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指点与训练】最新讲义生物高考复习课件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2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5.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5.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

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餐命在神经务 维匕的阵导兴奋柞冲经元 之IM的传述'£促甲戟1滴翩咽 論稔二JQ6ME>(oyir )[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教材原话1 •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神经元兴奋,也能直接使某些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直接作用于效应器)。

(P 19中部正文)(V)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 3个神经元。

(P i7思考与讨论)(X) 3 .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P 19正文标题)(V) 4 •胰腺既是一个内分泌腺也是一个外分泌腺。

(P 26正文图片)(V) 5.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不只有体液调节。

(P 31中部正文)(X)6 •激素传递速率不如神经调节快,神经递质比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快。

(P 33练习)(X)7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P 28正文下部)(V)8 •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但要注意, 下丘脑一胰岛,下丘脑一肾上腺髓质,它们没有分级调节,但有反馈调节,以维持激素含量 相对稳定。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是模拟活动,又是动态的物理模型,可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概念图解式模型)。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

(P 42本章小结)(V)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4“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考点突破固考基]1 •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1)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其结构基础。

(2) 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 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

(3) 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2 .掌握判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四种方法 (1) 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高考生物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3.题型、赋分推测(以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为例)
【体系构建】
专题五 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的调节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权威预测】 1.考点预测 (1)(常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偶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应用。 (3)(常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4)(常考点)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5)(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能力预测 (1)以反射结构图、电位变化示意图等为材料考查对知识的理 解能力、识图能力。 (2)以研究各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和动物激素的产生 与生理作用等为考点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3)以生命活动的调节和人体健康实例等新材料为背景考查信 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2(共57张PPT)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2(共57张PPT)
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 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 不能扩散进来 B.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以影响动作电 位的幅度和速率 C.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 动作电位
√D.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过程中,Na+进出细胞均不消耗ATP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原理分析
基础诊断
(1)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2)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 ) (3)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 ) (4)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三生物 • 专题复习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知识梳理
考点五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模型
(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 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 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 (3)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 ) (4)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 √ ) (5)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_有__特__异__性__
第一道防线:_皮__肤__、__黏__膜_;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

高考生物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高考生物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四)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促进插枝生根
A B 根 枝条基部细胞 愈伤组织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比例较高 生长素
2、促进果实发育(怎样来获得无子番茄?)
[花期长时间阴雨,对茄果类蔬菜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3、防止落花落果
此外,还可作为除草剂(2,4-D)[高浓度抑制]。
上述应用都应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 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 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 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 的生命活动。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神经调节
指人和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对生
命活动进行调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
1、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神经元
神经元细胞体
神经纤维 髓鞘 树突 突起
神经末梢
轴突
2、反射的类型:
非 条 件 反 射 具体刺激所引 条件反射 起的条件反射 抽象刺激所引 起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 共 有 的 人类特有的
酶(增大细胞壁可塑性的) 。
生长素作用机理分析:
向光面分布较少—生长较慢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
向光面分布较多—生长较快
近地侧分布较多
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远地侧分布较少
极性运输: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
3、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⑴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这一现象与其 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 端优势是个最好例证),甚至杀死植物。 ⑵同一植物体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是不同 [敏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根、芽、茎(最适浓度P、81)] ⑶同一植物体的不同生长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是不同的,幼嫩的正在生长的细胞对此反应最灵敏,长 成的细胞就不灵敏。 ⑷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激素的作用
探讨激素在调节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代谢 调节和生殖调节方面。
其他调节方式
1
免疫调节
探索免疫系统如何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机械调节
2
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介绍机械调节的概念,包括骨骼和肌肉 系统在维持姿势和运动方面的作用。
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
生物医学
探索生命活动调节对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的重 要性。
生态环境
讨论调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 和生态平衡的关系。
解释什么是调节,为什么调节是生命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
2 调节的目的
探讨调节的目标,如维持内环境稳定、适应 外部环境变化等。
神经调节
神经元
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传递神经信号 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
讨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释其在整个调节过 程中的重要性。

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腺
介绍主要的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重要激素。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 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神经和内分 泌调节以及其他调节方式的作用和重要性。
概述
1 课件目的
深入探讨生命活动的调节,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2 课件内容
介绍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以及其他调节方式,并探讨调节在生物医 学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探究生命活动调节的必要性,包括维持体内稳定的原因和重要性。
体内稳定性的定义
解释什么是体内稳定性,为为什 么调节是必要的。
维持平衡的重要性
讨论为什么稳定的内环境对生物 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类比于恒温器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果实)
有促进果实脱落的
作用。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 植物(zhíwù)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激素在任何一个生物体内,有促进的作用,必然也存 在着抑制的作用,促进和抑制是并存的。只有促进没 有抑制,这个系统的平衡是不能维持的,最后的结果 是崩溃。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分为(fēn wéi)两 大类: 一类是植物生长促进剂,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 分裂素;另一类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乙烯。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现象(xiànxiàng)二 根的向地性生长、 茎的 背地性生长
为什么同样是近地面根、茎的长势却不同(bù tónɡ)?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思考: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 生长素浓度(nóngdù)反应是否 相同呢?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回答: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 生长素在农业(nóngyè)生产上应 用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一)修剪(xiūjiǎn) 整枝
(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nóngyè)生产上的应 用
1. 促进(cùjìn)生长 ;
2.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3. 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蕃茄、无籽 黄瓜、无籽辣椒等); 4. 防止落花落果 .
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有促进生 长的作用,故取名生长素。
第七页,共38页。
*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bùwèi)、分布部位(bùwèi)、及 1其、运产输生特点
(chǎn主sh要ēn有g叶)的原部基、嫩叶、发育(fāyù)中的种 位: 子,根尖、芽尖等也能产生。
第八页,共38页。
2.分布
(fē主n要bù()z:hǔyào)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较多, 衰老的组织器官较少。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5.1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5.1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的为传出神经。
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1)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2)反射弧不完整:产生的感觉和反应都不属于反射。 (3)分别破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产生的结果相同,但机理不同: ①破坏感受器:无法产生兴奋。 ②破坏传入神经:兴奋无法传导。 ③破坏神经中枢:兴奋无法传递。
1.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 (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2)看突触:由于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的结构简图为

则兴奋传递方向为轴突末梢→胞体或树突;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看灰质(脊髓中央):“窄入宽出”,即与狭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宽角相连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神经冲动在②(传入神经)和④(传出神经)上,也就是神经 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正确;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 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错误;②受损时,刺激④ 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③是脊 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③损伤,兴奋不能传至效应器,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 动等方面的功能,D错误。
ab段——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主要是K+顺浓度梯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的 结果。 bc段和cd段——动作电位,主要是Na+顺浓度梯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的结 果。 de段——主要是K+顺浓度梯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的结果。 ef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钠钾泵逆浓度梯度泵出Na+、泵入K+。
〉〉 题组三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例3】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甲、乙为电流计。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D )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或突触后膜缺乏识别递质的受体。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2.[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 由牵拉肌肉可引起神经冲动并传到 d 处,并且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可知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 位于传入神 经,c 位于神经中枢,d 位于传出神经,AB 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 放神经递质,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D 正确;图中 a 到 d 不包含效应器,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错误。
经诊断甲为下丘脑功能缺陷,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病人乙是垂体功能缺陷、病人丙是甲状腺功能缺陷 B.注射 TRH 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 C.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D.TRH 与 TSH 的作用相同
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 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 来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至于过高。甲状腺 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
考点聚焦·升知能
易错母题探究
1.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 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 在“神经—肌接头”处,存在突触,神经传来的兴奋(电信号)可转化为“神经递质”这种化学信号,进 而传递至肌细胞膜上,故 A 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进行“双向传导”,故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且兴奋会 向右传导至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 选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的传递是单向的,不可逆向 传递,故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不能产生兴奋,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故 C 选项不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 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故 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