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指南(干货)
【实用文档】临床诊疗指南.doc
控制出现出血及休克处理【概述】当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流入(进入)体腔或组织间隙的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外出血。
控制出血示采取各种止血方法、紧急措施抢救出血伤员,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所致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1.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示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2.休克常为大失血所致的临床表现,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口唇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或摸不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血色素降低、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下降;在无严重外出血可见时必须考虑胸、腹内脏的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
【诊断要点】1.休克诊断要点(1)神志:烦躁不安,表现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体发绀。
(3)呼吸:浅快,微弱。
(4)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
(5)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20mmhg。
2.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出血的特点: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出血。
【治疗方案及原则】1.抢救措施平卧少搬动,保持安静,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鼻导管或面罩给养。
临床诊疗指南
控制出现出血及休克办理【概括】当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空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流入(进入)体腔或组织空隙的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出门血。
控制出血示采纳各样止血方法、紧迫举措急救出血伤员,防备因大出血惹起休克甚至死亡,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它对拯救伤员生命拥有特别意义。
休克是指机体遇到激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浑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浇灌不足、细胞缺氧所致的一种紧急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1.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由,所以血液示保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己体重的8%,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显然的休克症状。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2.休克常为大失血所致的临床表现,有神志冷淡、浮躁不安、反响愚钝、口唇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纤弱或摸不到,心律加快、血压降落、赤色素降低、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落;在无严重出门血可见时一定考虑胸、腹内脏的伤害,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
【诊断重点】1.休克诊断重点(1)神志:浮躁不安,表现冷淡,意识模糊,甚至昏倒。
(2)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体发绀。
(3)呼吸:浅快,轻微。
(4)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
(5)缩短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20mmhg。
2.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急救拥有必定的指导意义。
出血的特色:按伤害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赤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发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赤色暗红,血液不断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赤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溢出,危险性小。
出血的种类:依据出血部位的不一样分类:(1)出门血:由皮肤伤害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状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伤害,血液由破碎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出血。
【治疗方案及原则】1.急救举措平卧少挪动,保持寂静,保暖。
医疗专业人士的临床诊疗指南(详尽资料)
医疗专业人士的临床诊疗指南(详尽资料)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份详尽的临床诊疗指南,以
帮助他们在医疗实践中做出独立的决策。
指南将遵循简单策略,避
免法律复杂性,并且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目标
本指南的目标是提供医疗专业人士在临床诊疗中的决策支持。
指南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不对内容进行概述。
内容
指南的内容将涵盖以下方面:
1. 临床诊断:介绍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2. 诊断技术:介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生物组织
检查等诊断技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做出准确的诊断。
3. 治疗方案:提供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指南将着重介绍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4. 预防和康复:介绍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康复计划,包括生活方
式建议和康复训练等。
5. 专科诊疗:提供一些特定领域的临床诊疗指南,如心脏病学、内科学和儿科学等。
结论
医疗专业人士可以借助本文档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指南。
本指
南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且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希望本指南能够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抗微生物药本章药物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或所作用的微生物分类为:①青霉素类;②头孢菌素类;③氨基糖苷类;④大环内酯类;⑤其他抗生素类;⑥磺胺类;⑦喹诺酮类;⑧硝基呋喃类;⑨抗结核药;⑩抗麻风药;⑩抗真菌药;⑩抗病毒药。
多数感染性疾病是由侵人机体并进行繁殖的微生物所引起。
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薄弱,不能将病原菌限于局部,以致病原菌及其毒素向周围扩散,经淋巴道或直接侵人血流,引起全身感染。
导致血液、心脏、肺、脑、肾、肝和肠道等的变化,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抗微生物药可抑制或杀灭有关病原微生物,多用于治疗或预防相关微生物的各种感染。
抗菌药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请参阅各类或个别药物品种的叙述。
抗菌药对控制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或耐药性愈来愈严重和复杂,已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视。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接触抗生素后,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改变,对有的抗生素到达靶位起到屏障作用;改变靶位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或亲和力降低,或与靶位蛋白结合数量减少。
细菌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许多细菌耐药往往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存,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和延长抗菌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供参考,现将其重点概述于下。
1.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确立先决条件。
1)采集标本送检:尽快采集临床标本送检,以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2)进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
(2)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作用和抗菌谱、药动学特征和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抗菌效应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根据药动学特点和感染部位选药。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 周的新生儿;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的日龄选择合适的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见表 1) .表 1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50mmHg 或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的治疗,见我国制订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 呼吸暂停的处理⑵呼吸暂停的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 4~6mg/kg, 静滴,12 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 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 5-15μ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的呼吸暂停可应用 CPAP 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 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 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 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 ; ④休克,严重的酸中毒或缺氧时⑶喂养的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 (表 2) .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750 0.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5-1.0 1-21001-1250 2.0 21251-1500 3.0 31551-1750 5.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 7.0 3>2000 10.0 4⑷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 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 24 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的浓度从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的速度,0.08-0.12g/kg/h.⑹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 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 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 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的治疗;8、输血指征: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 Hb<125g/L(HCT<35%).9、PDA 的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 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 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 小时.⑶布洛芬:首剂 10mg/kg,2,3 剂每次 5mg/kg,间隔 24 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⑴ MRI 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听力及 ROP 监测;⑶每周均应监测血气,血糖,血常规及 CRP;⑷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本质是组织的缺氧与灌注不良.二、诊断要点⑴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的各种原因;⑵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分,或<100 次/分,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 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⑷器官功能障碍. 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有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的程度.重要的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功能的评价,血常规.窒息的复苏要点:⑴正确复苏;⑵胸部按压的指征与方法见附图 2,3;⑶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无自主呼吸; ②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发绀不缓解;⑷复苏时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心率< 60 次/min: (注意: 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 剂量:1/10,000,0.1-0.3ml/kg/次,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给氧后仍苍白,脉搏微弱,低血压/低灌注,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或白蛋白 1g/kg;或血浆 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的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 3ml-5ml/kg,③碳酸氢钠, 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 ml=-BE×体重×0.5.④纳络酮,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的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或皮下或肌肉注射. 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生理生化指标,必要时转入 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的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 孕周深度(CM)2.5cm <1.0 26-28 73.0cm 1.0-2.0 28-34 83.5cm 2.0-3.0 34-38 93.5-4.5cm >3.0 >38 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的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围生期窒息是HIE最主要的原因,缺氧是脑损害发生的基础。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7、丹毒诊治指南8、皮肤感染指南9、上消化道出血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1、激素的使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
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临床诊疗指南(全套)》
临床诊疗指南(全套)》高尔夫球场的18洞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挑战和坎坷。
一旦踏上球场,你必须全神贯注地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承担一切后果。
有时候,你可能会在上一个洞为抓到小鸟球而欢呼,但下一个洞可能会被大风吹跑。
或者你可能会在上一个洞吃下柏忌,但在下一个洞抓到老鹰。
临床诊疗指南是一系列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医学指南。
这些指南包括心血管外科、病理学、放射学检查技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症医学、心血管、呼吸病学、胸外科学、美容医学、骨科学、护理学、免疫学、烧伤外科学、肠外肠内营养学、癫痫病、核医学、血液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创伤学、外科学、眼科学、神经病学、疼痛学、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神经外科学和手外科。
这些指南都有不同的定价和出版年份。
只有通过毅力和坚持,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这些挑战和考验使青少年在成长中受益匪浅。
经过各种历练,他们能够学会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调节情绪和心态,面对挫折和压力,以及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应对挑战。
他们往往比同龄人更成熟自信,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人形容高尔夫球的18个洞就像人生,充满了障碍和坎坷。
但一旦踏上球场,你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应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承担一切后果。
也许你刚刚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会把小白球吹跑;或者你刚刚在上一个洞吞了XXX,下一个洞你又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临床诊疗指南是一系列医学专业书籍,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泌尿外科、放射肿瘤学、精神病学、麻醉、物理医学与康复、肿瘤、小儿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外科学、风湿病、口腔医学、结核病、计划生育、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整形外科学、辅助生殖技术与库、急诊医学、激光学、器官移植学、肾脏病学和临床营养学。
这些指南提供了权威的临床指导,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每个分册都有自己的定价和出版年份。
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一、概述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是医学专业人士在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业标准。
它们基于广泛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确保患者得到一致、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的权威性文件,主要针对特定疾病或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指南通常由专业医学协会、政府机构或医疗机构制定,并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据。
临床诊疗指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诊断策略:指南会提供关于如何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特定疾病的建议。
这可能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2、治疗策略:指南会指导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这可能包括药物、手术、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3、随访策略:指南会建议医生在治疗后定期随访患者,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或改善。
4、预防策略:对于某些疾病,指南会提供预防建议,以降低患者患病的风险。
三、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是关于医疗实践中常规操作的指导和标准。
它们旨在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能以一致、安全和有效的方式进行操作。
操作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使用:规范会指导医护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医疗设备,以确保患者安全和设备有效运行。
2、药物管理:规范会规定医护人员如何正确地给药、存储和报废药品,以确保患者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3、感染控制:规范会提供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建议,以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
4、患者沟通:规范会指导医护人员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患者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5、文件记录:规范会规定医护人员如何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医疗记录,以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确保了所有医护人员都能遵循一致、安全和有效的标准操作,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它们还能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医疗专业人士的临床诊疗指南(详尽资料)
医疗专业人士的临床诊疗指南(详尽资料)前言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的临床诊疗规范,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指南涵盖了多个医学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并提供详尽的诊疗步骤、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1. 内科诊疗指南1.1 心血管系统-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等2. 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介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3. 外科治疗:如心脏搭桥手术等1.2 呼吸系统-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测试等辅助检查-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物、平喘药物等2. 氧疗:如长期家庭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3. 外科治疗:如肺叶切除术、肺移植术等2. 外科诊疗指南2.1 普外科-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2. 手术治疗:如剖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3. 介入治疗:如血管内介入、放射性介入等2.2 神经外科-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2. 手术治疗:如脑肿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等3. 介入治疗:如脑血管内介入、神经调控治疗等3. 妇产科诊疗指南-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妇科检查:如妇科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抗感染药物等2. 手术治疗:如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等3. 介入治疗:如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4. 儿科诊疗指南- 诊断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2.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 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治疗等2. 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等3. 外科治疗:如先天性畸形矫正术、器官移植术等结论本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了一套详尽的临床诊疗规范,涵盖了多个医学领域。
临床诊疗指南
控制出现出血及休克处理【概述】当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流入(进入)体腔或组织间隙的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外出血。
控制出血示采取各种止血方法、紧急措施抢救出血伤员,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所致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1.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示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2.休克常为大失血所致的临床表现,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口唇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或摸不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血色素降低、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下降;在无严重外出血可见时必须考虑胸、腹内脏的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
【诊断要点】1.休克诊断要点(1)神志:烦躁不安,表现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2)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体发绀。
(3)呼吸:浅快,微弱。
(4)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
(5)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20mmhg。
2.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出血的特点: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出血。
【治疗方案及原则】1.抢救措施平卧少搬动,保持安静,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鼻导管或面罩给养。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引言:临床诊疗指南是医学界为了提升医疗质量,规范临床实践而制定的一种临床实践指导文件。
它是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症状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提出具体建议的一份指南性文件。
本文将针对临床诊疗指南的定义、制定过程和应用做详细介绍。
一、临床诊疗指南的定义临床诊疗指南通常由医学专业组织、学会或政府医疗部门等机构制定,目的是为了提供最佳的临床实践指导。
它是基于现有科学证据和专家的共识,在临床实践中的特定疾病或症状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需要经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证据评估,以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过程1.问题设定:确定需要制定指南的特定疾病或症状,并明确指南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2.文献回顾:对相关的科学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收集可用的证据。
3.证据评估: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估,包括证据的质量、效应的大小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4.专家共识: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面对面的会议,通过讨论和投票达成共识,确定指南的具体建议和策略。
5.指南草案制定:将专家共识的结果整理成为指南草案,包括问题、建议和证据的等级等内容。
6.外部审查:将指南草案提交给外部的专家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审查和意见反馈。
7.最终修订:根据外部审查的反馈意见进行最终修订,确保指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和其他临床工作者进行决策,提供最佳的临床实践指导。
它可以帮助医生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同时,临床诊疗指南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然而,临床诊疗指南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医生在实践中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此外,临床诊疗指南也需要不断更新,随着新的证据和研究结果的出现,指南中的建议和策略可能需要调整或更新。
《临床诊疗指南(全套)》
《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定价:22元2009年2、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定价:118元2009年3、临床诊疗指南-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定价:32元2009年4、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定价:70元2009年5、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定价:36元2009年6、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定价:24元2009年7、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定价:28元2008年8、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学分册定价:24元2008年9、临床诊疗指南-美容医学分册定价:40元2008年10、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定价:35元2008年11、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定价:54元2008年12、临床诊疗指南-免疫学分册定价:25元2008年13、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定价:31元2007年14、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定价:23元2007年15、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定价:20元2007年16、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定价:53元2012年1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定价:19元2007年18、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定价:35元2007年19、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定价:27元2007年20、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定价:85元2007年21、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定价:39元2007年22、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定价:40元2007年23、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定价:28元2007年24、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定价:45元2007年25、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定价:10元2007年26、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定价:26元2007年27、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分册定价:19元2007年28、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定价:30元2006年29、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定价:23元2006年30、临床诊疗指南-放射肿瘤学分册定价:16元2006年31、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定价:17元2006年32、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定价:14元2006年33、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定价:38元2005年34、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定价:77元2005年35、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定价:52元2005年36、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定价:19元2005年37、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定价:24元2005年38、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定价:19元2005年39、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定价:45元2005年40、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定价:17元2006年41、临床诊疗指南-计划生育分册定价:14元2005年42、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定价:15元43、临床诊疗指南-整形外科学分册定价:32元2009年44、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定价:28元2009年45、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定价:67元2009年46、临床诊疗指南—激光学分册定价:24元2010年47、临床诊疗指南-器官移植学分册定价:48元2010年48、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定价:48元2011年49、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营养学分册定价:50元2012年。
临床诊疗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目录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4)一、脑血管意外 (4)二、面神经炎 (11)三、坐骨神经痛 (21)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23)第二章骨科疾病 (27)一、颈椎病 (27)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37)三、骨折 (42)四、手外伤 (50)五、肩关节周围炎 (56)六、软组织扭伤、挫伤、劳损 (59)九、骨关节炎 (64)第三章外科疾病 (70)一、伤口感染 (70)二、静脉炎 (71)三、甲沟炎 (72)四、丹毒 (73)五、乳腺炎 (74)六、烧伤 (75)七、膀胱炎 (80)八、前列腺炎 (81)九、前列腺增生症 (82)十、附睾炎 (83)十一、痔 (84)十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86)十三、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87)十四、急性淋巴管炎 (89)十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56)十六、乳腺癌 (56)十七、腹外疝 (57)十八、急性阑尾炎 (60)十九、肠梗阻 (61)二十、下肢静脉曲张 (63)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105)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112)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114)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一、脑血管意外【概述】脑血管意外(CVA)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分为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无论是脑出血或脑缺血,其临床表现与病变的脑血管部位密切相关。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包括肌张力降低或增高,腱反射减弱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及可能的阵挛;肢体运动时出现病理模式或协同运动,表现为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
感知觉障碍:包括偏身感觉障碍、一侧偏盲和感知觉障碍;实体感缺失;失认症;失用症等。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定向、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功能障碍。
临床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环境中由于微生物入侵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在社区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发病者。
【临床表现】1.CAP大多呈急性起病,但可以因病原体、宿主免疫状态和并发症、年龄等不同而有差异。
2.咳嗽是最常见症状,大多伴有咳痰;常有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呼吸加快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咯血在CAP并不少见。
免疫低下宿主肺炎的临床表现受免疫损害类型及其程度等因素影响,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者肺部炎症反应受抑,呼吸道症状很少或缺如。
3.全身症状绝大多数有发热和寒战,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部分患者出现高热。
乏力很常见,其他常见症状有出汗、头痛、肌肉酸痛、厌食。
相对少见症状有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老人肺炎呼吸道症状少,而以精神不振、神志改变、活动能力下降和心血管方面改变为主。
4.体征常呈热性病容,重者有呼吸急促、发钳。
典型者胸部检查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昕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可有湿啰音。
如果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出现胸腔积液则有相应体征。
注意胸部体征常随病变范围、实变程度、累及胸膜与否等情况而异。
心率通常加快,如并发中毒性心肌病变则可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心律失常和周围循环衰竭。
老年人心动过速比较常见。
军团菌病和动物源性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Q 热和鹦鹉热支原体肺炎时可有相对缓脉。
5.X线征象影像学形态表现为肺部浸润性病变,呈云雾状、片状或斑片状,充分实变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分布可以是全叶的,亦可仅涉及段或亚段,或呈多叶段分布。
有时病变呈现细支气管腺泡渗出,以两下肺为主,称为支气管肺炎,多见于老年和伴随严重基础疾病如COPD患者。
其他X 线表现尚可有间质性改变、粟粒或微结节改变、团块状改变、空洞形成等,但均少见。
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其X线可以有不同表现。
卫健部门制定的住院标准《临床诊疗指南》
卫健部门制定的住院标准《临床诊疗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住院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为了提高住院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卫生健康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临床诊疗指南》,规定了住院治疗的标准和要求。
临床诊疗指南
(5)需切开整复内固定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常规准备。
3 术后护理(1)按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2)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3)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外层敷料清洁、干燥。
(4)抬高患肢,减轻患肢肿胀。
(5)遵医嘱协助病人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及跖趾关节的活动。
【健康指导】1 继续进行指导患肢髌骨及关节的功能锻炼。
2 卧床时抬高患肢,活动时正确使用辅助设备并注意安全。
3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骨折的愈合。
五、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护理要点(一)脊椎骨折病人护理要点【评估】1 受伤时间、原因、部位及体位,搬运和运送的方式及有无并发症。
2 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脊椎受伤的部位及程度。
(3)疼痛的程度(4)四肢感觉及运动状况。
3 对脊椎损伤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护理要点】1 按骨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 术前护理(1)病人卧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2)合并颅脑、胸、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人,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的变化,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胸、腰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
在保守治疗期间,骨折部位加枕垫,观察下肢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轻者进行牵引复位;有明显压缩移位时,持续颅骨牵引复位;颈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的测定,观察四肢肿胀、麻木、发冷、疼痛、感觉及运动障碍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6)遵医嘱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7)协助医生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颈托、腰围等支具,胸椎及胸腰段骨折的病人可使用特制的背心,并教会病人佩带的方法及预防可能出现的合并症。
(8)不能保守治疗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术后护理(1)按全身或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听取病人主诉,如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临床诊疗指南诊疗指南电子指南电子文本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提高诊断准确性
01
临床诊疗指南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为医生提供可
靠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优化治疗方案
02
临床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机率。
促进医生专业发展
03
通过学习和应用临床诊疗指南,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
06
临床诊疗指南的未来发展 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指南
智能化诊疗决策
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自动解析 病历、诊断疾病,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疗建议。
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和历史数据,为患者提供个性 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实时监测与预测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模型,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 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指南审核与修改
外部专家审核
邀请外部专家对草案进行审核 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
内部讨论修改
根据外部专家审核的意见和建议 ,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开征求意见
将修改后的草案公开征求公众、医 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指南定稿与发布
最后修订
根据公开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最后修订,形成最终的指南定稿。
电子指南是临床诊疗指南的电子版本,方便医生和护士在线 查阅和参考。
指南适用范围
临床诊疗指南适用于不同医疗机构和科室,如医院、诊所 、基层医疗等。
电子指南适用于医生和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和应用,提 供指导和建议。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ISBN978一7一117一11969一61.临…汀。
中…IH。
①临床医学一指南②急诊一临床医学一指南IV。
R4一62R459。
7一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ZOQg)第09性340号门户网:~·pmP几。
闭1卫人网:,门即讯hrhexa n、切m出版物查询、网上书店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培训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设计:杜贤周春桃兰南文tj艳梅郭森李秋斋姚冰刘盛刘艳梅陈敏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编著:中华医学会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
1于67616688)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邮编:100078E一mall:购书热线:010一67605754010一65264830印刷: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经销:新华书店开本:787只10921’16印张:36.25字数:670千字版次:200!〕年9Jl第1版2009年9)】第1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吕一7一117一11969一6/R·11970定价:67。
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一7613394(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都联系退换)内容提要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是一部权威性的急诊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书籍,是分会组织全国委员单位的专家通过近两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的作品。
此分册分为院前急救,灾难医学,急诊症状,复苏,呼吸系统急危重病,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泌尿系统急危重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肿瘤急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病,代谢内分泌急危重病,皮肤、五官急危重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感染性疾病,理化因素、意外伤害,休克,创伤急救,妇科急诊,儿科急诊共20章。
每章又分成若干节,内容包括本学科及其相关疾病,分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要点和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编写,既有学科发展概述内容,也有当前技术特点,对临床疾病的急诊诊断治疗作了重点描述,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提高急诊医学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医疗行政管理人员等参照执行。
......感谢聆听序在卫生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了50多个专科分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编写出版了这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总结了我国医学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凝聚了我国老、中、青三代医务人员的智慧,同时吸纳了循证医学证实了的医学科技进展。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适应了当代发展的需求,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护理等业务工作行为,有章可循.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必将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挥重大的作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出版发行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感谢聆听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
参加编写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有已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在医、教、研领域担当重任的中年学者,还有冉冉升起的医学新星。
在编写过程中,专家们尽心尽责,严肃认真,保证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我代表卫生部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各位编写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聆听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循证医学成果推陈出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版难免存在不足。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要结合新成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第一版提出的不足之处,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定期修订,使其日臻完善.......感谢聆听~部长廊2008年12月2日序在国家卫生部的重视和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出版了.这是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出版后,我国医疗卫生管理界的又一项开创性的出版工程。
这部旨在指导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诊疗行为的巨著的成功出版,是全国军地医疗卫生界数千名专家教授精诚合作的成果。
我谨代表全军广大卫生人员,向为本书编写和出版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军地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聆听出版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相配套的《临床诊疗指南》,是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保证正常医疗秩序、提高医疗工作质量的前提。
随着当代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临床诊疗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医学学科之间、医学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也广泛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医学新学科。
同时,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全民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国家医改的逐步深入,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是军地广大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更是提高我国医疗事业整体水平的紧迫需要。
......感谢聆听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这部《临床诊疗指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医学科学的最新进展,既有科学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又有优化先进的临床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的有机统一,这部巨著的出版,对于加强军队医院科学化管理,保证正常医疗秩序,提高医疗工作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希望,军队各级医疗机构以及全体医疗工作者,在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同时,重视抓好《临床诊疗指南》的学习和使用.以一流的业务技术,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繁荣我国军地卫生事业,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聆听2008年12月《临床诊疗指南》是由国家财政部支持、卫生部领导、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全国临床医务人员诊断治疗行为的第一部医学学术巨著。
现代临床医疗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相关学科的专业分化和交叉更加明显,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康复的认识更加深人,推动着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尤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循证医学采用信息技术,经过大样本的分析研究,在取得充分可靠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靠的诊疗方案,实现优化的临床诊断治疗.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对广大医务人员的挑战,更是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要在医疗过程中对每一个病人进行连续、严密的观察,及时准确地做出分析、判断和处理,提供规范化月及务。
为了满足广大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对医务人员临床诊断、治疗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使诊疗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有利于加强医疗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诊断治疗指南,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国家财政部的支持下,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
......感谢聆听自2001年开始,《临床诊疗指南》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牵头组织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临床专业密切相关的56个专科分会,由数千名专家教授历经4年编写而成。
《临床诊疗指南》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指导性的鲜明特点,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疗专业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参照使用。
大家在实践中如发现有什么问题或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及时反馈给中华医学会,以便再版时进行修订。
......感谢聆听《临床诊疗指南》按学科以分册的形式将陆续出版发行.中华医学会2004年9月临床诊疗指南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陈竺黄洁夫王国强张雁灵陈新年(以姓氏笔画为序)巴德年王正国史轶蔡白书忠刘雁飞庄辉吴明江吴咸中邱贵兴陆道培胡亚美郝希山韩晓明戴建平马晓伟陈啸宏刘谦尹力钟南山王羽王忠诚王海燕王澎寰买买提明·牙生刘彤华刘俊朱晓东汤钊献祁国明吴孟超张震康李兰娟李秀华沈倍奋陈可冀陈洪铎陈香美金连弘郭应禄顾玉东高润霖韩济生魏于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宗久韩晓明(兼)副主任赵明钢姜永茂l商床诊疗指南编辑委员会名单名誉主任委员吴阶平韩启德主任委员陈竺常务副主任委员钟南山吴明江副主任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巴德年王正国史轶蔡白书忠刘雁飞庄辉吴咸中张震康陆道培陈可冀郝希山郭应禄戴建平魏于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一飞王方正华桂茹吕传真何晓唬余子豪张震康李仲智陈杰陈洪铎侯春林姜玉新郝希山项坤三彭庆新曾正陪编委会办公室......感谢聆听王羽王忠诚王海燕王澎寰买买提明·牙生刘彤华刘俊朱晓东汤钊酞祁国明吴孟超李兰娟李秀华沈倍奋邱贵兴陈洪铎陈香美金连弘胡亚美顾玉东高润霖韩济生韩晓明丛玉隆庄辉吴新民李春盛周东丰胡盛寿徐建光蒋朱明叶鸿帽朱积川张齐联陆道培林三仁赵玉沛徐菩韩济生刘大为祁吉张宏誉陈可冀范光升赵家良曹谊林韩德民匡安仁那彦群张奉春陈实郎景和赵继宗傅瑜主任副主任张宗久赵明钢韩晓明(兼)姜永茂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编写说明急诊医学是近年兴起的一门以临床各专业急危重病,对其危重程度进行判断、评估及救治的学科。
不单指急危重病患者而且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其特点是以最少的临床数据资料,果断敏捷的决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急危重病患者展开救治且24小时随时服务。
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诸如地震、恐怖分子袭击等天灾人祸造成的成批伤病员需要紧急医疗救援。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可指导急诊从业人员临床工作的用书.为了提高我国急诊医学诊疗水平,使急诊从业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有章可循,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组织全国著名急诊医学专家,经过2年的辛勤工作,编写出这部较为权威、集中我国目前急诊医学最高水平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以下简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