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圃对种质开发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增长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1.资源浪费严重。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或资源调查不全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损失。
2.异源入侵威胁。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外来物种对国内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加剧,如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迁移,威胁到了本土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
3.基因污染。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人为地改变了自然基因环境,基因污染风险日益增加。
基因污染不仅影响了原有种质的纯度和原汁原味,还可能导致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1.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和竞争力相对较低,有些地区的农民对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和信任度不高,导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市场营销渠道匮乏。
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涉及到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市场营销渠道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农村农民的销售渠道有限,难以将开发利用结果实现商业化。
三、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资源调查和保存。
通过全面调查和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保存,建立健全的资源库体系,提高资源库管理水平,并开展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民保护资源的意识。
2.防范异源入侵。
加强物种入境计划的管理,制定科学的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方案,加强远程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入侵物种,保护本土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生态环境。
3.加强基因污染防控。
对于外来基因资源和转基因作物如火如荼的现状,我们要加强基因污染防控的能力,建立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保护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和本土生物多样性。
4.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加强研究和示范,建立区域性品种适应性评价,吸引企业和农民参与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市场营销推广力度,增强农产品的价值,推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落地生根。
种质资源圃工作开展情况
种质资源圃工作开展情况种质资源圃工作是保护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场所,其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植物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圃通过收集、保存和繁育植物遗传资源,有效地防止了遗传资源的丧失和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为植物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2. 促进农业发展。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育种的基础,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为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利用,可以培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科学研究。
种质资源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科学家可以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揭示植物遗传规律,探索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性,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情况我国种质资源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大批种质资源圃,涵盖了各类作物和植物的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圃通过收集和保存大量的种质资源,为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种质资源圃还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种质资源圃通过采集和购买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植物遗传资源,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存,包括鲜活保存、冷冻保存、冷藏保存等。
这些保存的种质资源不仅保证了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而且为后续的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种质资源的繁育和繁殖。
山东日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情况分析
通信作者:王恒山东日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情况分析王 慧1 王 恒1 张明欣2 王延稳2 孔晓君1 庄美琪1(1山东省日照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日照276800;2山东省日照市农业科学院,日照276800)摘要: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日照市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深入调研、有奖征集等创新方法,基本摸清日照市各类种质资源家底,征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66份,其中,115份被国家种质资源库(圃)接收,包括果树资源44份,粮食作物资源45份,经济作物资源13份,瓜菜资源13份。
征集并保护珍稀濒危种质资源2份,利用普查到的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2个。
对日照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具体做法、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日照市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作物;普查收集;保护利用;日照Analysis on General Surve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WANG Hui 1,WANG Heng 1,ZHANG Mingxin 2,WANG Yanwen 2,KONG Xiaojun 1,ZHUANG Meiqi 1(1Rizhao Agricultur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Rizhao 276800,Shandong ;2Rizha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Rizhao 276800,Shandong )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的核心,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1]。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有针对性地保护发掘、利用携带重要基因的优异资源,是解决未来食物、能源短缺,环境危机等问题的突破口[2],对促进当前种业科技创新、提升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哎呀,今天咱们聊聊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这事儿。
说到种质资源,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啊。
其实简单说,就是咱们的植物、动物那些优良基因、品种。
想想你爱吃的西红柿、黄瓜,甚至咱们身边的小狗小猫,这些都属于种质资源的一部分。
可这东西可不简单,保护开发利用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问题多着呢,咱们就来唠一唠。
现如今保护意识不强,很多地方都觉得种质资源离自己远得很。
你看看,农田里种的品种都是那些大公司出的杂交种,老百姓早就忘了本地的优良品种。
就像人们喜欢追求新潮的手机,却不在意自己手里那台老款机子的好处。
唉,这些传统品种都快被遗忘了,简直是可惜得很啊。
保护这些资源的意识,真是该提上日程了。
要是让这些品种消失了,那可是损失得大了,咱们的餐桌可就没那么丰富了。
资金投入也不够。
说白了,保护和开发需要钱啊!很多地方想搞点儿项目,但资金就是个大问题。
就像你想出去旅游,但钱包空空,想去哪里都得打水漂。
很多科研机构、大学、农民都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研究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大家都希望能多一些资金投入,这样不仅能保护好种质资源,还能推动农业发展,带动经济。
这样一来,大家的日子就能过得滋润点。
再说说技术水平。
现在的技术发展得飞快,但在种质资源保护这块儿,还是有点跟不上。
很多地方依然使用传统的保护手段,这可真是拖了后腿。
就像用老式的相机拍照,效果肯定比不上现在的手机。
科学技术应该好好运用,咱们可以用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来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真是好处多多,效果立竿见影。
可惜,很多地方的技术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这可就愁人了。
再说说支持。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还是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相关部门对种质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
要是能跟上,那些科研机构和农民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开展更多的保护和开发项目。
就像一个孩子,父母不支持,肯定没办法发展得很好。
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重视,出台一些鼓励,支持保护和开发工作。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当相信,只要各联合体单位不断改进不足,使试验设计更加合理,试验方案更加完善,试点数据更加准确可靠,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就会选择出抗性更强、产量更高、稳定性更好的玉米品种。
参考文献[1] 袁志鹏.从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制度变革看联合体制度[C]//中国作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7[2] 农民日报.176个玉米品种通过初审数量创历史新高[J].四川农业科技,2017(6):66[3] 宋炜,张全国,李兴华,等.2010~2015年河北省夏播玉米审定品种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7,21(2):81-84,87[4] 佟屏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必须“以产量为纲”[J].种子科技,2017,35(3):5-6[5] 索荣.国家玉米品种试验方案公布[N].农资导报,2017-02-24(A07)[6] 杨扬,王凤格,赵久然,等.中国玉米品种审定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2):4360-4370[7] 刘超.对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合体试验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6(6):17-19[8] 高增永,赵艳业,刘树勋.实施新《种子法》后引种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J].中国种业,2016(5):17-18[9] 王伟成.美国种业科技创新及品种管理的见闻与启示[J].作物研究,2014(1):81-85[10] 胡小军,张丽.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沿革与现状分析[J].中国种业,2014(7):3-4(收稿日期:2018-01-15)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郭 盛1,2 禾 璐1 贾苏卿1 李世勇1 王秀明1 张 璐1 董 冰1 魏一凡1(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2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进行作物新品种选育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种质资源圃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质资源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种质资源圃是指利用天然优良植物材料、动物品种,通过人工筛选、生产、育种等措施,形成的供生产利用的种源。
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基于对种质资源圃的可行性研究,旨在梳理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种质资源圃的意义和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可行性研究目的1.了解并分析我国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现状;2.探索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及其意义;3.分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4.提出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可行性建议。
三、种质资源现状分析1.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国家,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珍稀品种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为开发利用的影响,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庞大,但品质和产量上仍有待提高。
2.畜禽种质资源现状我国畜禽品种繁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品种受到外来疾病和天气环境的影响,畜禽资源的利用率低。
同时,传统畜禽品种的育种和繁育技术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四、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和意义1.保护和利用珍稀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利用我国的珍稀种质资源,防止其因各种原因而消失。
2.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品质和产量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有效地进行优质和高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从而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
3.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种质资源圃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丰富的种源和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种质资源圃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1.融资问题建立种质资源圃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目前农业领域的融资渠道相对较为狭窄。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5.18•【字号】闽农综〔2020〕57号•【施行日期】2020.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闽农综〔2020〕5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精神,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省、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措施。
一、开展系统收集与保护,实现应保尽保。
充分运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成果,提升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水平,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收集力度。
加强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加快地方家畜品种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海洋渔业局、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属地政府落实,不再逐一列出)二、建立鉴定评价体系,服务种业创新。
以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
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设,提升鉴定评价水平和能力。
制定和完善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质量控制规范、鉴定技术规程以及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等,构建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体系。
加强对农业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的精准鉴定及综合评价,挖掘出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等优异性状的关键基因和调控因子,筛选出一批优质农业种质资源和育种新材料,为全省育种创新提供高效服务。
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19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12月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根据2024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登记、认定第四章生产经营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扶持与服务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加强种业科学技术研究,鼓励育种创新,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农作物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苗和根、茎、芽、叶、花等。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作物种子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所属种子管理机构依法开展具体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作物种子监督、管理与服务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子执法和监督,依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子违法行为。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言在当今社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种质资源圃管理制度
种质资源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质资源圃管理,保障种质资源的安全和合理利用,保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促进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种质资源圃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建立种质资源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按照本制度要求,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种质资源圃管理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种质资源的安全,保障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和管理第五条种质资源圃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要求,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确保种质资源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第六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类种质资源的管理标准和使用规范,遵循科学管理原则,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稳定管理。
第七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建立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种质资源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方便用户查阅和利用。
第八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定期进行种质资源的检测和鉴定工作,确保种质资源的品质和纯度,保障种质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第九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流通管理制度,规范种质资源的流通和交易行为,促进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交流。
第十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种质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三章种质资源圃的监督和评估第十一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定期接受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合作开展审计和评估工作,向社会公布检查和评估结果。
第十二条种质资源圃应当定期开展内部自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种质资源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第四章种质资源圃的奖惩制度第十三条对于在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发挥更大作用。
第十四条对于在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予以处理,严肃追究其责任,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至关重要。
种质资源的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永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问题1. 公共意识的缺失:由于种质资源保护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明显,因此公众普遍对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薄弱,这导致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盗窃和非法流失。
2. 种质资源丧失的速度加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很多原始农作物种质资源逐渐消失,而且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被抛弃,导致种质资源丧失的速度加快。
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不当:许多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不当,导致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
种子保存不当容易出现品质下降等问题。
1. 种质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许多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只有少数被有效开发利用,大多数品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抗逆能力。
2.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目前,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选育新品种为主,缺乏对已有品种的深度利用,对传统农作物品种的再评价和利用等。
3. 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足: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这使得优良品种的转化和推广受到了限制。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公众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种质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加大众参与到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来。
2. 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对重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鉴定、保存和管理,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完整和安全。
3. 加强科研力量,推广新技术: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力量,推进种质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推广利用更加先进的保存技术,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屏边县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屏边县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本文总结屏边县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开发利用评价方面的情况,分析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以期推动屏边县种业振兴。
关键词:地方种质资源;现状;问题;建议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源动力,是种业发展的“芯片”,关系到国家粮食、经济、科技、社会等各领域的安全[1-3]。
地方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种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状和较强的抗性能力,为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提供关键性基础保障[4]。
屏边县地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境内湿润多雨,其大围山原始森林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生物多样性丰富。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对推进屏边县种业振兴意义重大。
本文总结全县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开发利用评价方面的情况,分析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以推动实现屏边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1 屏边县种质资源保护现状1.1 屏边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我县入国家资源库、圃的种质资源36份,其中粮食作物15份、经济作物8份、蔬菜1份、果树12份,未入库、圃的野生蔬菜有50多个品种、中药材品种有700多个品种,因没有种质资源圃,未对相关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特别保护。
目前在屏边县建有晚熟荔枝标准示范园70亩,对引进的仙进奉、桂味、三月红、妃子笑、岺凤糯、红灯笼、冰荔、井冈红糯、红脆糯、观音绿、新兴香荔、福荔、糯米糍等13个荔枝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建有早熟荔枝试验基地50亩,持续做好桂花香、三月红、科技一号、仙桃荔、睡美人、白糖樱、桂花香、小核桂味、润桦8号、糯米糍、香蜜早、桂早等17个荔枝品种试验示范。
1.2 屏边县畜禽种质资源2021年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统计全县存栏仅1523只,2022年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争取部分资金扶持激励,并招商拟在白河镇腊哈村再建新的保种场,现有全县大围山微型鸡存栏2000余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丧失风险加大、保护责任主体不清、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开展系统收集保护,实现应保尽保。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加快查清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特别关注Topic18☆中国畜牧业收集力度,确保资源不丧失。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国际交流,推动与农业种质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便利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
对引进的农业种质资源定期开展检疫性病虫害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加强种质资源安全管理。
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中长期安全保存,统筹布局种质资源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分类布局保种场、保护区、种质圃,分区布局综合性、专业性基因库,实行农业种质资源活体原位保护与异地集中保存。
对浦东白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推动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和配套系,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上下一致共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种业工作。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具体部署,加快第三次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以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契机,夯实种业种质资源基础,确保全国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20原24日在海南召开的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专家指出,我国地方猪种具有肉质优良、繁殖率高、抗逆性强等优点,但随着引进品种的增加,地方猪品种数量呈减少的趋势,生长速度慢、瘦肉率和饲料转换率偏低等劣势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地方猪种有效保护和产业化生产。
总的来讲,我国种源保护和利用的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1],上海地方猪种浦东白猪,也同样面临着这一严峻问题。
本文就浦东白猪种质资源的科学保种、开发和利用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1浦东白猪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质猪种,浦东白猪是我国唯一一个毛色全白的地方猪种,以其独特的优良性状,深受广大饲养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该品种极具特色,有性成熟早、母性好、肉质鲜美、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而且繁殖力高、抗病力强、耐粗饲。
因此,在猪杂交生产繁育体系、品种改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其全白色的特性,使得杂交繁育体系中的配套品种更具灵活性[2]。
浦东白猪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3年由上海市南汇区种畜场建立了保种小区,2004年,浦东白猪作为地方猪种被农业部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并提交到联合国粮农组织[3];2006年,浦东白猪被收稿日期:2021-06-02沈秀平,女,1980年生,硕士,高级畜牧师。
对浦东白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沈秀平上海市农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200335摘要浦东白猪作为我国唯一的毛色全白地方猪种,是上海的四大地方猪种之一,该品种极具特色,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母性好、肉质鲜美、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而且耐粗饲、抗病力强,一直是上海市重点保护的重要种猪资源。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作者:赵杰平瞿桂鑫郑智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7期摘要: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多年来虽然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问题。
文章概括了目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对今后云南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7-012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25 文献标志码:A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
1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1.1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云南省在2008年首次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对种质资源保护中的保存、采集、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01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以及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文件的实施意见》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要求,要求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存库,开展全省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健全体系。
近几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云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了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申报工作。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初步形成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生物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已基本形成以国家级资源圃为核心、区域作物资源圃(库)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为辅、各科研院校为补充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目前共有19个农业种质保护圃(库)和14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分别是果树、甘蔗、大叶茶树、高原野生稻4个国家圃;橡胶和澳洲坚果、咖啡和石斛、罗望子资源圃3个农业农村部资源圃;花卉、药用、桑树、热作资源、热经植物、高山经济作物、绿肥(草、香蕉)圃7个专业资源圃;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作物种质资源库、马铃薯种质资源库、食品工业菌种资源库、云南特色资源提取物库5个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为了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种质资源圃是指为种质资源的保存、繁育和利用而建立的一种植物园地。
在种质资源圃中,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保存和繁育,以便将来用于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选址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建立种质资源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点应该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受到污染。
其次,地点应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地点应该便于管理和维护,方便科研人员进行观察和采集。
二、建设建设种质资源圃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首先,需要建立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区域,根据植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其次,需要建立相应的设施,如温室、喷灌系统、遮阳网等,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测系统,以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三、管理种质资源圃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植物的日常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标本馆,以方便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交流。
四、利用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存和繁育植物的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的利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选择出适合特定用途的种质资源。
其次,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开发新的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将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广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址、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的基因组成,包括了不同种类和品类的种子、种苗、离体组织和DNA样本等。
保护和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环境变化、改良品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然而,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应对策来解决。
问题与挑战1. 多样性丧失问题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基因库中许多传统品种逐渐被新的优质高产品种所代替。
这导致了农作物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得农作物抵抗性下降,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自然灾害影响问题全球气候的变化引发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风灾等,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和产量。
自然灾害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造成了巨大挑战,不仅加大了抗逆性品质改良的压力,还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传播带来了困难。
3. 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包括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
这导致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传播能力有限,限制了相关研究和农业发展的进程。
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不完善,也阻碍了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创新。
对策研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倡多样性保护和品种恢复重视传统品种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恢复单一品种的多样性。
为此,可以加强与农民群体的合作,收集和保护农民耕种的优良地方品种,避免基因的丧失。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品种改良,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建设和完善种质资源保存设施加大对农作物基因库建设和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建设种质资源圃措施
建设种质资源圃措施引言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介绍建设种质资源圃的措施。
选择适宜场所建设种质资源圃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场所。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经过良好排水处理的土地,避免土壤积水造成种质资源的损失。
同时,应选择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场所,以便种质资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种质资源保护种质资源的保护是建设种质资源圃的核心任务之一。
下面是一些种质资源保护的措施:蒸汽灭菌蒸汽灭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害生物,减少它们对种质资源的危害。
蒸汽灭菌可以通过套袋蒸汽、土面全面蒸汽、管道蒸汽等方式进行。
定期检查建设种质资源圃后,应定期对圃内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问题。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隔离种植隔离种植是一种常用的种质资源保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在圃内设置不同的隔离区,将不同种类或不同状态的种质资源分开,避免病虫害的交叉感染。
种质资源更新种质资源的更新是建设种质资源圃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些种质资源更新的措施:异地采集定期组织人员到不同地区进行种质资源的采集工作,拓展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来源,以增加遗传多样性。
在异地采集时,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采集工作的合法性。
繁殖和培育采集到的种质资源需要进行繁殖和培育工作,确保其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提升。
繁殖和培育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例如人工授粉、剪枝修剪、施肥等,以促进种质资源的生长和发育。
更新管理定期评估和筛选种质资源,选择具有良好性状和适应性的品种进行保留和更新。
同时,进行种质资源的认定和命名,便于管理和利用。
种质资源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是建设种质资源圃的最终目的。
以下是一些种质资源利用的措施:培育新品种利用种质资源进行杂交和育种工作,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江西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江西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摘要:结合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和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开发利用建议,以期为该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种子资源;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S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02021 引言?~鼓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湘赣两省交界处,修河上游,九岭山脉中段。
全县总面积233.1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07.47万亩,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区,森林覆盖率87.41%。
全县活立木蓄积1055.77万m3。
该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8.2 ℃,年均日照1496.8 h,年均降水量1817.8 mm,平均无霜期265 d。
2 铜鼓县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现状赣西北罗霄山脉山地丘陵区是江西省天然红豆杉主要分布区之一。
铜鼓县的南方红豆杉遗存数量多,林木长势及生长环境好,天然更新能力较强,群落带状分布集中,是我国中部非原始森林生态区发现南方红豆杉遗存数量较大的群落,种质资源基础条件好。
全县南方红豆杉林分分布面积有21.15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10.2%,散生分布面积有36.51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17.6%。
全县共有天然南方红豆杉80.45万株,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杉有2479株,树龄500年以上的红豆杉有26株,年龄1000年以上的红豆杉有8株。
胸径80cm以上的红豆杉有26株,胸径100cm 以上的有8株,最大单株胸径有164cm。
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国家林科院、省野保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考察、评估,2012年9月6日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铜鼓县为“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喜生于山脚腹地较为潮湿处,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拔1500 m以下地区。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4.11•【文号】农办种〔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的通知农办种〔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部署安排,我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加强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的管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孙雯,电话:************,邮箱:*****************.cn。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郭刚刚,电话:************,邮箱:****************。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2年4月11日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以下简称“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等法人机构设立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的建立确定、运行管理、考核评估等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是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共享利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承担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质资源圃对种质的开发利用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育种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研究水平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作物育种和生产发展的水平,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基因大战”中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居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气候带,气候类型差异较大,自然条件复杂,孕育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圃,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高效、低能耗保存技术、遗传多样性鉴定、核心种质特性鉴定评价、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和网络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托普云农制定了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繁殖更新和保存技术规程;托普云农建成了甘肃省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初步实现了种质资源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开展了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和研究,一批创新种质和优异基因,在育种上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效支撑了全省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
托普云农通过种质资源圃对甘肃省种质资源圃的研究,查明了种质资源现状,并对主要种质资源圃进行了收集、整理、保存和评价鉴定,发掘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建立了农作物信息数据库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今后应加强农作物野生资源、稀特资源和国外资源的考察、收集,进一步拓宽现有基因库;创制优异性状突出或优异性状聚合的、可利用的中间种质或优异种质;加强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整理和鉴定评价,提高种质资源及其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圃信息和实物共享体系,促进资源的交换利用。
一、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意义:
为了发掘和收集各种农作物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使种质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遗传特性和很高的发芽力,对于品种改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并为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
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3类:
①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40%%左右,贮藏期为30年以上;
②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40~60%,贮藏期为5-15年左右;
③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3-5年;
二、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制冷部分:
1.冷冻机组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压缩机选用美国艾默生谷轮涡旋式高性能压缩机,机组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的双压缩机模式:
A据故障状态轮值。
当一台机组有故障出现,则备用机组立即启动,最大限度保护种子
B据时间轮值。
进行小时、日的运行时间轮值切换,延长机组寿命和等时运行。
C.据冷量轮值。
当一台机组冷量不能达到冷量要求,则第二台机组马上投入运行;而当系统出现冷量需求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则备用机组自动再切换到备用状态。
三、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除湿部分要求:
除湿机为低温转轮除湿机,确保在零下的环境里可以除湿。
四、育种信息化其他设备:
育种信息过程管理平台、育种信息移动采集终端、育种小区远程监控系统、种质资源保存库管理系统、麦穗形态测量仪、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油菜分支角度测量仪
五、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系统功能:
1、触摸屏液晶操作界面,可根据贮藏货物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控制精度高。
2、双温双待系统,双压缩机,双风道,在第一个系统有故障时,另一个系统立即启动,保证系统不间断工作
3、可与计算机通讯,记录数据。
完全做到无人值所,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4、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音响、声光报警器、网络客户端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等。
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
5、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
六、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技术参数:
1.在建筑面积5.3*5.6*
2.5米里独立控制制泠及除湿。
2.采用进口双制冷机组。
3.制冷设备室外机置于墙外。
4.控制系统全彩色手触摸屏进行控制。
5.显示内容:当前时间、温度、湿度及记录曲线。
6.历史数据记录数量:15000组数据,既可直接显示,又可用计算机下载。
7. 温控范围:-5℃~10℃库温
8.温度波动度:±1.5℃
9.控湿范围:60%RH以下
10.湿度波动度:±7%RH-10%RH
11.压缩机:压缩机选用进口高性能压缩机,机组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1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
13.电源:50Hz,380V三相五线制。
14.灭菌方式:紫外线灯。
15.光照度控制范围:采用节能型三防荧光灯照明系统350LUX达到操作照度即可。
七、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主控系统功能:
1. 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4.各档程序参数长期记忆,系统意外断电后可以自动恢复运行,并且不影响原来参数的设定,可按原有的设置继续运行,充分保证试验工作的连续性。
5.高温报警,异常报警功能: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有三种方式组成:声光警灯报警、电脑屏幕画面报警和短信群发报警。
短信可同时通知多人,扩大故障发生后的知情人数量。
主机时实及历史故障信息均可查询。
6.该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可有小型UPS直接拖动工作,确保断电情况下报警信息(声光,屏幕,短信群发)能正常发送。
八、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库体要求:
1.库体五面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保温板(厚度100mm)。
2.保存库保温门:开一扇800mm宽×2000mm高大门,每扇门开启方式为外单开启,确保内部开启优先(在外部锁闭情况下仍旧确保内部能够直接开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大门密封及结构:门框的密封采用特制的耐高低温的硅橡胶密封条,在门框处加装门框加热丝以防在低温情况下门框处凝露;门把手、饺链采用日本进口优质产品,可保证其强度,防止掉落;门框四周加强,即在门发泡前,在大门内侧焊接加强筋,可保证其强度,防止门的变形。
4.气压平衡装置:为了避免库房内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库房内外压力差对库房强度的影响,在每个库房侧壁处安装一套重力关闭型压力平衡装置。
5.库房内侧上方装有吊顶式冷风机和匀流送风板,匀流送风,提高库房内整体送风效率,进门有风幕保温隔离系统
6.暖通管道系统内材料为铜管。
7.内部地面:地面需采用专门的地面保温材料(隔热XPS保温板),加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上铺PVC地胶板。
达到:防水防滑,耐磨,保养方便:平常用清水拖把擦洗即可,遇有污渍,用橡皮擦或稀料擦试即可干净。
防火阻燃/耐酸碱。
传感器类型:铂电阻
通讯接口:RS485,USB
记录存储功能:有
库板厚度:长期大于12CM,中期库大于10CM
内置蜂鸣报警功能:可选,
另可选配外置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
显示功能:手触液晶显示
电源:外接直流380V电源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