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_追逐者_中的话语艺术及寓意评析_肖敏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7课时 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__主旨标题题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2现代文阅读 热考文体1 小说 第7课时 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__主旨标题题

第7课时既有考查难度又有考查深意的——主旨、标题题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意蕴等,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创作意图的精要概括。

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文章的创作意图。

题型一主旨题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例一] (2018·江苏高考)阅读《小哥儿俩》(文本见第4课时题型二“典例”)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目: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6分)答:[解析] 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背后,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的情绪和感觉,透过字里行间去揣摩和把握。

主要看作者关注什么,选取什么内容;突出什么,在哪方面着墨较多,描写了哪些细节等。

标题“小哥儿俩”,轻松快乐,暗含作者对童真童趣的喜爱。

文中对大乖二乖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细致逼真,二人可爱的形象在读者眼前活灵活现,这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作者对“妈”的着墨虽然不多,但都是在关键处,如“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大乖二乖的快乐成长与母亲的关爱是分不开的,这些反映了作者对母爱的颂扬。

文中爸爸、叔叔、妈、厨子,大家都是善良和蔼的,他们共同为孩子创造了快乐温馨的成长环境。

通篇来看,作者对家庭琐事的叙述流露着脉脉的温情,这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和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将上述内容分类梳理、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①对童真童趣的欣赏;(抓人物形象的角度)②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抓情节的角度)③对母爱的颂扬;(抓人物形象的角度)④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抓环境描写的角度)⑤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作者:余嘉琪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10期内容摘要:作为一篇反讽艺术的佳作,约翰·科里尔的短篇小说《追逐者》讲述了一名青年人为了获取爱人的芳心,向研制爱情药水的老人购买所谓充满魔力药水的故事。

本文拟以文本为基础,试图从反讽艺术批评手法探析《追逐者》中的文字游戏,并借此探求该文章对道德批判,以给予另样的诠释角度。

关健词:约翰·科里尔追逐者反讽艺术道德批判一.约翰·科里尔生平及作品《追逐者》简介约翰·科里尔于1901年出生英国,后移居美国,作为一名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

他成功地在短篇小说及戏剧领域成为多产型作家。

多数作品于1930年至1950年期间刊登于《纽约客》上,于1951年收集于《幻想与晚安》(Fancies and Goodnights),并一举获得国际玄想奖(International Fantasy Award),颇受赞许。

《追逐者》(The Chaser)是约翰·科里尔于1940年刊登于《纽约客》的一篇玄想小说。

小说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一名名叫Alan Austin的年轻人为了想得到心意女孩的爱,向兜售各式药水(如爱情灵药love potion,生命清洁器life cleaner)的老头购买一种“功效非凡”的爱情灵药(love potion)----一种无色无味,能让对方对你产生一种极度的依恋和热爱,并视你为生命的唯一乐趣。

故事全文主要以年轻人Alan与老人间的对话为支撑,并以年轻人欢快的买走爱情灵药,伴随着老年意味深长的一声“au revoir”(再见)结束。

二.反讽艺术“反讽”(irony)一词,最早可上溯至古希腊喜剧。

它是一个佯装无知、擅长运用听似傻话实则包含真理的语言击败自视高明的对手的角色典型。

在16世纪以前,反讽在西方文论中还只是一种次要的修辞格,它的基本特征是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不一致,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1 微型小说两篇随堂巩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1 微型小说两篇随堂巩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3.11 微型小说两篇随堂巩固(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诡.异(guǐ) 奇葩.(bā) 倏.忽(shū) 耽.搁(dān)B.搀.扶(chān) 痴.迷(chī) 炽.热(zhì) 迷惘.(wǎng)C.希冀.(jì) 摩挲.(suō) 婆娑.(suō) 幅.员(fù)D.靓.妆(jìng) 蔼然..(ǎi) 暮霭.(ǎi) 泻.出(xiè)解析:A项,“葩”应读“pā”;B项,“炽”应读“chì”;C项,“幅”应读“fú”。

答案:D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

B.小姐,买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巨幅艺术照吧,将它挂在您的卧室里,一定会让你的卧室蓬荜..生辉..!C.我是个狂热的芭蕾舞迷,因此尽管因为业务上的急事耽搁到8点40分才得脱身,还是风风..火火..地跳进出租车赶到剧场。

D.他想通过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挣几个钱,不料,被有关部门查出,不仅被没收了非法所得,他本人还进了拘留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解析:B项,“蓬荜生辉”表示因别人来访或得到别人诗文书画等赠品而感到荣幸。

谦词,用在此处敬谦失当。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一边小跑,一边朝剧院大门望去,慌急中,我忽然撞到一个人的肩膀上,我立足定神一看,是个小伙子,戴着一副眼镜。

B.“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C.前廊里有位女士,我走过去把票递给她,她吃了一惊,迷惘地看看我。

D.从演出区泻出最后一景《天鹅湖》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

解析:D项,语序不当,“最后一景《天鹅湖》的乐曲”应为“《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

《追逐者》

《追逐者》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论文设计题目:浅析《追逐者》中双重元素和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学院(系): 外国语学院课程名称: 英美短篇小说选读专业班级: 英语语言文学1003班学生姓名: 舒贝任课教师: 李斯2012-1-5浅析《追逐者》中双重元素和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摘要]在短篇小说The Chaser中,作者描写了一段爱情魔液(Love potion)的买卖过程。

文章中大量的双重元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作品深层的含义,即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关键词]双重元素讽刺爱情魔液生命清洁剂约翰·亨利·科律尔,生于1901年5月3日,卒于1980年4月6日,英籍美国作家,因短篇小说而驰名,其中大量作品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表于《纽约客》杂志,并于1951年编入短篇小说集《幻想与晚安》,目前仍然不断重印。

科律尔1935年移居至好莱坞,从此从事了大量的影视剧写作。

他于1951年获“爱伦坡奖”,1952年获“国际幻想小说奖”。

他的短篇小说大体可以归为幻想小说,但风格上独树一帜,其特色为尖酸刻薄而充满睿智,笔调一般为讽刺性或较为灰暗,结构完美,显示了高超的文学技艺。

小说《追逐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去一个神秘的老人那儿去买魔力药剂的故事。

首先老人展示了一种无色无味、无法觉察的毒药,开价5000美元。

当年轻人惴惴不安地询问是否所有产品价格都一样高时,老人给了否定的回答,对此老人解释说等顾客相信了他的产品的魔力,将来他们有了钱,就会回来以更高的价格买其它的东西。

然后他给年轻人展示了一种爱情魔液,并说该药剂能够具有让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爱他,永远不离不弃的魔力。

老人对此开价仅1美元。

这个年轻人非常开心地购买了爱情魔液,却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以1美元出售爱情魔液,对毒药却要价如此高昂。

故事中男主人公Alan Austen为了得到Diana的爱情,去一位不知名的老人那里买爱情魔液。

故事在两人的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结束。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摘要】《追逐者》是一部充满反讽艺术与道德批判的小说。

通过对反讽艺术在小说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讽刺。

小说中的道德批判体现在角色的选择与行为上,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解读。

背景与观众反响则反映了作品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追逐者》通过角色的反讽与道德选择,折射出社会现实与道德批判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追逐者》中的反讽艺术及道德批判,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追逐者》,反讽艺术,道德批判,角色,观众反响,社会现实,小说,选择,文学批评1. 引言1.1 《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追逐者》中反讽艺术及其道德批判是该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反讽艺术的运用,作者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虚伪,同时对道德进行深刻的批判。

这种反讽的手法不仅使小说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也引起了读者对人类行为和道德选择的深思。

在小说中,反讽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中。

通过夸张、讽刺和颠覆传统的方式,作者成功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虚伪和自私,同时也让读者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反思。

通过对角色的言行进行反讽,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荒谬。

《追逐者》通过反讽艺术和道德批判,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

这种揭露和批判使这部小说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启示。

2. 正文2.1 反讽艺术在《追逐者》中的运用在《追逐者》中,反讽艺术被广泛运用,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社会现实的讽刺,展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反讽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虚伪性。

主人公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过程中,不惜背叛友谊、欺骗他人,暴露了他内心的阴暗面。

这种反讽的手法使读者产生对主人公的反感和厌恶,从而引发对道德伦理的思考。

小说中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

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

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直接强调作品要具备教化功能;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进而通过作品来影响读者。

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

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

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

”诚哉是言。

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文以载道与情景交融等,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

比如王弼在《周易》中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即强调审美主体需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语言文字对于意象表达又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言与意象环环相扣的作用下,更好地反映主体的情感意愿。

严羽认为:“诗有别趣……诗者,吟咏情性也。

”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传统文论是深深扎根我们这片土地而生长出来的一束束“花朵”。

追逐者读后感

追逐者读后感

追逐者读后感
《追逐者》文章则主要通过对话展开,但意义深远。

卖药老人主导着整个对话,他喜欢用迂回复杂的长句子,并不断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他的话语反映出他是一个受工作身份限制的矛盾者,是善与恶的结合体。

一方面,他想卖掉自己的产品并获得利润:但另一方面,他故意警告主人公不良后果让其三思。

他不是单纯而是急于想获得爱情;他不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主。

但无论是老人还是主人公,他们有各自想得到的东西:钱和爱情,但得到的方式是不正当的;他们都把爱情当作游戏。

作为一篇短篇小说,《追逐者》在其描述手法等方面向读者提供了更为发人深省的沉思,而正是这种巧妙的写作手法,才赋予了该小说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

强烈的反讽效果不仅将小说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更是对读者理解的一次体验与挑战。

文学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从不同的体验世界了经历不同的感悟。

滑稽也好、可鄙也好、不可思议也罢。

反讽就是在不确定的场地上为了拯救人类的灵魂,而进行未知的战斗。

考点10 小说主旨探究 2023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

考点10  小说主旨探究  2023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
24
(2)作者刻画“六安爷”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案:
①文中的六安爷不顾别人劝阻,坚持锄地,总是平静地说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作者旨在通过六安爷的执着来表现 农民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2分)②六安爷是作者表达情感倾向 的载体,着重描写坚持锄地的六安爷这一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热 爱土地的农民的同情与敬佩。(2分)③小说中的六安爷是现代工业 疾速发展的背景下老一辈农民的代表,他们面临着失去土地的困 境,这是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刻画这 样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分)
13
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 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12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 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 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 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 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 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 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 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 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 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 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2023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
考点10 小说主旨探究
什么是主旨类探究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 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 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语言类试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语言类试题专题训练(含解析)

小说语言类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

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

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

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追逐者》中人物的神话原型

《追逐者》中人物的神话原型

- 252 -校园英语 /文艺鉴赏《追逐者》中人物的神话原型南昌工学院/戴玮【摘要】神话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将神话中的原型与小说要素对比,探索小说中的人性与人类心理世界。

本文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将《追逐者》中三个人物与《圣经》中的撒旦、亚当、夏娃进行比较,以此让读者更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与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原型批评理论 圣经约翰•柯里尔,1901年生于英国,后移居美国,以短篇小说著名。

他的语言往往机智讽刺,主题抑郁却让人印象深刻。

其短篇小说《追逐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追求爱慕女子向老者购买爱情药水的故事。

原型批评既要分析文艺原型体现的人类世代相承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追求,又要进一步辩证地分析人类为了突破原型所做的努力。

本文即通过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追逐者》中的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艾伦、老者以及艾伦爱慕的女,使读者更全面的了解人物。

一、矛盾的撒旦与老者撒旦作为上帝的对立面代表着野心、邪恶、诱惑及堕落的黑暗力量,反映了人类心中的阴暗面。

耶稣称撒旦“不但是最初的杀人者,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它是最大的骗子”,“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它顽固不化,凶恶残忍,是人类的劲敌”。

《圣经》的失乐园中他化身为蛇诱惑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

他从意志、力量相对较弱的女人下手,让夏娃对偷食的结果产生怀疑,夏娃的防线就会变得薄弱。

然后强调并扩大偷食后的好处。

有了夏娃的帮助,撒旦诱惑亚当就会更容易。

这种诡谲、阴险以及擅用煽动性语言的的特点与老者商人的形象颇为贴切。

首先老者摆出一副彬彬有礼,热情待客的形象。

这与撒旦面对夏娃时外显的性诱惑及其相似。

与人相处时外显行为与形象是基础。

在初与人接触时,老者和撒旦都选择了对自己较为有利的外显行为或形象。

为了吸引艾伦购买爱情药水,老者先取得他的信任。

当艾伦质疑老者时,老人立即介绍了一瓶更厉害的药水生命清洁剂。

它能洗净生命中的铅华,让人仿若新生。

这种力量唯独上帝才拥有。

但是上帝赐予的生命是弥足珍贵的,绝非像此处能用金钱来衡量。

情以象抒 意以象言 思以象引——评析一篇佳作的传情达意技巧

情以象抒 意以象言 思以象引——评析一篇佳作的传情达意技巧

情以象抒意以象言思以象引——评析一篇佳作的传情达意技巧题目:《夜行者》传情达意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作家通过精心的构思和写作技巧,将情感与思想进行艺术化的表达。

以下是对一篇佳作《夜行者》的评析,探讨其传情达意的技巧。

《夜行者》是一篇以夜晚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作者通过描写夜行者的经历,展现了夜晚的神秘、宁静和孤独,以及夜行者内心的坚毅和孤独。

首先,在《夜行者》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情感。

他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氛围,表现出夜行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比如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写道:“夜幕低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洒下银色的光芒。

寂静的街道上,只有孤独的夜行者孤寂的脚步声。

”这一段短小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夜行者的孤独。

接着,作者又写道:“夜风轻轻吹过,清凉的夜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这一句意味深长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神秘和夜行者内心的思索。

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贴近夜行者,在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思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夜晚的魅力。

其次,在《夜行者》中,作者运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夜行者是一个具有坚毅和孤独的形象。

他孤独地行走在夜晚的街道上,思索着人生的意义。

他身材高挑,一身黑色的衣服包裹着他的身体。

作者通过描写夜行者的外在形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冷漠。

夜行者每天的路线都一样,从不改变,就像他内心深处那份坚毅。

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夜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所经历的孤独与坚持。

此外,在《夜行者》中,作者通过夜行者的台词和独白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夜行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言自语,表达他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比如他说:“这个城市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清醒。

夜晚是我的朋友,听取我心声的朋友。

我每天都来,只为寻找答案。

”这段独白表达了夜行者的孤独和思索,也表现了他对夜晚的依赖和信任。

通过夜行者的台词和独白,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夜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夜行者》通过巧妙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台词和独白的运用,成功地传达了情感和意境。

小说_追逐者_中的话语艺术及寓意评析_肖敏

小说_追逐者_中的话语艺术及寓意评析_肖敏

小说《追逐者》中的话语艺术及寓意评析(广西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肖敏▉【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编号201010LX523)、广西梧州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编号2010C017)。

英国作家约翰·柯里尔(John Collier )的短篇小说在创作风格上独树一帜,其语言犀利而充满睿智,笔调灰暗而充满讽刺性,显示了高超的文学技艺。

《追逐者》(The Chaser )是柯里尔于1940年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这是一篇典型的幻想小说,因其完美的故事结构和深刻的故事内涵,该小说被收录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英语课教材———《综合教程》。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艾伦的年轻人为寻求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而去一个神秘的老人那儿购买爱情魔液的故事。

利用艾伦单纯无知的心理,老谋深算的商人一步步把年轻人引入陷阱,令他不止购买了“爱情魔液”,而且若干年后很可能再次光顾并花高价购买所谓的“生活清洁剂”,实际上那却是死亡的代名词,作者在文中巧妙而隐晦地把爱情意象和死亡阴影糅合在一起,颇具讽刺意味。

故事的叙述虽然荒诞不经,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现实的影射和讽刺。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憧憬却囊中羞涩的小伙子,另一个是老于世故、精明狡黠的商人,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年轻人和老商人之间的对话而展开。

为了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在二者的对话中,巧妙地运用反讽、隐喻、双关、排比等不同的话语艺术恰如其分地影射了两位主人公的身份、经历、性格和思想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使故事的主题和深邃寓意更加传神地跃然纸上。

一、反讽影射物化爱情观与爱情虚无主义的荒诞结合反讽又称倒反或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意思,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灵魂与暗影的对话——对小说《追逐者》中艾伦的心理分析

灵魂与暗影的对话——对小说《追逐者》中艾伦的心理分析

— —
灵魂 与 暗影 的对 话
对小说 《 追逐者 》中艾伦的心理分新
口 高 媛 武汉理工大学
【 摘 要 1 性 化 失 败 的标 志 是 无 法 把 不 成 熟 的 想 法 转换 个
成 一 个 能够 良好 运 作 的整 体 ,从 而未 能形 成 自我 ,这 些
潜 意 识 中 的 想 法 转 而 投 射 到 了一 些 物 体 和 人 身 上 。 在 约 翰 ・ 里 尔 的 小 说 《 逐 者 》 中 ,艾 伦 的 灵 魂 ( nma 克 追 ai )
目 回生 本 的 唤 归 命 真 呼
诗人 从旁观者 的角度 描绘农人 晚归场景和 随后引发 的一 系列思考 ,最后 以超验的姿态 采用第二人称 的角度 直接表达诗歌主题 。 至于你 ,你关心这些陈私人 , 用这 些诗句讲他们 质朴 的故事, 假如在幽 思的g领 下,偶然有缘分 , I 位 同道来 问起你 的身世~一 农人 的形象 已经退居到幕后,诗人 已经不 是旁观者 , 而 将 自己的生命价 值观 直接 融入 诗行 。从诗 句 “ ag L re w s ib ut,n isu s cr”中可 以看 出格雷是为 自 a s on ad s oli ee h y h n 己 的 人 格 和 品 德 感 到 骄 傲 ( 今 洋 ,0 0 。此 外 在 诗 的 刘 2 1) 结尾处 的墓志铭 中,诗人说 “‘ 知识 ’可没有轻视他生身 的微 贱 ” 从 这 里 可 以看 出 追 求 知 识 是 诗 人 毕 生 的 事 业 。 , 诗人 的一生踏实 平淡, 曾拒绝 “ 冠诗人 ”的称 号,只 桂 愿做一名勤恳 的、潜心做学 问的 “ 农人” 。虽然本诗最初 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读书时的好友里查德・ 韦斯特而 作 ,但是他所表 达的含义远远超 过 了对好友 的悼亡 ,而 是扩 展 为 对 整 个 社会 阶 层 、对 自己 生 命 的思 考 。 农 人 们 过着 简单真 实的生活 ,没有荣 光和 功名 ,但 却有着生命 最原始和最纯真 的力量和态度 。迅速发展 的英国工业革 命对 农村的生存环境 和 自然状态产 生 巨大 的冲击 ,城市 的喧嚣躁动开始 弥漫 ,诗人将视 角转 向农村 ,在 对农人 和农村 自然景物 的观察和想象 中思考生命真谛 ,也通过 礼赞底层劳动人 民,进而呼唤 “ 远离尘嚣 ” ,回归生命的 本真 。

《追求者》话语合作分析

《追求者》话语合作分析

《追求者》话语合作分析
汪燕;石兰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7(000)007
【摘要】《追求者》是作家约翰·柯里尔创作的名篇佳作.小说表面讲述年轻人艾伦如愿以偿通过捷径得到爱情的故事,然而却蕴藏着令人震惊的死亡结局.通过对小说的主人公艾伦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分析,可以发现老人一次次违反话语合作原则,目的是以廉价的"爱情魔药"为诱饵,诱惑艾伦最终返回购买昂贵的"生命清洁剂".邪恶的老人定将做成一笔大交易,而艾伦与戴安娜也必会坠入毁灭的深渊.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汪燕;石兰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上海200062;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家园合作共育中家长话语权的现实问题及理想追求 [J], 高健
2.合作原则在戏剧话语分析中的应用——萧伯纳《卖花女》片段分析 [J], 张雪莲;叶舒佳
3.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追求幸福》的海报 [J], 魏梅玲
4.《追求者》话语合作分析 [J], 汪燕;石兰
5.基于小组合作话语分析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J], 杨长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

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

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胡塞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修辞叙事学分析夏梓言摘要《追风筝的人》是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文章通过少爷与仆人、父与子、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揭示了国家、政治、人性、情感、救赎与成长的变化之路,引起无数学者的关注。

本文运用费伦修辞叙事理论中的叙事进程、叙事时间、叙事判断等重要理论范畴,通过对《追风筝的人》的文本阐释,剖解探析《追风筝的人》的叙事艺术。

这些叙事艺术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让作品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和升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从作品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在强烈的时代感与民族文化感的冲击下,用真实的笔触传递出发人深思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胡塞尼;《追风筝的人》;修辞叙事;叙事进程;叙事判断一、绪论《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与责任的故事,小说描绘的独特的阿富汗文化风情,还因诠释了人生丰富的主题,如背叛与救赎、成长的挫折与新生等,但令这部小说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作者的叙事技巧。

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涉及小说的人物塑造,风筝形象,象征主义和阿富汗文化等,针对叙事技巧的探讨甚少。

因此本文通过叙事进程、叙事时间、叙事判断这三大叙事方式研究《追风筝的人》,作者通过空间化叙事技巧打破线性常规,超越读者的阅读预期,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空间叙事结构,不仅拓宽了成长小说的研究领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还能让读者对这部小说有了新的理解。

(一)国外关于《追风筝的人》的研究国外与这部小说有关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身份、人际关系、成长和阿富汗等话题方面。

到目前为止,国外全文数据库里包含“ Khaled Hosseini”关键字的论文大约有155篇论文,提到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论文超过300篇。

关于小说的主题,大多数研究优先考虑战争和救赎,苏·谢尔曼在他的文章“The Kite Runner by Khaled Hosseini” (2006) 中视阿米尔的父亲为有原则的人。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在现代诗歌中经常看到“节奏——语法”现象:即有意中断语言的语法连续性,在句子的中间强行中断,以造成“疏宕”之感。

如诗句的潜在主语被作者省略了,读者被诗人直接带入情境之中。

这种把完整的语句打碎成片段,以之作为音乐片段的手法在现代诗歌中时有出现。

诗人也不太在乎语义、逻辑的连贯性,而更多是以一个个片段的排列来造成某种“音乐感觉”。

比如昌耀的这首诗:内陆。

一则垂立的身影。

在河源。

谁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孤独的内陆高迥沉寂空旷恒大使一切可能的轰动自肇始就将潮解而失去弹性。

而永远渺小。

孤独的内陆。

无声的火曜。

无声的崩毁。

昌耀是一个强调“音乐感觉”的诗人:“但我近来更倾向于将诗看作是‘音乐感觉’,是时空的抽象,是多部主题的融会。

”“诗,自然也可看作是一种‘空间结构’,但我更愿将诗视作气质、意绪、灵气的流动,乃至一种单纯的节律。

”《内陆高迥》第一行是三个独立的片段,相互之间在语法上是断裂的,与一千年前苏轼的《醉翁操·琅然》有几分相似。

第二行“谁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像是对读者发起的一封邀请函,邀请读者一起进入这“暮色的金黄”,这一行长句仿佛一段渐趋高潮的乐段。

其后第二节第一行再次“蓄力”,尤其后面的“高迥沉寂空旷恒大”,四个形容词叠用,仿佛手指在琴键上用力弹了四次,预示着最强音即将来临。

《追逐者》中“老人”原型的解读

《追逐者》中“老人”原型的解读

者 》是 最 为 人 所 喜 欢 的 作 品 之 一 。 它讲 述 了年 轻 人 奥 斯 汀 为 赢 得 心 中 女 孩 戴 安 娜 的喜 欢 , 克 服 自 己 的 胆 怯 心 理 , 向专 卖 爱 情 药 水 的 老 人 寻 求使 女 孩 爱 上 自己 的 爱 情 药水 。 本 文 试 图 以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荣 格 的原 型 批 评 为 理 论 基 础 , 对 科 利 尔 《追 逐 者 》 中 出 现 的 老 人 形 象 加 以原 型 解 读 ,从 而 深 入 理 解 作 品所传 达 的 涵 义 。 f 词】《 逐 者 》 ;原 型 ;智 慧老 人 关键 追 【 圈分 类号 】 16 【 献标 识 码 】 中 10 文 A 【 文章 编号 1 0 966 (020 —020 0—172 1)90 3.2 1
口 导 语
约翰・ 科利尔是英 国现代 作家和剧作家 ,尤 以短 篇小 说 出名 。虽然他 的作 品没 有欧・ 亨利、契诃夫和莫泊 桑的 短篇小 说那么有影 响力,但他 的短篇小说 因其 丰富而特 别 的幻想却也独树一帜; 调虽刻薄讽刺 却不失智慧; 语 作 品 题 目所 表 达 的 含 义 往 往 与 故 事 的 结 尾 相 悖 。除 此 之 外 , 他 的作 品往往令人记 忆犹新 ,读 者也许不记得 作品 的作 者或题 目,但是却记得 “ 住在百货商店里的人们的故事 ” ( 自 《 来香 》。 出 夜 ) 其 中 《 逐 者 》 是 他 最 为 出彩 的 作 品 之 一 , 历 经 时 追 间 与 空 间 的 考 验 ,到 现 在 一 直 为 人 所 咀 嚼 与欣 赏 ,这 与 故事虚幻 又极具讽刺 色彩的写作 风格息息 相关 ,更难 能 可贵 的是 ,它通 过描写年轻人奥 斯汀 向老 人购买廉价 爱 情药水 ,使其所 爱的女孩戴安娜 爱上他 的故事来 引起 我 们 的 思 考 。一 方 面 向 我 们 展 示 了 老 人 如 何 使 奥 斯 汀 一 步 步 走 入 他 所 设 下 的 陷 阱 , 以 期 谋 取 更 多 的 利 益 ;另 一 方 面 向我 们 展 示 了爱 情 在 老 人 和 奥 斯 汀 眼 中是 如 此 的廉 价 , 由此 引起 我们对 于真 爱的深 思。但是 ,通过对 文本 的情 节 、对 话 、 人 物 , 以 及 某 些 意 象 多 重 含 义 的 理 解 , 发现 文 中老 人与奥斯 汀并非是简单 的追逐者与被 追逐者 的关 系 。 因 为 据 科 利 尔对 于 题 目与 结 局 相 悖 的 写 作 手 法 , 以 及文 中出现 的多 处暗示性语言 的提示 ,我们 可 以从 另一 个 角 度 来 理 解 , 即 老 人 并 非 是 真 正 的 追 逐 者 , 而 是 以 一 个 智 慧 老 人 的形 象 , 无 时 无 刻 不 在 提 醒 与 教 导 奥 斯 汀 正 确 对 待 爱 情 ,这 与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卡 尔 ・ 格 的原 型理 论 中 荣 的 “ 慧 老 人 ” 形象 几 乎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致 的 。于 是 本 文 试 图 以 荣 智 格 的 原 型 批 评 理 论 为 基 础 ,对 科 利 尔 《 逐 者 》 中 出 现 追 的老人形象加 以原型解读 ,从而深入领悟 作者 的创 作主

合作原则视角下《追逐者》的人物性格分析

合作原则视角下《追逐者》的人物性格分析

合作原则视角下《追逐者》的人物性格分析作者:陈善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期摘要:《追逐者》是約翰·科利尔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主要讲述了一场爱情药水的交易。

整个故事几乎完全是通过两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基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本文试图通过话外之音来分析人物复杂的性格,以此揭示主题。

关键词:追逐者;合作原则;违反;会话含义;矛盾性格作者简介:陈善静(1993-),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2约翰·科利尔, 1901年生于英国,后移居美国,以奇幻短篇小说知名。

其短篇小说集《幻想与晚安》(Fancies and Goodnights, 1951)先后获得1951年“爱伦坡最佳短篇小说奖”和1952 年“国际幻想小说奖”,而《追逐者》正是压卷之作。

正如科利尔的其它短篇小说,《追逐者》在1940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上,主要讲述了年轻的主人公艾伦为得到爱情而求助于爱情药水的故事。

小说流传很广,研究角度多样,有通过原型批评,女性批评和文体学等方面分析人物和主题,有分析老人为邪恶的,智慧的或善良的;有分析男人为胆小自私的或单纯的。

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们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会话含义得出老人就是一个普通人,有着矛盾的性格:一方面他要靠卖出药水赚钱生存,一方面他又出于良知不断给艾伦暗示后果;而对于艾伦,与其说他单纯,不如说他急于想通过捷径获得爱情。

一、合作原则格莱斯是第一个提出合作原则的人。

他认为,说者和听者都希望通过一些规则相互合作来使对话成功。

这些关于话语产生和理解的规则简称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根据充分性、真实性、相关性和清晰性,格莱斯提出了四大会话准则(1)量的准则。

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

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致是荒谬的。

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

《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楼梦》时在逻辑上的失误之处。

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

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现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练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的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

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

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

“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

这些不变的东西叫作“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追逐者》中的话语艺术及寓意评析(广西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肖敏▉【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编号201010LX523)、广西梧州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编号2010C017)。

英国作家约翰·柯里尔(John Collier )的短篇小说在创作风格上独树一帜,其语言犀利而充满睿智,笔调灰暗而充满讽刺性,显示了高超的文学技艺。

《追逐者》(The Chaser )是柯里尔于1940年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这是一篇典型的幻想小说,因其完美的故事结构和深刻的故事内涵,该小说被收录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英语课教材———《综合教程》。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艾伦的年轻人为寻求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而去一个神秘的老人那儿购买爱情魔液的故事。

利用艾伦单纯无知的心理,老谋深算的商人一步步把年轻人引入陷阱,令他不止购买了“爱情魔液”,而且若干年后很可能再次光顾并花高价购买所谓的“生活清洁剂”,实际上那却是死亡的代名词,作者在文中巧妙而隐晦地把爱情意象和死亡阴影糅合在一起,颇具讽刺意味。

故事的叙述虽然荒诞不经,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现实的影射和讽刺。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是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憧憬却囊中羞涩的小伙子,另一个是老于世故、精明狡黠的商人,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年轻人和老商人之间的对话而展开。

为了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在二者的对话中,巧妙地运用反讽、隐喻、双关、排比等不同的话语艺术恰如其分地影射了两位主人公的身份、经历、性格和思想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使故事的主题和深邃寓意更加传神地跃然纸上。

一、反讽影射物化爱情观与爱情虚无主义的荒诞结合反讽又称倒反或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意思,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追逐者》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尖锐而深邃的讽刺艺术体现出情节的虚幻性与现实的真实性。

约翰·柯里尔在小说中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戏谑的口吻表达事物表象下的言外之意,其讽刺效果不仅体现在言语修辞方面,更在情节与主题方面得以彰显。

故事开端,老人向艾伦展示了一种无色无味、无法觉察的毒药———即所谓的“生活清洁剂”,开价5000美元。

当年轻人惴惴不安地询问是否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一样高时,老人给了否定的回答,对此老人解释说等顾客相信了他的产品的魔力,将来他们有了钱,就会回来以更高的价格买其他的东西。

然后他给年轻人展示了一种爱情魔液,并说该药剂具有能够让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爱他,永远不离不弃的魔力。

老人对此开价仅1美元。

这个年轻人非常开心地购买了爱情魔液,却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以1美元出售爱情魔液,对毒药却要价如此高昂。

对此,老人的解释是“Oh dear,no.It would be no good charging thatsort of price for a love potion...”(噢,亲爱的,不全这么贵。

像这爱情魔液,如果我开这么个价,那可不是个好标价。

买爱情魔液的年轻人很少有5000美元的,要不,他们也不会需要爱情魔液了。

)老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爱情虚无主义者,知道前来找他做生意的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经济不太宽裕、渴求爱情却没有能力获取理想爱情的年轻人;另一种是经济雄厚、厌倦爱情且极度渴望摆脱爱情烦恼的游戏人生者。

他十分清楚如何对不同的人开不同的价,以达到促进他那一本万利生意的目的。

在老人看来,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所谓的爱情既能用金钱获取,亦能用金钱来终结,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残酷的游戏。

而在艾伦眼里,无论爱人还是爱情都是被极度物化的东西。

艾伦希望戴安娜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她有独立的自我,只能听从于他、任由他的摆布,为了这一己私欲,艾伦甚至不惜求救于爱情魔液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所谓爱情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爱情,老人和艾伦对爱情和伦理的认识也完全不一样,但是在私欲的驱使下,两个利欲熏心的人一拍即合立马成交。

在两人的对话中,作者运用反讽的手法影射物化爱情观与爱情虚无主义这两种完全不同事物的荒诞结合,于讽刺之中更见悲情。

二、隐喻突显爱情意象和死亡阴影的悲情轮回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属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的修辞现象,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

柯里尔的小说中,老人是一个老于世故、精明狡黠的商人,老人的语言非常庄重而文雅,充满书面语的单词和短语以及外来词,显得彬彬作品评述065总第期428Ma n gZhon gLiterature有礼却又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老人还使用了一些专门的科学术语和大量的隐喻表达,这些更加贴合他本人的身份,也显示了他的冷漠无情。

对于艾伦这样一个“紧张得像只小猫”样的男人,老人没有使用“poison ”这个词来表达毒药的含义,而是通过隐喻的手法使用了“glove-cleaner ”、“life-cleaner ”之类的委婉语,以此来表示如死亡、性、生理机能等禁忌物,显示了他的老奸巨滑。

老人在向艾伦出售爱情魔液之前隆重介绍了生活清洁剂(life-cleaner ),并拼命吹嘘其非同凡响的神奇功效,艾伦怀疑此物是毒药,便冒失地问道:“Do you mean it is a poison?”对此,老人漠然地回答“Call it a glove-cleaner if you like.Maybe it will clean gloves....”(你要是愿意,可以称它手套清除剂,也许它会把手套洗干净,我从来没有试过。

或者称它生活清洁剂也未尝不可,生活有时是需要清洗的。

)由此不难看出,老人口中所谓的“生活清洁剂”实际上正是死亡的代名词。

在老人的蛊惑下,艾伦最后以1美元的低价欢天喜地地买下了爱情魔液,他天真地认为自此便可以长久如愿以偿地拥有戴安娜的爱情甚至婚姻。

然而,这种仅靠魔液或者药水来维持的爱情和婚姻注定是不会长久的,终有一天艾伦会对这种需不断借助外力来维持的爱情感到不胜其烦,并再次回到老人这里购买生活清洁剂来摆脱爱情。

由此,爱情之外已然伴有死亡的阴影,而掉入这个陷阱的人始终逃不开爱情和死亡的悲情轮回。

三、双关暗示极端物化爱情的最终悲剧性幻灭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其中,借助词语的多义关系构成的双关叫语义双关,此种手法在《追逐者》中被使用得恰到好处,使得小说的语言表达更加幽默诙谐,主题内蕴更加深化。

该短篇小说的英文原标题“The Chaser ”本身就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解酒水;第二为追逐者之意。

按照西方人喝酒的习惯,人们喝完威士忌之后通常就会饮下解酒水以醒酒。

如果从“解酒水”这层含义来阐释标题之意,读者可做如下理解,威士忌就好比“爱情魔液”,它使人上瘾麻醉;而解酒水,就像“生活清洁剂”一般,能够平复人们观感神经的刺激感,威士忌与解酒水的绝佳配合,就如同“爱情魔液”与“生活清洁剂”的共同作用,短暂的刺激过后注定是永久的幻灭和沉沦,小说中的爱情主题与死亡意象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从第二种含义来理解,那么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名副其实的“追逐者”,只不过二者所追逐的内容不同罢了。

艾伦追逐的是一厢情愿的爱情,老人追逐的是永无止境的金钱和贪欲,一个为情,一个为欲,二者勾勒出一幅追名逐利的天下众生相,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标题除了一语双关地突显小说的主题外,还起到了深刻的警世作用。

小说中,当年轻人艾伦问到“爱情魔液”时,老人告诉他“它并不是那么贵,再说了,有钱人并不需要它,他们需要生活清洁剂,所以,爱情魔液只要1美元”.年轻人听后欣喜若狂,立即买下“功效神奇”的爱情魔液,并且再三感谢老人,结束交易后,年轻人出于礼貌说了句普通人说的“再见”,而老人却用当时只有上流社会人才用的法语“Au revoir ”(再见)作为回应,整个故事结局在此戛然而止。

作者对故事结局的安排非常巧妙,达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

老人在最后刻意用法语跟年轻人说“再见”的意义有二:其一,他知道年轻人今后肯定会回来,他们还会再次见面,所以内容是“再见”;其二,用法语暗示着当年轻人再次回来时,他必定是个富有而又需要“生活清洁剂”来摆脱爱情包袱的人了,因此,老人的法语应答暗示了艾伦极端物化爱情的悲剧性结局。

关于这一点,老人的判断是非常肯定的,读者亦在此清楚地看到故事所展现出的恐怖和幻灭。

[参考文献][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2000.[2]何兆熊.综合教程(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孙聃.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成因———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小说《追逐者》[J].文学界,2012(2).[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王勃然.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起源、本质和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周雪.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反讽之管窥[J].电影文学,2009(11).[作者简介]肖敏(1977—),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广西梧州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责任编辑李佳怡]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