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滥用危害、成因及应对
【摘要】作为人类医疗史上一项重大发明,抗生素曾经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抗生素滥用却成为当下一大难题,卫生部有关专家更是发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的警示。
【关键字】抗生素滥用危害成因应对措施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
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药厂,生产各类抗菌药物1000多个品种、数万个产品,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而抗生素的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是美国人的10倍。
最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拉定和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滥用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一、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
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
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滥用抗生素的成因
1、以药养医的治病体制。
去医院就会发现,同样的病,不管哪家医院的医生进行检查开的处方都千篇一律,基本差不多,只卖贵的,不重对症。
为什么?就是利益驱动的,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链条。
以前那种专门研究钻研提高医术的医生越来越少了,除了药,就是钱;以前多种多样的不同治疗文化逐渐消失,开始向某种固定模式趋同发展了。
其实,利益驱动并不算是什么坏事。
医疗上的关键问题在于你交换得等价,不同的层次对应不同的付出,不同的付出只应该决定于本层次,不同的层次收获应该是一样的,都是治病救人的效果。
这样才能满足我们这个分化严重层次分明的社会的不同需求,使这种分化和层次不会因为钱多钱少而加剧社会不同阶层的不平衡的心态,乃至促发仇恨。
不同阶层尽管处于不同的层次,但都能按照自己的层次花相应的钱,治好自己的病。
调动各种动力因素,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基本治疗需求,正是改革当前这种医疗体制的思路指向。
2、群众自身医疗知识的匮乏,也助长了医生医院说了算,利益为先的医疗行风。
我们泱泱大国,有时感觉只愿意让群众对权力感动感恩感激,却对开启最基本最起码的民智——老百姓对自身生存生活问题关注解决的智慧,不闻不问缺乏兴趣,导致群众对看病用药的误区如下:
(1)、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
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9)、一旦有效就停药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
但如果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
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3、基本药物的国家管理控制导致利润微薄,药厂生产和医生医院使用其的动力严重削弱和缺失。
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也就是说多用基本药物。
但国家管理太强势了,只注重病患者用基本药物的便宜性质——越便宜越好,结果生产基本药物的药厂嫌利润低不生产或少生产,医院和医生呢,把基本药物推荐给病患者的动力被削弱到最低,甚至可以说直接排斥掉了基本药物在治疗体制中广泛应用。
行政管理的强势最终谁受益了?没人受益不说,反而成为了中国抗生素滥用的罪魁祸首之一。
可以说,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与设定的基本药物运行制度脱离不了直接干系。
4、急于求成,求立竿见影的快效果的治病心态。
中国老百姓有这么一种心态:有了病就得吃药,吃了药就能快点好。
这样的心态导致了急于就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频发。
5、抗生素在养殖业的滥用。
有的人没生过大病,也不直接吃抗生素,但是吃了有抗生素的肉类,有抗生素的鱼类,也会吸收抗生素。
我们可以控制甚至尽量避免药物上的抗生素,但在饮食过程中可能会摄入的抗生素却无可奈何。
三、滥用抗生素的应对
针对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国家应加强监管力度,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和病患者,也应自觉杜绝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不自行购买。
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2、不主动要求。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3、不任意服用。
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4、不随便停药。
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总之,抗生素类药物有利有弊,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这种药物的利弊,让它发挥有利的一面,为我们减轻痛苦,为医疗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而怎样把握利弊,最关键的,是要把握适度原则。
【参考文献】
[1]. (这里自己找一些相关的书名粘贴上作者名字哪年的版号你参考了第几页的内容)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