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 开拓创新推进企业 “三基”建设上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本强基开拓创新
推进企业“三基”建设上水平
企业“三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三基”工作既是保证安全生产、保证队伍稳定、增强队伍凝聚力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技术进步、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006年以来,中原钻井三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三基”工作的整体部署,以深化“三基”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加强“三基”工作,使基础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增强,促进了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现将中原钻井三公司深化“三基”工作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员工4173人,其中正式职工2021人,劳务合同工2153人,员工平均年龄35岁;拥有石油钻机装备14类54台(套),试油作业钻机6台;54支钻井队中,其中甲级钻井队9支,其他钻井队都取得了乙级钻井队资质认证。
市场分布:公司的市场区域主要分布在油田内部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其中,油田内部市场拥有钻机9台,占公司钻机装备的16.7%;国内市场主要有南方、东北、塔河,冀东,海拉尔、青海、苏里格、吐哈市场;拥有钻机37台,占公司钻机总量的68.5%;国际市场主要包括沙特、印尼、厄瓜多尔,拥有钻机8台,占公司钻机总量的14.8%。
二、主要成绩
1.生产经营创历史新高。
2006年公司开钻366口,交井367口,进尺91.8万米;2007年公司开钻334口,交井319口,完成钻井总进尺96.6万米,实现产值23.26亿元,同比增长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产值、利润、上缴费用均居勘探局同行业之首。
2.科技创新增效能力显著增强。
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
公司各个市场呈现了“三提、一降、两缩短”的局面(即:机械钻速提高,钻机月速提高,生产时效提高;复杂、故障时效降低;钻井周期缩短,建井周期缩短)。
有力地保证了油田的增储上产,有力地保证了川东北勘探开发的整体推进。
3.管理创新经营质量显著提高。
两年来,公司坚持“完善制度与狠抓落实相结合,制度制订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统一管理与内控制度相结合”。
强力推行“八个统一”,细化成本单元,严格执行“预算成本、实际成本、效益评价”三条线成本控制法,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经营质量。
4.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显著提升。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凭借良好的服务、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树立“单队争第一、团体争冠军”、秉承“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市场理念,两年来,在各个工区的量化评比活动中,综合指标得分全部名列各个市场的三甲之列;特别是在元坝1、普光1、红参1这三个重点工程上,所创出的一些高指标、新突破,均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甲方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形象。
三、“三基”工作主要措施
“三基”工作涉及企业全方位的工作。
公司根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贯彻集团公司“三基”工作要求,积极落实油田“三基”工作措施,使“三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
统一领导,齐抓共管。
强化“三个建立、三个到位”,建立领导挂牌承包机制、做到责任到位;建立机关部室定期蹲点指导制、做到目标到位;建立基层岗位责任制、做到落实到位。
完善“三种机制”、实现“三个提高”,完善奖励机制、提高自觉性;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执行力。
以制度规范“三基”建设,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各项创建活动建立在稳固的基石之上。
达到“三个注重、三个狠抓”:注重管理、狠抓落实;注重细节、狠抓作风;注重质量、狠抓改进。
完善制度、细化标准。
“三基”工作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
公司编制了《“三基”工作实施办法》。
规范了公司基础资料填报、QHSE考核监督、现场“三标”管理、基础岗位人员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设备管理网络,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体系;加大了安全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为公司所有钻井队配齐电子防天车、液面报警仪、硫化氢报警仪及其它安全设施,公司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连续2年被评为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先进单位。
创优评先、形式多样。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三项活动”为契机,不断实现企业“三基”工作向深层次开展的需求。
着重推行“学习型、安全型、环保型、节能型、和谐型”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岗位技能
竞赛”活动;积极开展“金银牌队”创建活动、“三基”知识竞赛活动、“钻井上万米竞赛”、“高指标井竞赛”“职业病防治”等活动。
公司制定出台了《2007-2009年“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实施办法》,促进新一轮“五型”班组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并且规定只有达到“五型”班组标准的基层队才有资格评选金银牌队,已有80%的基层班组达到建设标准,一批先进班组和个人脱颖而出:70118钻井队被全国总工会等十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荣誉称号,被河南省评为“学习型标兵班组”,荣获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准确切入、循序渐进。
结合职工队伍实际和岗位特点,大力加强基本功训练;引导职工树立“学习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新理念;在公司掀起了“学技术光荣,有技术才有力量”的学习热潮。
把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机制同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相结合。
大力开展基层“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四个一”培训活动。
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员培训,培训覆盖面达100%。
在岗员工持证率100%,兼岗取证率达80%以上。
410名员工成长为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两年来,共选拔137名员工参加局级以上技术比武,获奖率达到38%。
在第一届“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石油钻井工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
个人单项竞赛获一金、三银、一铜。
创新理念,提升安全。
公司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
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把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看得高于一切,切实做到了“带血的进尺一米不打,带血的效益一分不挣”。
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强“三基”、反“三违”,严格监督考核;强化井控管理,狠抓“三个层次”的培训:每周组织员工进行一次井控演练,每月对安全官进行一次集训,每季对管理层进行一次培训,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
在各基层队公司设立专职安全官,推行异体监督机制,对各个施工队伍进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监督管理。
使公司连续26年实现无井喷失控事故;连续6年被勘探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坚持局下达的“节约与开发并举”的能源方针,积极创建节能型企业,公司根据钻机类型,下达柴油消耗定额,实行定额、成本双轨考核。
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先后对能耗大、风险系数高和性能低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积极落实油田改造网电钻机工作,井队节能发电机配备率达到95%。
持续“三优”,开拓市场。
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市场布局渐趋合理。
公司根据油田的统一部署,陆续从陕北民营市场撤出,队伍更加集中,市场更加稳定,减少了应收账款和呆死坏账,化解了经营风险。
经过持续优化市场,国内形成了“南方、东北、冀东、中原、新疆、鄂尔多斯”六大规模局面,国际市场“沙特、厄瓜多尔、印尼”三大项目有序运行,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规模经营,有效发展”的市场格局。
持续优化装备结构,施工能力明显增强。
公司积极和勘探局相关单位结合,通过更新改造的途径,集中有
限的投资,围绕重点目标市场对关键装备进行更新改造,重点解决了钻机、随钻仪器等关键装备,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通过各种形式,先后投入9000多万元,改造设备部件80余台,更新钻机6部。
同时还淘汰报废性能低下、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的旧钻机。
与2006年相比,公司装备总量基本持平,新度系数提高到0.66。
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执行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公司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再教育”的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不仅充实了钻井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力量,而且增强了队伍对市场环境、技术要求、安全生产的适应能力。
加强外部市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运营效益。
公司各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公司严格实施了“八个统一”:统一市场管理、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安全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物资管理。
这是钻井三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一系列有效管理办法的核心。
同时,加强外部项目监管,加强项目核算,强化薪酬激励政策等宏观管理方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微观细化管理方面,我们对项目部明确项目经营指标,根据局承包任务,按照市场分布特点,通过市场规模、市场质量的调研,在充分考虑市场目标产值、产值利润率和确保职工收入分配合理的情况下,按区域市场目标产值、资产、人员确定上缴费用和利润。
对各外部项目实行资产经营,确定利润指标,核定年工资及业绩工资的办法;对钻井队严格单井考核兑现,对钻井队实行单井成本承包考核,每口井下发单井预算书,考核严格按照《钻井队成本节超奖罚办法》
执行,实行单井承包,节超按一定比例兑现。
对钻井队平台经理、书记、技术干部实行单井兑现按比例提成的办法。
充分体现对能力和业绩的激励,构筑先进的绩效考核平台,提高全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一定以此次“三基”工作交流为契机,把“三基”工作同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融为一体,创新管理、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用战略思维谋求发展,靠观念创新打造未来,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为打造集团公司“上游长板”,做强做大石油工程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