次是月亮出来后,众人合唱《月亮出来了》,远方传来童声合唱《在东方山顶上有鹳鸟在歌唱》,其旋律取自中国民歌《茉莉花》。
悠悠扬伴着笛子的灵动的如佛乐般地吟唱下,一群白衣小和尚提灯穿行到桥上,底下是柔和的月光照耀下百姓陶醉的脸庞,在召唤着公主,期待着冰雪消融。
茉莉花本来的妩媚、柔婉全然不见了,听上去是那样的凄凉悲伤。
而最后在色彩明亮的皇宫里,老国王高高地坐在王位上,文武百官站立两旁,还有许多百姓聚集在这儿,大师用嘹亮的铜管演奏《茉莉花》旋律的
其次是该剧最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临近黄昏,整个北京城都在寻找陌生人的名字时,王子来到公主楼塔边,隔江而望,那首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也由此唱响了。
我第一遍听没多少感触,但是反复听却越听越震撼。
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音乐中,所有人的心都随它起舞。
多明戈深情又难抑兴奋的演唱着:“但我的秘密隐藏在我心中,没有人会发现我的名字。
啊,我要在你的嘴边说
……”,雄厚而有穿透力,感染着我的同时,一样的曲调,由女声合唱和着:“没有人会发现他的名字,我们必须要死,天啊~死~”王子于是不安地走动,唱着“夜晚,离去吧;消逝吧,这些星星”,这一生一死的强烈对比与王子情感的曲折变化在歌中完美体现,让观众也焦急揪心。
还有我最最喜欢的ping、pong、pang三个大臣的极富中国风味的三重唱。
那装束,那扇子舞的还会有整齐响亮的“啪”的一声,是这个歌剧最富有中国特色的。
他们的出场是整部剧的调味剂,调节激烈得似要崩掉的矛盾,让观众绷紧的心得以放松。
无论是劝阻王子,准备善后还是最后的逼供,他们总是唱着极其跳跃,快速变幻酣畅的节奏,配合三人的中国风动作,手中扇子的舞动,站位变化,有点像是中国的快板形式又有着京剧的气势。
尤以第二幕开场,在三人房中的表演最棒。
以一个卧榻的姿势开场,接着是pong、pang两人一人一身随意穿着的红衣,一人绿衣分别唱着:“我准备婚礼”“我准备葬礼”;“红色的囍灯笼”“白灯笼”;“香火供奉,烫金纸钱”“香火供奉,茶糖豆蔻”;“一台紫色大轿”“一副上好棺木”“僧人的祝福”“僧人的超度”……我以此为最妙,巧妙地运用中国的习俗,轻松欢快地对比着生与死这一残酷的较量。
而后顺势ping带头感叹中国的命运,怀念着美好的家乡,厌恶质疑现在的工作。
乐曲放慢,忧伤和满满的怀念,一声叹气结束。
而后又闲话起被砍头的王子们。
一系列的“再见”深刻表达了大臣对
国家将灭亡的忧虑。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有人除了公主对王子的胜利的向往,拯救这个国家回到和平,百姓安乐。
四四四四、、、、结语结语结语结语《图兰朵》这部优秀的歌剧,是无法道尽的,我相信它比制作它的人想要表达的更多。
它总在我惊喜与自己的发现时,涌现出更多的美妙之处。
作为一个以中国为背景的戏剧,里面的很多文化现象虽然都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但是普契尼及西方的艺术家们极其用心,宏观指挥,又能精细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意象,每一个小配角的表情和动作设计,以尽可能完美地展示这一歌剧的魅力。
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盛大的
歌剧,而制作者们做的是最细碎复杂的准备和配合,在仰望感叹它的壮丽的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也不畏其繁琐与复杂,反复推敲,勇于探究,成就一部经典。
用更多奉献的心来得到更多好的作品。
原来,这是普契尼大师出于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向往,创作的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故事。
中国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中国公主图兰朵对前来征婚的男子出了个难题,那就是每个人都要猜出她的三道谜语才可以娶她,只要答错一道,便要留下性命。
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
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前去答题,成功地猜出了三道谜语,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
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
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
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
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
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
综上,普契尼的《图兰朵》正是这样一部凝结作曲家对人性思考的作品,虽然它披着“中国”的外衣,但是仍然是一部迎合西方观众审美趣味的歌剧作品。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的事实,而不应过分强调和挑剔此剧中的“中国元素”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体味剧中所展现出的人性本质,以及作曲家隐含在其音乐中的种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