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哪些农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人发现“地久耕则耗”。要解决这问题,宋代农学家陈阐认为,田种三五年地力就衰竭的说法是不对的,只要重视施肥,或掺用客土,土壤是可以改良,地力是可以提高,而且能保持地力常年新壮。元代王祯继承这看法,他认为,只要重视积肥、施肥,并采取相应措施,土地仍能做到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这是宋元时代对土壤肥力学说的一个重大贡献。
古人有时将种地称为“治地”,这个“治”如同我们今天所说治病的治。对症下药的思想用于农业,就有“粪药”的出现,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起初是根据不同的土壤,选用不同的肥料。《周礼》中“土化之法”即有这种思想萌芽,而最完整的表述则见于宋代的《陈农书》。以后在实践中又有不断发展,用粪时不仅考虑到土壤的性质,即土宜,还考虑到气候和作物等因素,即时宜和物宜。典型如看苗施肥。就粪而言,又有生熟之分和剂量大小的差别。
很早时有一种说法,认为原产南方的柑橘移种到淮河以北的地方就会变种而成为枳。一切生物只能在它的故土生长,逾越这个范围,就会发生变异,甚至死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元代孟祺等农学家认为,将原产于边疆地区的棉花引种到中原也能成功,有些地区引种失败,不是风土问题,而是技术上的原因。明代徐光启也以大量事实证实异地之间是可以相互引种,即使千百之中有一二不宜,也是“寒暖相违,天气所绝,无关于地。”而且亦引进了纬度的概念。风土论的确立,为元代棉花,以及后来明清时期引进玉米、烟草、番薯等推广铺平了道路。
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人常常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在农业生产时更是如此。今天看来,天,主要指气候条件;地,主要指土壤;人,则是农业的从业者。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又以人最为重要,因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王祯《农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只有“顺天时,量地利”,才能做到“用
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种谷》。也就是说,三才之中,人虽有主动性,但也必须顺应自然,而不能违反自然。这就是三才说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