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得清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海得清无?”

人民论坛范敬宜

北宋名臣范仲淹善文,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但是范仲淹还善诗,则知者不多。其实范仲淹的诗不但写得好,而且写得多,收入宋刻《范文正公集》的诗赋就有268篇(首),其中多为警世之作。

最近重读范诗,对其中一首《瀑布》吟诵再三,生发许多感

叹。全诗如下: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八句之中,前四句是重点。大意是:迥然不同于寻常溪流的瀑布,从高山之巅直泻而下的时候,是何等气势,何等清直,可是经过千回百转,流入大海时,不知是否还能保持自己的清纯不

污?

此诗在文集中未注明写作年月,据近人考证,作于范仲淹初入仕途之时。胸怀大志的范仲淹,面临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首先想到的是今后的一生中如何永保清正廉洁,当个清官、好官,而不变坏。“到海得清无?”是他托物寄情,向自己发出的“预警”。值得钦佩的是,他用一生的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圆满的

回答。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喜欢把人生比作“生命的河流”。“河流”的特点是:漫长、曲折、流动、多变。在它行进的过程中,不但会遇到峭壁险滩的阻挡,而且会遭受污泥浊水的侵染,要想在入海前保持原有的清纯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比喻永远是跛脚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毕竟与自然物体的河水不同,人有思想,有意识,有意志,有理智,有精神力量,在“生命的河流”中,可以劈波击浪,排除险阻;也可以激浊扬清,“出淤泥而不染”。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前,能否时刻

保持一副清醒的头脑。

由此想到,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查处了一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有的已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人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受过党多年培养教育的干部,怎么会堕落成腐败分子?”这个问题很复杂,每个人犯罪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地一概而论。但是从其中有些人的狱中或临刑前的自白来看,几乎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坏的过程。当然,有的原来就是坏人,利用各种手段窃踞了要职;而有一些则原来并不很坏,并非一开始就是贪官污吏,甚至工作表现还不错,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随着地位、环境的变化,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逐渐变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钱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外界诱惑也越来越多,意志稍一松懈,就会被“糖弹”击中,以至于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有的人第一、二次受贿还心惊肉跳,到后来就变得胆子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一切都悔之晚矣。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常以“到海得清无”自问、自警,时刻预防自己变坏,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

话得说回来,防止腐败不能只靠个人的操守,更重要的是靠法律,靠体制,靠监督,靠教育。这里之所以强调“自警”,主要是希望在反腐败斗争中通过认真总结某些党员领导干部走向堕落的教训和规律,使广大干部真正认识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懂得: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从而提高自己预防堕落的自觉性。不要以为堕落只能是别人的事。先哲苏格拉底有句名言:“逃避死亡并不难,要逃避堕落才是最难的,因为

它比死亡跑得更快。”

请君一读范公诗,永如瀑布直且清

《人民日报》 (2000年08月04日第四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