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导联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L 电阻 电阻
中心电端
左上肢及左下肢,与心电图
机的正极连接,负极与中心 电端连接起来
F 电阻
缺点:记录的波幅小
电流计
VR连接方法
2. 加压肢体导联
Goldberger对“单极”肢体导联进行了改进,在描记某一肢 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就将那个肢体的导联与中心电端切断, 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即aVR、aVL和aVF导联 连接方式 aVR:探查电极-右手腕内侧,中心电端-左手腕+左下肢 aVL:探查电极-左手腕内侧,中心电端-右手腕+左下肢 aVF:探查电极-左下肢,中心电端-左手腕+右手腕
aVL = LA-(RA+LL)/2 =(Ⅰ导联-Ⅲ导联)/2
aVF导联为左下肢与改良Goldberger中心电端的电位差 aVF=LL-(RA+LA)/2=(Ⅱ导联+Ⅲ导联)/2
在心动周期每一时刻:aVR+aVL+aVF=0
3. 胸前导联
胸前导联测量的是各胸前电 极与Wilson中心电端之间的 电位差, Wilson中心电端以肢体电极 为基础计算出一个新的参照 电位,等于RA、LA、LL电 极电位的平均值,即 WCT=(RA+LA+LL)/3
6. 电极位置
三、Mason-Likar导联系统
做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时,将肢体导联电极放置在 躯干部位可以减少由上、下 肢体活动造成的噪音干扰。
Mason-Likar导联系统将上 肢电极放在锁骨下窝中部到 三角肌的插入部位,左下肢 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上肋缘与 髂嵴之间的中部。
三、Mason-Likar导联系统
四、扩展的导联
V1'~V6'导联:探查电极分 别置于V1~V6 上一肋间, V1〃~V6″导联:探查电极 分别置于V1~V6 上二肋间, V1'~V6'导联:探查电极分别 置于V1~V6 下一肋间,
V1″~V6″导联:探查电极分 别置于V1~V6 下二肋间,
适用于心肌梗死、身躯高大
五、简化的导联系统
aVR aVL
aVF
2. 加压肢体导联
改良后的Goldberger中心电端: aVR导联为(LA+LL)/2 aVF导联为(RA+LA)/2 aVL导联为(RA+LL)/2 aVR导联为右上肢与改良Goldberger中心电端的电位差 aVR=RA-(LA+LL)/2=-(Ⅰ导联+Ⅱ导联)/2 aVL导联为左上肢与改良Goldberger中心电端的电位差
正极-食管电极导线 负极-Wilson中心电端
双极食管导联
正极-食管电极导线端电极 负极-食管电极导线环电极
额面
五、简化的导联系统
2. EASI导联系统(简化为5个导联 电极):
E点、A点和I点同Frank导联系统 S点位于胸骨中线顶部(胸骨柄) 还有一个接地的参考电极提供垂直 方向的信号
除了正交数据外,EASI导联系统 还需要使用转换系数以生成人工合 成的12导联心电图。
五、简化的导联系统
EASI导联系统应用于心电监护患者
3. 胸前Fra Baidu bibliotek联
V1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和V4连接线的中点 V4在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 间相交处
V5在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在左腋中线V4水平处
4. 额面导联轴(Bailey 六轴系统)
将3个标准导联和3个加压肢体导联轴保持原有方向不变,角 度不变而移至0点处,得到的辐射状几何图形,称为Bailey 六轴系统(虚线负,实线正)
1. 标准导联
导联轴: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假想的连线,接心电图 机正极侧为正,接负极侧为负。
I导联 II导联 III导联
Einthoven法则:任一时刻,Ⅱ导联=Ⅰ导联+ Ⅲ导联 (LL-RA)=(LA-RA)+(LL-LA)
2. 加压肢体导联
Wilson “中心电端”:把安放在右上肢、左上肢与左下肢 的电极连通,为了消除皮肤阻力的干扰,在每根导线上各加 上5000Ω的电阻,中心电端(WCT)的电压接近零。 WCT=(RA+LA+LL)/3 “单极”肢体导联 将探查电极分别置于右上肢、
使用躯干电极位置记录的波形不同于标准12导联记录心 电图。 电极在身体位置不同影响心电图 躯干电极无法提供标准的肢体导联,中心电端的失 真变化会影响加压肢体导联和心前导联。 常规心电图相比,Mason-Likar导联系统对QRS波 群形态的影响比复极更大。
注意事项
肢端电极放置在躯干所记录的心电图不能被用来与常规 心电图相互交替使用进行连续比较。 检查婴幼儿时必需评估肢体导联放置于躯干对心电波形 振幅和间期的影响。 使用躯干肢体导联记录的心电图必需清楚标明。
Frank导联系统可产生心向量的正交的X、 Y和Z轴成分,
这些正交成分可以被合成三维心电向量 环并被展示在二维平面上(额面、横面 和矢状面);可以像心电图一样用电压 -时间记录的方式直接检测。 大量的正交导联数据转换可被用于生成 人工合成的12导联心电图
推算中使用的通用的转换系数常常不能 满足躯干形态和阻抗异质性的个体变异。
5.胸壁导联系统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的心电变化 V1~V6反映室间隔、前壁、前侧壁的心电变化
右肺 左肺
左房 右房
左室
V6
胸壁
V1 右室 V2
V5 V3 V4
6. 电极位置
Einthoven最初通过四个肢体电极定义了额面肢体导联。以右 下肢电极作为电学参照可以改善共模抑制比消除不必要的噪音 肢体导联的电极连接在手腕内侧和脚踝上,同时病人头下垫枕 仰卧 常规12导联的记录,1975年,AHA推荐4个肢体导联电极放在 远离肩膀和臀部的远端(当时认为电极不一定必须放在手腕和 脚腕处)。但试验证明,电极放在肢体不同的部位可以形成不 同的心电图,特别是电极放在左上肢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电极沿着肢体放置的位置可以影响心电图的电压和间期, 尤其是肢体导联
六、改良的CL导联(MCL导联)
常用于心电监护导联 MCL1导联为改良的左臂胸1导联 正极—V1位置
负极—左锁骨下窝
地线—右锁骨下窝 有助于鉴别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早搏 MCL6导联为改良的左臂胸6导联 正极—V6位置 负极—左锁骨下窝 地线—右锁骨下窝
七、食管导联
食管位于心脏后方,大约在其 长度3/4处与左房后壁相邻, 再向下靠近左室 单极食管导联
二、常规12导联
标准导联
(I、II、III) 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 胸前导联 (V1~V6)
1. 标准导联
I导联:左上肢与右上肢之间的电位差(LA-RA) 左上肢电极板连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连负极 II导联:左下肢与右上肢之间的电位差(LL-RA) 左下肢电极板连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连负极 III导联:左下肢与左上肢之间的电位差(LL-LA) 左下肢电极板连心电图机正极,左上肢连负极
不需要肢体电极,允许患者四周移动并免除心电信号中难以 容忍的干扰 不需要确定肋间间隙并且可以避开乳房,相对简化了电极放 置的解剖学定位 躯干不均一性限制了从EASI导联系统合成12导联心电图的准确性 人工合成心电图的波形间期和振幅可能不同于相应的常规心电图 EASI导联合成的12导联心电图对复极变化监测的准确性 还需验证
新生儿和儿童中用躯干肢体导联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
成年人中记录的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
坐位和立位记录的心电图不等同于标准仰卧位心电图。
四、扩展的导联
右胸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侧胸壁(V3~V6对 应部位),用V3R ~ V6R表示,常用于右室肥大、 扩大、右室梗死、右位心及心脏移位等 后胸导联:V7探查电极置于左腋后 线、V8左肩胛线、V9后正中线,与V4 同一水平,常用于左室肥大、心肌 梗死或心脏移位
-aVR
4. 额面导联轴( Cabrera 排序法)
Cabrera(或称有序)排序法按照解剖学渐进排列额面导联,使 其类似于心前导联从V1到V6的顺序一样而更符合逻辑和次序。 右→左依次为Ⅲ、aVF、Ⅱ、 -aVR 、Ⅰ及aVL导联。 额面肢体导联反映的是额面、下壁 、 前侧壁及室间隔上部心电图变化。 Cabrera排序法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空 间定位及计算额面电轴。
心电图导联系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立群
一、导联的定义
心电图记录的是随心动周期变化的体表特定位置的电位差。为 测定电位差并利用其描记产生心电波形而连接在人体的电极对 称为导联,导联实指电极与心电图机的连接方式和描记方法。 根据电子学测试原理,任何心电导联系统本质都是双极导联。 构成导联的电极对可以直接由置于人体表面上任意两点的电极 组成,也可以由数个电极组合成2个电极中的1个。
应用数学原理从简化的导联系统可以构建一个人工合成的12 导联心电图 1. Frank导联系统(需要7个电极):
其中5个应用在第五肋间与胸骨左缘交叉的水平面定位点: A点位于左腋中线 C点在左胸壁前部E点与A点中间, E点在胸骨前面中间, I点位于右侧腋中线, M点在后背部脊柱中间。 H点位于后颈部与躯干连接处 F点位于左足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