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园林呈现的发展趋势为: (一)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 乃至大地园林化。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 内蓬勃展开。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被提出后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稳定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园林绿化。因而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可谓是新时期园林的 主要目的之一,应加强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 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 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 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兼顾 城市园林的产业行为不能改变园林业的“公益事业”属性,这是因为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必须的空 间特征,并不能全部由产业开发所替代。产业开发要求回收必须大于投入。而园林是“公益事业”,是城市、 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的事业,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 目前的城市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城市整体环境绿化,用以改善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类是局部环境绿化,如城市的街头绿化,居住区绿地及城市公园等,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 经常性的休憩活动空间; 第三类是一些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旅游性园林,配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类是企事业单位专用绿地。 对于第一类园林绿化,一般为政府领导之下全社会的投入;第二类园林则可以结合住宅开发建设形式,由发 展商承担,纳人物业管理范畴,或通过公园邻近地段提高地价,收取绿地费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第三类园 林有的是政府财政投入,也有的是集体或个人兴办,大部分为开发商的举措,只要建设项目合理,经营管理 得法,这类园林最容易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第四类园林则应由企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地绿化, 并因情制宜地局部打开围墙,使之融人整个城市环境。 同时,还应建构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以经济学为指导,综合园林绿化对社会,对环境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和间接经济效益,将园林的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等纳入整个 社会经济大系统。
二、园林专业研究的主要范围,涉及的领域
我校园林本科专业隶属于农学门类环境生态类,涵盖观赏园艺(部分)、园林、风景园林 (部分)。 本专业设有二级硕士学科点“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隶属于一级学科林学。根据国家需要、 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情况,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有: (一)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 研究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如种子休 眠机理与打破、开花的生理生化基础、采后生理及贮藏;植物水分生理、营养生理;园林植 物栽培新技术;研究园林植物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园 林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园林植物景观变化及生态反应;园林植物 资源及群落景观信息系统的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 林植物遗传育种。 (二)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 研究园林植物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园林植物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和国外 优良品种的引种、开发利用和新材料的创造利用;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温、耐强光、抗病 等材料和品种的创造与选育;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繁育等。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 林植物遗传育种。 (三)园林规划设计 研究园林设计的中、外历史;园林艺术原理;计算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理 论和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综合理论(5-7门课 程);复试课程3小时园林快速设计。 相近的专业有: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建筑、地理、计算机与信息等。
三、该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现在的园林专业是由原沈阳农学院园艺系的园林绿化专业发展而来。1952年,沈阳农学院建校,园 艺系设置园林绿化专业,全国著名造园专家章守玉教授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郭锡昌、王缺、 顾源生等。1953、1954年先后培养出两届18名毕业生,分配到辽、吉、黑、苏、浙、鲁以及北京、 上海等省市工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城市园林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中流砥柱。“一五”期间,国家高 等教育学习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园林绿化专业经院系调整而停办。1959年,园林绿化专业获准恢复 招生,又培养两届毕业生。1961年,中央为挽回“大跃进”过热影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院系重新调整,园林绿化专业再次停办。直至恢复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后的 1982年,学校根据园林事业发展形势,批准由林学系恢复园林绿化专业。林学系组成以宋守信书记、 郭锡昌教授为首的筹备组,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园林绿化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当时专业教师有 顾源生、黄顺昌、齐健英、陈蒂、敖永长、罗凤霞、朱新明、李洪则等。1984、1985年两届专科招 生后,于1986年,改招园林本科生。截止2004年,园林专业共培养了800多本专科生,园林方向研 究生30余名。2001年,园林专业建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至此,园林专业进入了快速 发展阶段。 目前园林专业,共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4名,助教3名;科研实验人员2名, 其中副研究员1名,实验师1名。 园林专业实验室(规划)有:园林树木室、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实验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 验室、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室、园林规划设计室、园林美术室等。 园林专业专用制图教室900余平米,配置标准制图桌椅。 校内教学基地有植物园、园林苗圃;校外教学基地有沈阳市植物园、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中科 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树木园、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园林设计所、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沈阳市辉 山风景区等。 近3年,园林专业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出版专著、译著11部,主持参加国家省市 科研项目10余项。
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 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 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 苑、庭园、山池、公园 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 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 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虽然广义上也属于大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 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自然环境有所隔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中,势必要寻求与 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方式,如旅游、踏青;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这就是园林的建置。 可以说,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园林发展为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 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 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 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 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 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 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 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 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园林学科的使命,一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 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 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 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 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 作等等。 园林专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1.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 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 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 育种栽培及花卉装饰艺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 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要课程有素描、中国园林史、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园林生态学、园林 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 林建筑设计、园林经济管理学、园林树木栽培学、花卉保护地栽培学等。 4.主干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 (1)课程实习:素描、园林生态学、色彩、植物学、测量与遥感、园林树木学、花 卉学。 (2)课程设计:分园林花卉、园林工程、园林设计方向进行。模拟或参与园林设计、 工程施工和育种、生产全过程。 (3)综合教学实习:实地观摩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艺术,参观花卉育种和生产 基地。 (4)科研训练和毕业生产实习(设计) 6.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花卉。 7.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 、园林专业的性质涉及的领域
三、该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五、园林专业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
六、学校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获得哪些能力
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园林专业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
园林专业进入21世纪,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园林内涵的扩大 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 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 少数人服务。而现代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 质的变化。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 及其它各类专用绿地。突出的特点是从城市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并注重使用功能。尤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 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园林又被历史性地赋予新的功用,即保护环境, 改善环境。 (二)园林属性的转换 古典园林的属性是私有制,其经营的好坏都是所有者个人的事情。现代的城市园林则不同,是属于公共的, 带有鲜明的“公益事业”的属性。 改革开放不仅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园林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 业政策实施办法》指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 会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产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开发是以盈利为目的,积累资 本,扩大再生产。“产业”性质的明确,使园林经营部门大胆改革,既补充了园林建设与维护资金的不足, 又改善了职工的待遇,还给了社会与企业办园林的机会,使园林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园林形式的变化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 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落花水面皆成文章”,追求含蓄之美。含 蓄美的追求,使得园林的欣赏讲究近玩细赏,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 仔细体味品评,而西方的 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偏重于追求气派,讲究人工美,体现皇权意识,布局规则对称而严谨,连花草 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几何图案美,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自然的状态。 现代城市园林内涵的不同使园林不再只为少数文人雅士或皇族服务,而是需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 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宜的。现代的城市风貌、现代的技术材料,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 协调,现代文化 艺术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城市生活繁忙紧张, 上班族需要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 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