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 2)产品部件或子系统划分及设计目标 ; 3)各部件或子系统的接口设计 ; 4)制定详细设计任务书、验收规范及进
度计划 。
详细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任务书,对各零部件进行详 细设计,确定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 料等参数,设计控制软件、设计电子、电 气系统的电路,选用合适的元件,绘制详 细的零件图、装配图等工程图,编写详细 的设计技术资料。详细设计还包括制定产 品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产品的成本分析和技术风险分析,对 产品的技术规格、性能指标和市场定位等 参数提出修改建议,确定产品是否立项。
•产品立项应给出生产设计要求表,表中所 列要求分为特征指标、优化指标和寻常指 标,即包括新产品的功能要求、技术规格、 性能指标、成本控制目标等。
概念设计阶段
输入的是产品规划的结果—设计要求表, 输出总体方案。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方 案包括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产品 部件或子系统划分及设计目标、各部件 或子系统的接口设计等三个方面,并给 出详细设计任务书、验收规范及进度计 划。
市场预测:产品的前期调研工作。调研内容 可分为三个方面:面向用户的产品市场调 研 ;面向产品设计的技术调研 ;面向产品 生命周期的社会环境调研。
技术可行性分析
内容包括 :
1)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 2)可选技术方案 ; 3)主要性能指标及技术规格的可行性 ; 4)主要技术风险 ; 5)成本分析 ; 6)结论及产品建议 。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
2.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概述 2.2 性能指标及分配方法 2.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2.4 系统的分析方法 2.5 知识扩展
机电一体化设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在各子系统中的合 理分配是机电系统集成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则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是以系统动态分析理论为基础对系统的稳 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等进行验证的过程, 形式上有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等;
详细设计必须按照总体的要求进行,在设 计过程中还可能伴随着许多的实验研究和 零部件的试制,以确定相关参数。
2.2 性能指标及分配方法
1、使用要求与性能指标 从产品的使用要求的角度看,性能指
标可划分为功能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和 安全性指标等三类。
功能性指标 :定义产品在预定的寿命 期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全部功能要求, 包括功能范围、精度指标、可靠性指标 和维修性指标等。
2、优化设计与性能指标
从设计的角度划分性能指标,有特征指标、 优化指标和寻常指标三类,它们在设计中 的限定作用不同。
特征指标:决定产品功能和基本性能的指 标,是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指标,构成机电 系统优化模型的约束。
优化指标:又称为评价指标,用来进行方 案比较的指标,其限定作用弱于特征指标, 可作为机电系统优化模型的优化目标。
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条件是系统的理论模型 的建立 。
性能指标 设 计
产品(模型)
产品(模型)
分 析
性能指标
2.1 系统设计概述
2.1.1系统设计的描述(什么是设计?)
从现代设计方法的观念看,“设计”就是 一个信息系统,输入的是需求,输出是设 计的结果。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是一个由时 间、逻辑和方法组成的三维系统。设计过 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可以反映为此三维空间 中的一个点。
详细设计
概念设计
产品规划
形态学矩阵 模糊理论 知识方法维
方法维,是设计过程 的各种思维方法、工 作方法和涉及的相关 领域知识
时间维
时间维,描述按时间 排列的设计目标流程;
分 综评 决 析 合价 策
逻辑维
逻辑维,是解决问题的逻 辑步骤,是在设计的工作 流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内所 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遵循 的思维程序;
经济性指标 :反映用户获得所需功能和性 能的产品需要付出的费用高低;对于生产 者则是完成产品生产制造的成本。对于生 产者和用户都希望在获得相同产品的同时 成本/费用越低越好。对于用户其成本包括 购置和使用费用。
安全性指标 :需要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它 既指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对操作者和周围其 他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危害程度,又指产品 本身因其它原因受损坏的可能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类型
开发性设计(全新设计); 适应性设计(原理方案不变,仅对功
能及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变参数设计(仅改变部分结构尺寸而
形成系列产品)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原则
机电一体化设计要遵循产品的一般设计原则 (在保证产品目的功能、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 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方法,以多功能化,节能化, 高效化满足市场要求。
性能指标分配
根据表2-1列出部分可行性方案的总成本表。
2.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是对系统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抽象,是
详细设计
生产设计要求表 (需求规格说明) 概念产品方案 工程图预测、技术可行性分析, 最后确定设计参数及设计制约条件,提出设计要 求,作为设计、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
需求分析:认识需求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设 计师应深入实际、细致观察、敏锐捕捉市场 的需求,并及时完成产品的开发和试制工作
注意:产品的功能往往与操作有着直接关系,功能越 多,操作越复杂。因此,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向多功能 化发展的同时,通过软件来改善产品的操作性能。使 产品向智能化发展。
2.1.2设计工作流程
一个全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大体可 以分为产品规划、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阶段。
产品规划过程
概念设计
寻常指标:作为常规要求的指标,一般不 定量描述且不出现在优化设计模型中,只 需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保证。
3、性能指标分配
分配的目的是合理限定各子系统对总体性 能指标的影响程度,是系统整体优化的保 障。
由于机电系统方案的多样性,各子系统的 形式不同,因此必须逐一列出它们的作用 形式。这些内容包括:相关设计参数、设 计参数受到的特征指标约束、设计参数对 优化指标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