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传染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一)筛检之后的血液或血制品仍可能含有病原 体
原因: 1.客观因素 (1)“窗口期”的存在 窗口期是指从病原体进
入人体至出现可检测出标志物这一段时期,不同 病原微生物的窗口期长短不一,即使同种病原微 生物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试剂检测其窗口期长 短亦不同。窗口期短则漏检的机率小,假阴性率 低;窗口期长则漏检的机率大,假阴性率高。
输血传染病
戴鹏程
-
1
一、概述
自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血液和血液制品已被广泛 用于临床。但输血(血制品)可能发生输血传播感染(TTI) 等,严重者可以致命。目前输血安全,尤其是输血传染病越 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狭义的输血性传染病是指受血者输入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 或血制品后引起的传染病;广义的输血性传染病是指血液或 其它体液中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被感染者(包括献血 员、受血者、医务工作者、静脉吸毒者、进行诊疗操作的患 者及其它人员)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引起的疾病,其传 播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吸毒、诊疗活动(外科、妇产科、口腔 科手术,内科诊疗操作,注射,针灸,器官或组织移植,输 血或血制品,内窥镜检查,血液透析等)、纹身、理发、剃 须、美容术(穿耳、纹眉、重睑、补唇等)、吸脂术等。
-
9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二)血液采集、制备与输血操作过程中的医源 性污染
1.采血污染 2.制作过程污染 3.原辅料污染 4.储备过程污染 5.器材及环境污染 6.工作人员受感染 (三)受血者抵抗力低下
-
10
四、输血传播传染病的特点
1.输血传播传染病只发生于有献血、输血史、与血制品有密 切接触者、进行过其它有创性医疗操作或有共用注射器静脉 吸毒史的高危人群。
-
11
五、输血传播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1.必须有献血、输血(血制品)史,或与血液 (血制品)密切接触史,或曾静脉吸毒共用注射 器,或曾接受过有创性医疗操作。
2.受血者受血前未有过该病原体感染,输血前该 病原体血清学或其它检查阴性。
3.输血至发病或至血中出现该病原血清学标志物 的时间在该感染的潜伏期内(超过该感染的最短 潜伏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二、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原体
目前已知的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甲肝(HAV)乙肝(HBV),丙肝(HCV),
丁肝(HDV),艾滋(HIV),巨细胞病毒 (CMV),EB病毒(EBV),疱疹病毒6,8型 (HSV),登革热病毒等等。 细菌:葡萄球菌,结肠耶尔森氏菌,克雷伯菌,沙 门菌属,绿脓杆菌等。 寄生虫 :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克氏锥虫,内氏 曼原虫等。 螺旋体 : 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 体等。 其它 : 立克次体等。
-
4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下面是几种常见病毒的窗口期:
窗口期(天)
平均
范围
HIV 22
6~38
HTLV 51
36~72
HCV 46(82、2代)(54~192)
HBV 59
37~87
-
5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2)无血清转换 少数病原体的少数株在 人体内不发生血清转换,不产生针对病原 体的抗体,或产生变异抗体,故亦会产生 假阴性结果,如果输入这种献血员的血液 就有可能造成受血者感染。例如:感染 HCV后约有10%的病毒携带者不产生抗 HCV,由此造成的HCV感染率约为 1/10000~20000单位血液。
7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4)筛检的有限性 由于人力、物力、财 力有限,不可能在献血员中筛检已知能通 过输血传播的所有病原体,故那些没有常 规检测的病原体如存在于献血员体内就有 可能通过输血传播。
(5)即算是目前最先进的检验方法,也受 现代科技水平的制约,也就是检测的灵敏 度水平。
-
8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2.有明确的感染时间和潜伏期,其潜伏期短于其它传播途径 所致相同疾病。因为有共同的感染途径,重叠感染、共同感 染的发生率高。
3.受血者发生输血传染病情况与所输入的血液、血制品质量 和品种密切相关,发生率与输血次数、量呈正相关。
4.输血传染病流行情况与所处国家(地区)地理位置、经济 发展水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
4.证实供血者血中存在同种、同型、同亚型或同 株病原体,或者能证实血液在采集、加工、储存 或输入过程中受到该病原体污染。
-
12
六、常见输血引起的传染病
(一)AIDS 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凝血因子均可传播HIV,
一般白蛋白、球蛋白、血源性乙肝疫苗不会传播HIV。在献血员中筛 检HIV以前,输血及血制品(特别是凝血因子Ⅷ)是HIV的主要传播 途径,血友病患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首例血友病人HIV感染是 在1982年报告的,有了血清学诊断后发现,约50%的血友病人被HIV 感染,其中重型血友病感染率高达90%。目前输血仍是非洲HIV感染 的第二位传播途径。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经输血传播的比率小(约为 0~0.95/100000),但经过静脉吸毒途径感染HIV所占比率仍较大。国 内报道HIV感染及AIDS病人有69.4%是通过静脉吸毒引起,通过输血 (血制品)途径感染仅占0.3%,可见国内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途径为 主。根据对输血感染HIV的研究,其潜伏期为4.5年,短于其它传播途 径所致HIV感染后发展为AIDS的潜伏期。
2.主观因素 (1)误差 包括贴错标签,错误发放血液
(血制品),标本混杂,操作错误等。
(2)观念错误 有部分人甚至少数医务人员错误 地认为输血有益无害,对输血适应症掌握不严, 没有尽量做到成分输血。
(3)管理不力 3.社会因素
某些不良习俗和行为,如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是当今传播HIV、HCV的重要途径之一。
-
6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3)不同亚型或遗传变异 另一个重要原 因是由于病原体(RNA病毒多见)不断发 生基因突变和存在多种亚型。如病原体发 生基因突变,则原有的试剂或实验方法就 可能检测不出突变后的病原体。许多病原 体存在多种亚型,而现在的检测试剂大多 无法达到同时检出所有亚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