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医院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医院历史

西医传入宝鸡,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国牧师斯道宏所办的福音医院。民国22年(1933)后,岐山、宝鸡先后兴办了诊所、医院,内、外、妇、儿等科及传染病都可诊治,也能施行简单手术。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陇海铁路通车宝鸡,市内人口骤增,一批西医医院和诊所应运而生。当时兴办的教会医院有宝鸡本笃医院,仁和医院、凤翔福音医院、扶风儿童教养院诊疗所、凤翔“万字会”和天主教诊所等。其中本笃医院规模较大,系民国36年(1947)9月创办。还有原自民国22年(1933)以来,内迁、新办的第三临时教养院、一○六后方医院、五八后方医院、陕西第十休养院宝鸡中队、一四九后方医院等。仅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7年(1948),宝鸡就有21家私立西医医院和30家诊所。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医院规模、种类和办院形式以及医疗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既有公立医院、又有驻军、企业职工医院;既有综合医院,又有专科医院和疗养院;既有市区医院,又有县城、乡镇医院。这些医院小者10多张床位,大者三、四百张床位。

一、市区医院

(一)宝鸡工合医院西北工业合作社宝鸡办事处于民国28年(1939),在凤县双石铺镇创办,当时仅有6名职工,靠租赁12间民房开展业务。设医疗、事务两部,有挂号、诊疗、产科、药房4个科室,接治常见病,日门诊不足100人次。民国30年(1941)迁至宝鸡县城(今市区)东南城巷,占地400平方米,有22间房屋,医护人员增至30名,门诊设内、外、妇、儿、眼5个科室,有10张病床,配有X光机、显微镜各1台,已可开展下腹部手术。除治疗多发病外,对当时流行的黑热病、脑炎等传染病亦能有效治疗,同时还接收其他医院转来的危重、疑难病人。每周星期二为贫困患者免费治疗,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民国35年(1946),工合医院在市郊益门镇设立疗养院,有40多名职工和40张疗养床,其护理人员均系工合保育院培养。民国37年(1948),医护人员减至10多名。宝鸡解放后,经过整顿,病人日渐增多。1951年新建了门诊部,1952年又购置100毫安X光机1台。1953年职工达70多名。1955年工合医院从宝鸡迁往西安,改名陕西省供销合作社职工医院。之后曾易名为商业职工医院迁往礼泉,现为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二)宝鸡人民医院其前身是宝鸡县实验卫生院。民国28年(1939)8月,国民政府在宝鸡县城内火神庙创办公立县卫生院。翌年6月1日,该院与陕西省卫生处卫生总队第一分队合并,成立陕西省宝鸡县实验卫生院。建院初期有医务人员32人,设总务、保健、防疫三股,保健股分设门诊、住院、巡回治疗三个组。门诊组又设内科、小儿科、外科、皮肤花柳科、眼耳鼻咽喉科、产妇科和调剂室、化验室。住院部设普通病床(包括传染病隔离治疗床位)20~50张,产妇科病床10~30张。巡回治疗组专司乡村和难民的巡回诊疗以及危重病人的转送住院。为推行公医治疗,实验卫生院从民国32年(1943)开始,先后陆续在虢镇、黄牛铺、阳平镇、贾村、十里铺、益门镇建立了6个卫生所。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后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宝鸡分区人民卫生院,时有病床10张,职工23人。1950年3月,医院进行全

面整顿,门诊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病床增至40张。同年6月,更名为陕西省宝鸡人民医院。

1968年,医院占地面积2913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共有职工206名,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放射科、检验科和理疗、心电图等科室,病床180张,医疗器械644台(件),主要有X光机3台、显微镜8台、医用冰箱3台、高压灭菌器工具、救护车1辆,固定资产150万元。同年10月11日该院撤销,后又于12月10日与宝鸡地区防疫站合并,成立宝鸡地区卫生防治站。人员下放到千阳、陇县、麟游三县。

(三)陕西省第二康复医院其前身是1951年7月14日成立的陕西省宝鸡人民医院第一部,系省人民政府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设置的慢性病疗养单位,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1953年2月改名为陕西省第二疗养院,年底又改为陕西省第二康复医院,隶属省康复医院管理局。

建院时配备57人,其中行改、技术干部27名、学员30名,设医务科、总务科、秘书室、干事室。到1970年,医疗和医技科室已基本齐全。其精神病床位达80张,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在当时宝鸡市位居前列。1970

年9月,除神经科67人留宝鸡外,其余249人迁往陕西省榆林地区绥德县。

(四)宝鸡市中心医院 1951年7月,西北军区在西安实验小学组建了西北军区第七陆军医院。同年8月移驻宝鸡,暂借高家村民房使用,11月迁入谭家村。

1953年2月,为收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改编为西北军区第十五陆军医院。1954年1月集体转业,改编为陕西省第四康复医院。1956年8月,又改名为陕西省第一康复医院,隶属陕西省卫生厅。1957年交宝鸡市,1962年复收归省卫生厅管理,1972年再次交宝鸡市,易名为宝鸡市中心医院。

1953年,设内科病床800张,外科病床119张,内外科医务人员分别为215名、69名。同年收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999名。1956年移交地方后,随休养员病愈出院,病床逐渐减为300张。1958年11月15日,医院向地方开放,时有人员498名,床位350张,分门诊部和住院部。设有内科、结核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耳鼻喉科、理疗科、药局、化验室、X

光室等。年门诊104668人次,住院2373人次。1971年设麻醉科,并接收“二康”医院留宝鸡的精神病科。1975年设肠胃检查室。1980年,增设传染科、同位素科等。1985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与高家村工商公司联合开办骨科分院,设床位40张。

1990年共有职工540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0名,行政管理人员140名。设床位375张,门诊179573人次,住院7119人次。占地面积为105981平方米,建筑面积36687平方米。有综合门诊楼一幢,住院病房五幢(其中两幢为二层楼房),还有传染病科及同位素科独体二层楼各一幢,制剂楼一幢,以及近年新建的高档次独院独体二层干部病房楼。

医疗设备有万元以上的550毫安X光机、50毫安闭路电视X光机、EUB—26型B超诊断仪、ALOKO—70型B超诊断仪、心脏除颤起搏器、十二导

脑电图、TF—B

3纤维十二指肠镜、G

2F

—P

2

纤维胃镜、TF—202S型自动免疫计

数器、生化自动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CT摄影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