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于1764—1766年间陪同他的学生旅游法国和瑞士。 1767—1776著书 1776年3月9日《国富论》出版,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正式面世。
1777英格兰关税委员 1787为皮特等讲授经济学、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1790年7月17日逝世 生前出版《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两重任务是:第一,研究资本主义 经济的内在联系,力图寻找它的发展规律;(揭示本质) 第二,把观察到的表面现象加以叙述,并把它简单地归纳 在一定的概念中。(描述现象)
他一方面,运用抽象演绎法,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 联系,去探索各种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这种研究方法在 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作出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概 括。
生的。 (2)货币的商品性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斯密认为,货币是商品,是从普
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人人都愿意接受的商品, 是一种使交换灵便易行的技术工具。 (3)货币的职能 在货币的职能上,斯密更多的是讨论货币的流通手 段和价值尺度问题。 (4)探索了纸币的流通规律(P102)
3、价值理论
第一篇的中心议题是分工;第二篇就讨论资本;第三、 四篇,从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经济学说角度探 讨什么政策及学说能促进财富的增长;第五篇从财富 的立场分析国家财政对财富发展的影响。
基本思想:经济自由
第一、二篇中,提出无论是扩大劳动分工还是 增加资本,只要让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 而自由地活动就能够达到。第三、四篇,提出 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自由政策是最能促进 财富增长的政策;从提倡经济自由的角度来评 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五篇讨论在经济自 由的情况下,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应当采取 什么政策。
另一方面,又运用归纳综合法,去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外 部现象。以资本家的眼光,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加以描 写、分类、叙述,并且把它们安排到一定的经济概念中去, 因而不能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
在斯密的经济学说中,分工、
交换、货币、价值,四个理论有着 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斯密看来,国 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决定于分工,而 分工起因于交换,交换的进行又必 须有交换的工具和交换的原则,从 而引起了货币和价值。他是从分工 开始,把交换作为分工的原因,把 货币和价值作为分工和交换的后果 来叙述的。
2、工资理论
(1)什么是工资 关于工资,斯密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是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在土地尚未私有、资 本尚未在私人手中积累的原始社会,工资是劳 动者的全部劳动生产物;一旦原始社会被文明 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劳动工资只能 是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物的价值的一部分;
二是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 分和源泉之一。
斯密在《国富论》中结束价值理 论之后,立即转入分配理论的论述。 这是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商品的价 值是由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地 租)决定的,而三种收入如何决定, 必须在此之后作出理论回答。
五、分配理论
1、阶级结构与收入(P103) 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中第一个正确划分资
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人。 他根据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斯密在研究了工资、利润和地租 之后,对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三 种收入的关系作了这样的结论:随 着国民财富和资本的增加,地租和 工资都必然增加,而利润则必然降 低。
作为价值尺度的劳动是什么劳动?斯密的解释是二 重的。
一种是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
一种是交换中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
斯密还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3)三种收入构成价值:商品价值是由三种基 本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来构成 和决定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பைடு நூலகம்入 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回答 “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 (P99)
第二,比较完整、系统,而不是零碎的。
(1)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P94-95)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指人们由于 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两者关系;两个“甚或没有”言过其实
(2)劳动价值论:一是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商 品价值;二是交换中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什么是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斯密肯定地 回答说:“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 (P96)
主题:国民财富
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加
所谓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
一国国民的全年劳动,就是一国财富的源泉。
要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在业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一是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为了 提高在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加强分工;为了 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就需要增加积累用以雇佣工人 的资本。
4、地租理论
一是工人劳动所生产的价值的一部分, 是投入土地的劳动的生产物或其价值 在工资、利润以外的一个扣除部分;
二是使用地主土地的自然报酬,是生 产费用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商品价值 的根本源泉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地租是一种垄断 价格或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我们从他的分配理论中, 从他对理论范畴的研究中可 以看出两条线:第一,把工 资、利润、地租都看成劳动 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后被 李嘉图接受。第二,从非劳 动价值论(三种收入构成价 值)出发,把工资、利润、 地租看成他们自身的报酬。
第四章、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一、斯密所处的时代、生平及著作 二、《国富论》简介 三、斯密的方法论 四、分工与价值理论 五、分配理论 六、资本积累理论 七、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八、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 九、国家职能和赋税原则 十、对亚当.斯密的总体评价
一、斯密所处的时代、生平及著作
(2)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斯密分析分工产生的原因时,进而论 及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他认为交换 是产生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 果,分工是由人类的“交换倾向”引 起的。
斯密在从交换引出分工的基础上,进 一步指出交换的范围或市场的规模也 决定着分工的程度和范围。
2、货币理论
(1)货币的起源(P100) 斯密认为货币就是从交换发展中自发地和客观地产
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 只有劳动自身、以劳动换取工资的工人阶级;
占有资本,用以购买劳动而取得利润的资本家 阶级; 占有土地,用以出租而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
他说:“一国……基本阶级” (P103)这三大阶级的收入工资、 利润、地租乃是社会的三大基本收 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租金都是由 此派生出来的。这就构成了斯密的 分配理论。
这种利润观把利润作为剩余价值来说明了,具有剩余 价值论的因素,并说明了利润产生的原因。
二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一个 构成部分,是商品价值的根本源泉之一,是资本家生 活费用的正当来源。
把利润的来源同资本联系起来,认为资本是利润的来 源,以此来说明利润的合理性。
把利润当作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个特殊的 经济范畴来研究,这是斯密的一大功绩。
2、生平和著作 亚当·斯密1723.6.5出生在英国苏格兰的柯卡尔迪 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 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748成为爱丁堡大学讲师 1751—1764年回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 1759年《道德情操论》出版 1764年斯密辞去大学教授职务,担任年轻的贝克莱公爵的私人教
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被称为 “斯密的教条”。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 大。
(4)探讨了价值规律
“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 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 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
斯密还分析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问题。这 实际上就是对市场机制的分析。他认为市场价 格是以自然价格为基础,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来
四、分工与价值理论
1、分工和交换理论 (1)分工与劳动生产率 斯密是从劳动分工入手论述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
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 因和方法。 分工为什么能提高的生产率呢?他总结出三方面的原 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 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 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 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 工作。” 斯密认为分工的唯一不利的结果是造成了不平等现象。
1、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状况 (1)经济状况 手工工场分工日益发展,技术不断革新,已经为机器
的发明和采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圈地运动和资本主义 大农场的发展,使农民大量破产,提供了大批廉价的 劳动力。殖民地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巨额 的资本。总之,这时的英国已经处于产业革命的前夕。 (2)阶级结构的变化和阶级斗争 18世纪中叶,社会上已日益显著地形成了地主阶级、 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三个基本的阶级。 阶级斗争的主要问题: 在政治方面是关于选举法问题 在经济方面,一些旧的政策法令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价值理论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这里论述 了商品交换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市 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为他的其他理 论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学说史上,他是第一个较周详而 深入地探索极为烦琐的价值问题的经济 学家。
第一,他研究价值理论是有意识、自觉 的有目的的。
①“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② “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 么?”③“什么情况使商品的真实价格 有时高于,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
(2)工资变动规律
工资变动有规律,取决于劳动这种商品的 供求情况,而劳动商品的供求关系又取决 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斯密认为,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受国民财富发展状况的 影响。他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财富不 断增长,一国的收入和资本不断增加,对工资劳动者 的需求增加,因而工资不断提高,如北美;第二类, 财富不增不减,处于停滞状态,对劳动者需求不增加, 工资不动,如中国;第三类,国家日益贫穷,对劳动 者需求减少,工资下降,如印度的孟加拉。
总之,《国富论》建立了一个 探讨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把经济 自由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把增加 国民财富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这 个体系及所述的各个原理,对于后 人的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
三、斯密的方法论
斯密的方法论是二重的。即内在的方法和外在的方法同时 并存。斯密的这种双重研究方法又同他的两重任务相适应。
他与配第不同,支持高工资。他认为较高的工资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重要的刺激因素,是国民财富增长的象 征。
(3)斯密还提出了工人及其家属的必 要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见 解。
3、利润理论
(1)什么是利润 关于利润,斯密提出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是工人劳动生产价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 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扣除了工资以后的余 额。
斯密明确指出,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 而出现的。因此,利润是资产阶级社会的 一个特殊范畴,并且把利润与资产阶级社 会三大阶级的收入联系起来,即认为资产 阶级获得利润,地主和工人两个阶级分别 获得地租和工资。
(2)分析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
斯密正确地指出了,在资本主 义社会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没有正确地说明原因。在 他看来,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 其实这是利润平均化的原因。 (根源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逝世后出版《哲学问题论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 入及军备的演讲》
二、《国富论》简介
《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在这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经济学研究的成 果,第一次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全书共有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题为《论劳动生产 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 人民的顺序》研究分工、货币、价值和收入分配;第二 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研究资本;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叙述欧洲经济发展史;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评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的理论和政策,近似经济学说史;第五篇《论君主或国 家的收入》考察财政。这五篇由一个主题和一个基本思 想联系成一个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