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 杜文静

合集下载

两种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分析

两种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分析
[4]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Hepafit,2001。8:87-95.
[3]Penin
Kato
F,et a1.Structural biology of hepatitis C vires.Hepatol,
2004,39:5-19. N.Molecular virology of hepatitis C virus.Acta Med
表1
Tab.1
51份间接法抗-HCV阳性标本几种试剂检测比较
The results of several reagents in 5 1 indirect anti-HCV methods detected positive samples
万方数据
・306・
空堡塞壁塑堕壅煎耋堂盘查垫!!至!旦箜!!鲞箜兰塑垦!i!!竺!墨翌兰!垫!i型!查!鲤墼垫!!:!垫!!:型垒兰
万方数据
主堡塞墼塑堑鏖瘟垂堂壅查!!!!至!旦箜!!鲞蔓!塑曼!i!!塑!曼!£璺!垫!i型!丛鲤坚垫!!!!些!!!盟堡兰 2012015801;美国强生公司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 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注册证号:¥20090095,批 号:EXEl95,EXEl99,EXE208。双抗原夹心法抗一 HCV检测试剂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批号:CS20120301。全部免疫检测均严格按照厂家 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确证实验试剂 国强生公司的Chiron 免疫印迹法检测试剂采用美
in
Tab.2
the positive samples
表4万泰夹心法试剂检测BB[盘灵敏度
Tab.4 The sensitivity of Wantai sandwich assay

酶标免疫实验的假阴阳性原因研究

酶标免疫实验的假阴阳性原因研究

酶标免疫实验的假阴阳性原因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各项疾病的诊断方法均不断地增多。

酶标免疫实验即是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的一项诊断方法,该项实验通过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及细胞中的抗原或半抗原进行检测,进而了解患者相关的疾病信息[1]。

但酶标免疫实验操作步骤繁琐,细节性强,在实验过程中,稍不注意则可能使得结果出现假阴阳性现象,影响操作者的判断,对于受检者也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现,必须分析假阴阳性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相关因素进行规避,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标签:酶标免疫实验;假阴性;假阳性;原因;改善措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检测技术在医学实验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酶标免疫实验是十分常用的一类实验检测技术。

但在检测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的差错均可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

因此在行酶标免疫实验时,需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重点分析了酶标免疫实验出现假阴阳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消除上述影响。

详情如下。

1 手术标本固定不充分在手术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组织标本后,需立即将标本中肿瘤部位剖开,以利于固定液充分渗入组织。

临床上固定液种类较多,但在通常情况下,主要以中性福尔马林作为标本固定液,其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组织中抗原不被丢失。

但若组织固定不好,组织切开抗原含量丢失严重,使得检查结果出现假阴性。

因此需十分重视标本固定,预防出现不良结果。

2 组织修复不恰当抗原修复液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用使用充分的抗原修复才可将抗原表位打开,进而使得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

通常情况下,细胞质着色的抗体选择以柠檬酸进行修复;细胞核及细胞膜着色的抗体选择以EDTA修复。

此外,微波炉修复在临床上也十分常用,一方面可以节约试剂,另一方面操作十分简单。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通过微波炉修复可导致修复液外崩,出现掉片、组织背景非特异性着色等问题。

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分析

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分析

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调查。

方法:采取予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对50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荧光定量PCR检验阳性率为95.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统计有差异(P<0.05)。

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在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验阳性率最高。

关键词:丙型肝炎;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丙型肝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本病致病病毒为丙肝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在进入机体后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且本病进展缓慢,患者病程发展时间较长。

但一旦病情进入后期则会显著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引发多系统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式,尽早干预能够延缓疾病恶化几率,因此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本病的检验方式较多,本次研究将针对不同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50例丙型肝炎患者为调查样本。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

丙型肝炎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患者无其他类型肝炎;患者无肝肾功能衰减表现;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男性患者2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平均(45.6±13.2)岁。

1.2一般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抽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血5ml,将其分为2份保管,1份用来测试丙肝病毒RNA,另一份放置于零下20摄氏度中保存,用来测试丙肝病毒抗体以及核心抗原。

荧光定量PCR采用ABI7500荧光定量检测仪进行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法采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分析仪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生产的DNM-9602G型酶标仪进行检测。

将患者血液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min速度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取上清液为检测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乙肝五项(ELISA)手工操作法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分析及对策乙肝五项手工法

乙肝五项(ELISA)手工操作法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分析及对策乙肝五项手工法

《乙肝五项(ELISA)手工操作法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分析及对策|乙肝五项手工法》摘要:乙肝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或假阴性的结果,这种情况是我们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科室与患者纠纷最多的问题,Ⅳ洗板要彻底,如不彻低,未去除实验中没参与反应的酶类物质,可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抗病毒药物可清除血液中病毒,故有时检测表现为阴性乙肝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或假阴性的结果,这种情况是我们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科室与患者纠纷最多的问题。

患都不明白什么是假阳性和假阴性,只知在这家医院做出了阳性结果,就到其他医院或上级医院再做,如果出现结果不一样就找院领导和检验室索赔。

上述的问题是我们工作中问题还是患者自身的问题,难道不能避免吗?因此,在工作中我们用酶联免疫法(ELISA)一步法,结合病人所反应的情况,我们对1800份血样标本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外源性因素 1.1 标本因素①标本应防止溶血,脂血,细茵污染,血样标本和脂血严重都会造成结果错误,被污染的标本因菌体中可能含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测定中会导致非特异显色。

②标本最好采集后就做,不要放置冰箱内保存过久,因为血清中IgG 可聚合成多聚体,可造成假阳性。

此外标本在冰箱内放置过久抗原和抗体的免疫活性减弱,也可造成假阳性。

③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以保证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以防造成假阳性结果。

④另外反复冻融也可造成假阳性。

1.2 操作因素①操作者要高度的责任精神,操中作中要精力集中,标本不要张冠李戴,要做好操作前的校对工作。

②试剂准备。

从冰箱取出试剂后要与室温平衡后才能使用,一般为半小时平衡,所用去离子水应保证质量。

③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Ⅰ加样枪在加样过程中不可太快,以免吸入气体引起空泡,另外,建议用一次性的吸头,加样器要经常清洗,定期校对。

Ⅱ加入试剂前要充分混匀,,弃去两滴,要注意加入的角度,速度,以免多加或少加,和加入两孔之间,这样在孔内的非包被区出现非特异吸附,从而引起非特异性显色。

丙肝抗体假阳性检测中ELISA法应用分析

丙肝抗体假阳性检测中ELISA法应用分析
[ ] ] 中国 1 E L I S A 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分析[ J . 张志梅. , ( ) : 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2 0 0 91 12 4 1 8 7.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影响因素 2 陈景芬. [ ] ( ) : 检验医学与临床, 分析 J . 2 0 0 8, 5 1 3 8 2 1. [ ] ] 和殿峰. 中国 3 E L I S A 法测丙肝抗体假阳性分析[ J . 杨志栋, ( ) :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 0 1 0, 0 8 1 7 2 6 3. [ ] 4 ME I A 法与 E L I S A 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比 刘艳辉. ] ( ) : 传染病信息, 较[ J . 2 0 0 9, 2 2 4 2 3 3 2 3 4. - [ ] 孙 宏 勋, 卢 亚 敏, 等. 5 E L I S A 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 周 东 升, [ ] ( )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J . 2 0 0 9, 2 1 9 1 2 5.
即E 是临床常用的酶免疫 L I S A 法, 酶联免疫 吸 附 法 , 现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 抗 原 和 抗 体 的 检 测 中 , 经过 测定方法 , 临床证实 , 此方法 能 确 定 绝 大 部 分 的 抗 原 抗 体 阳 性 或 阴 性 结果 , 但是 , 也会出现不少的 假 阳 性 或 者 假 阴 性 。 这 样 的 情
3. 1 标本内物质干扰 标本中含有的 物 质 , 对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可能起 到相应的影响 。 标 本 中 含 有 类 风 湿 性 因 子 , 尤其是在患有 其类风湿 类风湿性疾病和 患 有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的 患 者 中 , , , 在进行丙肝抗体检测时 也 可 能与酶联 因子多为I G G I G G [ 2] 免疫吸附时的固相I 酶标I 进而增加了 G G、 G G 发生结合 , 丙肝检测的阳性情况 , 产生弱阳性 。 高免疫球蛋白 血 症 的 患 者 , 由于血清中存在浓度相对 [ 3] , 可能会导致其与检测时的固相表 较高 的 非 特 异 性 I G G 面相吸附 , 随后再加入 酶 标 抗 人 I 再 与 之 结 合, 产生 G G 时, 阳性结果 。 标本中如果存在过多的 S 也可能会干扰检测结果 , O D, 使结果呈现阳 性 。 有 研 究 表 明 , E L I S A 法在检测丙肝抗体 / 标本 S 容易出现 阳性的标本时 , C O 值在 1. 0 3 3 0 之间 , ~3. [ 4] 。 假阳性 标本在分离时 , 不能充分分 离 , 或者在采集运送储存过 程中 , 被细菌污 染 , 产 生 标 本 溶 血 或 者 标 本 凝 固 不 全, 都可 。 能产生阳性结果 3. 2 检验过程操作因素 标本在进行检验时 , 如果加 样 时 间 过 长 , 就可能使加样 , 后在恒温箱的等待时间相对过长 使得检测结果为阳性 。 洗板是酶联免 疫 吸 附 法 中 的 重 要 部 分 , 在自动洗板仪 5] , 如 果 洗 板 针 被 堵 塞, 抽 吸 不 充 分[ 或者洗板 进行洗板时 , 机内洗液量不足 , 也会引起 假 阳 性 。 如 果 使 用 手 工 的 洗 板 , 洗板次数若太少 , 就可能造成残留 , 使得出现阳性结果 。 快速检验虽然能避免结果 的 假 阳 性 , 但 是, 如果检验速 度过快 , 也可能导 致 假 阳 性 结 果 ,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血液在未 如进行强行的离心 , 可能导致血清中仍有纤维 完全凝固时 ,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采纳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阳性情形。

方式 ELISA法进行抗HCV测定,挑选出阳性血清141份按S/CO和年龄分组,别离进行比较。

结果 1≤S/CO<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S/CO≥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20~49岁与50~80岁的例数别离占总阳性率的31%和69%,两组存在明显不同(P<。

结论采纳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有必然的干扰因素,可致使阳性率偏高。

临床诊断时它只能作为一个筛查实验,抗HCV 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要做相关检查慎重诊断,有条件时进行确认实验才能确诊。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法目前丙型肝炎感染的免疫测定应用最普遍的是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阻碍ELISA测定抗体的因素是包被抗原的纯度、机体内较高的IgG类抗体浓度和标本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这些都易引发假阳性反映,现将我院临床标本阳性情形报导如下。

1 对象与方式观看对象在我院通过常规筛检实验为抗HCV阳性标本共141例,其中男80例,女61例, 年龄20~80岁。

仪器与试剂半自动酶标仪,洗板机,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

统计方式采纳SPSS软件行χ2查验。

2 结果将141例抗HCV阳性样本按S/CO值分组,1≤S/CO<者39例,占%;S/CO≥者102例,占%。

来自美国的研究说明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S/CO≥时才高度预示抗HCV呈阳性状态,并建议对S/CO ≥的标本做确认实验。

将抗HCV阳性样本按年龄分组,年龄50~80岁组的抗HCV 阳性患者98例,占总阳性百分率的%,而20~49岁以下年龄组的抗HCV阳性患者43例,仅占总阳性率的%,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抗HCV是目前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感染的经常使用指标,要紧用于检测急、慢性或既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测定献血员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王春雨【摘要】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22【总页数】2页(P4291-4292)【关键词】酶联免疫法;PCR检测;丙型肝炎【作者】王春雨【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3丙型肝炎(HCV)是由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一般经患者血液传播,病程迁徙,自然转阴率很低。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超过50%的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会发展成慢性乙肝,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则病情会进一步恶化,使得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1]。

因此,在患者患病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均被临床证实有较好的参考诊断价值[2]。

为进一步探究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根据我院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疑似丙型肝炎病毒检查的患者180例。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结果探讨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结果探讨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结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

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目前全国各血站系统及医院进行血液检测感染性疾病抗体/抗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的特点。

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导致不同实验室的同一批次或同一实验室的不同批次检测结果不一致,出现假阳性结果,影响病情的筛查[1]。

血清丙肝抗体(HCV-Ab)在使用ELISA法检测时常出现假阳性,导致其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次的研究中将对使用ELISA检测HCV-Ab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HCV-Ab的检测准确性,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HCV感染高危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使用进行RT-PCR、ELISA法对80例HCV感染高危者进行HCV-Ab检测。

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徐德全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3)005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2009-01~2009-12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 0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及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有效性.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8%,胶体金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48%,两种方法比较,检验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临床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效果,都能够直观、准确的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出来,为临床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556-557)
【作者】徐德全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习水564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分析 [J], 徐先慧;聂磊
2.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J], 徐德全
3.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对照研究 [J], 蒋峻峰;周雪莲
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效果 [J], 梁梦婷
5.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研究 [J], 朱建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联免疫法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不确定度判定方式探讨

酶联免疫法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不确定度判定方式探讨

酶联免疫法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不确定度判定方式探讨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不确定度判定方式,降低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结果判定的风险。

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试剂盒,对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定。

结果1号样本检测结果有83.7%的可能性为阴性,有16.3%的可能性为假阳性,而3号样本有12.41%的可能性为阳性,有88.59%的可能性为假阴性。

结论对检测结果的完整表述使用含有检测不确定度的结果,对假阴性或者假阳性检测结果的风险大小进行测定。

标签: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量不确定度;方式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目前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最主要方法是酶联免疫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不确定度需要建立评定程序,并在此之前需要分析和量化典型例子的不确定度,并进行完整的评估,可以降低检测结果中出现较多的假阴性合假阳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22~75岁。

其中有40例患者患者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有15例可疑患者(S/CO0.86~1.01),有25例阴性患者(S/CO3.8。

较高的假阳性率出现时S/CO<3.8。

因此需要进行免疫印迹实验和核酸检验法反复验证,避免出现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国产的酶联免疫法试剂由于不当的包被抗原量,降低了试剂的纯度,增高了酶标二抗体的浓度,从而使得较高的假阳性率,而S/CO值波动的范围变得十分的大。

在本次的研究中1号样本检测结果有83.7%的可能性为阴性,有16.3%的可能性为假阳性,而3号样本有12.41%的可能性为阳性,有88.59%的可能性为假阴性。

4号样样本88.57%的可能性为阴性,5号样本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的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和相对贡献率的评估。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目的研究和分析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中接收并诊断的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收集静脉血,然后取血清备用。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结果通过采用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检验阳性数据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检验方式的有效性均得到肯定。

结论针对丙型肝炎的检验采用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进行,两种方式检验的阳性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但胶体金法检测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效果直观、经济性好等特点,并可以无需采用特殊设备,进行单份测定,在临床和急诊过程中发挥其优势和价值,因此针对丙型肝炎的检验可以选择胶体金法进行检验。

标签:丙型肝炎;检验方法;临床研究;分析丙型肝炎患者的数目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们对甲型和乙型肝炎比较熟悉,对于丙型肝炎来说较为陌生,但丙型肝炎对人体的损害程度较高,严重影响到丙型肝炎患者的身体健康[1]。

因此,为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水平,进行有效的检验,需要加强对该病症的分析和探究,以提高检验技术的水平和质量[2]。

肝炎病毒(HBV)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丙型肝炎(HCV)是肝炎症状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单股正链R N A 病毒多导致的,慢性的丙型肝炎病毒可以导致患者产生肝细胞癌和丙型肝炎等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下面就检验方式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中接收并诊断的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收集静脉血,然后取血清备用。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用ELISA法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假阳性标本,分析影响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因素。

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的60份血清标本经PCR检测依然发现为阳性49例, ELISA法检测真阳性率为80.2%,假阳性率为19.8%。

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清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结果假阳性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不利因素,降低假阳性率,对于怀疑假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及时的进行HCV-RNA检测。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72-02丙型肝炎(Hepatitis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上把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做为诊断丙肝的重要依据,酶联免疫法(ELISA)是目前临床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的主要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

但ELISA法在检测血清丙肝抗体时也存在假阳性问题,本文将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60例用ELISA法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所有血清标本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患者。

1.2 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5ml,离心分离血清后1~2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丙肝抗体,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原因分析

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原因分析
个孔 ,洗完后 用吸水纸 吸干 。不 要混用不 同批号 的试剂 ,加 显色剂 的时候注意 不要流到孔外 ,在检测前将试 剂放 置在室温下3 0 m i n 。
采患 者清晨 空腹静脉血 3  ̄ 5 mL ,将 其离心 分离血 清 ,先用E L I S A 法 检测H C V - A b( 1 ~ 2 h 内 )3 次 ,对3 次结果均为 弱阳性 的标本 ,用核
司眶|园啊|日
2 0 1 3 年1 2月第 1 1 卷 第3 6 期

临床研究 ・ 3 8 3
E L I S A 法检 测丙型肝炎抗 体的假 阳性原 因分析
伊 新 奎
( 漯河市第三人 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 漯河 4 6 2 0 0 0 )
【 摘 要】 目的 分析 酶联 免疫吸 附试验 ( E L I S A)在检 测 丙 型肝 炎抗体 ( H C V - A b )的过 程 中出现假 阳性 的原 因 ,并找 出一 些解 决 办 法。方
1 5 ai r n ,如 果血清标本 是抗 凝血 ,在 采血 后必须立 即颠 倒5 次 以上 ,存
放一段 时间后 ,离心分离 I 5 mi n 【 4 J 。及时将加样后 的加贴 封片放入恒温 箱里 。在加酶试剂 的时候不要将 水滴到 孔外 ,如果滴到 孔外 ,要及时 用吸水 纸轻拭 吸干 。洗板要彻底 ,保证洗板 针通畅 ,将洗 液注满每一
在日 常检 验工作 中检验人 员~定要严格 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检验 ,
对怀 疑其存 在假 阳性 的血清标 本要测 定其H C V - R NA,确保检 验 的准 确度 ,避免 出现 假 阳性结果 。为 避 免假 阳性 的出现 ,检验 人 员应注 意 :如 果血 清标本 是凝 固血 ,应 现将 标本 自然放 置 1 h ,再 离 心分离

免疫学检验过程中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免疫学检验过程中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免疫学检验过程中假阴性与假阳性出现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现阶段,医院在使用各种免疫方法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为此,研究人员经过仔细的观察与实践,发现了在免疫检验中出现假阳性的几种原因,今天写出来与同行们共讨,以便在未来工作中尽量减少失误,提高医院的检验工作水平。

免疫学检测中出现的假阴性及假阳性,所有的实验室人员都不陌生。

那么何谓假阴性及假阳性呢?简单的讲,假阴性就是实际上是阳性的标本,但是检测结果显示阴性。

同样,假阳性就是实际是阴性的标本,经过检测显示是阳性。

每一种病毒对人体的感染都会有一个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人体后但尚未产生抗体或者抗体产生较少,使用现代检测手段或设备无法测定感染与否的一段时间。

在“窗口期”,即使病人已感染了病毒,但由于针对病毒的抗体并不稳定,所以检查病毒抗体的结果却是阴性,容易造成漏诊。

针对不同病毒,窗口期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乙肝的潜伏期大致是6个星期到6个月之间。

但那是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区段.有可能感染了,但抗原或抗体的数目没有达到可以检测出的数量,也就是窗口期。

丙肝的窗口期为36个月。

艾滋病病毒与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也有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后2周后,血液中出现HIV抗体,一月后95%以上的人可检出HIV抗体,个别人抗体出现较迟。

窗口期一般为2周—3月,有极少数人可长达6个月。

如恰逢在窗口期作HIV抗体检测,结果可呈“阴性”,但其血中已有病毒,可以传染给别人。

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而成的:首先是操作层面技术失误的造成。

包括:1、样本位置的错误;2、体内抗体或抗原非常弱,检测不出来,即窗口期。

3、加样时样本稀释过大;4、试剂盒质量不好;5、板底过高;6、孵育时间过长等。

以上几种情况的出现,除窗口期感染外,都可以尽量避免。

由本公司研发、生产的流水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以下简称酶免工作站)防护措施为:1、设备的全自动化,减少了人为误差;2、在前处理系统加样通道的管腔内增加一段的空气柱,避免了管壁残留的冲洗液对样本的稀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价值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价值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ELISA)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价值。

方法: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标本,采用TECAN半自动酶标仪,以试剂厂家提供的质控血清为参照,使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阳性标本采用胶体金吸附法检测,同一标本在相同时间、温度下采用半自动酶标仪判读。

结果:使用半自动酶标仪判读的阳性率10.0%(6/60)明显高于胶体金吸附法判读的阳性率3.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有很好的检出诊断效果,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丙型肝炎抗体;胶体金法【中图分类号】R5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65-02当前我国丙型肝炎感染者越来越多,其中大约50.0%可向慢性肝炎转化,也有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是肝细胞性肝癌[1]。

丙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方法,且相关的疫苗预防作用效果也不明显[2]。

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研究的不断深入,早期检出丙型肝炎有很好的效果,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当前应用比较多见,其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

本文对比了采用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80岁;病理确诊为丙型肝炎;血清标本采集都符合要求;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无严重心肾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患者。

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9岁,平均54.22±3.1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平均为3.44±1.02年;平均体重指数为23.14±2.84kg/m2。

酶联免疫法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

酶联免疫法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

酶联免疫法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优缺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方法:对我院临床样本进行ELISA、金标法、微粒子法(MEIA)检测,并辅以HCV RNA确认实验,对所获结果进行分析。

结论:相比之下,ELISA法较其他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抗-HCV的相符率无差异(P>0.05),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

操作过程发现,ELISA法过程较繁琐,花费相对较高,但考虑综合因素,ELISA法是最佳的检测抗-HCV方法。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 ELISA 丙肝抗体评价【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47-02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主要经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感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12%,呈全国流行性,我国丙肝感染率较高,阳性率约为3.19%。

丙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1],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控制HCV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故选用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抗-HCV方法,因其过程简单、迅速、快捷的特点被接受。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样本来自我院疑似丙肝患者体检化验310例。

试剂金标检测卡购自潍坊康华药业有限公司;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MEIA为AXSYM型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试剂,购自美国Abbott公司。

丙肝病毒RNA PCR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试剂均经过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并均在有效期内。

1.2 方法取材无菌采取外周静脉血约4ml,3000rpm离心8min,取血清,立即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

ELISA法因孵育时间不同使丙肝抗体假阳性误判

ELISA法因孵育时间不同使丙肝抗体假阳性误判

ELISA法因孵育时间不同使丙肝抗体假阳性误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其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之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是目前检验科用于各类传染病指标大批量标本检测的主要方法,也是丙肝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但由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诸多,会出现假阳性反应,现将ELISA两步法由于孵育时间不同,而导致假阳性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本院住院病人血清。

用真空采血管采集病人全血5mL,3000转离心15分钟。

分离出血清备用1.2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为: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00812,20102165)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12021)中山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批号2010004)1.3仪器美国宝特Bio-Tek ELX800 型酶标分析仪。

英国INTEC公司INTEC 1000 洗板。

LightCycler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

1.4方法病人标本常规用北京金豪试剂盒检测(批号20100812),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第一种方法用A表示:设一空白对照孔,只加标本稀释液,两个阴性对照孔,两个阳性对照孔,加阴阳性对照100UL,每个检测孔先加100UL标本稀释液,再加待检血清10UL,37度孵育20分钟,洗版后每孔加酶结合物(空白不加),37度孵育20分,洗版后每孔加显色剂50UL,37度10分钟孵育,加终止液50UL。

比色。

结果OD值为1.268,cutoff值为0.196,为阳性。

第二种方法用B表示(试剂盒批号20102165),设一空白对照孔,只加标本稀释液,两个阴性对照孔,两个阳性对照孔,加阴阳性对照100UL,每个检测孔先加100UL标本稀释液,再加待检血清10UL,37度孵育60分钟,洗版后每孔加酶结合物(空白不加),37度孵育30分,洗版后每孔加显色剂50UL,37度30分钟孵育,加终止液50UL。

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分析

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分析

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分析
张志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24
【摘要】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V抗体弱阳性的HVC-RNA进行确证试验,确定其假阳性率,寻找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测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再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CV-RNA,有80%的阳性率,其中假阳性的有20%.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由于有许多影响因素可导致结果假阳性,对怀疑假阳性的标本应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来确诊.
【总页数】1页(P187)
【作者】张志梅
【作者单位】462000,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假阳性一例分析 [J], 韦慧玲;赵国强
2.ELISA法测丙肝抗体假阳性分析 [J], 杨志栋;和殿峰
3.ELISA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探讨 [J], 吴玉红
4.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分析 [J], 张志梅
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肝抗体假阳性一例分析 [J], 韦慧玲; 赵国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假阳性原因分析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假阳性原因分析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假阳性原因分析标签:酶联免疫;检测;全自动仪器本站在使用全自动仪器检测血液标本后,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确性,降低了临床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但笔者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由于加样器钢针的污染、酶免分析仪清洗单元的堵孔以及试剂盒灵敏度的不同,会造成样本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加样仪和酶免分析仪分别为Microlab STAR和Microlab FAME(瑞士HAMILTON 公司)。

1.2试剂HBsAg、TP检测采用北京万泰和厦门新创有限公司试剂;抗-HCV检测采用北京金豪和珠海丽珠有限公司试剂;抗-HIV检测采用珠海丽珠和荷兰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试剂。

均按试剂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标本与方法2007年1~10月的血站初复检标本由STAR同时加样,检测时使用1台FAME 处理系统。

对其中12例检测有阳性或弱阳性且存在于强阳性间隔2排后的同行孔位的标本,均采用手工和全自动仪器重新检测。

2结果初检结果中为假阳性的是1的A9、2的B8、3的D7、5的D9、6的E12、7的A8、8的E6、9的D1 1、10的A6和A9、11的H11、12的A7和A10;复检结果为假阳性的是4的H11、5的D9、6的E12、7的A8和A11、9的D11、10的A6、11的H11、12的A7和A10。

详见表1。

3讨论以上假阳性结果存在于强阳性间隔2排至5排后的同行孔位的现象,主要与仪器有关。

首先,Microlab STAR加样器是由3组加样钢针通过采用轮换每组钢针模式而实现样本的批处理,当STAR的一组加样钢针中的1根被强阳性标本污染后,经洗站洗涤、烘干,在随后吸取正常样本时发生了污染[1],造成表1中第5例的D9、第6例的E12、第7例的A8、第9 例的D11、第10例的A6、第11例的H11以及第12例的A7和A10初复检都是阳性。

针对永久性钢针的STAR 加样仪所引起的拖带现象应调整相关系数[1],加大洗站洗涤时间和洗涤量,把残留在加样钢针中的标本量降到最低水平;每周把加样钢针拆下用75%酒精浸泡,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每周用55℃左右的蒸馏水冲洗管道。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丙型肝炎(Hepatitis C,简称丙肝)是有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危害广大人群肝脏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把检测患者血清丙肝抗体(HCV-A b)做为诊断丙肝的主要依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进行 HCV-A b 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1],但实验室在检测丙肝抗体,有许多因素影响ELISA测定,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的结果。

现对2013年5月~2014年9月检测的抗HCV抗体结果中32份弱阳性标本进行如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2007年5月~2009年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检测HCV抗体的标本。

1.2仪器与试剂仪器:DA-7600核酸扩增实时荧光基因分析仪为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产品;BIONAD MODEL1575自动洗板机;普朗DNM-9602酶标仪。

试剂: HCV-RNA测定试剂为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产品;HCV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采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5mL,将其离心分离血清,先用ELISA法检测HCV-A b (1-2h内)3次,对3次结果均为弱阳性的标本,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其HCV-RNA。

1.2.3 质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全部仪器、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每日质控结果、每批测定阴阳对照均在可信范围,HCV-Ab 参加黑龙江及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成绩均为合格。

2 结果3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再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CV-RNA,有24例为阳性(占75%),其中假阳性的有8例(占25%)。

3 原因分析3.1疾病和其他因素干扰①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RF可大量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体内,RF多为IgG,它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

因此在抗HCV测定中,如血清标本中存在RF,则其可以与固相上的IgG和酶标的IgG结合,而出现假阳性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假阳性的临床分析杜文静发表时间:2017-05-23T14:47:43.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作者:杜文静赵欣(通讯作者)[导读]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仍存在标本假阳性问题,标本内物质干扰、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出现假阳性。

(重庆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沙坪坝 400038)【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状况、原因。

方法:选择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再以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行确证实验,明确ELISA假阳性率,分析影响ELISA检测方法产生假阳性的因素。

结果: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中通过RIBA实验法进行检测发现阳性48例,不确定6例,阴性14例,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假阳性率为20.59%(14/68)。

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仍存在标本假阳性问题,标本内物质干扰、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出现假阳性,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质控,避免不利因素,以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应对可疑假阳性标本进行RIBA实验确证。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丙肝抗体;假阳性【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32-02Clinical analysis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f serum HCV antibody false positiv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detection of serum HCV antibody (HCV-Ab) false positive status. Methods Of Shapingba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ceived detection of serum HCV-Ab in 68 cases with ELISA positive serum samples by 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 (RIBA) for confirmatory test, clear ELISA false the positive rate of ELISA detection method of influenc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false positive results 68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HCV-Ab ELISA positive by RIBA test detected 4 positive In 8 cases, 6 cases of uncertain, negative in 14 cases, detected by RIBA as the gold standard, ELISA detection of the true positive rate is 70.59% (48/68),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20.59% (14/68).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serum HCV antibody by ELISA has false positive specimens, interference within the specimen, improper operation etc. many factors can cause the appearance of false positives, inspection personnel need to do a good job of quality control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s of operation, to avoid unfavorable factors, to reduce the rate of false positives, while under conditions allowing to deal with suspicious false positive samples were RIBA 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keywords】 ELISA; Hepatitis C antibody; False positive丙型肝炎为一种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在HCV慢性感染后还可造成肝脏出现慢性炎症坏死与纤维化,严重者甚至可进展为肝硬化与肝癌,危及其生命安全[1]。

酶联免疫法(ELISA)为当前临床测定血清丙肝抗体(HCV-Ab)的重要方法,其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为鉴别诊断丙肝的一种重要实验室依据。

但研究指出,实验室于检测HCV-Ab时,存在多种因素影响ELISA测定,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结果[2]。

本研究选择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再以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行确证实验,以观察ELISA检测血清HCV-Ab假阳性的状况、原因,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标本均来自于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医院送检样本。

1.2 方法1.2.1仪器与试剂仪器:ELISA采用郑州安图仪器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检测仪与配套洗板机等;RIBA实验应用丙肝抗体确证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2检测方法采集所有患者3ml空腹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以ELISA测定血清HCV-Ab,严格依照实验室标准操作;再对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应用RIBA实验法进行确证,方法为:以RIBA原理于硝酸纤维膜条之上对HCV合成抗原、重组抗原NS3以及对照线蛋白进行预包被;并将硝酸纤维膜条浸泡于稀释血清或者血浆样品中进行反应,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抗体温育,若样品中存在HCV特异性抗体,会合成“包被抗原-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置入底物液显色,依据出现不同条带状况进行结果判断。

每条实验结果,对照线-1与对照线-2必须出现,若均未出现或者均出现1条则词条检测结果无效,同时条带强度判定标准为:在对照线-1强度之上为“++”;与对照线-1强度相同为“+”;在对照线-1强度以下为“+/-”;空白为“-”;并依据各条带显色的强度对样品结果进行判定,标准为:出现HCV 抗体的特异性条带至少2种(NS3、NS4、NS5、Core)强度在“+”及以上则判定HCV抗体阳性;出现HCV抗体的特异性条带1种强度在“+”及以上则判定HCV抗体不确定;未出现HCV抗体的特异性条带强度在“+”及以上则判定HCV抗体阴性[3]。

1.3 观察指标观察ELISA检测假阳性率。

2.结果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中通过RIBA实验法进行检测发现阳性48例,不确定6例,阴性14例,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假阳性率为20.59%(14/68)。

3.讨论HCV为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之一,感染者容易转变为慢性丙型肝炎与慢性HCV的携带者,且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较低,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社会公共卫生。

当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HCV感染诊断方法分为两大类:测定患者血清HCV-RNA与血清HCV-Ab。

其中检测血清HCV-RNA是临床诊断HCV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其检测技术较复杂,需要特殊设备、检测成本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

HCV-Ab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胶体金试纸法与ELISA,胶体金试纸法虽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但敏感性较低、重复性较差,一般仅在做初步筛查时应用;ELISA具有敏感度较高、特异性强、能早期检出抗体、可进行半定量与定量检测等优点,已成为诊断HCV感染的主要实验室依据。

ELISA检测应用包被抗原为基因工程抗原与合成多肽抗原,通过将血清置入已包被抗原反应孔内进行孵育,如果血清标本中存在抗-HCV抗体,该抗体则会和微孔内抗原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置入酶结合物之后酶结合物可与抗体抗原复合物连接,在3,3,5,5-四甲基联苯胺底物参与反应情况下可出现显色反应。

当测定血清标本吸光度值在cottoff值5倍以上则判定为阳性;处于cottoff值3.8~5倍时,化学发光试验显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小于cottoff值时则判定为阴性[4]。

王燕等[5]研究指出,其可应用基因工程酶放大技术以提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同时能应用自动化操作,检测结果客观准确,检测HCV抗体的真阳性率为91.9%,对诊断鉴别HCV感染具有较高价值。

但应用该方法检测仍存在一定假阳性问题,本研究结果中,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假阳性率为20.59%(14/68)。

可见如何避免ELISA检测血清HCV-Ab假阳性出现,是在血清HCV-Ab检测中需加以重视的问题。

影响其检测HCV假阳性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标本内物质干扰:干扰物质主要有非特异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等,在抗-HCV间接法测定中最终步骤为加入酶标抗人IgG,而血清中高浓度非特异IgG可吸附在固相表面,与之后加入酶标抗人IgG相结合,导致假阳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部分患有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多属于IgG,可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性结合,所以在抗-HCV的测定中,若血清标本中含有类风湿因子,则其可与固相上及酶标的IgG向结合,产生假阳性反应等。

(2)检验过程中的操作因素,标本凝固不全、细菌污染、标本溶血、洗板机中洗液量不足、洗板针被堵塞与标本加样时间、显色反应时间、孵育温度控制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造成血清HCV-Ab假阳性的出现。

因此为降低ELISA检测血清HCV-Ab假阳率,需做好质控工作,严格按照实验室标准进行检验操作,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出现,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应对可疑假阳性标本进行RIBA实验确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