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水电站围堰设计优化
精品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17章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措施17.1总要求因本工程处于孟达国家级自然环境保护区附近,所以要求包括临时道路及施工场地扬尘、道路及施工场地照明、警示牌、防护、供水管线、路基及路面的排水、临时挡水围堰等,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合同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17.2组织保障成立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见图17-1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机构图。
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机构,制定环保规章制度,项目部设置安全文明办,下设安全文明施工队,逐级落实环保责任,对工程周围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
长:项目经理图17-1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机构图17.3环境保护措施计划17.3.1进入施工现场初,在编报施工总布置设计文件的同时,编制一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报送监理监理工程师审批。
包括以下内容:17.3.1.1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17.3.1.2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7.3.1.3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17.3.1.4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的治理措施;17.3.1.5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以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17.3.1.6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17.4环境保护措施17.4.1施工弃渣的治理17.4.1.1按照合同规定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渣地点、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存,将可利用渣料和弃置废渣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堆放按每层2米分层控制,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1:1.5,并设良好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17.4.1.2 弃渣的范围和高程必须按照施工图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实施;17.4.1.3弃渣结束后,表面覆土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平整。
17.4.2临时施工道路的维修与养护17.4.2.1按照每年11月15日~次年2月15日每天2次、其余时间每天4次进行洒水除尘,将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公害减少至最低程度;17.4.2.2安全文明组建专职人员对道路进行维修和养护。
浅谈积石峡水电站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

水 阶 段 度汛 标 准 为 2 0年 一 遇 洪水 。积 石 峡 水 电站 导 流 及 泄水 建 筑 物设 计 和 围堰 及 其 防渗 系统 设 计 符 合 工 程实 际水 文 气 象 条 件 和地 形 地 质 条 件 ,为 成 功 截 流 及 主体 工 程 施 工 奠 定 了基 础 ,积 累 了宝 贵 的工 程 经 验 。 关 键 词 :施 工 导 流 ;导 流 洞 ;泄 水 建 筑 物 ;围堰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工 程
c n r l o r s o d t c u l y r l gc a d me e rl gc lc n i o s a d tp g a h c a d g oo i o d t n . h ie so o to re p n o a t a d o o i n t o oo i a o d t n , n o o r p i n e lg c c n i o s T e d v ri n c h i i a d o e d m c n t t n r g a n c f r a o sr i p o r m p o i e a o n ai n o r e co u e n man o k c n t cin a d lo uc o r v d s fu d t fr i r ls r a d o v i w r s o sr t , n a s u o a c mu ae a u b e e p re c si n i e r g c u l tsv l a l x e i n e n e gn e n . i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概述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概述
许建军;林万旭;权锋
【期刊名称】《西北水电》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积石峡水电站采用土石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大坝基坑全年施工、左岸隧洞过流的施工导流方式。
主河床截流后枯水期导流洞单独泄流,汛期导流洞与泄洪排沙底孔联合泄流。
该工程施工期的洪水流量选择充分利用了河段梯级上游龙头水库龙羊峡水电站的调洪控泄作用,导流洞下游段与中孔泄洪洞结合,且汛期利用泄洪排沙底孔参与导流,减小了导流建筑物规模,节约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许建军;林万旭;权锋
【作者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810008;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65;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
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51.1
【相关文献】
1.积石峡水电站导流洞交叉段平顶扭面拱衬砌模板及支撑设计 [J], 吴晓斌;柳晓龙;巨金星
2.积石峡水电站泄洪洞与导流洞交叉段大洞室设计与施工 [J], 任苇;王康柱;益波
3.积石峡导流洞交叉段顶拱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与应用 [J], 甘贺德;周瑞红
4.积石峡导流洞交叉段顶拱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与应用 [J], 甘贺德;周瑞红
5.积石峡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胸墙支撑结构设计及施工 [J], 吴晓斌;马天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积石峡水电站围堰设计优化

2 ) 导流标准 。积石峡水 电站工程 为二等 大 ( 2 ) 型工程 , 根 据 高程 1 8 0 4 m平台, 道路坡 比为 8 %。二 级马道高程为 1 7 9 6 . 0 m, D L / T 5 3 9 7 — 2 0 0 7水 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 范的有关规定 , 确定 导 宽度为 2 m。堰体迎 水面高程 1 8 1 5 m~1 7 9 6 m坡 比为 1 : 1 . 5 7 , 流建筑物为 4级 , 相应 的导 流建筑 物设计 洪水 重现 期为 2 0年 一 高程 1 7 9 6 m以下坡 比为 1 : 2 . 0, 整个迎水面采用 1 m厚 的块石护
堰挡水标准按全年 2 0年一遇 的设计 , 相应 流量为 Q= 2 5 3 0 m / s 。 2 ) 上 游 围堰 设 计 。上游 围堰 为 土石 围 堰 , 堰 顶 高程 定 为 1 8 1 5 . 0 m, 最大堰高 4 3 . 5 m, 堰顶长度 1 7 8 m, 堰顶 宽度 为 1 0 m。 围堰基础防渗和堰体防渗采用 混凝土 截水墙上 接土 工膜防渗 , 堰
关键词 : 围堰 , 导流方式 , 导流标准 , 优化设计 , 体型 , 防渗形式
中图分类号 : T V 5 5 1 . 3 文献标识码 : A 砾岩 , 上覆第 四系 坡积 物 , 厚约 3 m~ 5 m。 围堰 右岸 接 头处 为 Ⅱ级阶地平台 , 上部堆积层厚 5 m一1 0 m, 基座岩性 为弱风化 泥质 粉砂岩 、 中细砂岩 、 砾岩。 下游 围堰轴线 位 于坝轴 线 下游 约 5 8 5 m处 , 河床 呈 宽缓 的
1 工程概 况
干 j J 石峡水 电站位 于青海省循化 县境 内积石 峡出 口处 , 是继龙 羊峡、 拉西瓦 、 李 家峡 、 公伯峡等之后 的第 5座大 型水 电站 。距 上
易雷-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摘要本设计题目来源于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水电站。
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水电站,发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主要任务就是蓄水发电。
积石峡水利工程是Ⅱ等大(2)型,大坝是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及厂房均是2级建筑物。
课题属于工程设计。
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在给定的地质及水文气象等资料的条件下分析坝址并结合坝址地形进行枢纽的布置,利用单辅助线半图解法来进行调洪演算,根据以上分析就可以确定出各个特征水位与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和尺寸。
2.进行大坝建筑物的设计。
非溢流坝段的设计,溢流坝段的设计和底孔坝段的设计。
非溢流坝段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坝基面的确定,坝顶高程的确定和坝顶的宽度。
溢流坝段的设计主要内容是堰顶高程的确定,溢流面水面线确定、消能防冲的设计、溢流坝段闸门尺寸选择。
3.排沙底孔的设计。
选择底孔的形式,确定底孔高程以及进口椭圆曲线。
4.在电力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用材料力学法进行1800m高程面在正常蓄水位以及地震情况下的稳定分析以及应力计算。
5.进行坝顶防浪墙,廊道系统,排水系统等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的设计。
此次设计是对我四年大学学习的一次综合性考核,也是一次综合了工程实际,系统的有机的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实践性的教学。
通过这次设计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设计水利枢纽工程的内容。
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设计,使我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字:混凝土重力坝飞溢流坝溢流坝底孔稳定及应力分析坝基处理Design of station layout and the concrete gravity dam ofJishixia HydropowerABSTRACTThis design sources of fifth hydropower in the Yellow River upstream hydropower planning station long Qing period. The hub River dam, building hydropower station, release flood waters, power station and other buildings. The main task is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Jishi Gorg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I (2). The dam is 1 level of buildings, spillway, diversion and workshop are level 2 building. The subject belongs to engineering design.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esign are:1.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iven ge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analysis of dam site and binding site terrain hub layout, and then use the auxiliary dual line semi graphic method to adjust the rout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and size of each characteristic water level and discharge structures.2 .the design of dam building. The design of non overflow dam, spillway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dam sec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on overflow dam design is to determine the dam foundation, and determine the width of the crest crest elevation. Overflow sec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op elevation of the weir overflow of water surface lin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erosion control design, the spillway segment gate size selection.3. the design of the bottom outlet. Select the bottom form, determine the bottom elevation and the import of elliptic curve.4.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ress calculation of the 1800m height surface under normal water level and earthquake condition by using material mechanics method based o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standard..5.wave wall, corridor system, drainage system and other structural design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design.This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or my four years of university studies, but also a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for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is design I have mastered the content of the project of th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rough this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so I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of four years of university study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I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hands-on ability,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for future work.KEY WORDS: concrete gravity dam spillway dam underport flying stability and stress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 treatment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特性表 (1)第2章水文 (3)2.1 流域概况 (3)2.2 气象 (3)2.3 水文基本资料 (3)2.4 径流 (4)2.4.1 径流系列插补延长 (4)2.4.2 年径流频率计算 (4)2.5 洪水 (5)2.5.1 洪水特性及成因 (5)2.5.2 循化水文站天然设计洪水 (5)2.5.3 区间洪水 (6)2.5.4 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积石峡水库频率洪水 (7)2.5.5 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 (7)2.5.6 施工导流及渡汛流量 (7)2.6 泥沙 (8)2.6.1 入库悬移质泥沙及特性 (8)2.6.2 入库推移质泥沙 (9)第3章调洪演算 (9)3.1 调洪计算的目的 (9)3.2 调洪计算的原理 (9)3.3 调洪计算的过程 (10)3.3.1 设计洪水位计算 (13)3.3.2 校核洪水位计算 (16)第3章工程地质 (19)3.1 区域地质概况 (19)3.1.1 地层岩性 (19)3.1.2 地质构造和地震 (19)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20)3.2.1 库区地质概况 (20)3.2.2 水库渗漏及固体径流 (20)3.2.3 水库诱发地震 (20)3.2.4 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0)3.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1)3.3.1 地形条件 (21)3.3.2 地层岩性 (21)3.3.3 地质构造 (22)3.3.4 水文地质 (22)3.3.5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22)3.3.6 坝址区岩体质量分类及物理力学性质 (22)第4章枢纽布置 (23)4.1 坝址选择 (23)4.2 坝型选择 (23)4.3 枢纽布置 (23)第5章枢纽建筑物专题设计 (24)5.1坝顶高程的确定 (24)5.2 坝基高程的确定 (26)5.3 初拟坝体剖面 (27)5.4 溢流坝段设计 (28)5.4溢流坝面体型设计 (28)5.5 消能防冲计算 (31)5.6闸门与闸墩 (32)5.7 溢流坝面水面线计算 (33)5.8 泄洪排沙底孔设计 (37)第6章非溢流坝段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39)6.1 坝基面上的计算 (40)6.1.1 荷载计算 (40)6.1.2 荷载组合 (45)6.1.3 坝基面稳定及应力计算 (46)6.2 高程为1800m处截面上的计算 (51)6.2.1 荷载计算 (51)6.2.2 荷载组合 (55)6.2.3 1800高程面稳定及应力计算 (55)第7章构造设计 (58)7.1 坝顶构造 (58)7.2 廊道系统 (59)7.2.1 坝基灌浆廊道 (59)7.2.2 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59)7.3 防渗与排水系统 (60)7.4 横缝构造 (60)7.5 坝体材料分区 (61)第8章地基处理 (62)8.1 坝基开挖及处理 (62)8.2 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 (62)8.2.1 坝基固结灌浆 (62)8.2.2 坝基的帷幕灌浆 (63)8.3 坝基排水 (63)8.4 断层、软基夹层处理 (63)参考文献: (66)第1章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的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电站,距循化县城区30km处,距西宁市区206㎞,距民和县城100㎞。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概述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d i v e r s i o n t u n n e l o n l e f t b a n k S O t h a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c o u l d b e e x e c u t e d t h e y e a r r o u n d .Af - t e r t h e ma i n r i v e r b e d i s c l o s e d ,t h e r i v e r l f o w i n t h e l o w— wa t e r p e r i o d i s d i s c h a r g e d b y t h e d i v e r s i o n t u n n e l i n d i v i d u a l l y : i n t h e l f o o d s e a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e n e r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D e s i g n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i v e r s i o n , J i s h i x i a Hy d r o p o w e r P r o i e c t
浅析积石峡水电站溢洪道堰闸段堰体溢流面砼浇筑施工

摘要:积石峡水电站溢洪道堰闸段堰体溢流面砼浇筑施工在堰闸段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共4个仓号,施工采用滑模施工,人工收面压光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经验的总结,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导流洞封堵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石峡水电站;堰闸段堰体;溢流面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在收面后24h内,严禁堆放重物和行人通过,在后序施工过程中防止损坏混凝土过流面。
5质量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使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教育,施工前详细向施工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6结束语
积石峡水电站溢洪道堰闸段堰体溢流面砼浇筑施工工期紧、难度大,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和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尤其滑膜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过程的控制,不但保证了工期,还确保了永久面的平整度和光度。在经济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下一阶段各标段的施工提供了有力保证,经过实际施工过程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为以后同类电站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混凝土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以插入下层铺料层混凝土5~10cm为宜,控制好振捣时间,振捣至表面泛浆为止,特别是各边角部位要加强振捣,避免漏振或过振。
振捣时不允许直接接触钢筋或其他的埋件。
对于个别特殊关键部位,必须采用人工平仓。
混凝土施工收面时注意必须要求做到光滑平整,对于各层浇筑收面高程及型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操作。
各工序间检验验收严格执行“三检一验”制,即:仓号准备结束后,首先中队质检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大队质检进行复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质量管理办公室质检人员进行验收,同时提交验收资料,如验收合格由项目部质检人员及时联系监理工程师进行仓号终验,并在开盘证上签字后方可开仓浇筑。
毕业设计(论文)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坝设计x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土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工112班学生指导教师2015 年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坝设计摘要土石坝作为世界应用最多的坝型,不但在数量上施工工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高坝中也有不错的前景。
设计说明书对积石峡水利枢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
大坝坝体为均质坝坝,最大坝高为95m。
泄水建筑物为表孔溢流式的溢洪道和深孔无压式的泄洪洞。
引水隧洞为有压式。
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采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枢纽布置的详细说明;详细的论述大坝剖面设计的过程;针对溢洪道和泄洪洞,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水面线计算;通过水力学方法进行渗流分析;通过采用瑞典圆弧法进行坝坡稳定计算;并结合坝址的地质特点,详细的设计了坝体、坝基开挖、帷幕灌浆、断层破碎带的处理等。
本次设计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系统的对积石峡水电站枢纽部分的设计和演算。
所提交的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一份,CAD图纸共9张。
关键字:积石峡均质坝;溢洪道设计;稳定分析;调洪演算Design of station layout and homogeneous damof Jishixia HydropowerABSTRACTEarth rock dams can be used as the world most dam type,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ccupies absolute advantage, but also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dam.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detailed design of Jishixia Gorge Water conservancy. The dam is a homogeneous dam, the dam height is 95m.Water release structures which are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spillway tunnel is free-flow outlet. The diversion tunnel for pressure.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using semigraphical method; hub layout in detail; detail dam section design process; for spillway and spillway tunnel,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water surface line calculation; the hydraulic method is used in seepage analysis; through the use of Sweden Arc Method for dam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 site, detailed design dam, dam foundation excavation, curtain grouting, fault fracture zone.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rolled embankment dam system of Jishixia Hydropower Station hub part design and calculation.The submitted results include: Calculation of a manual, CAD total of 9 drawings.Key Words: Jishixia homogeneous dam; The design of spillway; Stability analysis; Flood diversion calculation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7)1.1 工程概况 (7)工程特征表 (7)设计说明 (9)设计阶段 (9)设计任务 (9)建筑物级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1.2.3章

一章综述1.1工程概况1.1.1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水电站,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km,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循化县城、民和县城分别为30km和100km。
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见《第三卷·图册》对外交通示意图(JSX5-TB-1-1)。
积石峡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
该工程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856m,最大坝高101m,总库容2.94亿m3,最大发电水头73m,总装机容量1020MW,保证出力332.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h。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有砼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厂房组成。
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及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
大坝、泄水、发电引水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其入库洪峰流量分别为5850m3/s和7550m3/s;厂房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按50年一遇设计。
电站采用33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出线三回。
电气主接线选用发电机与主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方式,330kV侧为3/2断路器接线方式。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采用全年挡水、导流隧洞和泄洪排沙底孔联和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方位为NE69°0′5.43″,坝顶长度为324.0m,坝顶宽度为10.0m,最大坝高101m,上游坡1:1.5,下游坡1:1.4,坝顶设有高度为5.2m的“L”墙与面板相接,坝顶高程1861.0m。
左岸上游设坝前塔式电站进水口和溢洪道右侧重力式挡墙与趾板连接,右岸上游高边坡与趾板连接。
面板为不等厚,厚度t=0.3+0.003H,面板间设垂直缝;面板与趾板、坝前塔式电站进水口、左岸表孔溢洪道右侧重力式挡墙间设周边缝,发电引水钢管外包混凝土右侧边缘顶部对应的面板垂直缝设周边缝;坝顶防浪墙与面板和左岸溢洪道混凝土边墙间设伸缩缝。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蔡新合;王康柱;王君利
【期刊名称】《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1(037)011
【摘要】积石峡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3 m.坝址位于高
山峡谷地区,河谷狭窄且不对称,岸坡陡峻.在设计中,围绕减少岸坡开挖和填筑工程量、减小坝体不均匀沉降、确保止水效果等关键技术问题,就堆石坝的布置、坝体分区、趾板布置、周边缝结构、坝顶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在不对称狭窄河谷上建造
高面板坝积累了成功经验.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蔡新合;王康柱;王君利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中国水电
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
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43(244)
【相关文献】
1.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监测简析 [J], 张燕霞
2.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综述 [J], 张伟
3.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监测设计 [J], 黄燕妮;陈树联;顾永明;唐鹏程
4.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区优化设计及坝料调整 [J], 雷艳;王康柱;蔡新合
5.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监测简析 [J], 张燕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区优化设计及坝料调整

tn i ”,t e d sg f a z nn so t z d t ie b fr lc me t f h i ii F o h e i n o m o i gwa p i e w c eo e pa e n eJs xa C RD.On te p e s fo e i gt e d s n p ic— d mi ot h h r mieo b y n h e i r i g n
(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西北勘 测设 计研 究院 , 西安
摘
7 06 ) 105
要 : 照 “ 分 利 用 开挖 料 上 坝 , 到 坝 料 平衡 ” 按 充 达 的指 导 思 想 , 石 峡 水 电 站 混 凝 土 面板 堆 石 坝 在 大 坝 填 筑 之 前 , 积
先后 两次对坝体分 区进行 了设计 优化 。在遵循混凝土面板堆石 坝设计原则 的前 提下 , 合理 调整大坝设计 断面 , 合理 规划料源 , 确定坝料具 体技术要求 , 积累了相关的工程经验。 关键 词 : 面板堆石坝 ; 坝体分区 ; 优化设计 ; 料场规划
中 图 分 类 号 :V 5 . T 6 14 文献标识码 : A
Da a e i l o fc to nd d sg p i ia i n o o i fCFRD m m t r as m di a i n a e i n o tm z to fz n ng o i
A bsr c I c o da c t he g de o ”f l tlzn h x a a e tras t e ie te b lnc f mae il n a c nsr — t a t:n a c r n e wi t ui f ul u i i g t e e c v td ma ei l o r a z h aa e o tras a d d m o tuc h y i l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14章

第十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顾客满意是我局关注的焦点。
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按照项目合同技术条款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我局采用的GB/T19001:2000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我局质量方针来控制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
14.1目的为了使本项目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实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设计规定要求,以实现本项目工程“建精品工程,创鲁班奖”的总体质量目标。
14.2项目质量计划14.2.1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在工程项目内部,我们通过产品或质量计划,使产品的特殊质量要求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得以满足,并作为顾客实施质量监督的依据。
14.2.2质量计划的内容14.2.2.1应达到的产品质量目标;14.2.2.2项目实际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程序;14.2.2.3在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职责、权限和资源的具体分配,建立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规定各部门和人员应承担的任务、责任、权限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进度要求;14.2.2.4质量管理实施中应采用的程序、方法和指导书;14.2.2.5有关阶段(如设计、采购、施工、检验等)适用的试验、检查、检验和评审大纲;14.2.2.6达到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14.2.2.7随项目或产品的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14.2.2.8为达到质量目标应采取的其他措施,如更新检验测试设备,研究新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需要补充制订的特定程序、方法、标准和其他文件等。
14.2.3质量计划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局承建的黄河积石峡截流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所有施工项目,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
14.3相关文件14.3.1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14.3.2本局《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14.3.3合同文件、施工设计文件14.3.4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14.4术语/定义14.4.1采用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的术语/定义。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布置设计综述

Ke o d : e ea ao t f y rui o lx C RD; ae ee s t cu e dv rin p we ytm; ihxaHy rp we y W r s g n rl y u d a l c mpe ; F l oh c w tr laes tr ; ieso — o r s r u r s e Js ii do o r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是 黄 河 上 游 龙 羊 峡 一 铜 峡 河 段 规 青
分 别 为 5 8 0、7 5 0 m3 ; 厂 房 按 2 0年 一 遇 洪 水 5 5 / S 0
设 计 。按 5 0年 一 遇 洪 水 校 核 : 消 能 防 冲 按 5 0 0年 一 遇设 计 。
S ain tt o
中图 分 类 号 :V 2 (4 ) T 2 2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5 9 9 4 (0 1 1- 0 5 0 0 5 — 3 22 1 ) 10 2 - 4
1 工程概况
积 石 峡 水 电 站 位 于 青 海 省 循 化 县 境 内 积 石 峡 出
mi d e s i w y t n e , e - a k b t m o d d s h r e a d d s i g t n e n e — a k d v rin— o r s se d l p l a u n l l f b n o t f o ic a g n e i n u n l a d lf b n i e s l t o l h t o p we y tm.T e h e c v td mae ili s d a a f l g ma ei l s p s i l , n c o dn o te q a i fe c v td ma ei l, n L— y e x a a e tra su e sd m i i tra o sb e a d a c r i g t h u l y o x a a e tras a tp ln a t d an g o e i a d d t we au ain l e wi i e d m. h a e e e s tu t r s wh c ra g d i i e e t e e, r i a e z n s d e o l rs t r t n t n t a T e w trr l a e sr cu e , i h ar n e n d f rn v l o o i h h f l
水利施工组织设计-积石峡水电站方案-第4章

第四章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概况**主要项目及施工方案说明施工导截流及水流控制的主要施工项目为:主河床截流工程;上、下游围堰填筑、维护、基坑内排水和施工期水流控制及度汛。
首先,在截流前完成截流备料的转运与制作、围堰两端水上部分覆盖层及石渣的清理和截流施工Ⅰ期道路填筑;其次在2007年3月20日至3月31日完成截流戗堤施工合龙;再进行截流戗堤闭气、戗堤加高至1802.0m高程及以下的防渗与护坡。
在上游围堰加高的同时进行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分两期施工,Ⅰ期填筑至1786.5m高程后进行高压旋喷防渗处理,高压旋喷完成后进行下游围堰Ⅱ期(1786.5m~1790.0m)填筑;完成上游围堰1802.m以下的闭气处理和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后,进行基坑排水;基坑初期抽水完成后立即进行上游围堰防渗体和Ⅲ期填筑;最后在2007年6月30日前完成上游围堰Ⅲ期(1802m~1815m)填筑。
**上、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上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上游围堰位于面板堆石坝坝轴线上游约267m左右处,左岸岸坡陡立,右岸为Ⅱ级阶地平台,两岸极不对称。
河床覆盖层较薄,厚约1~5m,为砂卵砾石夹块石组成。
围堰左岸接头处岩性为中细砂岩、砾岩,上覆第四系坡积物,厚约3~5m。
围堰右岸接头处为Ⅱ级阶地平台,上部堆积层厚5~10m,基座岩性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细砂岩、砾岩。
上围堰处总体地质条件较好,断层不发育,岩体透水性较弱,河床覆盖层薄,易于防渗处理,可满足围堰基础要求。
**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下游围堰位于坝轴线下游585m,坝址下游吊桥上游210m处。
该处平水期河水位高程1779.65m,河面宽60m左右,水深10m。
河床呈宽缓的“U”字型,河床覆盖层薄,厚0~2.5m。
围堰左右岸接头处岩性为K13-2砾岩,属弱风化岩体,其上部均被较薄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
下游围堰处岩体中断裂不发育,基岩透水性较强,需做防渗处理,岩体较完整,可满足基础要求。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高峰期加快坝体填筑采取的几点措施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高峰加快坝体填筑采取的几点措施李平平摘要:积石峡水电站坝体填筑方量约296万m3,由于前期坝体填筑与右岸坝肩、坝基开挖及趾板施工同时进行,相互影响较大,坝体填筑强度较低,按照项目部工期安排及2009年度汛要求,2009年6月15日坝体需填筑至EL1834.5高程,为了加快施工高峰期坝体填筑的施工进度,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节点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高峰加快坝体填筑采取措施1概况积石峡水电站坝体填筑方量约296万m3,由于前期坝体填筑与右岸坝肩、坝基开挖及趾板施工同时进行,相互影响较大,坝体填筑强度较低,按照项目部工期安排及2009年度汛要求,2009年6月15日坝体需填筑至EL1834.5高程。
另外根据坝体体型,EL1795~EL1834.5段坝面面积为4.2万m2至2.2万m2,为坝面最大面积,可形成施工高峰,为了加快施工高峰期坝体填筑的施工进度,积石峡项目部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2施工高峰加快坝体填筑采取的几点措施2.1加强技术交底,逐级落实技术责任积石峡水电站在坝体填筑施工前,邀请局专家等对坝料开采、挤压墙施工、坝料摊铺、碾压、加水等均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坝体填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块石集中、超径石剔除、摊铺厚度超标、坝面平整度控制、边界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及提出了处理措施。
积石峡水电站坝体填筑共进行施工技术交底5次。
在坝体填筑施工中,以总工程师为技术指导总负责,逐级落实技术责任制。
针对各个施工阶段向现场每位施工人员、操作人员下发了作业指导书和施工参数卡片,使现场每位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工序的衔接,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
2.2优化施工道路,缩短坝料运输距离积石峡水电站坝体填筑料约83%堆存于坝轴线上游,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筑了坝前EL1796跨趾板施工道路,使坝料的运输距离从左岸高线交通洞→左岸低线交通洞→下游黄河大桥→右岸进厂公路→坝后“之”字路拉运至坝面约5.3km变为上游库区钢桥→跨趾板道路拉运至坝面约1.5km,缩短运距3.8km。
积石峡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栅施工综述

积石峡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栅施工综述吴晓斌;巨金星【摘要】For controlling the cost and duration, some measures are undertake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ke trashrack in Jishixia Hydropower Station, including using shaped formwork to construct piers, using steel pipe columns as support and hanging formwork to construct contact beams, and using steel pipe columns and scaffoldings as support and hanging formwork to construct contact plates. The construct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n cost and duration, and the quality also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n as-cast finish concrete.%积石峡水电站在进水口拦污栅施工过程中,为控制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栅墩采用定型模板施工,联系梁采用钢管柱支撑和吊模方式施工,联系板采用吊模、钢管及脚手架立柱支撑方式施工等,最终节约了施工成本,并满足了工期要求,拦污栅施工质量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标准.【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1(037)011【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拦污栅;板梁施工;吊模;清水混凝土【作者】吴晓斌;巨金星【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青海西宁810006;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青海西宁8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34(244)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采用一机一管引水方式,共设3个进水口,总宽度为64.0 m。
积石峡水电站设计基本资料

坝址区各气象要素均以上游30km处循化气象站为设计代表站,坝址附近及 以上流域气候干燥,雨量少,为高原半干旱型气候。多年最高气温38.2r,多年
最低气温-19.9C,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57C,多年平均最低气温2.3C,多年平 均气温8.7C。多年各月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速32m/s,|多年各月最多风向ESE,多年各月平均风速3.1m/s。I多年平均年降雨量266.2mm,多年平均年蒸发 量2131.4mm。
2.3
黄河上游干流安宁渡以上有黄河沿、吉迈、玛曲、康乃亥、贵德、上诠、兰 州、安宁度等水文站。上述站均为国家基本测站,观测系列较长,资料精度较高, 资料整编规范。其中兰州站观测年限最长,始于1934年。循化水文站位于积石
峡坝址上游约30km处,控制流域面积145459km2,与积石峡以上流域面积相差0.9%。循化水文站测量断面上下河流基本顺直、水流流态顺畅,1945年建站观
斯京根法进行流量演算和用贵德、循化站水文站每场洪水错开传播时间相减法计
算贵~循区间洪水,使区间洪水考虑河槽调蓄作用与洪水传播时间后更为准确合 理。贵德、循化站水文资料延长十年后设计成果与原成果基本一致。贵-循区间
洪水成果见表2-3。
公~积区间洪水计算:采用贵-循区间及龙~李区间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折算法 综合确定,见表2-4。
测至今。
2.4
2.4.1
本工程以循化水文站为设计代表站。该站自1945年10月至今有实测水文资 料,其中实测最大月平均流量3530m3/S,发生在1981年9月,历年实测最小月 平均流量157m3/s,发生在1960年1月。设计径流系列采用1919~2000年共81年资料,其中1919~1945 1949年年、月径流是通过循化与兰州站月径流相关插 补得到。考虑1980年以后受龙羊峡、李家峡水库调蓄影响,特采用考虑河道演 算的合成流量法对贵德站及循化站流量资料进行还原,然后统计得到循化站年、 月天然径流量。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4章

第四章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4.1概况4.1.1主要项目及施工方案说明施工导截流及水流控制的主要施工项目为:主河床截流工程;上、下游围堰填筑、维护、基坑内排水和施工期水流控制及度汛。
首先,在截流前完成截流备料的转运与制作、围堰两端水上部分覆盖层及石渣的清理和截流施工Ⅰ期道路填筑;其次在2007年3月20日至3月31日完成截流戗堤施工合龙;再进行截流戗堤闭气、戗堤加高至1802.0m高程及以下的防渗与护坡。
在上游围堰加高的同时进行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分两期施工,Ⅰ期填筑至1786.5m高程后进行高压旋喷防渗处理,高压旋喷完成后进行下游围堰Ⅱ期(1786.5m~1790.0m)填筑;完成上游围堰1802.m以下的闭气处理和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后,进行基坑排水;基坑初期抽水完成后立即进行上游围堰防渗体和Ⅲ期填筑;最后在2007年6月30日前完成上游围堰Ⅲ期(1802m~1815m)填筑。
4.1.2上、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4.1.2.1上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上游围堰位于面板堆石坝坝轴线上游约267m左右处,左岸岸坡陡立,右岸为Ⅱ级阶地平台,两岸极不对称。
河床覆盖层较薄,厚约1~5m,为砂卵砾石夹块石组成。
围堰左岸接头处岩性为中细砂岩、砾岩,上覆第四系坡积物,厚约3~5m。
围堰右岸接头处为Ⅱ级阶地平台,上部堆积层厚5~10m,基座岩性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细砂岩、砾岩。
上围堰处总体地质条件较好,断层不发育,岩体透水性较弱,河床覆盖层薄,易于防渗处理,可满足围堰基础要求。
4.1.2.2下游围堰工程地质条件下游围堰位于坝轴线下游585m,坝址下游吊桥上游210m处。
该处平水期河水位高程1779.65m,河面宽60m左右,水深10m。
河床呈宽缓的“U”字型,河床覆盖层薄,厚0~2.5m。
围堰左右岸接头处岩性为K13-2砾岩,属弱风化岩体,其上部均被较薄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
下游围堰处岩体中断裂不发育,基岩透水性较强,需做防渗处理,岩体较完整,可满足基础要求。
积石峡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设计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上游围堰乌卡斯砼防渗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积石峡工程项目部工程技术办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批准:审查:编写:1.工程概述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水电站,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km,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循化县城、民和县城分别为30km和100km。
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上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围堰轴线布置在导流隧洞进口下游约105m处,距坝轴线约200~300m,上游坡脚距导流洞进口约22m,围堰和截流戗堤结合布置,按Ⅳ级建筑物设计,其挡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Q=2530m3s,相5%应上游水位为▽1813.50m,加上规定的安全超高和风浪爬高,堰顶高程定为▽1815.00m,最大堰高43.5m(▽1771.50~▽1815.00m),堰顶长度170m,考虑到连接两岸交通的要求,将堰顶宽度设为10m。
围堰基础防渗和堰体防渗采用砼防渗墙上接土工膜防渗型式。
2007年5月17日,由黄河公司副总经理谢小平主持在积石峡电站工地召开了有关标段间的协调会。
经与会代表讨论,因上游围堰左、右岸(尤其是左岸)原河床存在有深槽及水平透水层,经实测通过上游围堰的渗水量大约在5000m3(紧邻现墙堤下游面)、填筑高程至EL1790.00m。
临建工程量:临建工程基础开挖772.5m3、导向槽混凝土浇筑(C20W6E200二级配)175.1m3、倒渣平台混凝土浇筑(C15二级配)144.2m3、浆砌石排浆沟砌筑51.5m3、浆砌石储浆池、储料仓砌筑61.8m3、导向槽钢筋制安5.775t、枕木20cm×20cm铺设25.75m3、钢轨Q=43㎏m铺设535.6m、M7.5砂浆抹面319.3㎡。
主体工程量:乌卡斯砼防渗墙造孔约为2500m2(防渗墙长约130m、厚80cm、平均深度20m),C20W6F200(二)砼浇筑约1600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2-0238-03积石峡水电站围堰设计优化收稿日期:2012-10-27作者简介:史兴岭(1979-),女,工程师史兴岭(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青海西宁810000)摘要:根据积石峡水电站实际施工条件及地质条件,对原围堰体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少了场内交通布置,对原围堰基础防渗形式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围堰防渗能力,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节省了工期,从而保证了积石峡水电站顺利发电。
关键词:围堰,导流方式,导流标准,优化设计,体型,防渗形式中图分类号:TV551.3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继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之后的第5座大型水电站。
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km ,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 ,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积石峡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正常蓄水位1856m ,最大坝高101m ,总库容2.94亿m 3,总装机容量1020MW ,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 ·h 。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厂房组成,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工程施工采用全年围堰挡水、导流隧洞和泄洪排沙底孔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
2施工导流1)导流方式。
积石峡水电站的施工导流方式选择时,主要考虑了地形地质因素、水文因素、水工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导流方式选择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基坑全年施工,左岸隧洞过流的导流方式。
2)导流标准。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根据DL /T 5397-200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导流建筑物为4级,相应的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相应流量Q 5%=2530m 3/s 。
3围堰设计3.1地形地质条件上游围堰轴线位于坝轴线上游约250m ,左岸岸坡陡立,右岸为Ⅱ级阶地平台,两岸极不对称。
河床覆盖层较薄,厚约1m 5m ,由砂卵砾石夹块石组成。
围堰左岸接头处岩性为中细砂岩、砾岩,上覆第四系坡积物,厚约3m 5m 。
围堰右岸接头处为Ⅱ级阶地平台,上部堆积层厚5m 10m ,基座岩性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细砂岩、砾岩。
下游围堰轴线位于坝轴线下游约585m 处,河床呈宽缓的“U ”字形,河床覆盖层薄,厚1m 3m ,围堰左、右岸接头处岩性为K 3-21砾岩,属弱风化岩体,其上部均被较薄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
下游围堰处岩体中断裂不发育,基岩透水性较强,需做防渗处理,岩体较完整,可满足基础要求。
3.2原上下游土石围堰设计1)围堰设计标准。
根据DL /T 5397-200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上、下游围堰建筑物等级为4级,上下游围堰挡水标准按全年20年一遇的设计,相应流量为Q =2530m 3/s 。
2)上游围堰设计。
上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堰顶高程定为1815.0m ,最大堰高43.5m ,堰顶长度178m ,堰顶宽度为10m 。
围堰基础防渗和堰体防渗采用混凝土截水墙上接土工膜防渗,堰体迎水面设置两级马道,一级马道宽度为5m ,从高程1815m 下至高程1804m 平台,道路坡比为8%。
二级马道高程为1796.0m ,宽度为2m 。
堰体迎水面高程1815m 1796m 坡比为1ʒ1.57,高程1796m 以下坡比为1ʒ2.0,整个迎水面采用1m 厚的块石护坡,背水面坡比为1ʒ1.65。
原上游围堰横剖面见图1。
3)下游围堰设计。
下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堰顶高程定为1790.0m ,最大堰高18m ,堰顶长度105m ,堰顶宽度为10m 。
围堰轴线处河床覆盖层厚1m 3m ,其基础防渗和堰体防渗形式采用高压旋喷灌浆上接粘土心墙,堰体迎水面坡比为1ʒ1.75,坡面采用块石护坡,厚度为1m 。
背水面坡比为1ʒ1.5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低瓷砖铺贴的合格率,同时可以提高瓷砖铺贴的效率。
参考文献:[1]李天荣.浅议饰面砖铺贴空鼓与分格缝不匀的问题[J ].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9):53-55.[2]石金阳,王亚军,王海容.住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浙江煤炭,2003(1):8-9.[3]张学坤,谯永林.釉面内墙砖铺贴技术[J ].佛山陶瓷,2000(5):10-12.Analysis on mason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nterior decoration projectREN Zhen-yong(Xi ’an Fengdong Development Group ,Xi ’an 710086,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ground leveling technology ,floor brick paving technology and wall brick paving technology etc.,pointed out common problems treatment methods of masonry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new wall brick paving methods ,solved the hollowing problems of wall brick paving.Key words :decoration engineering ,hollowing prevention ,wall brick paving ,new technology·832·第39卷第2期2013年1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TUREVol.39No.2Jan.20131771.5砂砾石过渡料截流戗堤推测基岩出露线钢筋石笼混凝土齿墙弱风化下限1770.1石碴1815.011.65:12.0:1813.5(Q 5%=2530m 3/s )图1原上游围堰横剖面图原下游围堰横剖面见图2。
1775.5弱风化下限11.75:11.5:1789.06(Q 5%=2530m 3/s )图2原下游围堰横剖面图1790.0高压旋喷灌浆Q a143.3围堰优化设计1)上游围堰。
a.体型优化。
由于在底孔排沙洞延长段需要安装临时叠梁闸,施工道路较难布置,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1804m 马道由5m 加宽至11m ,并与上游围堰右岸高程1807m 施工道路相接,从而形成底孔排沙洞临时闸门安装道路;为保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需增设高程1802m 马道,宽度10.5m ,并将原高程1796.0m 处宽度为2m的马道改为高程为1798.0m 处宽度为7m 的马道。
b.防渗形式优化。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截流闭气效果较差,渗水量大,基坑抽水困难,混凝土截水墙施工难度较大,上游围堰防渗形式由原来的混凝土截水墙上接土工膜的防渗形式,改为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土工膜的防渗形式,具体如下:取消上游围堰防渗平台(高程1796.0m )以下混凝土齿墙,将其防渗形式改为混凝土防渗墙形式,防渗墙厚度0.8m ,深入基岩0.5m 。
在围堰左右岸两侧高程1794.8m 1814m 之间打设一道混凝土齿墙并与土工膜相接,对围堰右岸端头未进行混凝土齿墙施工,在高程1800.0m 1813.0m 段采用粘土置换,置换厚度为5m ,在右岸的混凝土齿墙端头两侧(齿墙轴线方向)分别填筑3m 厚粘土,截流戗堤上游部位砂砾石过渡料改为粘土闭气料填筑。
优化设计后体型图见图3,图4。
截流戗堤弱风化下限11.5:1813.5(Q 5%=2530m 3/s )图3优化设计后上游围堰横剖面图1815.011.57:11.65:石碴1770.1入岩0.5m1771.5推测基岩出露线12.0:砂砾石混合料粘土闭气料2)下游围堰。
a.体型优化。
为方便厂房及溢洪道施工,从下游围堰右岸堰肩布设一条下基坑道路,与右岸进厂路相接,为满足交通要求,对下游围堰进行了加高,加高后堰顶高程为1798.00m ,堰顶宽度为10.0m ,迎水面坡比1ʒ1.75,背水面坡比1ʒ1.5。
b.防渗形式优化。
由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在主河床部位,采用高压旋喷灌浆上接粘土心墙防渗效果较差,将下游围堰桩号(W0+000.00为下游围堰左端点)W0+035.65m W0+081.65m 段高压旋喷灌浆上接粘土心墙改为混凝土防渗墙上接粘土心墙,粘土心墙顶部高程1789.5m ,顶部宽度4m ,两侧坡比均为1ʒ0.2。
桩号W0+000.00m W0+035.65m ,W0+081.65m W0+100.65段原防渗形式不变。
图4优化设计后上游围堰纵剖面图1920190018801860184018201800178017601740m原地面线堰顶高程1815.0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齿墙粘土填筑Q a1+p14弱风化下限W 0+000.00土工膜优化设计后体型图见图5,图6。
弱风化下限11.75:推测基岩出露线11.5:砂砾石混合料1789.06(Q 5%=2530m 3/s )图5优化设计后下游围堰横剖面图1775.51798.0混凝土防渗墙或高压旋喷灌浆图6优化设计后下游围堰纵剖面图1880186018401820180017801760174017201700m堰顶高程1798.0弱风化下限W 0+081.65W 0+035.65防渗墙底线混凝土防渗墙高压旋喷灌浆高压旋喷灌浆3)经济技术比较。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上、下围堰设计优化前后经济技术比较见表1,表2。
表1上游围堰经济技术比较表项目原设计工程量优化后工程量工程量差值单价元原造价万元差值万元上游围堰覆盖层开挖/m 31685016850014.4324.310.00齿墙基岩槽挖/m 32760280-2480130.636.05-32.39石渣填筑/m 3290658234172-5648630.05873.43-169.74土工膜过渡料填筑/m 318355321511379623.6943.4832.68粘土填筑/m 353224975-347213.6113.68-7.41砂砾石填筑/m 328851740524520146.23133.38208.96块石护坡/m 39480966418471.8568.111.32混凝土四面体/m 310010006006.000.00土工膜/m 21749826080858271.88125.7861.69混凝土截水墙及刺墙/m 3181105-7660610.97-4.61混凝土防渗墙/m 3134813485850.0078.86合计1435.18169.37注:“-”值表示优化后比原设计的减少量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上游围堰优化设计后,总投资增加了169.37万元,占原设计总投资的12.0%,比重较小,但围堰体型设计优化,取消了去底孔排沙洞道路的布置,节约了投资;围堰防渗形式的优化,适应了地质条件,增加了防渗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