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 1.6.2微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矿物质
在人体中含量小于0.01%、日需求量为维克至毫克的元素称为微量矿物质,主要有铁、锌、碘、铜、硒、钴、钼、硌等。
(一)铁
目前,缺铁性贫血依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WTO
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都将缺铁性贫血列为全球性防治的重点。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
能:
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可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铁参与O2、
CO2转运、交换和细胞呼吸过程;促进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
膳食中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不受植酸盐和草酸盐的影响,直接被肠黏膜上皮
细胞吸收。
非血红素铁(氢氧化铁和盐)必须在转化为亚铁后方可被吸
收。
因此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品(牛肉为22%、谷
类1%~5%)。
那么影响铁吸收利用的因素有哪些呢?如何促进铁的吸收。
实验表明。
粮谷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单宁酸盐等可与铁结合,降低铁的吸收。
▲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影响铁的吸收。
▲蛋黄含铁丰富,但由于其中的磷酸糖蛋白的干扰,吸收率仅3%。
赖氨酸、乳糖、维生素C等常被用来促进铁的吸收,另外,肉、禽、鱼类食物中含有一种肉因子,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铁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铁缺乏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发病率很高。
铁缺乏还会导致智力和行为改变,儿童易烦躁、注意力和学习能力降低;食欲下降、耐寒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
但是过多食用铁剂会出现急性铁中毒,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
人体一生中三个时期最需要铁:①出生后四年;②青少年特别是女孩;③育龄期妇女。
我国居民成人膳铁的推荐摄入量为男性12 mg/ d,女性20 .mg/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男女均为42 mg/ d。
铁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分布不均衡。
吸收率相差极大。
肌肉、肝脏、血液含铁量高,利用率高。
海米、蟹黄、蛋黄、红糖等是铁的良好来源。
植物性食品豆类、硬果类、山楂、草莓、发菜、口蘑、黑木耳、紫菜、糯米等含铁较多。
(二)锌
锌广泛分布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肌肉组织中含量最多,其次是肝、肾、视网膜、前列腺。
头发中的锌含量可反映膳食中的锌长期
供给水平,因此测量头发中的锌含量常被作为用来了解儿童锌的营养
状况的方法.
锌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参与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基因表达;锌是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与蛋白质味觉素有关,
锌是结构成分,有助于改善食欲;锌参与免疫功能,并对激素有重要
影响;有助于皮肤健康。
2.锌缺乏症与过量毒性
体内缺乏锌时,儿童生长停滞、出现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孕妇缺锌可使胎儿发育畸形;缺乏锌还会导致异食癖、味觉减
退或食欲缺乏、皮肤粗糙和上皮角化、性功能低下和精子数量减少、
伤口愈合缓慢、免疫力下降等。
成人一次性摄人2g以上的锌会发生锌中毒,出现腹泻、恶心和呕吐。
长期补充超剂量的锌可能会引发其他方面的问题,如贫血、免疫功能下降等。
3.锌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成人膳食锌的推荐摄入量(RNI) 为:男性12.5mg/d,女性7.5mg/d,成人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40mg/d。
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较高,其中海洋食物牡蛎和鲱鱼含量最高,其次为动物肝脏、瘦肉、牛奶、蛋类、大豆、花生、芝麻,蔬菜、水果类食品含锌较低。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植酸、鞣酸和纤维素等均不利于锌的吸收。
另外,没有发酵的面食,植酸含量高,也不利于锌的吸收。
(三)碘
碘有“智力元素“之称。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成人体内含碘量为25mg~50mg,其中一半储存在甲状腺体中。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呆小症)是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性营养性疾病,统称为碘缺乏症,早些年我国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是该病的流行区.
碘的生理功能
碘是甲状腺发挥正常功能的要素.甲状腺素具有参与能量代谢、促进代谢和体格发育、促进脑发育、垂体激素作用等生理功能.
2. 碘缺乏症与过量毒性
膳食中若碘供应不足,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严重时可发生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克汀病。
在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若碘缺乏可致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侏儒症的一个最主要病因就是缺碘。
缺碘对大脑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长时间摄入含碘量高的饮食,会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
3. 碘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成人膳食碘的推荐摄人量(RNI) 为120ug/d,孕妇为230ug/d,乳母为240ug/d;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为600ug/d,对于缺碘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可以采用加碘盐来预防。
碘主要通过饮水、食物和食盐摄入,其中80%~90%由食物摄入。
海洋是天然的“碘库”,海洋食物碘含量一般高于陆生食物。
含碘最丰富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蛤干、干贝、海参等。
(四)硒
硒元素是20世纪70年代才被发现的微量元素,成人含有3mg-20mg,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体液中,肾脏和肝脏中含量最丰富。
1.生理功能
硒是构成含硒酶和含硒蛋白的成分;起抗氧化作用,可消除脂质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可延缓活性氧和自由基导致的慢性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对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补硒还可延缓艾滋病病程。
2.硒缺乏症与过量毒性
硒缺乏是引起心肌坏死(克山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大骨节病与缺硒有关。
硒过量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和脱落;肢休麻木、抽搐、甚至偏瘫,严重时可致死亡。
3.硒的供給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居民成人膳食硒的推荐摄人量(RNI) 为60pg/d,食物中硒含量变化较大,与土壤和水质的硒含量有关。
通常海产品的硒含量较高,整粒的谷物含量较多,蔬菜中的大蒜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