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人口发展趋势及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人口发展趋势及展望
2013/3/8 来源: 呼和浩特市统计局作者:呼和浩特市统计局浏览 2296 次
呼和浩特人口的基本特征是人口流入多,人口密度较高,人口分布不均匀。

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呼和浩特人口发展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呼和浩特人口发展的新特点
2000-2010年期间,呼和浩特市人口变化的特点主要有:
1、总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截止2010年11月1日,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286.66万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200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增加了42.87万人,增长17.6%,年平均增长率为1.63%。

这一增长速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进行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的五个时期中,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一个时期,比上一个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低0.75个百分点。

呼和浩特市历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变化
2、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据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11月1日居住在呼和浩
特市境内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到139.35万人,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48.6%,而2000年流动人口比例为28.6%,10年上升了20个百分点,年均2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给流动人口就业和居住的空间越来越大;同时也说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民群众的迁移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迁移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

3、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已迈入老龄化。

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2010年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4%,已迈入老龄化。

同时0-14岁人口比重也仅为13.89%,较
10年前下降5.55个百分点。

15-64岁人口比重则较10年上升4.17个百分点。

这主要因为呼和浩特市是人口流入大市,而流入人口以15-64岁为主。

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则表明,呼和浩特市自有人口低年龄人口比重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发展惯性小,正开始逐步趋向减少。

呼和浩特市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变化
单位:%
4、家庭户规模趋向减小。

据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11月1日,全市家庭户为95.3万户,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20.2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2.70人,低于3人,比2000年减少0.35人,比1990年减少0.88人。

初步分析,全市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除了生育子女的减少、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居以及居住条件改善等固有原因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长期在外务工经商,导致城市小规模家庭户增多,同时农村多以老人、小孩留守,使得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的农村家庭人数少且不完整,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5、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大幅增加。

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每十万人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20862人,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人口16327人,初中受教育程度人口32946人,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19772人。

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每10万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增加11825人,增长1.3倍;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减少5533人,下降21.9%。

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大幅增加以及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大量减少是这一时期人口文化结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

6、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

2010年人口普查表明,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市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少数民族人数和所占比例提高的速度却很快。

以蒙古族为例,1953年人口普查时有2.77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到20.77万人,增长6.5倍,2010年人口普查时继续增加到28.6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由1953年的3.49%上升到2000年的8.52%和2010年的9.98%。

2000-2010年间,蒙古族人口年增长速度为3.25%,明显快于总人口1.6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7、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城镇人口数达到17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62.47%,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8.94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的10年,呼和浩特市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市今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8.人口分布不均衡。

2000年-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42.87万人,但分地区看,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分旗县区2010年-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
单位:万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10年间市辖区增加54.66万人,旗县则减少11.79万人,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显露无疑。

具体看九个旗县区,经济相对发达,人文居住环境较好的新城区和赛罕区人口最多,人口增加也最多;而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的武川县则以减少5.17万人排在减少的第一位,其相对下降32.3%也是最大的。

三、呼和浩特人口发展趋势展望及建议
对今后呼和浩特市人口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人口总量规模继续增长,其主要特点有:1.城镇化过程将进一步加快,人口将继续向城关镇和市区迁移,在市区则是向新城、赛罕集中;2.人口受教育程度将持续提高高素质就业人员将越来越多3.步入老龄化将不可避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会逐步上升。

针对以上趋势,今后呼和浩特市应该未雨绸缪:1.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人口政策的研究,保持人口平稳、健康发展,不能把经济增长过多地建立在外来劳动力的大量输入上,要发挥我市人才层次高的特点,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在保持人口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要注
重人口结构的调整、优化,人口安全的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全体居民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兼顾人口密度和未来趋势的前提下发展教育、卫生、市政等公共设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基本实现人口数量、结构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