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药文化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药膳的流派
• 宫廷药膳:专为宫廷中皇家贵族享用。选 料名贵珍奇,如:燕窝、鱼翅、熊掌、驼 峰、鲨皮、犀尾等各种山珍海味。有关宫 廷药膳的资料在宫廷档案中有所保存,如 《皇帝节次照常膳底档》就记载了清代宫 廷药膳。
• 民族药膳:如满族的“猪皮冻”,又叫 “益寿胶冻”。藏族人爱喝的青稞酒、 奶茶。每年正月十五,朝鲜族有吃“药 饭”的习俗,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红 枣、栗子、蜂蜜、白糖、桂皮粉等。
六、饮食文化
• 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 是关于饮食的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艺 术的文化综合体。 • 饮食之所以是文化,原因为:饮食是与生存同步的 现象,人的历史就是饮食的历史;每种菜系都是一 种文化,其中积淀了无数厨师和文人墨客的心血; 饮食有一种丰富的结构;还包括食客即消费者的心 情、情绪;甚至还包括哲学思想。
五、食疗与药膳的关系
• “食疗”和“药膳”的概念常被人们混淆,“食疗”和 “药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食疗和药膳在民间往往混同使用。 • 但严格来说,“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延 年益寿的一门学科,“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 食物加药物,但它又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 而是 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 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 用以防 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 食疗除正常食品外,可加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品。所 以药膳和食疗有一定的重叠。 • 药膳比单纯的食疗效果要突出,但技巧和难度更高一些。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陈传江 副主任医师
第六章 药膳文化
第一节 概论
一、药食同源
•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 绝对的分界线,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 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 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 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药食同源”是食物疗法的理论基础。 •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 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 •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 用,就称为食物。 •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 用,即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 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 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 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 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常吃的富有营养的食品。
三、食疗概念
• 食疗是饮食疗法的简称,其根据医食同源的原理, 利用食物的性质和药用价值,通过饮食手段,达到 医治或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 • 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 强壮体魄的目的。 • 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 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今的人通过食疗减 肥、护肤、护发。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 宋代官方修订《太平圣惠方》——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专 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治疗28种病症, 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剂形出现。 元朝由饮膳太医所编著的《饮膳正要》——我国最早的营 养学专著,收载食物203种,除了谈到对疾病的治疗,首 次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了正常人应加强饮食、营养 的摄取,用以预防疾病,并详细记载了饮食卫生、服用药 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现,颇有见解。
明代《本草纲目》——食疗药膳学日趋完善 书中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种,其中 专门列有饮食禁忌、服药与饮食的禁忌等。
《救荒本草》——记载了可供荒年救饥的食物 记载可食用的植物414种,并将其详细描图, 讲述其产地、名称、性味及烹调方法。
明清时期的食疗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提倡素 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历史悠久的药膳文化
• “药膳”这个词最早见于《后汉书· 烈女 传》,其中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 这样的字句。 • 《宋史· 张观传》也有“蚤起奉药膳”的 记载。 • 这些记载证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我 国已出现“药膳”其名。
• 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部分药性食物 在所记载的365种药材中,大枣、枸杞、地黄、 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贝母、 杏仁、乌梅、鹿茸、核桃、莲子、蜂蜜、龙眼、百 合等,都是具有药性的食物,常作为配制药膳的原 料。 •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 论》——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治疗, 提出了食疗禁忌和应注意的饮食卫生。
• 3、粥食类:此类药膳是以米、麦等粮食加一 定的补益药物煮成的半流体食品。这类药膳可 以用具有药用价值的粮食制成,也可以由药物 和粮食制成。(如苦瓜粥) 4、汤羹类:此类药膳是以肉、蛋、奶、海味 等原料为主加入药物经煎煮而成的较稠厚 的汤液。(如当归羊肉汤)
六、药膳的特点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一种有机结 合。它具有药品的治疗功效,又具有食 品的营养作用,但它不同于药品,也不 同于普通食品。有三大特点:
• 药膳的应用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汉代起,我国就 有药膳的记载,到明朝,我国的药膳早已走入平 常百姓家。 •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自然界到处觅食, 久而久之,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 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这种把食物 与药物合二为一的现象就是药膳的起源,也就是 所谓的“药食同源”。 •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饮食 养生记载,该书共有方剂13首,其中有8首属于药 食并用的方剂。
• 宗教类药膳:以孔府药膳最为有名。孔子 的 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府药膳 的特点,素以“三精四美”,即精良的原 料、精美的造型、精湛的烹饪艺术,味美、 色美、形美、盛器美著称。 • 道家药膳则非常注重饮食养生之道、食疗 和食忌,在原料的选择上,主张顺其自然。 其精华部分多为中医学所吸取。 • 佛家膳食以素食为主,其中药粥占重要地 位。
二、药食之别
• 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 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 • 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 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 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 都离不了。 • 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 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 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 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 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 效果。
七、药膳的选用(按药膳作用选用) 1、滋补强身类 此类药膳主要面向无疾病但身体虚弱者,食用 后主要作用是调整机体的组织功能,增强脏腑器官, 使全身各部位协调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如:人 参莲肉汤、蜂蜜桑椹膏等。
2、治疗疾患类 此类药膳是针对患者的疾病而烹制, 有治疗与辅助治疗的作用。适用于慢性病 人,所以需要长期食用。如消化导积药膳、 理气药膳、祛痰止咳药膳、清热药膳等。
•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设有“食治”专篇, 食疗已开始成为专门学科 共收载药用食物164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 大门类。孙思邈还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 资气血”、“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 耳” 《食疗本草》——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 专著,共收集食物241种,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 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
1、组方与施膳以中药理论为基础。注重整体, 辩证施食 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 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 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 定相应的食疗原则,按中医方剂的处方原则, 把药物和食物巧妙而科学地选配组合。 如气虚者应食用牛肉、山药、党参等,达 到补气的功效,人可以感到有了精神。据此原 理,血虚者食用龙眼肉,风寒咳嗽者食用葱白 粥,肺燥干咳食用百合粥,均可起到治疗的作 用。
五、药膳的种类
按药膳的性状可分为: • 1、菜肴类:此类药膳是以蔬菜、肉、蛋、鱼、虾等为原 料,配一定比例的药物制成的菜肴。这类菜肴可以制成冷 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如红枣炒木耳 ) • 2、米面食品类:此类药膳是以米和面粉为基本 原料,加一定补益药物或性味平和的药 物制成的馒头、汤圆、包子等各种饮食。 (如山药汤圆)
2、以传统的烹调技艺为手段。 以药物与食物为主要原料的药膳,是寓药于 食,寓食于药,取药之性,用食之味,即融药物 的功效和食物的美味于一体,用中国传统的烹调 技艺这一手段,借助焖、煨、蒸、煮、炒、烧等 方法,调制出色、香、味、美的药膳Biblioteka Baidu人们通过 享用,达到治疗疾病、保健机体、延年益寿的目 的。 3、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普通膳食的食用目的是充饥、维持生命或获 得一定物质享受。而服用一般药物则是为了治愈 某些病症。而食用药膳,除上述两种目的兼而有 之外,尚有增进健康,强壮肌肤,延长寿命的目 的。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 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 料的茶 食: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 饮食结构。 饮食文化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 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 人物轶闻、文献典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 药膳文化
一、药膳的起源
四、药膳概念
• 药膳是以食物和药物原料,经过烹调加工而 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效果的膳食。 • 药膳融中国独特的烹饪技艺与中医药学理论 于一身,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独有的一株奇葩。 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药膳“寓医于食”,既将食物赋于药用, 又将药物作为食物。药借食力,食助药威。 也可说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性味相辅 相成。 药膳既有营养价值,又具有防病祛疾、 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医方剂,又有别 于普通饮食,而是一种兼有药物治疗功效的 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3、保健益寿类 此类药膳是依据用膳者的病理、生理情况 特制的药性平和的膳食。通过食用主要达到提 高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抵抗 衰老等目的,所以此类药膳又分儿童、妇女、 老年保健药膳。如:小儿八珍糕、乌鸡白凤汤、 参麦团鱼、杜仲腰花等。
八、 药粥
• 药粥是药膳中最普通、最容易烹制的一种食物。中 国人食粥的历史悠久,繁简、丰俭由人。 (一)药粥的含义 • 1、取适量米谷和药一起煮,再加入一定调味品,即 成药粥。药借粥力,粥借药威,相辅相成,既治病 强身,又具有营养。 • 2、粥在中国的历史甚为悠久。然而加入中药与米谷 煮成粥治愈疾病的最早记载则见于汉代。汉代名医 张仲景对米药合用有明确论述,是使用药粥治病的 有成就的医生,是药粥治疾的先驱。
(二)药粥的实用价值
• 药粥有五大实用价值: 1、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用药粥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体 具有免疫力,疾病便从身边溜走,可达预防的 作用。如:玉米粉粥预防心血管疾病,胡萝卜 粥防治高血压,薏苡仁粥可预防恶性肿瘤等。 2、帮助治疗慢性病及病后调理。 慢性病患者,若依中医所嘱,选择药粥治 疗,可自我调理,提高胃肠功能,收到药半功 倍的效果。重病初愈,元气末复,内脏机能减 退,若用药粥调养,有利于消除邪气,调整胃 气。如:吃生芦根粥、沙参粥等,可养阴除热, 生津止咳,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四、药膳的制作
• 药膳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 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烧等 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根据患者身体的需 要进行中药的选料,对所选用的中药应根 据药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炮制、加工方 法及分离提取方法,以保证制成的食品既 具有一般美食的色、香、味、形,又可在 享受美味的同时,达到治病、保健和强身 的目的。
•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 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 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 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 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 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 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