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与研究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399b41cf18583d0496459be.png)
6 7 1 0 0 0
【 摘要】 目的 研 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 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 并为今后 的护理制定 更好 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 2 5 2例抑郁症 患者进行护理 的回顾性分析 , 将患者分为两组 , 对 照组 1 2 6例 , 提供 常规的护理措施 , 干预组 1 2 6例 , 进行健康教育 、 心理护理 、 舒适护理等干预 , 运用抑郁 自评量表进行两组患者 的心理状 况调 查 , 探讨 护理 干预对患者康复的
满希望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 . 2 . 3 舒适护理 良好的治疗 环境 对患者的心情 和面对治疗 的态
序 随机 、 平均分为两组 , 对照组 1 2 6例 。 干预组 1 2 6 例。 见表 1 。
表1 观察 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抑郁 程度比较 ( %) 】
度具有重大影 响 , 为保证患者 能够在 良好 的环 境 中调整情绪 , 安 心治疗 , 护理人 员应重视对患者 的舒适护理。首先要 保证 医院病 房 的环 境质量 , 做 好每 日的清洁和 消毒 , 保 持病 房空气流通 , 床 铺整洁 。 其次 , 保证医院公共环境 的安全卫生 , 消除卫生死角 。 另 外, 建立 好医院的人文环境 , 为患者提供 良好 的人文帮助。
心 中的苦 闷 , 并适 时适度 的予 以排解 , 理解 患者 的心理 . 对患者
该组 研究所 涉 及 的患者 是在该 院住 院 的 2 5 2例抑 郁 症 患 者, 其中, 男性患者 1 5 0例 , 女性患者 1 0 2例 ; 最 大年 龄 6 4岁 , 最 小 年龄 3 1 岁, 平均 年龄 4 2岁 ; 2 5 2例患者均符合 I C D 一 1 0的抑郁
用药 能够达 到最好 的疗 效 , 防止 患者服假药 、 藏药 。 避免患者一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469a4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7.png)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患者,应 该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策
略。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 改善产后抑郁症,有助于提高母
婴生活质量。
对实践的建议和应用价值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以便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 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01
02
03
干预效果因人而异
心理护理干预对每个人的 效果可能不同,部分产妇 的抑郁症状可能无法得到 显著改善。
时间和精力投入
心理护理干预需要投入一 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忙 碌的产妇和家庭来说,可 能难以坚持。
依从性问题
部分产妇可能对心理护理 干预的依从性不佳,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她们的 参与度。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和诊断,及时识 别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的专 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THANKS.
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严重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的产妇。
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
健康教育:向产妇普及产后抑郁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自身情绪 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增强其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
实验组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支持: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感受,提供支持和安慰,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 尊心。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心 理护理干预,提供亲子教育、夫 妻关系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以改 善家庭氛围和支持系统。
研究结果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f3abd6758fafab069dc0228.png)
s tt inf a c ( 00 ) w i h crso DS ad S ftepyh lgcl us ggo p S 11 t i i s icn eP> .5 , hl tesoe fS n ASo h sc oo i ri ru (DS l 4±37 S 04 a sc g i e an n .9,AS 1.6±3 1 r b iul we a h t ftecnrl ru ( DS2 .4± 57 S S 1 .7±45 ) adtedf rn ewa e e igt opt eo vo s l rt n ta o t o p S 38 a h a we yo h o h og .6. A 86 .6 .n h i eec s f
心 理 护理 对 抑 郁 症 患者 康 复 的影 响
杨 宁 宁 张 琳 ( 南 军 区 烟 台疗 养 院 ,6 0 3 济 24 0 )
【 要 1 目的 摘 研 究 一 理 护 理 对 抑 郁 症 患 者康 复 的 影 响 。方 法 , 2 2 将 12 抑 郁症 患者 随机 分 为心 理 护 理 组(4 ,和 对 照 组 ( f例 1 5 g) ] 4 8
国 羞医堂 笙箜 鲞笠 Q
C i JCna s n M d M r 02 V1 1 N . h ov e et e , a. 1 ,0. . 03 n lc 2 2
・
21l ・
文 章 编 y :0 5 6 9 2 1 )3 0 1 - 2 - 10 — 1X(0 20 — 2 0 1
.
wa ve n i e r s a t a c n e to a u sn wh l h s c o o i a n ri g g o p s gi n a td p e s n nd o v n i n l n r i g, ie t e p y h l g c l u sn r u wa g v n p y h l g c lnu i g i t r n i n b — s i e s c o o i a r n n e ve t e s o sd s t e te t e t f r t o to o p. e te t n fe t f t e t o p r s e s d b S n S i e h r am n o he c n r l g u Th r a me t e c s o h wo g u s we e a s s e y DS a d AS Re ul Th i e e c r r s t s e df rn e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3460f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6.png)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乔霞;钱志梅;李谦【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non-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o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atientˊs compli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Methods:5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non-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epression statu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 HAMD),the reduction rate of HAMD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ere superio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the control group(P<0. 05). 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non-convulsivel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355983ba32d7375a4178084.png)
真倾 听患 者的需求 , 取得患 者的信任。②脑卒 中起病急 , 致残 率高 , 对患者造成 巨大的心理创伤 , 护理人员应 给予充分 的理
解 和同情 , 掌握患者 的心理变 化 , 采 取针对性 的护理措施 , 引
便 通 畅 。⑥ 因人 而 异 , 分型施 护 , 针 对患 者不 同背景 、 不 同 性 格 特 点进 行解 释疏 导 , 因人而异 , 有 的放 矢 , 多 与患 者 沟 通 , 及
卒中后抑 郁症 ( P o s t ~s t r o k e d e p r e s s i o n , P S I ) ) 是 指发 生 于卒中后 经量 表测 定证实 有抑郁 情绪或 处于抑 郁状 态 , 是 脑
神经功能恢复, 提 高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 关键 词 : 卒 中; 抑郁症 ; 心 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7 4 9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 0 7 —2 3 4 9 ( 2 0 1 3 ) O 4 一O O 7 4 一O 2
功能锻炼 , 增强康复 的信 心。④向家属 介绍患 者病情及 目前
施。2组 患 者 在 治 疗 前 后 分 别 进 行 汉 密 尔顿 抑 郁 量 表 ( HA MD) 、 神 经缺损功能评分 ( NI HS S ) 及B a r t h e 1 日常 生活能
力( AD I ) 指 数 。结 果 : 治 疗 4周 后 , 经统计 学分析 , 心 理 护 理 组 与 一般 护理 HAMD评 分 、 N I HS S评 分及 A DL指 数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结论 : 卒 中后 抑 郁 症 患者 接 受 心理 护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5c2cd6a58da0116c17497a.png)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住院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药物治疗及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治疗。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入院时住院一个月各评定一次。
结果:干预组住院一个月hamd、hama 、nosie总分降低明显大于对照组,三种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见表1、表2、表3。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由医务人员采用hamd评定患者心理抑郁程度, hama评定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nosie来观察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社会交往能力等行为,将三个量表所测的分值作为患者的第一次评分。
对照组为用药物治疗及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参与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的人员是由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承担,在心理护理干预开始前一个月进行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先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方法、内容,获得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形式及内容:1.2.1 健康宣教:可以采取集体个别相结合的特点,集体宣教每周1次,个别宣教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随时进行。
①讲解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发病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心理损害、躯体损害、家庭社会功能损害)。
使患者了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担心自己疾病会转变成精神病的恐惧心理。
②鼓励患者回忆或描述抑郁时的感觉,根据患者的感受,与患者讨论处理的方式,谈话态度和蔼,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并给予简洁明确的指导,表明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
用支持性语言帮助患者度过危机,指导患者有效的适应和面对困难。
③鼓励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和愤怒。
指导一些实用的应对抑郁心境的行为方法:如放松疗法、森田疗法、肌肉放松技巧、深呼吸运动等。
研究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研究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6b26a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e.png)
研究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摘要:心理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
此外,护理干预还强调了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以提供全面的康复环境。
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团队的合理设计与实施是关键。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以便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理疾病;康复效果引言心理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康复关注日益增加。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方法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综述了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文献检索包括: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
关键词包括:护理干预、心理疾病、康复效果。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我们还筛选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访谈和讨论。
结果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首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精神症状,恢复社会功能。
其次,护理干预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此外,护理干预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提供全面的康复环境。
讨论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是多方面的。
在护理干预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旨在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改善心理状况。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旨在帮助患者面对困难和压力,调整不正常的思维方式。
社会支持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庭和社区等。
心理治疗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理治疗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8524aa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f.png)
心理治疗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n=30)实施心理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干预前后抑郁量表评分。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应对方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提升其应对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治疗干预;青少年抑郁症;临床效果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也逐渐提升,在此背景下,会进一步升高患者的精神性疾病发生率,常见的疾病就是抑郁症,主要发生人群为青少年人群。
在青少年发生抑郁症之后,其临床特点包括:持续性心情低落,最常发的临床表现包括:自我否定、悲观、自卑、具有自杀倾向等,该疾病能够反复发作,若患者的病情相对严重,则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自杀倾向,形成自杀行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1]。
根据研究发现[2]:单纯应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无法得到良好临床效果,还需要联合有效干预措施,进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
因为抑郁症的发生和进展均与患者的情绪具有密切联系,故我院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药物疗法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干预,年龄段为13-25岁,平均年龄为(18.32±1.16)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病程段为4-16月,平均病程为(10.31±1.35)月,观察组(n=30)实施心理治疗干预,年龄段为13-25岁,平均年龄为(18.16±1.12)岁,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病程段为4-15月,平均病程为(10.21±1.30)月,一般资料比较(P>0.05)。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b34a629af45b307e8719760.png)
o og o p f ain ss o e osg i c n tt t a i e e c P > 0 0 b fr e t e t A t e k , F S a d H f w r u s t t h w d n inf a t ai i l f r n e( t op e i s sc d f . 5) eoe t am n . f r8 w e s N D n AMD r e
ice sd( < O0 r < 00 , n ed cieo sc oo ia cr ru rh aeo ce s s r b i sta h s a n rae P .5o P .1) a dt el f y h l c l aego po ert fn raei moeo vo nteuu l h n p g t i u h
运 动评分 ( MA) B r e 指数 ( I 分别评 定患者抑郁 症状 、 F 和 at l h B) 神 经功能 、 运动功能和 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 。以 H AMD治疗前后 的减 分率 作 为临 床疗效 的评估 标准 , 中减分 率 > 7 % 为基 其 5 本 痊愈 ,0 ~7 % 为显效 ,5 ~5 % 为好转 , 2 % 为无 5% 5 2% 0 ≤ 5
1 观 察 指 标 . 3
于延 缓患 者神 经 、 动 功能 的康 复 , 接影 响患 者 的治疗效 果 运 直 和生 活质 量 , 甚至增 加脑 卒 中的 复发率 及病 死率 , 患者 及家 给
庭 带来生理 、 心理 和社 会负担 l 3 l 。 P D的病 因及发 病机 制 目前 尚不 明确 , 能是 生理 、 理 S 可 心
1 资料 Leabharlann 方法 11 一 般 资料 .
两组患者分别予 以心理护理 和常规护理干预 , 疗程 为 8 。 周 心理护理 干预的具体措施 : 采用倾 听、 鼓励 和安慰 等方法 , 通过 支持 性 的心理 干 预方法 , 正患 者 的不 良情 绪 , 患者主 动调 纠 使 整 自身 心理 状态 , 减轻 其心 理压 力 ; 用认 知 重建 的方 法 , 采 向 患者 及家属 阐述 P D的病 因 、 S 治疗 和预后 , 强患者 治疗 康复 增 的信 心 ; 采用 分阶段 的针对 性康 复护理 措施 , 改善 患者神 经和 躯体 运动功 能 , 逐渐恢 复患者 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 ; 多与患 者家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f6f6e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a.png)
·220·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梁雪艳 张 玺通讯作者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目的:于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对自我接纳和情绪的影响进行探究。
方法:对2018年6月到2020年5月的110例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55例患者。
乙组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上加心理护理,比较自我接纳评分、情绪评分。
结果:不同干预实施后,甲组自我接纳评分、自我评价评分、自我接纳总分都高于乙组((P<0.05);甲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都低于乙组(P<0.05)。
结论:于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并可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
关键词:抑郁症 心理护理 自我接纳 情绪 影响对于抑郁症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是反应思维迟缓以及情绪低落,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对日常生活产生加大的影响,甚至致使患者不能自理生活、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1]。
所以,需给予抑郁症患者有效的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8年6月到2020年5月的110例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55例患者。
甲组,病程1-15年/(6.42±1.48)年。
22-47岁/(31.52±3.62)岁。
女35例、男20例。
乙组,病程1-14年/(6.38±1.52)年。
21-48岁/(31.49±3.71)岁。
女34例、男21例。
两组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乙组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其合理的用药指导。
甲组在乙组上加心理护理:(1)个体心理咨询,经认知疗法、催眠、意象对话等心理治疗和咨询技术给予患者放松、减压,并促使患者尽快认清自我精神世界,判断自身的价值,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而正确的、积极的面对疾病。
(2)团体心理护理,经心理故事、心理剧以及心理游戏等促进患者心灵的成长,积极改善认知、改变外在行为,使患者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从深层次反思、感悟人际沟通、自我以及竞争合作意识等,提高患者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
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77db6b3a417866fb94a8e12.png)
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病患抑郁心理产生的影响。
方法:在精神科2016.03-2018.05 时间段收治的抑郁症病患中盲选出 76 例实施干预研究,将其划分为普通组(38 例)和心理护理组(38 例),其中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的干预护理,心理护理组病患采取普通干预护理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研究 2 组的抑郁心理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心理护理组病患抑郁心理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改善均比普通组病患要好,2 组比较,p<0.05。
结论:对抑郁症病患采取心理护理,可缓解其抑郁心理,改善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抑郁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22-01抑郁症疾病病因目前还没有明确,不过生物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参与了抑郁症发病过程,临床症状有闷闷不乐、自卑抑郁、悲痛欲绝和悲观厌世等,严重病患会出现妄想、幻觉,甚至作出自残和自杀行为[1]。
所以本文在精神科 2016.03-2018.05时间段收治的抑郁症病患中盲选出 76例实施干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缓解病患抑郁情绪的效果,供参考。
1 病患资料及方法1.1 病患资料在精神科 2016.03-2018.05时间段收治的抑郁症病患中盲选出 76例实施干预研究,将其划分为普通组(38 例)和心理护理组(38 例),其中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的干预护理,男、女病患各自有 18 例和 20 例,年龄在 24-69 岁之间,均龄(46.5±0.8)岁。
心理护理组病患采取普通干预护理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男、女病患各自有 17 例和 21 例,年龄在 25-68 岁之间,均龄(46.5±0.7)岁。
在基础资料方面,普通组和心理护理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1.2.1 普通组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的干预护理,如用药干预、安全护理、病房整理、知识宣教、生活帮助和运动指导等[2]。
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住院8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住院8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73a5ce50975f46527d3e1bc.png)
P olsH si lfP nh u ,a zi a,i u n67 6 , h, e e o t azi a P nhh S ha 10 1 C 口 p pa o h u c l
【 bt c】 o cv T vsgt t i c e r s hl i l u i tvno a s f aetwt A s at r Hefe o ne i e h cn ae cf y o g anrn ie etn n 9c e optn i l i ta e li lf to p c o c s g n r i o 8 s i s h
显 高 于对照 组 8.2 ,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0 65 % 差 P< .5,
见 表 1 。
・
90・ 1
四川医学 2 1 年 5月第 3 卷( 5 ) S h a ei l or l2 1 ,o 3 , o5 02 3 第 期 i u nM d a J n , 2 V1 3 N . e c u a 0 .
i h y tmso d p s mp o i g ef a y t g t e s mpo e rs in a d i r vn f c c . n f e o n i
【 e od 】 pyh oi rn t v tn dp so K yw rs s o g a n s gie e i ; er s n c l c u i n r no l e i
1 资 料与 方法
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 病程 、 病情等相
关 的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此 具 有 可 因 比性 。
12 治疗方法i . 对照组 口服抗 抑郁药舍 曲林 (0 g 5m / 片)初始剂量 2 m / , , 5 gd 早饭后 口服 ; 以后根据病情调 整剂量为 2 7 m / 。治疗组采用以上抗抑郁药治 5— 5 gd
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81fa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8.png)
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护理干预来帮助抑郁症患者康复成为了护士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抑郁症的特点和影响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消沉、心情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本人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家庭和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抑郁症的干预和康复非常重要。
二、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的定义和目标心理健康护理干预是指护士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心理健康,并促进其康复过程。
其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
三、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的方法与策略在护理学领域,心理健康护理干预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与策略:1. 心理教育: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病因和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巧。
2. 情感支持:护士提供情感支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困扰和痛苦,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安慰。
3. 认知疗法:护士通过认知疗法的技巧,帮助患者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
4. 心理治疗: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心理治疗计划,包括行为疗法、解决问题技巧等,以实现患者的康复目标。
四、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减轻抑郁症状: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症状,缓解其情绪低落和压抑感。
2.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心理健康护理干预,患者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度。
3. 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提高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4. 促进社会支持:通过与护士和其他抑郁症患者的交流和互动,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理解,减少孤独感和自卑感。
简述研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精神状态的影响
![简述研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精神状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c328bb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e.png)
简述研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精神状态的影响摘要抑郁症在各种病例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这样的病症不仅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能达到正常的水平,同时还可能会对患者在生活中造成各种无法挽回的事情。
基于此,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避免出现不利条件,为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现如今,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方式为心理护理干预,能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了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精神状态的影响。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精神状态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其中,人们生活压力也变得无比巨大,因此,抑郁症成为了在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症的主要表现为情绪状态不稳定、焦虑、思想迟缓以及身体问题等,这样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1]。
根据相关临床资料[2],抑郁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
基于此,只有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才能缓解负面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系统。
过去,由于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享用的医护人员缺少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同时,还缺少一定的护理器材,所以,医护人员们只能采用较为普通的心理辅导方式,经过大量的调查,这样的心理辅导方式并不能切实的起到缓解抑郁症患者病症的作用。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心理护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作用。
1出现抑郁症的原因1.1遗传因素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多基因疾病。
如果患者的直系亲属曾经存在过抑郁症患者[3],那么,患者存在抑郁症的几率就比普通人大很多,所以,遗传因素能够极大地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
1.2人格因素一些患者的自尊心比较低,因此,容易紧张、焦虑、坚强、完美主义、敏感和怀疑。
这些性格因素容易导致患者抑郁以及心理痛苦,并且不对未来充满希望[4]。
所以容易产生抑郁问题。
1.3社会心理因素如今的社会变化、压力的增大、家庭矛盾等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抑郁、紧张、痛苦和困难等负面情绪。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a089d186edb6f1aff001f41.png)
依从性及 临床疗效 [ 键词 ] 心理行 为干预 ; 关 抑郁症 ; 治疗依 从忡
[ 中图分类号] R 7 . [ 4 3 4 文献标识码 ] A [ 7 文章编号] 17 - 2 32 1 ) 10 3 — 3 [ OI 1. 6  ̄ i n 6 18 8 . 1. . 3 6 18 8 (0 0 1 — 0 00 D ] 0 9 9 s. 7 - 2 3 0 01 0 3 s 1 2 11
i tr e t n c n e h n e u d r t n i g o e r s i n a d i r v r ame t c mp in e a d ci c le a y n e n i a n a c n e sa d n f d p e so n mp o e te t n o la c n l a mc c . v o ni
s s e c p y h l gc l n r i g i t r e to e i e o tn u sng B fr n sx we k fe h r ame t t e e c c n o l nn n e v n i n b sd s r u i e n ri . e o e a d i e s a r t e te t n h f a y a d c mp i c r t i a
3 0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 o enCii l u ig 2 1 .( 1 M dr l c mn )0 09 1 ) n aN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32f3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8.png)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以2022.4-2023.4为本报告时间范围,选取该时间范围内我院接收的抑郁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病例,通过患者到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36例,(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36例。
观察对比2组抑郁症病人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依从性。
结果:比较于常规组,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更低(P<0.05);比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抑郁症患者依从率35例(97.22%),明显更高(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负面心理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加快康复,在临床上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抑郁症;依从【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抑郁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与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性格、环境等因素有关。
抑郁症也属于抑郁障碍,患者主要症状有心情持续低落,情绪消沉,郁郁寡欢,悲痛欲绝,自卑、焦虑,严重患者会出现厌世心理,存在自杀倾向或者行为,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运动性激越,幻觉、妄想等不良现象[1]。
抑郁症容易复发,具有高自杀率特点,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危害,而且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在给予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2.4-2023.4为本报告时间范围,选取该时间范围内我院接收的抑郁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病例,通过患者到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研究组。
纳入标准:①了解本报告内容,签署同意书的患者和家属;②符合抑郁症患者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理疾病者;②依从性比较低者;③交流障碍者;④中途无法配合者。
常规组:男病例(19例)、女病例(17例),年龄:37岁-58岁,平均(43.24±2.28)岁;研究组:男病例(20例)、女病例(16例),年龄:38岁-59岁,平均(43.27±2.30)岁。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ea3083c43323968011c9266.png)
文献标识码 : C
4 0 4 1 4 0 )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8 3 4 8( 2 0 1 3 ) 3 1 — 3 8 4 6 — 0 2
抑郁 症是 危 害人 类 身心 健 康 的常 见 病 , 表 现 为 丧失 自尊 或
有 自罪感 、 注意力不能集 中、 睡眠 障碍 、 食 欲改 变 、 疲劳感 、 精 神 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甚 至 有 自杀 意 念 等 _ l ] 。全 世 界 约有 3 . 4 亿
年龄 ( 4 0 . 7 4 ±1 8 . 8 9 ) 岁, 病程 ( 2 3 . 8 6 ±1 2 . 5 6 ) 个月 , 汉 密 尔 顿
疗 疗 疗 疗 用 百分 率 表 示 , 组 间 比较采 用 Y 。检 验 , P <0 . 0 5 表前 示差 异有 统 后 后 后 2 4 6
1 7 7
显著降低( P <O . 0 5 ) 。 治 疗 组 HAMD 和 HAMA 评 分 下 降 值
在 2 、 4 、 6 、 8 周 后 均 优 于对 照 组 ( P<O . 0 5 ) 。见 表
表 1
分 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HAMD 和 HAMA 7 评
7 5 7 7
HAMD和 汉 密 尔 顿 焦 虑 量 表 ( HAMA) , 用 其 减 分 率 评 定 疗 效 ( ≥7 5 为痊 愈 , 5 o ~< 7 5 为显效, 2 5 ~<5 o 为 好 转, <2 5 为无 效 , 有效一痊愈+显效) l l 8 ] 。于 干 预 前 和 干 预 后 8周 末 , 采用护 士用住 院患 者观 察量 表 ( NO S I E)评 定 社 会 功 能、 社会兴趣 、 个人卫生 、 抑 郁 4项 因 子 得 分 , 评 价 患 者 社 会 功 能康 复情 况 l _ 。 j 。 .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 进 行 分 析 , 计 量 资 料
正念减压法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分析
![正念减压法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cef3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4.png)
正念减压法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分析一、正念减压法简介正念减压法,又称为正念冥想,是一种源自佛教的心理干预技术。
正念减压法的核心概念是通过观察和接受当前的感受、情绪和思维,不对它们进行评价或判断,只是简单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通过正念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如何在当前的体验中保持一种开放、接受和关爱的态度,从而减轻情绪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正念减压法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二、正念减压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1.改善情绪状态正念减压法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变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观察和接受当前的情绪,患者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8周的正念减压法干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2.改善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正念减压法可以通过放松和冥想的方式,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减轻睡眠障碍的症状。
一项研究发现,8周的正念减压法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正念减压法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正念减压法通过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和注意力集中力,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结果的预期,是个体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的重要心理资源。
通过正念减压法的干预,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减轻对抑郁症的恐惧和焦虑,提高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四、结论正念减压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和注意力集中力。
通过正念减压法的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症的挑战。
正念减压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7b6f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7.png)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护理。
结果2组护理前EPDS、SDS抑郁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EPDS、SDS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WHOQOL-100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WOOOL-100评分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状态,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效果产妇经历妊娠、分娩,生理及心理受到一定应激影响,产后由于精神状态突然松懈,使得产妇易发生焦虑、抑郁情况,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增加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由于产后排郁症的发生将对产妇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对于产后抑郁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改善其抑郁状况。
以下将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1年3月~ 2023年10月本院64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2例,均为女性:年龄22~37岁,均值为(27.52土0.31)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6例,以及剖宫产6例;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9~13分,均值(10.06+1.12)分。
对照组:32例,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均值为(27.49土0.30)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5例,以及剖官产7例:EPDS评分9~13分,均值(10.05土1.13)分。
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产后护理,包括新生儿喂养指导,产妇乳房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症护理等;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护理,方法为:(1)心理评估:加强与患者的密切沟通,评估其性格特点、孕期合井症、社会关系,家庭支持情况,家族遗传病史和心理抑郁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疏导,分娩后医务人员要及时和产妇沟通、交流,了解产妇此时的心里状态及心里问题,尽可能地为产妇排忧解难;(2)家属教育:充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向其讲解产后抑郁等心理状态对于患者产后康复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性,并给予家属指导,引导其为患者提供亲情关怀陪伴,特别是产妇的老公,此时他的关心最能够满足患者产后的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而改善产后抑郁状态,提升患者的产后康复信心。
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050d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e.png)
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摘要】产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以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产妇抑郁症中的作用。
首先介绍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和研究意义,并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随后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效果,并详细描述了其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在强调了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其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产妇抑郁症中的认识,为提升产妇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产妇、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实施步骤、意义、局限性、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妇抑郁症是指在产后出现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主要症状包括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产妇抑郁症不仅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据统计,产妇抑郁症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有所不同,但普遍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1.2 研究意义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社区产妇群体是高发人群之一。
针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本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找出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产妇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有助于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为未来的干预方案优化提供经验和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可以为临床实践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提高社区产妇抑郁症的干预效果和预防效果,帮助提升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
本研究对于促进社区产妇心理健康、提高全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心理问题的专业干预方法,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19T13:55:05.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阿尔孜古丽·艾麦提布威合力其·艾海提[导读]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医学一科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HAMD评分、服药依从性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HAMD评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临床影响
抑郁症是一种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常见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久的心境低落,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等现象。
临床上常见思维迟缓、焦虑、悲观厌世、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症和伴随自杀观念或行为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抑郁症患者由于心理和精神障碍自杀的患者占5.9%[1]。
患抑郁症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且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近年来,如何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成为临床护理探讨的热点。
本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
年龄18~60岁,平均(38.56±13.46)岁;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37.89±11.68)岁。
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的抑郁症判定标准,无其他严重精神、生理疾病,病程2个月~5年。
本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片50g/d(生产厂家: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0mg*14片/盒,批号:20140401),并进行常规护理,疗程3个月。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3)阻断患者负面情绪,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观;(4)寻求患者家属及社会的支持。
1.3观察指标
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服药依从性及疗效。
1.4疗效评定标准
服药依从性:(1)拒绝服药:患者不愿意服药;(2)被动服药:不能按时按量服药;(3)依从服药:能按时按量服药。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2周后进行HAMD和SF-36评分,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介于50%~74%),有效(减分率介于25%~49%),无效(减分率<25%)[3],SF-36评定包括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不适、精力、情感职能、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与SF-36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还与心理及社会等因素紧密相关[4]。
由于患者对病因、预后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知识的缺乏及患者部分社会功能缺失,导致患者不能较好的配合治疗。
因此,为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5]。
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得到认可,尤其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更为重要。
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为主,心理护理首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来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陌生感和不安全感,熟悉治疗环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通过健康知识教育来使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有关知识,不要讳疾忌医、夸大病情,从而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发现和疏理患者心理问题,阻断患者负面情绪并引导建立正确的自我观,调节患者心理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增强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增强患者自信,勉励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交,融入集体生活,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更好有效率高达90.74%,结果揭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抑郁症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江婵,姚素华,谢秀东,朱政仁.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04):463-465.
[2]张佩,夏勉.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06):1009-1020.
[3]张冰,陈任,马颖,秦侠,陈若陵,王晶晶,胡志.中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03):680-683.
[4]金兰珍,童丽琴,施波.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1):111-113.
[5]刘丽婷,赵红,张继红.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疗法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8):2308-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