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理念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人们环保理念不断增强,但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存在巨大的

环境和资源压力,近年来部分城市在雨季时陷入看海的尴尬境地,城市内涝及水

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内陆城市的主要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在当前城市河道治理

工作中,需要充分的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基于城市发展需要来对河道进行治理,

适当的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关键词:海绵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

引言

在大规模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林地、农田等透水的自然地表被道路、建筑、广场等大量不透水表面取代,造成径流加大,下渗量减少,直接排入雨水管道和

防洪河道的水量逐渐加大,加重了河道排水负荷,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近十

多年,城市河道设计从传统型向生态型转变,以“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

过去渠化设计为主转向更加注重多自然型河道设计,科学合理的新型城市河道设

计可发挥显著的水文调节功能,通过“自然积存”实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通

过“自然渗透”,修复水生态,恢复水的自然循环;通过“自然净化”,减少污染,

实现水质改善。

1海绵城市

1.1海绵城市的概述

所谓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运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

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是运用自然法则保护、修复和构建海绵体,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2城市河道治理

2.1城市河道治理的内涵

城市河道治理是指为防洪、航运、供水、排水及河岸洲滩的合理利用,按河

道演变的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以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

河床冲淤部位的工程措施。河道治理分两大类:(1)山区河道治理。主要包括

渠化航道、炸礁、除障、改善流态与局部疏浚等。(2)平原河道治理(含河口段)。主要包括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及疏浚等。城市河道治理

的类型大多为平原河道治理,首要目的是保证防洪安全。

2.2城市河道治理的发展过程

传统的以防洪为目的的河道整治,要保证有足够的排洪断面,避免出现影响

河道宣泄洪水的过分弯曲和狭窄的河段,主槽要保持相对稳定,并加强河段控制

部位的防护工程。为此,在平面设计中,会令岸线顺直,在河底及河坡铺设硬质

衬砌,以起到降低糙率,加快径流速度,尽快向下游排洪的作用。然而,缺乏渗

透性的硬质衬砌隔断了水体与土壤的交换和循环,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

质量被破坏,无益于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近十几年来摸索的自然型河道治理总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减少人工因素

对于自然的干扰。在满足防冲刷要求的情况下,用块石、卵石等透水透气的材料

替代钢筋混凝土;用自然的河岸线替代呆板平直的人工河岸线;增加河心洲、子

槽等实现丰水枯水季有不同的景致等。通过“自然积存”实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通过“自然渗透”,恢复水生态,修复水的自然循环;通过“自然净化”,减少

污染,实现水质改善。

3海绵城市理论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河道生态护岸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类活动更加频繁,这也对河道河岸带来了严重

的破坏,无法有效的发挥河岸的实际功能。特别是部分房屋及厂房建设在河岸边,严重威胁着堤防的安全。同时河道堤防规划建设缺乏统一性,城市效外河道通常

都没有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基于这种问题的存在,在当前河道治理中要重视海

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具体可以针对河道中水位变化及河道的类型,通过栽种适宜

的水生植物,还要尽量减少人为对河道的影响,基于生态理念来治理河道,确保

生态护岸建设的长期性。还要进行河岸生态驳岸建设,而且在河岸建设时,要保

证河岸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全面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岸坡上通过设置孔质构造,

或是采取固体植物护坡技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河岸具有较强的生态性。

3.2 水系沟通

在城市建设发展逐渐深入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缓解交通压力,需要对一些河道进行填堵或者先堵后挖,导致城区水面积不断的减少。一方面,对于目前的城市水系来说,其中小型河流分布最为广泛,但是目前所呈现的

情况为部分骨干河道没有达到规划规模,甚至部分河道还没有进行开挖处理,各

个河道之间没有形成相互连接,相应的河道水流也就不能充分的进行循环,这样

的情况也会导致河道水面积不断的减少流失。根据以上所叙述的河道填堵和河道

没有开挖等情况,首先,需要根据海绵城市理论,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根

据城市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在进行审批的情况下进行河道填堵,并且缴纳相

应的河道填堵补偿费用,实现河道填堵审批的规范化。其次,做好河道疏通工作。目前部分城市河道水系存在不连通的情况,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及时挖通,实现水

系沟通,使河水实现循环,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扩大水域面积和提高河道水体的自

净能力,而且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处理内涝危害的能力。

3.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降低水位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当中,受到河道岸坡稳定性和通航条件的影响,实际的河

道防洪排涝水位很难达到设计的水位标准,尤其对于城市中一些相对位置较低的

区域,具有很高难度的防洪排涝,在另外一个方面,为了满足城市发展中的水资

源需求,在进行引水调度的过程中,对城市水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引水量也

越来越大,加上目前河道中河道宽度过窄,河底淤泥厚度过深等情况,河道的水

位正在不断的上升,对防洪排涝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另外在引水调用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所设计的水量来进行调度,不能超过这一标准设计,以此来对水位进行

合理控制,防止内涝的出现。

3.4 加强河道陆域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建设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两岸的陆域植物群落不仅具有缓冲带作用,同时还

是城市的主要景观之一,对于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小气候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

也能够为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群落

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具体要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与周边情况相一致的植

物类型,科学配置物种,优先选择本地植物,并尽可能的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同

时还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和空间配置来合理搭配和处理植物,有效的提高植物的

整体成活率和植物群落的拦截净化功能,打造美丽的河道景观。水生植物选择时

需要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并结合河道的深度、水质、流速和风浪等情况来进行种

植设计,尽量保证河岸两侧种植的植物群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样不仅有利于

提高河道水质的自净能力,同时也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也十分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