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九大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九大特色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以卓越的素质教育闻名于全国,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被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列入"校长推荐计划"进行录取的重点学校。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彰显了办学优势:
科学管理
学校实行职能部门与年级组、学科组相结合的立体化管理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和一支朝气蓬勃的德育工作队伍。

多年来形成的优良教风、学风,以及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得到教育界同行和广大家长的赞誉。

先进理念
学校提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要有无止境的追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六个意识",即重视教学环境的意识,设计的意识,相信学生学习能力的意识,传授训练和发展两个任务都要实现的意识和合理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识。

树立"六个形象",即要求严格的形象,教风严谨的形象,知识渊博的形象,充满机智的形象,和蔼可亲的形象,全面育人的形象。

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提出:1、用模块进行教学;2、用学分进行管理;3、拓展课程内涵、整合课程资源;4、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5、促进教师的发展进步;6、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特色课程
学校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隐形课程。

着重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构建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课程体系。

着力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形成特色班、实验班、普通班、出国预备班、国际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此基础上我校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设置更完备的课程体系,开设校本课程"超市",实行学生网上自助选课;包括学科及扩展课程、兴趣课程、课题研究课程、实践及实验课程、社团活动课程、海外培训及出国指导课程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并定期邀请教育、科技、文化学者、名家走进我校的"专家大讲堂",并同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合作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系列课程,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视野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人才需求的标准,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雄厚师资
实现教师队伍职业化,学校从专业水平、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精神境界、职业尊严五个方面提出要求,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实力雄厚、名师辈出的教师队伍,校长、副校长都是特级教师。

现有教学人员116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74人,有研究生学历32人。

全面育人
学校现有30多个学生社团,为培养学生特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教育基地等称号。

其中马启程同学发明的《脚用鼠标》荣获第52届IntelISEF(国际科学工程大奖赛)银牌;洪迪辰同学等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创意赛一等奖;王铭钰、庄凯旋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
竞赛的中学创意赛金牌。

修聪同学发明的"脚用键盘"在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

我校学生在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70多人次,有数百名同学获得了省市级奖项。

先后有马启程、容忆、王珏、陈慧中、肖涵月、葛元恺、刘扬、郭城、张真诚数十名同学均以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及高考状元的身份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

我校男子足球队、男女子排球队、男女篮球队多次获得深圳市中学生比赛冠亚军;学生文学社获"全国百佳文学社团"称号、《雨霁》社刊被评为"全国百佳文学社团"社刊。

2010年10月,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11月,我校高三学生唐雨旋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交流合作
学校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海外交流学校平台,与美国、英国、香港的学校有长期的师生交流互访项目。

除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推荐计划"外,香港科技大学给予我校金额奖学金保送名额,我校与美国杜兰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向该校推荐20名优秀学子,经学校推荐,凭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学业成绩可以免SAT英语考试。

学校常年聘请英美籍专职外教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并拓展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为广大学生出国提供全方位服务。

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博采众长。

小班教学
高中部学生的教学班容量控制在10人左右,教师配备齐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每位同学充分地获得老师的个性化训练与辅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充分享受现代优质教育资源。

装备先进
学校是"深圳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学校实验室为"深圳市标注化示范实验室",建立"数学实验室"在全市首屈一指;每个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有深圳市中小学最大的图书馆,学生宿舍在全市率先安装了空调、热水器。

4人一间的学生宿舍配有个人独立书架、写字台。

学校经市卫生局批准建立了管理规范的高中门诊所,保证学生在全寄宿情况下的健康安全。

学生每周往返学校,由学校联系大巴统一接送。

学生供餐、购物、就医、洗衣等服务消费采用便捷的电子系统结算。

学校有银行ATM机和公用IP电话。

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
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深圳市罗湖区第一家省级民办中学。

建校以来,一直秉承办学的初衷,致力于教育事业,用心经营。

桃李芬芳,育人无数,菁华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实现“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办学承诺,从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深入探索,与时俱进,和谐教学。

办学初期学校就格外重视英语教学,坚持小班教学,聘请外教常驻校内,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爱英语、学英语的热情。

再者,学校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注重高中艺术教育训练,以艺术陶冶学生,感悟身边美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开创性地实施PEP 个性化成功教育,师生结对,导师从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
导等四个方面加以辅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个性化的办学模式,让菁华中英文学校在历年高考中硕果累累,一批又一批的菁华学子成功迈入国内外知名大学。

优质的教学教学质量,让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收获了良好的业内口碑和社会形象。

多家媒体就菁华的办学特色先后报道,在今年深圳市优质民办学校评选中,菁华也以其丰硕的办学成果,成功获评。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上海市普通高中办学特色调研的统计报告
上海普通高中教育办学特色调查报告
一、引言
2010年,重塑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的变革诉求已从学术呼声转变为重要的政策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今后普通高中要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切实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与学校的特色化发展。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今后十年上海市要推动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增强普通高中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最终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

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基础是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培育。

因此,了解当前上海市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路径,以及基层学校对特色发展的倾向性与政策需求,对于科学制定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于2010年12月展开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办学特色调研。

本次调研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办学特色的内涵界定为“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品质和风格。

”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为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发展需求开发,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特色项目。

本次调研采取总体抽样,样本即上海市的所有普通高中。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助专家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

2010年,上海市共有239所普通高中(含完中高中部,一贯制学校高中部),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6份,占全市总体的86.2%,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49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77所,一般普通高中80所。

其中,公办178所,占公办数的89.9%;民办28所,占民办数的68.3%(纯高中119所、完全中学78所、一贯制学校9所)。

二、调查结果
(一)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的现状与特点
1、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形成年限呈现波浪型态势,超过一半的项目是近6年里形成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有一次特色项目形成高峰。

通过对不同阶段学校特色项目的分析,我们发现九十年代后期是高中特色项目培育的第一次繁盛期。

这一阶段特色项目具有若干特点:
(1)特色项目与学校办学理念的结合比较紧密,诸多项目以学校龙头课题的形式进行统领。

(2)特色项目与二期课改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研究型学习、校本课程
开发等为内容的特色项目较为集中地涌现。

近6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上海市普通高中在特色项目培养形成了新的高潮。

这六年涌现的大量特色项目,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宏观政策意愿与基层实践的良好互动。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基础教育政策对高中发展的愿景比较清晰,即以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优质化发展。

而基层高中的实践也做了积极的回应,其表现就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成为主力军,在创新实验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创新实验室(向明中学、宜川中学等)、基于弹性的课程开发(华师大二附中、育才中学、建平中学等)、资优生的早期培养(上海中学)等方面着力开发与培育特色项目;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在创新素养培养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如徐汇中学、真如中学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民立中学的物理数字化实验室,上海交大附中浦东实验高中的科技创新实验班等。

(2)区域型整体设计和推进提升了学校特色项目的整体性。

近年来,部分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学校对于高中办学和特色的清晰定位和系统开发,如杨浦区整体将原区重点高中翻牌,建立大学附属中学;长宁区以主题轴课程规划学校办学特色。

从问卷调查中能看出,这两个区的高中的特色项目较为鲜明,且项目之间联系紧密。

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围绕法治教育建设模拟法庭、模拟立法、校园法典、法庭观摩等特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围绕理工特色;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从财经课程等领域开发特色项目,如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实验室等。

(3)此时期涌现出来的特色项目,部分为已有特色项目和领域在更多的学校中得以实施和培育,特色项目学校群的雏形初现端倪。

2、普通高中在德育工作上形成特色项目的情况最多,其次为校本课程,相对而言,在学科教学与社团建设领域略少(见表2)。

3、普通高中参与特色项目建设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本校,其次是本校教师和社会力量合作,高校教师参与高中特色项目建设的程度较低(见图2)。

4、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影响力以市区层面影响力为主,国内、国际层面获得广泛影响力的特色项目所占比例较少(见图3)。

总体而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拥有的特色项目中,总体影响力要远高于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但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只要明晰自身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展现学校个性文化,依然能形成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如:甘泉外国语中学围绕外语特色,开展多语种教学、国际理解教育和樱花节等校园活动;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的模拟联合国学生社团活动;建青实验学校的十二年“一条龙”学制研究;天山中学的生命教育及生涯辅导课程开发;川沙中学的体育教学改革特色等。

(二)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培育路径的现实与期望
问卷设计阶段,我们根据前期研究罗列出办学特色培育的可能路径,并让被调查者就实际采用这些路径的程度和期望采用这些路径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值从1—10,分值越高,表示程度越高。

1、海市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培育路径总体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培育办学特色的路径呈现多样、灵活的策略。

学校会根据自身办学境遇,综合选择各种路径,培育办学特色。

(2)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专长,依据办学理念系统开发培育特色是当前最常用的特色培育路径。

相对而言,与高校合作、与社区合作、
依托竞赛和评比的路径方法相对薄弱。

(3)特色培育的开放性有待提高,学校主要依托于体制内的潜能挖掘和资源开发,高校、社会及民间教育服务机构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还有待加强。

(4)上海市普通高中在特色培育的开放性上现实与期望落差最大,表现在举措6、举措7、举措8三个路径上现实值与理想值的差异最大。

这表明上海市普通高中最迫切需要在特色培育的开放程度上下工夫,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搭建共享平台。

2、依靠体制内力量的各项举措上,普通高中之间差异较小;举措的开放性程度越高,各校之间差异相对较大。

在八个举措中,标准差最小的四个举措都是体制内培育相关的举措,如以科研为引领,依据办学理念,发挥教师特长和学生特点,这说明上海市普通高中在这些举措的实际选择上差异不大。

但是,另四个举措,特别是利用市场机制和与高校合作,学校之间差异是比较大的。

3、现实层面上,层级越高的高中,在特色培育的研究性和开放性越高。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与高校的合作、与社区的合作上,表现优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通高中。

但从期望层面来看,三类学校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4、民办高中与公办高中之间在办学特色培育路径现实选择和理想期望两个方面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现实层面上,民办高中在基于学生特点的特色培育、系统设计与开发、科研引领等方面显著落后于公办高中。

这反映出民办高中在特色培育的探索性和系统性上有待提高。

这可能与民办高中面临较为严峻的升学压力和生存压力有关。

理想层面上,在涉及特色培育的开放性方面,民办高中的意愿也没有公办高中强烈,这也可能与民办高中的升学导向和体制外生存有紧密相关。

(三)上海市普通高中对特色发展的倾向性
本次调研就“希望未来学校成为怎样的特色高中”进行了调查。

在设计中,基于对国内外特色高中基本态势分析,我们提出了若干选项,让学校做选择。

结果如表7所示。

1、人文特色是当前上海市普通高中最希望打造的特色,其次为艺术特色和科技特色。

同时,体育特色和国际理解特色(即国际化)也受到关注。

相对而言,外语特色的关注度较低。

对普职融合的兴趣最低。

2、学校对复合型特色(即包含两种以上的特色)倾向性较高。

本次调研中,总共发现58类组合形式,其中排名前11位的选择占据了一半以上。

3、不同层级的高中对特色选择的倾向性存在一定差异。

如表9所示。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科技特色和国际理解特色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中。

且在这类高中中,科技特色明显优于人文特色及其他特色类型,反映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科技教育的重视。

而外语特色较少受到关注。

(2)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相对比较均衡,人文特色的地位较为凸显,艺术与体育的地位占了较为重要的位置。

该类高中对外语特色的关注优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3)一般普通高中对艺术特色和体育特色关注度非常高,相对而言,对科技特色和外语特色的关注较低。

(四)上海市普通高中对支持政策的倾向性
本次调研综合前期研究,列出了不同类型、不同侧重的各类相关政策
选项,让基层学校就其重要性进行赋值评分,分值从1—10,分值越高,代表越需要。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2。

从表10中我们可以发现:
1、多样化学校办学评价体系是当前上海市基层普通高中最为迫切需要的政策。

以高考升学率(如一本率、二本率等)评价高中办学质量成为制约普通高中特色培育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正确导向的体制内评价仍然是普通高中关注的激励与推动因素。

2、深化高考改革,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成为仅次于多样化办学评价的第二重要的政策,这反映了学校培育办学特色的现实困惑。

学校面临的阻力不仅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评价,亦来自于家长与学生的功利心态和消极作为,而后者的根源在于对高考的重视。

当前高考的公平性受到重视,各种灵活性和加分措施的消解,强化了分数至上的观念。

3、除了评价性政策变革以外,学校对资源支持类政策,如人力资源的开发(各种培训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以项目为载体)颇为欢迎。

通过调研发现,普通高中要培育办学特色,先进的理念、专业的人才和充足的经费是三个关键要素。

4、赋权类政策(如人事权、招生权)虽然也受到欢迎,但排位相对较后。

基层学校在赋权类政策持有较为矛盾的心态:想积极作为的学校感到当前学校拥有的人事权越来越少,招生自主权更为有限,严重束缚了手脚,但同时在高考大一统的态势下,同质化的学生和教师,也让人事权和招生权失去了多样化选择的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这类权力的下放带来权力的监控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数据的分类比较,我们发现,不同层级的学校对赋权类政策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0。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扩大高中人事自主权和自主招生权的需求更为强烈。

5、自主招生政策和学业水平考试政策受到的争议较大,在所列举的所有政策中排在最后。

当前,自主招生政策和学业水平考试政策是正在落实的重要高中改革政策,但部分基层学校对该两项政策还是持保留态度,这反映出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如自主招生政策如何从“掐尖”式竞争转变为真正的个性特长学生选拔,从初步的“额外加分”到真正的“自主招生”;学业水平考试政策如何加速出台配套政策,使之真正成为高考改革的基石。

三、讨论与分析
(一)行政推动仍然是普通高中特色培育的重要因子
在论及高中特色发展的论题时,很多观点认为来自社会、家长对高考及其升学率的执着,是主要的制约力量。

但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出,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二期课改以及近年来创新素养培育项目等,都成为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在普通高中特色培育的路径上,依托体制内的力量仍占较大比重。

在对政策的需求上,学校也将多样化评价体系作为首选。

这些都反映了当前体制内的行政推动,仍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教育行政的积极推动,能有所作为。

(二)层级因素对高中特色培育具有重要影响
本调研基于实证的数据,发现层级因素对普通高中在特色培育路径的开放性、特色培育的倾向性以及对支撑政策的倾向性上都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别。

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时,如何调动各层级高中的积极性,并有针对性给予支持,是普通高中特色培育的重要议题。

(三)提升特色培育路径的开放性已成为重要切入口
从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特色培育路径的开放性已经成为一个短板。

同时,各层级高中对高校、社会和民间教育机构的参与都抱以较高的期望。

在当今日益开放的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搭建起一个普惠性的开放性平台,让所有高中能够提升路径的开放性程度,亦是今后重要的政策议题。

(四)普通高中对特色愿景需求呈现多元化
调查发现,当前普通高中对未来特色的倾向性是相当多元的,而且是一种复合型特色需求。

这既为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合理性提供了事实的支持,同时也表明今后对普通高中特色的引导上需要更具弹性和选择性。

四、政策建议
1、高中管理应从分级指导走向分级指导和分类指导并重,以分级指导和特色的组合式分类指导促进和适应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发展。

2、根据不同层级高中办学特色意愿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分级指导。

3、积极为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培育路径的开放性创设平台。

4、着力探索多样化的学校办学评价体系。

5、尽快建立市、区两级高中特色培育项目创建与资助体系。

6、整体布局与规划,提升特色项目的影响力。

7、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开展赋权改革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