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七讲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理解学习的定义和内涵,能够在现实中区分出学习与非学习现象
(二)熟悉学习的分类
(三)掌握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理解
(四)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分析和处理教育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二、知识点简析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或内部心理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主体的不同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2.按学习内容的不同分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3.按学习层次的不同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三)学习的原理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重点难点提示
(一)学习的概念要把握的四个方面:
1.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2.学习的发生基于经验的过程;
3.学习的发生伴随着行为或行为潜能或思维的变化;
4.学习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不同心理学家的学习观
第一部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1)原理:
经典原理是条件反射;
2)行为法则:
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怎样影响经典条件作用的成功?或者说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行为法则是什么?
A.习得和消退
习得: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发生作用的学习过程被称为习得过程;
消退:假设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不出现,则所建立的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被称消退;
B.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即当有机体学会对某一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也称为刺激辨别,即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同不同反应的一种作用过程。
3)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条件性情绪反应P117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1)基本原理:强化的原理
2)在教育中的应用——行为塑造
行为塑即通过小步子反馈或强化帮助有机体达到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行为塑是一项重要抚育,对于掌握受教育者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行为塑的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是连锁塑造术,即将学生所要达到的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当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给予强化,这个过程被称为连锁塑造。
3.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
形成的前提反应与强化间的关系从生物学的意义来看
经典条件作用有机体所要习得的行为
(反应)都可以由某个无
条件刺激引发出来。
不需要动物的行为就
可以得到强化,因为这
种强化是必然的;
经典条件作用有机体可以使一个
无关刺激作为有关刺激的信号,从
而可能辨别周围世界,知道外界事
件与事件间的一定关系,得以预见
与避开有豁刺激,趋近有益刺激;
操作条件作用有机体所要习得的行为
(反应)是自发产生的,
由于行为结果得到强化,
有机体才学会在某种情
景中作出特定的反应;
强化是由动物的偶然
行为产生的,是否能够
得到强化依赖于动物
是否作出合适的反应;
有机体熟悉自己的行为与外界刺
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纵环境,以
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部分: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知学习观、结构学习观
认知派的学习观主张学习是通过理解,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受习惯支配而是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的;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环境,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把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实质(目的)环节(原则)
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新知识学习过程的环节:经历获得、转
化和评价
结构学习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
构,即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
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
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意义学习
概念: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奥苏伯乐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
2)接受学习
概念: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固着点,增加新旧晨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3.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非客观主义的,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活动建构对客体的解释,个体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
1)新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表征,相反,它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他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