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沈从文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颇大的多产作家,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小说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怀着深深的挚爱着意塑造的优美的湘西少女形象。

下面是给大家的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翠翠是一个美丽的人
(1)外貌美。

翠翠的外形是健美的,因为她是大自然的女儿——“翠翠在风日里养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明净得如水晶。

自然既养长她又教育她”。

翠翠的神态是天真活泼的,她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时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目光的眼睛瞅向那陌生人,做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翠翠的心地是善良的,“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离开勤劳淳朴的爷爷。

(2)性格美。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把一个纯若碧玉、洁似水晶的山村少女的青春觉醒、爱的萌动、爱的追求、爱的执著和爱的坚贞的情感历程,由朦胧到清晰,层次井然地表现了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开始悄悄地在她纯洁的心灵中萌发。

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她还“喜欢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经领略得出”。

她遇到事会不自禁地脸红,有时还孤独地一人独坐在岩石上,凝眸注视天空的云彩和星星。

祖父问她“想
什么”,她答“翠翠不想什么”。

实际上她在想,但的确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她隐隐地感到自己有一种感情需要,但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

少女的这种若隐若现的细微的爱的渴求的心理变化,被作者敏锐地发觉并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二、翠翠的悲剧命运
(1)命运如何。

翠翠的命运该如何呢?作者留给读者一个心悬的数,其中透出一种深沉无言的悲戚,让读者一同沉浸到这忧郁的氛围中和翠翠一起等待、思念……翠翠会不会像她那双双殉情的父母,也落个悲剧的结局呢?这一点,连她那达观的祖父也曾担心:“隐隐约约便感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尽管沈从文怀着对乡土的深沉的热爱,把湘西边城描绘成古朴秀美、人人相爱的世外桃源,但是“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罩住他们的生存。

这几乎是一个自然永久的原则:悲哀”。

(2)爱情悲剧原因。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翠翠的爱情悲剧呢?小说中的人物都有淳朴、善良、美好的天性,悲剧的具体起因似乎是一连串的误解,由于翠翠的腼腆、羞怯的性格,使她不能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到底爱哪个,只是藏在心里,连祖父也不告诉。

所以,两兄弟难以确定翠翠究竟要选择谁,才有了天保善意的自动退出和离家外出,以致船毁人亡。

老船夫本来最为操心,反被认为是弯弯曲曲……因为不凑巧而误会,结果只好是悲剧。

正如沈从文先生说的关于《边城》的几句话:“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良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

(3)人格理想。

虽然翠翠的结局是个悲剧,但小说中翠翠的人物形象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的人格理想。

他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那个集中了作者“爱”与“美”的湘西女神。

在这个理想人物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纯美和谐的神性之光,既体现了人性的庄严、美丽、健康与虔诚,又反映了沈从文个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边城》时说过:“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体现着作者对理想生存方式的追求。

三、翠翠形象的意义
“《边城》讲述的是翠翠母女的爱情悲剧,它在对传统文化下牧歌生活与人性之美的描述中,指出翠翠母亲的爱情悲剧根源是湘西民族文化与汉家传统儒家文化的矛盾冲突,而翠翠的爱情悲剧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冲突的结果。

”小说是以翠翠和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健康、自然的少女形象,这是一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想女性形象”。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也是一首悲情的牧歌。

其实这是苗汉两种婚俗的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根源,傩送走“马路”是苗族婚俗,天保走“车路”是汉族风俗,两种婚俗对立产生了爱情悲剧。

《边城》终不失为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首优美抒情的诗篇。

它所提供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湘西少女翠翠的形象,在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

翠翠的爱情悲剧分析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这便是书中对于翠翠的描写。

她在自然中长大,对于外面的世界既敏感又警觉。

对于祖父的爱,带着一丝任性、娇气,而对于天保、傩送的情感,带着几分羞涩。

平日里,翠翠常常为祖父担心,一次次地叫祖父回家,而且要陪着祖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开,这反映出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而翠翠对于天保兄弟的态度是不同的。

天保选择走车路,通过祖父询问翠翠,翠翠不理不睬。

祖父无奈,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却不知翠翠心中早已有了二老,但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子只能选择沉默和躲避。

对于二老,翠翠喜欢于心,仍只能沉默。

从祖父那里,翠翠得到的是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而从傩送那里,她才得以品尝到到异性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这些正是翠翠所追求的,然而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之中。

现实似乎距离十分遥远,只有在梦中,她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

于是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直到最终,白塔塌了,祖父去世,二老也走了。

所有的幻想破灭,翠翠无可奈何地看着这眼前的一切发生。

尽管小说的最后说,“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但这种对未来的希望怎能抵挡已酿成的悲剧在每一的人心上留下的凄凉的影子!
傩送喜欢翠翠,但是因为哥哥,他不得不建议采取兄弟隔夜唱情歌的来获取翠翠的心。

及至哥哥被水淹死,他的心里有了隔阂。


对翠翠的追求,不得不被暂停。

这反映了边城人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长久以来形成的思想——听命的观点。

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的联系起来,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使顺顺父子不自觉的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

“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

而在金钱与爱情之间选择了爱情的傩送二老,未能向着翠翠再靠近一步,只身下了桃源。

于是翠翠终于只能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归期的心上人的归来,这一切只能由时间来回答。

至此,翠翠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能安然地平静地等着不可预知的目标,这种听命的观点,让人分不清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坦然。

其实,翠翠的这种生命形式正代表着边城人的生命形式,将自己的人生作为一整个过程,并将整个过程本身看做它的目的。

他们平静、自然、知足地度过了一生,也就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的。

“生命无法不受到种种限制,人类的命运总是有悲观的因素,然而人的伟大可贵就在于并不因为悲观而放弃,就在命运翻云覆雨的鼓掌之中,生命也能散发出自己的庄严和魅力。


翠翠的性格特点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

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

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
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

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

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

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

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

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

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

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

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