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常识晶体与非晶体课时练习

晶体常识晶体与非晶体课时练习
晶体常识晶体与非晶体课时练习

第一节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

班级学号姓名

1.下列物质有固定熔、沸点的是

()

A.CuSO4溶液B.石蜡C.玻璃D.白磷

2.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就是固体B.有些晶体是纯净物,有些晶体是混合物

C.晶体从外观上看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D.不同的晶体可能有不同的几何形状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蓝晶石(Al2O3·SiO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104。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是:()

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区别的叙错误的是

()

A.化学性质不同B.物理性质不同C.外观形状不同D.微粒状态不同5.下列现象表现为晶体的自范性的是

()

A.NaCl溶于水B.KMnO4受热分解

C.不规则的晶体能生长成规则的D.碘升华

6.制取晶体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物质凝固B.气态物质冷却不经过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C.溶质从溶液中析出D.萃取、分液

7.关于晶体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内部的质点排列规则有序B.凡是有棱角的物质就是晶体C.晶体的外观规则,但是有些内部结构是无序的D.粉末状的物质不是晶体

8.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则它表示的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

A.是晶体B.可能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

C.是玻璃D.不能确定

9.市场上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老百姓对宝石的知识知道得不多,常用玻璃制品代替宝石出售给群众,骗取钱财。如果你是执法人员,你如何简单鉴别

()

A.高温灼烧B.分别在玻璃上刻划,看痕迹

C.在光线下观察其形状和折光性D.测密度

10.光纤和某一种玻璃的主要成分都可看成是SiO2,则()

A.前者是晶体,后者是非晶体B.两者都是非晶体

C.两者都是晶体D.后者是晶体,前者是非晶体11.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

()

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

B.气态H2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

C.熔融的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12.晶体的自范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呈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而非晶体的熔点

_____________;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填表:

15

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⑴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的作用是。

⑵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⑶在表面皿上是碘的(填“晶体”、“非晶体”)

⑷这种方法是,制取晶体的方法还有、

16.某同学为了研究晶体的性质做如下的实验:

⑴在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硫酸铜,配成饱和溶液⑵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

⑶取一小的硫酸铜晶体,去除晶体的一小角⑷用头发系住晶体,把另一头系在一玻璃棒上,并悬在烧杯口,晶体浸没在溶液中⑸过一夜后,取出发现小晶体长大、规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要加过量的硫酸铜?如果不过量,现象又如何?

⑵小晶体长大、规则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节晶体常识(1)

晶体与非晶体

参考答案

1.D 2.CD 3.D 4.D 5.C 6.D 7.A 8.C 9.BC 10.A 11.AC

12.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固定,无固定;x-射线衍射实验。

13.(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x-射线衍射实验。

15.⑴冷却碘蒸汽⑵烧杯中充满紫色的蒸汽,在表面皿上有紫黑色的警惕⑶晶体⑷凝华,熔融态物质凝固、结晶

16.⑴加过量的硫酸铜是使晶体长大,晶体的大小不变,但是变规则

⑵说明晶体的规则几何外形、晶体的各向异性

晶体晶胞结构

物质结构要点 1、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定义:1、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 2、第四周期,包括3d与4S 电子 电子排布图 熟练记忆 Sc Fe Cr Cu 2、S能级只有一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只有1种球形 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3种纺锤形 d能级有五个原子轨道向空间伸展方向有5种 一个电子在空间就有一种运动状态 例1:N 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有4种 N原子有5个原子轨道 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有7种 未成对电子有3个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式分析 例2 3、区的划分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如Cu最后填入3d与4s 故为ds区 Ti 最后填入能级为3d 故为d区 4、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反常情况:S2与P3 半满或全 满较稳定,比后面一个元素电离能较大) 例3、比较C、N、O、F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 F >N>O>C 例4、某元素的全部电离能(电子伏特)如下: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23.6 35.1 54.9 77.4 113.9 138.1 739.1 871.1 回答下列各问: (1)I6到I7间,为什么有一个很大的差值?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4和I5间,电离能为什么有一个较大的差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有 __________________层。最外层电子构型为 ______________ 5、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无反常)------------F> O >N >C 6、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如:锂 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 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 7、共价键:按原子轨道重叠形式分为:σ键和π键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单键 -------- 1个σ键 双键------1个σ键和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和2个π键 8、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 例5、N2 CO CN-- C22-互为等电子体 CO2 CS2 N2O SCN-- CNO-- N3- 互为等电子体 从元素上下左右去找等电子体,左右找时及时加减电荷,保证价电子相等。 9、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化学式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含有 孤对电子对数 VSEPR模型 分子立体构型杂化类型 ABn SO3

晶体的常识教学反思

《晶体的常识》教学反思 晶体的常识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晶体,它们都具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的内容作为第一节《晶体常识》。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由于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其间出现了诸多抽象名词,如:“自范性、各向异性、无隙并置、晶胞”,以及研究原子对晶胞的贡献等,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成为本节课的难点。作为执教者运用身边事物,直观录象、图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等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比较巧妙地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本节内容。 利用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固体,教师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硝酸钾等和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以及部分它们的图片,以物激趣,引出晶体的学习。然后提出疑问:如何对这些固体进行分类?提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合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展示玛瑙和水晶饰品学生描述外观,播放玛瑙和水晶形成过程的录像,提出问题:二者材质有何关系?水晶的天然规则几何外形是如何形成的?为何玛瑙不象水晶一样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通过视频材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知,紧扣视频设计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自范性”和“自范性条件”这两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轻松地了解。展示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晶体呈现多面体外形?晶体有什么性质?怎样鉴别晶体与非晶体?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通过和学生一起回忆水晶、玛瑙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进行碘升华的实验,

晶体的常识(晶胞)教学设计复习进程

晶体的常识(晶胞)教 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晶胞)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霞 教学设想 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本教案选择《晶胞》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试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建构起晶胞的概念,通过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并把自己制作的晶胞模型拼凑成晶体模型,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体会由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的过程。 2.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不同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空间结构。 2.知道研究晶体结构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形成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若干晶体和晶胞,组织学生讨论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引导学生建立以晶胞为基本结构研究晶体的思想,结合课本图3-7铜晶胞,展示实物模型,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一个晶胞里只含4个铜原子?学生自学、讨论并归纳出立方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然后设置问题:如果为三棱柱晶胞或者六棱柱晶胞,又该如何计算?举一反三,巩固了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计算。最后利用课本学与问与课后习题3,进行训练反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 [多媒体演示](1)不同类型的晶体图片:玛瑙、水晶、碘等; (2)同一晶体,不同大小的图片。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蜂巢、晶胞实物模型、乒乓球、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上课前,我已经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身边的固体物质,大家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呢?(学生七嘴八舌,并展示各自的固体)[教师]同学们带来的固体物质可真是琳琅满目啊!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只带了几样,想知道别人收集了哪些固体物质吗?(学生:想)下面我们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互相交流一下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固体物质进行分类呢?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所带的物品,并分类(教师进行巡视) [教师]:请这组同学将你们带来的固体和交流的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 [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其实,同学们也许没有留心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固体,当然也有的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固体。 [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教师讲述]我们就将这些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晶体,而另一些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非晶体。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设计意图:课前请同学收集身边的固态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分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汇报。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

晶体相关基础知识

石英晶体基本常识 一、基础概念 1、石英晶体谐振器:利用石英晶体的逆电压效应制造具有选择频率和稳定频率的无线电元件。 电介质由于外界的机械作用,(如压缩?伸拉)而在其內部产生变化,产生表面电荷的现象,叫压电效应,如果将具有压电效应的介质至于外电场中,由于电场的作用,会引起介质內部正负电荷中心位移,而这一位移产生效应为逆压电效应 2、晶片的主要成分SiO2(二氧化硅)密度:2.65g/cm3分子量:60.06 3、振动模式晶体分为以下两类: AT 基频:BT 在振动模式最低阶次的振动频率 CT DT 3次 泛音:5次晶体振动的机械谐波,泛音频率与基频频率之比, 7次接近整倍数,又不是整倍数。 9次 AT与BT如何区分 1)通过测量晶片厚度 AT厚度t=1670/F0 F0-晶体标称频率 BT厚度t=2560/F0 2)通过温选根据晶片的拟合曲线来确定 3)通过测量晶体的C0、C1、TS、L、T来确定 4、按规格分为:HC-49S,HC-49U,HC-49S/SMD,表晶(3*8、2*6),UM系列等 HC-49S HC-49U HC-49S/SMD 表晶 陶瓷SMD 钟振UM系列 5、标称频率:晶体技术条件中所给定的频率,如4.000MHz,12.000MHz,25.000MHz等 6、调整频差:在规定条件下,基准温度时,工作频率相对于标称频率所允许的偏离值(如: ±30ppm、±25ppm)

7、串联谐振频率(FR):晶体本身固有的频率 8、负载谐振频率(FL):在规定条件下,晶体与一负载电容相并联或相串联,其组合阻抗呈现 出来的谐振频率。 9、负载电容:在振荡电路中晶体两脚之间所有的等效电容量之和.在通常情况下IC厂家在规格书中都会给出推荐的晶体匹配电容. 说明:负载电容CL是组成振荡电路时的必备条件。在通常的振荡电路中,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感抗,而振荡电路作为一个容抗被使用。也就是说,当晶体两端均接入谐振回路中,振荡电路的负阻抗-R和电容CL即被测出,这时,这一电容称为负载电容。负载电容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负载电容小时,频率偏差量大,当负载电容提高时,频率偏差量减小。当振荡电路中的负载电容减少时,谐振频率发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当电路中发生一个小变化时,频率的稳定性就受到巨大影响。负载电容可以是任意值,但10-30PF会更佳。 10、温度频差(F/T):在规定条件下,工作温度范围内,相对于基准温度时工作频率允许的偏离 值 11、基准温度:25±2℃,湿度:50%±10% 12、谐振电阻(RR):在规定条件下,晶振在谐振频率时的等效电阻 13石英晶体谐振器等效电路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振动实质上是一种机械振动。实际上,石英晶体谐振器可以被一个具有电子转换性能的两端网络测出。这个回路包括L1、C1,同时C0作为一个石英晶体的绝缘体的电容被并入回路,与弹性振动有关的阻抗R1是在谐振频率时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谐振阻抗。(见图1)

晶体常识练习

晶体的常识 一、选择题(共48分) 1.下列物质都是固体,其中不是晶体的是( ) ①橡胶 ②石墨 ③冰 ④干冰 ⑤冰醋酸 ⑥石蜡 ⑦玻璃 A .①⑥⑦ B .①②⑦ C .②④⑤⑦ D .①③⑥⑦ 2.现有四种晶体,其构成粒子(均为单原子核粒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 3.(双选题)下图中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是晶体 B .b 是晶体 C .a 是非晶体 D .b 是非晶体 4. 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的最高纪录。如右图所示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MgB B .MgB 2 C .Mg 2B D .Mg 3B 2 5.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 g/cm 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N A ·a 3·ρ B.N A ·a 3·ρ6 C.N A ·a 3·ρ4 D.N A ·a 3·ρ8 6.不能够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选项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 B .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 .石墨的熔点为3 625 ℃ D .在石墨的X -射线衍射图谱上有明锐的谱线 7.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析出的固体不是晶体

B.假宝石往往是玻璃仿造的,可以用划痕的方法鉴别宝石和玻璃制品 C.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但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 D.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 8.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Ni3 A.Mg B.MgC2Ni C.MgCNi2 D.MgCNi3 9.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10.(双选题)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就是固体B.有些晶体是纯净物,有些晶体是混合物 C.晶体从外观上看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D.不同的晶体可能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11.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微粒无规则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微粒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12.有四种晶体,其粒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不是MN的是() 二、填空题(共52分) 13.(9分)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 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如图所示,请回答: (1)B—B键键角为________。 (2)晶体硼中硼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_; B—B键有______条。 14.(12分)有一种蓝色的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CN-。

典型晶体晶胞结构

典型晶体晶胞结构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混合型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1.元素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3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 是,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 H n 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11山东高考) 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 ag·cm-3,A 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 CaO晶胞体积为cm3。 3.(2011新课标全国)六方氮化硼BN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各氮原子、________各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

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 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 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如图所示。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1/8+6×1/2+4=8,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 和4个B 原子。由于立方氮化硼的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N 和4个B 原子,其质量是 g 2510 02.6423??是,立方体的体积是(361.5c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g·cm -3。 4.(4)元素金(Au )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 同族,Au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 原子处于面心,Au 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 原子与Au 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4)Au 电子排布或类比Cu ,只是电子层多两层,由于是面心立方,晶胞内N (Cu )=6×21=3,N (Au )=8×8 1=1;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 原子与Au 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 原子与Au 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为CaF 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____。H 8AuCu 3 5.(2010山东卷)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 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 2+ 处于晶胞中心,O 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每个Ba 2+与 个O 2-配位。 6.(4) 2CaC 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 晶体的相似(如右图所示),但2CaC 晶体 中含有的中哑铃形22C -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2CaC 晶体中1个2Ca +周围距离最近的22C -数目为 。 7.(09江苏卷21 A )③在1个Cu 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 含的Cu 原子数目为 。

《晶体的常识》第二课时学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2课时) 【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晶胞的定义 2.掌握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回顾与思考】 1.晶体有什么特征? 2.如何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阅读】P63 -64 1.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 图晶胞与晶体关系?并完成:1.晶胞是。一般说来,晶胞都是,整块晶体可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而成;即指所有晶胞 都是的,相同。 2.晶体化学式的确定主要采用均摊法,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用,则该粒子对一个晶胞的贡献为1/n。 ⑴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即晶胞对该粒子的均摊结果): ①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②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③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④处于体内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⑵非长方体晶胞粒子对晶胞的贡献视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P71),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正六边形,其顶点(一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典例解悟】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晶体,试写出: (1)甲晶体的化学式(X为阳离子)为。 (2)乙晶体中A、B、C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3)丙晶体中每个D周围结合E的个数是个。 【对点练习】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2、钙-钛矿晶胞结构如图2-9所示。观察钙-钛矿晶胞结构, 求该晶体中,钙、钛、氧的微粒个数比为多少? 【学与问】教材p64 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I2)、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 【本堂小结】晶胞及与晶体的关系(以计算为主) 【对点练习】3.下列有关晶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胞是晶体中的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B.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C.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属于该晶胞 D.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4.某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 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A.1∶3∶1 B.2∶3∶1 C.8∶6∶1 D.4∶3∶1 5.现有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可推知: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丙晶胞中有______个C离子,有________个D离子。

晶体的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 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 [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 [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微观结构 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讲解] 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投影]图3-1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讲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水晶球是岩浆里熔融态的si02侵入地壳内的空洞冷却形成的。剖开水晶球,常见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内层才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其实,玛瑙和水晶都是二氧化硅晶体,不同的是,玛瑙是熔融态si02快速冷却形成的,而水晶则是热液缓慢冷却形成的。 [讨论]除以上水晶和玛瑙是熔融态冷却得到的,根据所学知识还有那些方法得到晶体? [汇报并板书] 2、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投影]硫晶体、碘晶体、硫酸铜晶体的获得 [分组实验1] 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小烧杯上,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3、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投影]晶体二氧化硅与非晶体二氧化硅微粒排列情况: [自学]晶体特点自然段。 [提问]什么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板书]4、晶体的特点①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②各向异性;③晶体的熔点较固定。 [讲述]各向异性:像人们在观察大幅图案画时的视觉感受,对不同的图案画的感受当然是不同的,而对于同一幅图案画来说,由不同的方向审视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晶体

高中化学选修三几种典型晶体晶胞结构模型总结

学生版:典型晶体模型 晶体晶体结构晶体详解 原子晶体 金 刚石 (1)每个碳与相邻个碳以共价键 结合, 形成体结构 (2)键角均为 (3)最小碳环由个C组成且六个原子不 在同一个平面内 (4)每个C参与条C—C键的形成,C 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 S iO 2 (1)每个Si与个O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 四面体结构 (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 1 2 O”,n(Si)∶n(O)= (3)最小环上有个原子,即个O,个 Si 分子晶体 干 冰 (1)8个CO 2 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心 又各占据1个CO 2 分子 (2)每个CO 2 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 CO 2 分子 有个 冰 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个水分子,以 相连接,含1 mol H 2 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 mol“氢键”。 N aCl(型) 离 子晶 体 (1)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Cl-(Na+)有个。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 的 Na+有个 (2)每个晶胞中含个Na+和个Cl-

C sCl (型) (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有个,每个Cs+(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s+(Cl-) 有个 (2)如图为个晶胞,每个晶胞中含 个Cs+、个Cl- 金属晶体 简 单六 方堆 积 典型代表Po,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 52% 面 心立 方 最 密堆 积 又称为A 1 型或铜型,典型代表, 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74% 体 心立 方 堆 积 又称为A 2 型或钾型,典型代表, 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68% 六 方最 密 堆 积 又称为A 3 型或镁型,典型代表, 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74% 混合晶体石墨 (1)石墨层状晶体中, 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 (2)平均每个正六边形 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C

晶体的常识(公开课)

晶体的常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常识、情感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教学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引言】走进化学实验室,我们能见到很多的固体。例如黄色的硫磺、紫黑色的碘、蓝色的硫酸铜、白色的碳酸钙等。放眼世界,自然界中有绝大多数的物质是固体。生活中常见的更多也是固体,例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木材等等。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以下这些美丽的晶体。 【ppt投影】图片展示 图一:亚洲之星,天然蓝宝石,产于缅甸,是世界著名珍宝 图二:柯伊诺尔,又名光明之山,是世界最古老名钻。曾用来制作王后伊丽莎白的王冠。象征着财富和权利,也引发了无数次血腥屠杀和争斗。许多一度拥有它的君王,最终厄运当头。图三:希望之星,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星”是以现实中“希望之星”为原型的。它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它给拥有的它的主人也带来了厄运。 图四:最大的绿色钻石金绿石猫眼 图五:英王权杖英帝国王冠 图六:祖母绿猫眼石紫水晶黄水晶 图七:自然界美丽的雪花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晶体,现在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以下哪些是晶体?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1、4、6。因为它们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师】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投影+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晶体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例如NaCl、I2、金刚石等。 非晶体是无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例如:松香、蜡烛、玻璃等 2、分类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完美版

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教学内容: 1.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2.掌握两种类型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3.了解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初步知识,讨论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时数:6学时 分子结构包括: 1.分子的化学组成。 2.分子的构型:即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键长,键角和几何形状等。 3.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 化学上把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化学键。化学键可 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第一节共价键理论 1916年,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得到稳定电子层结构。 定义:原子间借用共用电子对结合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对共价键的形成的认识,发展提出了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1.1共价键的形成 1.1.1 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应用量子力学) 当两个氢原子(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会发生相互作用。每个H原子核不仅吸引自己本身的1s电子还吸引另一个H原子的1s电子,平衡之前,引力>排斥力,到平衡距离d,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H原子的玻尔半径:53pm,说明H2分子中两个H原子的1S轨道必然发生重叠,核间形成一个 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较大的区域。这样,增强了核间电子云对两核的吸引,削弱了两核间斥力,体系能量降低,更稳定。(核间电子在核间同时受两个核的吸引比单独时受核的吸引要小,即位能低,∴能量低)。

1.1.2 价键理论要点 ①要有自旋相反的未配对的电子 H↑+ H↓ -→ H↑↓H 表示:H:H或H-H ②电子配对后不能再配对即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和同数目的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成键。如:N:2s22p3,N≡N或NH3 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③原子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 (重叠得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1.1.3 共价键的类型 ①σ键和π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 s-s :σ键,如:H-H s-p :σ键,如:H-Cl p-p :σ键,如:Cl-Cl π键, 单键:σ键 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 叁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例:N≡N 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 σ键π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头碰头肩并肩 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存在 沿轴转180O符号不变符号变 牢固程度牢固差 含共价双键和叁键的化合物的重键容易打开,参与反应。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

晶体的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常识、情感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教学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以前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组成物质的质点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质点间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和质点排列的有序或无序,物质主要可分为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有关晶体的知识。 【板书】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 【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师】 如:NaCl、I2、金刚石等。 【板书】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师】如:松香、蜡烛、玻璃等等。 【板书】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4、晶体具有自范性的条件 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师】熔融态物质凝固,但如果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规则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击块状物。如: 快速冷却 玛瑙 缓慢冷却 水晶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晶体的特点。 【板书】二、晶体的特点 1、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师】 晶体二氧化硅 非晶体二氧化硅 晶体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整齐的、规则的几何外形。如教材中所给出的几种晶体的外观。虽然由于生成晶体的条件不同,所得到的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外曲,但晶体表面的夹角(晶角)总是不变的。 【板书】2、有固定的熔点。 【师】加热晶体,温度达到晶体熔点时即开始熔化,在完全没有熔化之前,继续加热,温度不现升高。这时所供给的热都用来使晶体熔化,完全熔化后,温度才开始升高。 加热非晶体,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后开始软化,流动性增强,最后变为液体。从软化到完全熔化,中间经一定的较长的温度范围。也就是说,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板书】3、有各向异性。 【师】由于晶格各个方向上的排列的质点的距离不同,而导致晶体各个方向上的性质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如:云母的离解性(晶体容易沿着某一平面剥离的现象)就不同。如沿两层平面的平行方向剥离就容易,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剥离就困难得多。 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为与层平行方向上导电率的1/10000。 这种各向异性还表现在晶体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及其他电学性质上。 【板书】4、当单一波长的X —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斑点或谱线。 【师】这就是X -衍射。晶体能使X —射线产生衍射,而非晶体却X —射线只能使产生散射。 X —射线衍射法是用来研究晶体的主要方法。一般是从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两个方面去研究。前者主要研究点阵结构的周期性,后者主要研究点阵中原子分布的情况。两者结合就熔融态SiO 2

晶体的常识(晶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晶胞)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霞 教学设想 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 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 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 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 所含的原子数。 本教案选择《晶胞》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试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 方式,使学生建构起晶胞的概念, 通过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并把自己制作的晶胞模型拼凑成晶 体模型,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 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提升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体会由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的过程。 2.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不同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空间结构。 2. 知道研究晶体结构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形成求真务实、 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 胞的关系,动手制作晶胞模型, 图3-7铜晶胞,展示实物模型, 讨论并归纳出立方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或者六棱柱晶胞,又该如何计算?举一反三, 用课本学与问与课后习题 3,进行训练反思。 利用多媒体演示若干晶体和晶胞,组织学生讨论晶体与晶 引导学生建立以晶胞为基本结构研究晶体的思想, 结合课本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一个晶胞里只含 4个铜原子?学生自学、 然后设置问题:如果为三棱柱晶胞 巩固了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计算。 最后利

选修三 第1节 晶体的常识 教案.doc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 [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 4 )、黄色的硫黄、紫 黑色的碘(I 2)和高锰酸钾(KMnO 4 )、蓝色的硫酸铜(CuSO 4 ·5H 2 0)、白色的碳酸钙等。放 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 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 [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 [ 自范性微观结构 晶体有(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型)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 期性的有序排列 非晶体没有(不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 型)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 自动发生的过程。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投影]图3-1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讲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水晶球是岩浆里熔融态的Si0 2 侵入地壳内的空洞冷却形成的。剖开水晶球,常见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内层才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其实,玛瑙和水晶都是二氧化硅晶体,不同的是,玛瑙是熔融态 Si0 2 快速冷却形成的,而水晶则是热液缓慢冷却形成的。 [讨论]除以上水晶和玛瑙是熔融态冷却得到的,根据所学知识还有那些方法得到晶体? [汇报并板书] 2、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投影]硫晶体、碘晶体、硫酸铜晶体的获得 [分组实验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少量碘,用一个表面皿盖在小烧杯上,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2]用显微镜观察几种晶体结构:(K 2Cr 2 O 7 、KNO 3 、萘)

晶体的常识(晶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晶胞)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霞 教学设想 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本教案选择《晶胞》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试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建构起晶胞的概念,通过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并把自己制作的晶胞模型拼凑成晶体模型,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体会由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的过程。 2.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不同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空间结构。 2.知道研究晶体结构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形成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若干晶体和晶胞,组织学生讨论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引导学生建立以晶胞为基本结构研究晶体的思想,结合课本图3-7铜晶胞,展示实物模型,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一个晶胞里只含4个铜原子?学生自学、讨论并归纳出立方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然后设置问题:如果为三棱柱晶胞或者六棱柱晶胞,又该如何计算?举一反三,巩固了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计算。最后利用课本学与问与课后习题3,进行训练反思。

晶体常识晶体与非晶体课时练习

第一节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 班级学号姓名 1.下列物质有固定熔、沸点的是 () A.CuSO4溶液B.石蜡C.玻璃D.白磷 2.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就是固体B.有些晶体是纯净物,有些晶体是混合物 C.晶体从外观上看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D.不同的晶体可能有不同的几何形状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蓝晶石(Al2O3·SiO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1∕104。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是:() ①硬度②导热性③导电性④光学性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区别的叙错误的是 () A.化学性质不同B.物理性质不同C.外观形状不同D.微粒状态不同5.下列现象表现为晶体的自范性的是 () A.NaCl溶于水B.KMnO4受热分解 C.不规则的晶体能生长成规则的D.碘升华 6.制取晶体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物质凝固B.气态物质冷却不经过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C.溶质从溶液中析出D.萃取、分液 7.关于晶体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内部的质点排列规则有序B.凡是有棱角的物质就是晶体C.晶体的外观规则,但是有些内部结构是无序的D.粉末状的物质不是晶体 8.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则它表示的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 A.是晶体B.可能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 C.是玻璃D.不能确定

9.市场上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老百姓对宝石的知识知道得不多,常用玻璃制品代替宝石出售给群众,骗取钱财。如果你是执法人员,你如何简单鉴别 () A.高温灼烧B.分别在玻璃上刻划,看痕迹 C.在光线下观察其形状和折光性D.测密度 10.光纤和某一种玻璃的主要成分都可看成是SiO2,则() A.前者是晶体,后者是非晶体B.两者都是非晶体 C.两者都是晶体D.后者是晶体,前者是非晶体11.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 () 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 B.气态H2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 C.熔融的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12.晶体的自范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呈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而非晶体的熔点 _____________;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填表: 15 把小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⑴并在表面皿上加少量冷水的作用是。 ⑵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⑶在表面皿上是碘的(填“晶体”、“非晶体”) ⑷这种方法是,制取晶体的方法还有、 。 16.某同学为了研究晶体的性质做如下的实验: ⑴在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硫酸铜,配成饱和溶液⑵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 ⑶取一小的硫酸铜晶体,去除晶体的一小角⑷用头发系住晶体,把另一头系在一玻璃棒上,并悬在烧杯口,晶体浸没在溶液中⑸过一夜后,取出发现小晶体长大、规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要加过量的硫酸铜?如果不过量,现象又如何? ⑵小晶体长大、规则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