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新技术

合集下载

空气钻条件下录井气样采集方法的探讨

空气钻条件下录井气样采集方法的探讨
示层 , 这些都直接影 响着勘探的成败 。 提高油气显示发现率 , 是石油勘探 的主要 目的。 而作为录井行业 , 如何保证空气钻钻进过 程 中录取 连续 、 干净 、 干燥的气样 , 保证 油气的 发 现 , 这 次要 探 讨 的 目的 。 是 1 样品气采集 口的设置位置 图 3 气样采集通道 一般焊接在距井 口 1— 5 52m 质, 最后还要经过 一次除湿 , 如此六级净化 后 , 左右的处 的排砂管线上 , 图 1 如 。 气样采集通道焊接排砂管线的上部 , 是为 才 能通过抽气泵抽取气体 。 以上二种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存在 以 了尽量避免大颗粒进入采集通道从 而堵 塞了气 下几点缺陷 : 路。 a水 桶 容 积 较 大 , 一 定 程 度 上 稀 释 了 采 . 在 方案①以一定的倾 角插入 排砂 管线 , 气体 极有可能漏掉油气显示层 。 流 向,顺 势进入采集通道较好 ,由于气体流速 集 的样品气 , b采用 水桶装水做气 、 . 尘分离 , 随着水桶 中 快、 压力 高 , 排砂管线 中大部分 2 5 m岩屑颗 -r a 水桶 中的水已经有 了造浆作用 , 水 粒与管壁都是在做无规则 、 向前 的碰撞运动( 图 的粉尘增加 , 2, f )所 方案①很容易将大砂粒采集到通道内, 和粉尘形成 的泥浆容易将气管线堵死 ;当粉尘 就起不 到气 、 尘分离 的作 用。 同时粉尘亦带有微量 的水气 ,其结果是大砂粒 在水中达到饱和 , 卡在阀门处的位置 , 粉尘不停 的吸附在砂粒 中, 特别是在接单根卸压期 间,排砂管线中的压力 但水桶中的压力卸 的较慢 , 水桶中的 在 1 2 小时之 内就将通道堵死 。在 大湾 12 卸的较快 , -个 0 井我录井队采用 了方案①的方法 ,经常在通道 水和泥浆就会因为压力差经气管线反同流到排 砂管线 中( 3 。当接好方钻杆 , 图 ) 供气 时, 管 气 阀门处堵死 , 使得气样采集的连续性较差 。 方 案② 将 采 集 通 道 插 人排 砂 管线 壁 下 3 4 线 中泥浆已将气路堵死 。 - e由 于 堵 塞 频 繁 , . 清洗 水 桶 、 水 , 及 疏 换 以 厘米 , 在气体运动方向的对立侧挖一弧形 , 以防 都 止大砂粒进 入采集通道。随后在河坝 14井采 通 堵 漏 的 管 线等 处 理 时 , 要 耗 去较 长 的时 间 , 0 用了方案② 的方法 ,此方法较好的利用排砂管 造成钻井方不必要的停等或钻井方不停等 而造 线的回压 ,采集的样品气为空气与粉尘的混合 成漏取气测 资料 。 经长期实践 , 要保证气样 的连续性 , 在采集 物 , 的解决 了大砂 粒进入采集通道 , 较好 空气钻 口出来 的混合气样通过三通将大部分气样直接 期间内未 出现通道阀门处堵死的情况。 导 出 到污 水 池 或 放 喷 口,少 部 分 气 样 进 入 集 砂 2净化装置的设置 第一次过滤用 干燥筒 内加脱脂棉 , 第二 空气 与粉尘 的混合 样气 经采 集通 道 、/ 干燥筒 , 1 2 确保气样无粉 球 阀, 转换接头 , 还是不能直接进入 色谱仪 。其 次过滤再用 干燥筒 内加脱脂棉 ( , 除 , 中的粉尘和微量水气必须经过除尘 , 干燥之后 , 尘 )第 次过 滤 用 干燥 筒 内加 氯 化 钙 ( 湿 ) 第 四 次再 用 空 气 过 滤 芯过 滤 一次 ( 图 4 。 如 ) 才能作 为干净 的气样进入仪器分析。 在此种方法 中,与三通连接 的放喷管线用 净 化装置 的设置是 否合理 ,也 是采集 连 a r a r 续、 干净气样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 其中包括气 9 m的气管线 ,三通 与集 砂干燥简用 6 m的 9 m 路管线是否堵塞 , 粉尘与气体的分离 , 以及样 品 气管线 , m的气管线能将大部分粉尘带 到污 水池 , 使得 6 r mn的气管线到集砂干燥筒的粉尘 气的稀释程度。 集砂干燥筒是 空的, 保证粉尘的下落 在川东 北地 区大 部分 录井队采用 的方法 降到最低。 2 是水桶 ( 或水罐 ) 装水做气 、 尘分离, 并采用两 只 与聚集 。脱脂棉透气性强 、吸附粉尘 效果好 , 瓶二次除尘过滤, 再加接砂芯滤球 , 或进行水罐 级 除 尘 达 到 了 非 常好 的效 果 。四 个 干燥 筒 的 容 使得油气 的稀释程度降到最低 。 通过 四级 除尘 、 过滤 球过 滤 、 氯化钙桶干燥 、 内冷 凝器 积小 , 室 进 干 干 除湿 , 经过这四道工序后 , 经两道 防尘除去杂 过 滤 , 入 分 析 仪 的 气 样 保 证 了连 续 、 净 、 再

国内外钻井新技术

国内外钻井新技术

国内外钻井新技术钻井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外钻井行业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为钻井作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外钻井领域的一些新技术。

1. 气体钻井技术气体钻井技术是近年来钻井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相对于传统的液体钻井,气体钻井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钻进液,具有环保、清洁、高效等特点。

气体钻井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液态钻井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够减少地下水污染风险。

同时,气体钻井技术还能有效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

2. 高压水力钻井技术高压水力钻井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来切削地层的新型钻井技术。

该技术能够高效地切削硬岩和特殊地层,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它采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切削,可将地下岩层切削成细小的颗粒,减少钻井液量,降低钻井噪声和震动。

高压水力钻井技术不仅提高了钻进速度,还能够减少钻具磨损,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3. 快速钻进技术快速钻进技术是一种钻井作业周期较短、效率较高的新技术。

通过优化钻井过程和提高钻具性能,快速钻进技术能够缩短钻进时间,减少钻井成本。

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采用高效钻井液和超强钻头,提高了钻进效率和钻头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体化的钻井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钻井操作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4. 智能钻井技术智能钻井技术是钻井行业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通过装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钻井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智能钻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钻井参数,预测地层变化,优化钻井方案,提高钻进效率和质量。

此外,智能钻井技术还可以对钻井装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了现场人员的风险和作业成本。

5. 高效钻井液技术高效钻井液技术是钻井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采用新型化学品和添加剂,改善钻井液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

高效钻井液技术能够降低钻井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降低地层损害、改善井壁稳定性等,从而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

煤层气录井技术在多工艺、新技术钻井条件下的应用

煤层气录井技术在多工艺、新技术钻井条件下的应用

井 段 / 最 大 井斜 水 平 位 移/ 全 角 变化 率 (2 m m m  ̄ 5 )井 径 扩 大 率/ / %
0 10 0 ~ 0 ≤3 。 ≤2 0 ≤1 5 f 续 三 点 1全 井 平 均 ≤ 2 . 2 连 0
表 2 钻 井 主 要设 备
Ta l a n e ui m e s fweldrli g b e2M i q p nt o l i n l
气 测 、 时等 录井技 术进行 研究 、 钻 探讨 。
序 号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台
产地
1 概 况
1 1山西 省离 石临县 地 区地层概 况 .
山 西 省 离石 临 县 地 区 地 表 出 露 地 层 为 下 三 叠 统刘 家 沟组 和和 尚沟组 ,第 四系 遍 布 山梁 和沟 谷 。 钻 探 揭 露地 层 由老 至 新 依 次有 :石 炭 系 中 统 本 溪
少 ’
工 期要 求 : 求 严 格按 照设 计 及 甲方 要 求进 行 要
施工 , 总工 期 ( 包括 试井 、 分段 取 心 时问 ) 制在 3 d 控 0
内。
作 者 简 介 : 勇 , ,9 8年 毕 业 与 中 国矿 业 大 学 资环 学 院地 质 勘 查 黄 男 19
专 业 , 期 从 事 石 油 地 质 、 层 气 、 炭 地 质 录 井 和 研 究 长 煤 煤 工 作 。现 为 中煤 地 质 工 程 总 公 司 大 地 特 勘 分 公 司 副 总 工
维普资讯 httBiblioteka ://第2 0卷 1 期 20 0 8年 1 月
文 章编号 :6 4 1 0 ( 0 8 O — 0 5 0 17~ 8 32 0 ) 106 — 5

数字图像录井技术在空气钻井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图像录井技术在空气钻井中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第1 7卷 第 4期
录 井 工 程
・工艺技 术 ・
数字 图像 录井技术在空气钻井 中的应用研究
刘 志刚 冯杏 芬 惠 卓雄 周德 旭 高伟 鹏
( 中原 油 田地 质 录井 处 )
刘志刚 , 冯杏 芬 。 卓 雄 , 德 旭 , 伟 鹏 .数 字 图像 录 井 技 术 在 空气 钻 井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录 井 工 程 。 0 6 1 ( ) 1 惠 周 高 2 0 。 7 4 :
小 差异很 大 、 混杂严 重 , 对于 地层岩 性 的代表 性难 相 于确定 ; 岩石 颗粒 形状 特征 、 构特 征差 异减弱 或 消 结 失 , 别标 志难 于确认 。解决 的基 本思 路是 : 鉴 应用 先 进 的彩色数 字 图像分 析技术 , 岩屑按 粒级 分类 、 将 采
刘 志 刚 1 5 9 6年 生 ,9 2年 毕 业 于 西 南 石 油 学 院 石 油地 质 专业 , 服 务 于 中原 石 油 勘探 局 地 质 录井 处 地 质 研 究 所 , 18 现 长期 从 事 石 油 地 质 技 术 、 录井 技 术 科 研 及 组织 管 理工 作 。通 讯 地 址 :5 0 1河 南 省濮 阳 市 五一 路 8 470 5号 。电话 :0 9 ) 8 1 2 。 Ema : g 3 @ s atm (3 3 4 2 5 3 - i 1 9 9 i .o lz n
0 引 言
多 年来 , 质 录井 始终 以岩 屑 实物 为 基本 介 质 地 进 行人 工定 性描 述 、 经验识 别 、 采样化 验 、 实物存 储 。
岩 屑薄片技 术也 主 要 应 用 于实 验 室 的 镜下 鉴 定 、 观
察、 述。 描
转化 为彩 色数字 图像 , 应用 数字 图像分 析技术 识别 、 鉴定 岩性 并提供 数字 图像 成果 。 岩 屑彩 色 数字 图像 分析 技 术 , 应用 现 代 光学 技 术、 图像 技 术 、 字 技 术 、 质 技 术 、 算 机 技 术 成 数 地 计 果 , 现 了地 质录 井岩 屑彩 色数字 图像采 集 、 实 岩性 自 动定量 分析 、 成果 图像 化应 用三 大技术 突破 , 改变 了 传统地 质 录井 的实 物分 析 旧技 术模 式 , 现 了地质 实 录井技 术 的根本性 技 术变革 。 岩屑 彩色数 字 图像分 析技术 应用 于普 光地 区空 气 钻井 的粉末 状岩 屑 岩性 识 别 取 得 成 功 , 仅 解 决 不 了空气钻 井 的地质 录 井 技 术 难题 , 为 地 质 录井 数 也 字 图像 化技 术 的发展 与 应 用取 得 了可 贵 的经 验 , 对 油 气勘 探开 发相关 基础 技术 的发展 与进 步也具 有推

空气钻井条件下录井方法探讨

空气钻井条件下录井方法探讨
( )00 2 10 m后 实测迟 到 时间
方法一 : 钻完单根 , 循环 , 使井底干净 , 接好C r At 后, 将钻具放到底 , 当钻头位置等于上C r At 的方完井
深时 , 记录—个时间; 开气后, 当出砂 口有岩样返出 再记录—个时间。两者之差 即为迟到时间。 任务 ; 空气和岩屑经井 口 进入排砂管线 , 最后经水化 时, 方法二 : 使用特殊气体做指示剂 。接单根时注 降尘排泄到岩屑池 。井 口排砂管线上各安装—个岩 或将装有 特殊气体 的小玻璃瓶投入 屑取样器及气样取样器 , 便于录井截获岩样和气样 。 入钻具水眼内, 钻具水眼内, 由于现场注气量为 15 'mn 下行 时 3 m / i, 与传统钻井工艺相 比, 空气钻井有以下优势 : 钻
第1 卷 6
第4 期
江 汉

油 科

V0 . 6 No 4 11 . De . o c 2o 6
2O 0 6年 1 2月
J N H N P T O E M S IN EA D T C N L G I G A E R L U CE C N E H O O Y A
空气 钻 井条 件 下 录 井方 法 探 讨

在空气钻进前 , 通过 S Y一 A型岩屑描述 仪 M 2 先对同一地层的砂岩、 泥岩进行 自然伽马射线探测 ,
第一作者简介
与技术管理 。
徐敬友 , , 9 年毕业 于江汉 石油学 男 1 6 9
院石油地质勘察专业 , 助理工程 师 , 期从事 现场 录井生产 长
075 (; ) / .8 × d 一 H Q
采取相 应措施 , 防止地层 垮塌埋 死钻具 。
2 3 岩 屑描述 及 地层对 比 .
.. 不易实测 , 影响取样的准确性 ; 由于设备 的原因, 无 2 3 1 根据 岩屑 颜 色变化判 断岩性 必须熟悉工 区的区域地质情况、 邻井资料及不 法监 测井底 C 、 :、O 燃爆及 地层 出水情 况 。 O HSS : 为了克服上述不利因素对岩屑识别、 油气显示 同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实钻中根据岩屑颜色变化

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优化方案研究

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优化方案研究

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优化方案研究作者:秦迎峰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24期摘要:为了满足当下石油开采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空气钻井地质录井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石油钻探模块的优化,从而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及其工艺,保证石油钻探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空气钻井技术的不断应用,基础工程建设对于地质录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应用要求。

基于此,本文就空气钻井地质录井新型模式展开分析,以满足当下国家基础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空气钻井;存在问题;研究总结;岩屑录井;气体采集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一、关于空气钻井原理的分析在空气钻井模块中,钻头的钻进应用是必要的环节,通过对该设备的应用,一系列的热量会产生,为了提升工作效益,进行空气压缩机的应用是必要的,进行压缩后的空气的有效输送,保证钻头的有效降温,保证上返的空气能够进行岩屑的带出,从而保证下序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空气钻井技术工作的应用,可以提升其钻井的效益,其突破了传统的钻井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保证了钻井速度的优化,相对于传统的钻井技术具备更高的效率,能够保证较短时间内钻井周期的控制,有利于资金的积极节约。

通过对空气钻井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保证其产层的有效保护,避免过于复杂的底层结构而导致的井漏情况,可以使整个钻探过程对于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

二、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方案的优化1 在空气钻井工作模块中,通过对空气钻井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地质录井工作模块的精确化,更有利于其岩屑的捞取,这也需要进行袋子的积极安装,保证捞沙模块中,阀门的正确控制。

在捞取模块中,可以避免其粉尘的过多出现,将硅胶筒安装在过滤器和排气管中间,设置好相应的过滤装置,为了有效的演唱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可以在装置和管线中间安装相应的干燥装置,从而有效的对粉尘进行过滤。

在空气钻井模块中,要针对其注气量、井筒直径等参数进行相关数学模型的应用,保证其气体钻井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满足当下迟到时间的连续计算需要,满足气体检测模块、岩屑捞取模块的工作需要。

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技术及装备需求分析

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技术及装备需求分析

随着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 , 我国石油工 程装 备制 造业 正面 临着 严 峻的挑 战 。集团公 司对 石 油工 程装 备 的研发 与制 造提 出了新 的、 更高 的要 求 。 本文结合气体钻井工艺特点以及气体钻井对综合录 井 的影 响 因素分 析 , 讨 了气 体 钻 井条 件 下 的录 井 探 技术 及 装备需 求情 况 。 l 气体 钻井 过程 中录 井 施工 的要求 和特 点 空气钻 井是以空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为循 环介 质 , 有钻 井速 度快 , 眼稳 定 , 具使 用寿命 长 , 具 井 钻 有 利于保护环境 、 保护油气层, 降低钻井成本 , 经济效 益 好等 优 点[ 。但是 , 气钻 井技 术 的广 泛 应用 , 空 给 现有 的 录 井方 法 造 成 了很 大 影 响 , 要 表 现为 以下 主
配备 一套燃 爆 监测 装置 , 井底 C C 、 S 对 O、 0:H2、 烃 类气 体 进行 燃爆 监 测 , 现 场施 工 提 供 全方 位 的 为 服务。 从 长 远来 看 , 需 要大 力 发 展 井下 实 时 随钻 测 还 量 技术 、 特殊 钻井 条件下 的 随钻 压力检 测技 术 , 开发 套 空气 钻 井实 时 监控 系统 , 面 彻底 解 决 空 气钻 全
由于空气钻井的特殊性 , 我们认为 , 应该建立一 套完整的实时录井监控机制 , 研发气体钻井监测系
2 1 年第 2 期 01 O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1S 0
数据挖掘技术在采油工程 中的应 用研究
女 上 姜 卫
( 国 石 油 大学 ( 东 )胜 利 油 田销 售 事 业 部 , 东 东 营 中 华 ; 山 2 70 ) 5 0 0
收 稿 日期 :0 1 O — 1 21一 9 4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摘要】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井控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录井技术在井控中的作用,发现其可以提高钻井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精度和可靠性的提升等问题。

在指出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应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以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录井技术、钻井井控、基本原理、应用、优势、挑战、发展趋势、地位、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钻井作业中,井壁稳定性、井底压力、井眼流体等因素都会对钻井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控制这些参数至关重要。

录井技术的出现,为钻井井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能够对钻井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钻井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随着钻井深度、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录井技术的应用也越发重要。

钻井井控中的录井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及时掌握井下情况,还能够预测潜在的井控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从而保障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研究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以及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其在实际钻井作业中的效果和优势,揭示其在提高井控效率、降低钻井事故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从而为钻井井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其在井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和效果,增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录井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钻井井控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配套技术研究

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配套技术研究

作 带来 了工 程 异 常预 报 难 、 岩屑鉴定困难 、 油 气 水 层判 断符 合率 不 高 等 难 题 。针 对 新 工 艺 带 来 的 技 术 挑 战 , 通 过 建 立 气体 钻井 异 常 预报 模 型 , 开发安全监测系统 , 编制 迟 到 时 间计 算 软 件 , 研 究 元 素 录井 岩 性 解 释 及 气 测 解 释 评 价 方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 0 1 3年 4月 出版
气 体 钻 井条 件 下 的 录 井配 套 技 术研 究 *
蔡泽 训 王崇 敬 唐 诚
( 中 国 石化 集 团西 南 石 油 局 地 质 录 井公 司 )
摘Leabharlann 要气体钻井与传统钻井工艺相 比, 在提高钻速 、 保 护 和 发 现 储 层 等 方 面 具 有 明显 优 势 , 同 时 也 给 录井 工
细小 岩屑样 品鉴定 难 、 气样采 集 与油气 层发 现难 等 问 题口 _ 3 ] , 常规 录井 方 法不能 有效 解决 , 迫切 需要 开展 录
井 新 技术应 用研 究 。
( 4 ) 气 测解 释评 价符 合率低
气 体钻井 过程 中所 返 出的气体 是 岩屑 、 粉尘混 合
体, 现场 大 多使用 以入水 除 尘 的气样 净 化 装 置 , 导 致 由于气 体流 速降低 和被 稀 释 , 气 测值 普 遍 偏 低 , 常规 钻井 的气测 异 常解 释标 准 与解 释 图板 不 适 用 于气 体 钻井 , 给气 层评 价带 来一定 困难 口 u ] 。
( 2 ) 迟 到时 间测量 误差 大 气体 钻井 条件下 迟到 时 间的理论计 算公 式 复杂 ,
发生 的 1 6次异 常事 件 进 行 分析 , 筛 选 出气 体 钻井 常 见的 1 O 类 井 下复 杂 情 况 , 包 括地 层 出水 、 井 壁 失稳 、

新钻井技术条件下常规录井

新钻井技术条件下常规录井

新钻井技术条件下常规录井
刘双进;郭素杰;陶永峰
【期刊名称】《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4(030)010
【摘要】由于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润滑剂的使用以及测井技术的提高,常规录井的作用已不明显.在新钻井技术条件下可以使用钻时放大曲线和全烃录井仪,继续完成落实显示、划分地层、卡准完钻层位的任务.在钻井及钻井液技术发展、勘探开发目标多样化的条件下,对录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刘双进;郭素杰;陶永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录井处综合作业部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录井处综合作业部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录井处综合作业部河北任丘 06255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涪陵大安寨大一亚段非常规油气层录井解释研究——以涪页6-2HF井为例
2.PowerV垂直钻井技术在砂新2井和游6井的应用
3.录井面临的钻井技术挑战分析
4.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常规录井
5.谈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录井新技术概述

录井新技术概述

12 16 20 24
15 23.757' nC27 16 24.736' nC28 17 25.680' nC29 18 26.618' nC30 19 27.632' nC31 20 28.775' nC32 21 30.075' nC33 22 31.579' nC34 23 33.361' nC35 24 35.455' nC36
热蒸发色谱录井在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
1、油水层的划分 2、原油性质的判断
利用热蒸发色谱资料进行油水层划分的理论基础
储集岩在沉积及成岩过程中,孔隙体积中充满了水,
后期运移到储集岩中的原油与地层水紧密接触。在漫长的
地质历史进程中,原油在储集岩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纵向上气、油、水层状分布, 重力分异
24 20 16 12
2 8.463' nC15
25 10.076' nC16
3 9.966' nC16
3 411.559' nC17 11.698' Pr 5 13.008' nC18 Ph 6 13.201' 7 14.396' nC19 8 15.750' nC20 9 17.033' nC21 10 18.268' nC22 11 19.446' nC23 12 20.583' nC24 13 21.678' nC25 14 22.728' nC26
上轻下重
变 化
正构烷烃、小量支链烷烃、低 氧化和生物降解
环烷烃及芳香烃组分部分或全
部地消失,不可分辨物增多
油水同层 油层 含油水层

如何在空气钻井条件下进行地质录井工作

如何在空气钻井条件下进行地质录井工作
工 业 技 术
2 0 1 5 年 第1 3 期I 科 技创 新与应 用
如 何 在 空气 钻 井 条 件下进 司钻探 集 团地质录井一公 司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4 1 1 )
摘 要: 石 油 作 为 工业 的 血 液 成 为世 界 各 国所依 赖 的能 源 , 其 在 国 家的 经 济发 展 中 占有 重要 的 地位 。我 国对 于石 油 的 需 求量 在 逐年递增 , 这就 促 使 成 我 国加 大 了对 于石 油 的勘 探 开发 力度 , 同时 随 着科 技 的进 步 , 大 量 的新 技 术 与 新 工 艺 得 以在 石 油勘 探 开 发 中使 用 , 从 而促 进 了石 油 勘探 行 业 的发 展 。在 石 油 的勘 探 过 程 中, 空 气钻 井技 术 以其 性价 比较 高在 石 油勘 探技 术 中广 为使 用 。 文章 将 就 如何 做 好 空气钻 井条 件 下 的地 质 录 井新 方 法进 行 介 绍 。 关键 词 : 空 气钻 井 ; 勘 探 录井 ; 气体 采 集分 析 体 进 行分 析 , 只有 使用 灵 敏 度 较高 的空 气 分 析仪 才 能 够完 成 对 采 样 气 体 的全 面分 析 , 从 而对 地 下 天然 气 层 的储 量得 出一个 较 为 精 确 的 数 字 。 同时 由于 天 然 气 的 相 关显 示 层 级 在 使 用 空 气 钻 井 的 时 候 较 低, 所 以应 当将 测 得 的数 据 与周 围其 他 的一 些 天 然气 井 测 得 的 数 据 进 行 相应 的对 比 , 从而 得 出 一个 较 为合 理 、 准 确 的数 值 。 6井 下 出水 的预 测 和监 测 在进 行 地 下 油气 井 的 出水 预 测 的过 程 中 , 需 要将 空气 钻 井 所 测 并 结 合其 石油勘探过程 中需要使用钻头来与岩层之间进行摩擦来将岩 得 的 数 据 与周 边其 他 的一 些井 的 测 量数 据 进 行 充分 比对 , 层钻 透 ,由于高速旋转 的钻头与岩层之间 的摩擦会产生大量 的热 他 各 井 的数 据 和 资 料 ,主要 是 指 井 中的 出 水 的位 置 和 出水 量 的 大 量, 致使钻头具有较高 的温度 , 过 高的温度将会导致钻头 的性能发 小 , 同 时 需要 对 地 层 出水 的情 况 进 行 充分 的判 断 , 可 以根 据 岩 屑 的 生明显的下降 , 影响使用寿命 , 需 要对 高速 旋 转 的钻 头 进 行 一 定 的 潮 湿 情 况 来 进 行 具 体 的 分 析 , 同时 在 进行 空气 钻 井 的过 程 中 , 相 关 冷却 , 使 其 能 够 在 较为 合 适 的 温 度下 进 行 工 作 。钻 头 的冷 却 一 般是 地层 的出水量的大小会导致钻井中的相关测量数值 的变化 , 并可以 通 过 采 用 压 缩 空气 进 行 冷 却 的 ,通 过 从 钻 具 中注 入 一 定 的压 缩 空 根据地层 出水量的大小将 地层 出水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 : ( 1 )出水 气, 使其与钻头相接触从而带走钻头多余的热量 , 完成冷却后 的压 量 较 少 的 地层 , 在这 一 层 级 的地 层 的 出水 量 一 般 要 小 于 0 . 4 7 7 立方 缩 空气 将 会 沿 着钻 井 的井 壁 返 回 到地 面 , 在 这一 过程 中 , 由于 压 缩 米 每 小 时 , 在 进 行 钻 井 的过 程 中 , 如 果 注 入 压 缩 空 气而 带 回 的钻 屑 空气 具 有 一定 的压 力 , 其 在 返 回的 过 程 中会 带 有 一定 的岩 屑 , 通 过 量 较 少 , 增 大压 缩 空 气 的注 入 量 和 注 入压 力 带 出更 大 的 钻 屑 , 而钻 对 这 些 岩 屑进 行 收 集 降尘 处 理后 ,进 而 对 这 些 采 样 的样 本 进 行 分 具 在 工作 时转 动 的扭 矩 变 大 , 钻具 的上 提 和下 放 的 过程 中都 面 临 着 析, 从 而可 以 得 出相 应 的岩层 的数 据 。 相 对 于 普 通 的钻 井技 术 , 空气 较 大 的阻 力 ,通过 这 些 现 象 可 以反 映 出 遭 遇 到 了 出水 量 较 少 的地 钻 井 能 够 具有 更 高 的钻 井 速 度 , 一 般 来说 能够 较 普 通 钻 井 速度 提 升 层 。 造成 以上 现象 的原 因是 由于渗 出的 水与 钻 屑相 结 合而 导 致在 钻 2 0 %以上 , 从 而节省大量的资金 , 同时 , 空气钻井技术使用 的压缩空 具上形成 了一层较 为厚 实的泥浆 , 从 而致使钻井的孔径缩小 , 增 大 气 能 够 在 钻井 钻 探 到 油气 层 时 降 低 油井 发 生 井 漏 的 风 险 , 从 而 避免 了钻井的难度。( 2 ) 出水量中等的地层 , 在这一层级 的地层 中, 一般 再 对 环 境 造成 影 响 。 出水量控制在 7 . 9 5立方米每小时 ,地层 中的中等 出水量使 其不 易 2对 于钻 井 岩 屑 的采 集 形 成 泥 团等 影 响钻 井 的现 象 ,这是 由于 在 压缩 空 气 注入 较 为 充 分 、 由于在 钻 井 的 过程 中会 产 生 大量 的岩 屑 , 这 些 岩 屑都 会 随着 压 合 理 的情 况 下 , 可 以将 排 出 的水 以气 泡 等 的形 式 吹 送 至地 面 , 但 是 缩 空 气 返 回到 地 面 上 ,这 些 返 回的 岩屑 都 是 颗 粒 较小 呈 粉 尘 状 的 , 由于存 在 水 敏性 不 稳 定地 层 的 钻井 , 有 可能 会 形 成较 为 严 重 的塌 井 从 而 对 岩 屑 的收 集 带来 了一 定 的 困难 , 可 以采 用 在 排 沙 管 线 的位 置 问题 , 表 现 为 出现 明显 的压力 升高 , 井 下 钻 屑不 继 续 上 返 , 钻 具 的钻 安装一个 阀门, 在阀门的一端安装具有缝 隙较小 的收集袋 , 从而可 速持续降低等现象 。( 3 ) 出水量较大的地层 , 在这一层级的地层 中, 以在 需要 收集 的时候 将 阀门 打 开 , 待 袋子 中收 集 到 足 够 的 沙子 后 再 地层 大流 量 出水 的危 险性 较 高 , 由于 出现 大 量 的水 会 造 成井 中 的岩 关闭阀门。 同时 , 需 要 将 硅胶 筒 安 装在 过 滤 器 和排 气 管 之 间 , 同 时设 层 结构 等 发 生一 定 的 松动 ,从 而造 成 岩 层坍 塌 的危 险性 持 续 增 大 , 置 好 相 应 的过 滤 装 置 , 同 时 为 了增 加过 滤 装 置 的使 用 寿 命 , 需 要 在 而且 , 压缩 机 所 产生 的压 缩空 气 压 力也 无 法 再 继续 将 井 中 的水 量 吹 过 滤 管线 之 间添 加 一定 的干 燥 装置 , 从 而完 成 对 于 井 中所 排 出 的粉 出。 在进行井下钻屑的检测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对钻屑 、 压缩空气 尘进 行较 为 全 面 的过 滤 。 的工 作 情 况进 行 持续 的监 控 , 确保 钻 井 工作 的顺利 进 行 。 3岩 屑 采集 的延 迟 时 间 7 对 于井 下 可燃 性 气 体 的检 测 由 于 主要 是 对 井 中排 出 的压 缩 空 气 中 的岩 屑进 行 收 集并 进 行 在进行空气钻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于可燃性气体的检测工 检验的 , 在这 一 收 集 的 过程 中 , 钻井 的孔 径 、 注 入 的 气 量 以及 注 入 气 作 , 因为 , 如果井下出现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 一旦遇到高温将会造成 体 的 密度 等 的不 同都 会 对 岩 屑 的排 出速 度 造 成一 定 的影 响 , 根 据 以 钻井 孔 的 井 壁 的严 重破 坏 , 从 而 对 钻井 工 作 造 成严 重 的影 响 。 同时 上变 量 的不 同 可 以建 立 起 一定 的数 学 模 型 , 来 对 岩 屑 的延 迟 时 间进 由 于地 层 中存 在 着大 量 的 可燃 性 气 体 , 在 空气 钻 井 的 过程 中一 旦 这 行一 定 的计 算 , 从 而 确保 岩 屑 拾 取 、 归位 和 气 体检 测 的 需要 。 延 迟 时 些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相接触 , 当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达到一定 的程度 间 主 要计 量 的 是 从 注 人 压 缩 空气 开始 到 收集 到岩 屑 位 置 为止 这一 后就 会 极 大 的增 大燃 爆 的危 险性 。 为 了对 井 下 的气体 进 行 持续 性 的 段时间。 检测可以使用红外一氧化碳分析仪与井下综合录井仪等配套使用 , 4 岩 屑样 品 的分 析 确保井下的可燃性气体 的浓度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 较 于原 先 使 用 泥浆 作 为 冷 却 与 带 出钻 渣 的 钻 井 方式 , 空气 钻 8结 束 语 井 由于 与 岩层 的摩 擦 较 为充 分 , 导 致 掉 落 下 的 岩 屑多 为 粉 末 状 的物 空 气钻 井 技术 是 科 技快 速 发 展 而产 生 的一 种新 的钻 井工 艺 , 其 质, 从 而对 后 期 的 岩屑 描 述 造 成 了极 大 的 困扰 : ( 1 ) 由于 岩 屑 形 成 了 具 有 钻 井 速 度 快 、 钻井效率高等优点 , 但 是 在 提 高 钻井 效率 的 同 时 粉 末 状 的 物质 , 导致无法对岩层的颜色 、 质 量 以及 所 处 的状 态 等 得 也 对 地 质 录井 工 作提 出了 不小 的挑 战 。 文 章通 过 对空 气 钻井 技 术 的 出直 观 的 描述 ; ( 2 )只 能 对 采样 的岩 屑 进 行 分 析来 得 出岩 层 中 所含 原 理 以及空 气 钻井 过 程 中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进 行 了介 绍 。 有 的物 质 。 参 考 文献 5使用空气钻井技术对油气井 中的天然气进行分析 比较 [ 1 】 欧 阳 昌. 浅谈 定 向井 空气钻 井及 测量 技 术 . 石 油科 技论 坛 , 2 O o 4 , 2 . 相较 于原 先 使 用 泥浆 灌 注 到钻 井 的钻 井 方 式 , 使 用 空 气钻 井 的 [ 2 ] 李永 杰 , 陈一健 , 等. 井 下��

空气钻井条件下的综合录井技术

空气钻井条件下的综合录井技术

293空气钻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空气钻井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日趋成熟。

空气钻井是一种与传统钻井液钻井完全不同的钻井技术,不仅对录井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岩屑和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迟到时间的理论计算及实物测量、岩屑描述方法、油气层解释 、地层对比及划分,而且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也给综合录井技术提出了新课题。

如地层出水的监测及判断、井下燃爆监测、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气体的全烃含量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录井公司总结了一些适合空气钻井条件的综合录井技术。

然而,尚未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空气钻井工艺流程下的综合录井技术。

1 空气钻井概述空气钻井是一种新的钻井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压缩气体注入井内,依靠环空气体的冲量,把钻井岩屑带回地面。

利用空气作为工作介质,用空压机对空气先进行初级压缩,再降温、除水,再用增压机将空气继续增压至钻井需要的工作压力,并将增压后排气量为100~130m 3 /min的高压空气通过立管三通压入钻具,利用压缩空气完成冷却钻头、携带岩屑返回井口的任务,在排砂管线上利用岩屑取样器取得砂样,利用除尘器消除钻屑粉尘,由专用管汇排入到沉砂池[1]。

2 空气钻井条件下综合录井技术分析2.1 岩屑捞取方法与岩屑排出管线连接的岩样采集器的结构应能保护人员不受空气流,天然气流中偏流出来的岩屑伤害。

同时,不允许在岩屑排出管线的末端进行人工采集岩样。

将带有捞砂取样阀门的直径为5 cm或7 .5 cm,长为1 .5~2 m的支管焊接在排砂管汇斜坡下方处,在捞砂管线阀门下的管线上固定一长条状布袋,要求布袋大小适中、透气性好。

岩屑捞取前,开启取样阀门,并调整出砂流量以保证岩屑的连续性。

捞取岩屑时,关闭取样阀门,打开布袋捞取砂样,取样后将布袋口扎紧,并重新开启取样阀门。

这样可保证岩屑的连续捞取和达到地质设计量的要求,同时减少粉尘对人的伤害。

空气钻井所使用的循环介质为空气,接单根时,未返出的岩屑将迅速落至井底而混杂在一起,因此每钻完一根单根,应循环3~5 min以保证井内的岩屑全部返出。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

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探讨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钻井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而钻井井控技术对于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钻井井控中,录井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钻井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钻井井眼的情况,从而指导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意义。

一、录井技术的概念及原理录井是指通过测井工具(如测井仪、录井仪等)对钻井井眼进行测量和记录,以获取井孔的地质、物理等相关参数的过程。

录井技术主要包括测井数据的获取、传输和解读三个环节。

通过录井技术,可以获取井眼内的地层信息、岩性、含油气性能等,这些信息对于钻井工程师在后续钻井作业中的决策和指导至关重要。

录井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井工具向井眼内部发射特定的信号(如声波、电磁波等),并记录这些信号与地层反射、透射的情况,再通过信号处理和数据解读,得出井眼内部的地质信息。

录井技术可以实时、连续地获取井眼内部的信息,为钻井操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二、录井技术在钻井井控中的应用1. 井壁稳定性评价在钻井作业中,井壁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软弱、易垮塌的地层中。

通过录井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价井壁的稳定性,发现潜在的垮塌风险,为后续的井壁加固、支撑提供重要的依据。

2. 井眼方位和轮廓测定录井技术可以实时记录井眼的方位和轮廓信息,包括井眼的位置、直径、形状等,帮助钻井工程师准确把握井眼的情况,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和工艺,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3. 地层评价和含油气性能分析录井技术可以获取井眼内部地层的地质信息,包括地层类型、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同时可以评价地层的含油气性能,为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储量评估和产能分析。

4. 钻井参数的优化和调整通过录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井眼的地质情况,根据地层的变化和特性,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和工艺,包括转速、注入压力、泥浆性能等,提高钻进效率和安全性。

空气钻井技术对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空气钻井技术对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空气钻井技术对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空气钻井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钻井工艺技术。

为了使用的成功,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分析空气钻井录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风险,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精心施工。

并在实际操作中做好监督验证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空气钻井条件下综合录井参数标定校验、综合录井异常预报、油气显示归位等方面的难题,保证资料录取、异常预报的准确性,为空气钻井安全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签:空气钻井;参数校验;异常预报;油气显示;综合录井由于空气钻井技术的机理与常规钻井技术具有很大的差异,该技术在提高钻井效率的同时,却给录井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空气钻井的特性给现场录井资料采集及解释工作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目前常规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方法已经滞后于钻井方法的发展。

通过对录井方法的改进,以准确判定地层岩性,及时发现油气显示,提高录井质量就成为现场录井中的必然选择。

1 空气钻井技术介绍1.1 工作原理气体钻井就是将压缩气体注入井内,依靠环空气体的举升能力把钻井岩屑带回地面的一种钻井模式。

空气钻井是利用地面的空气压缩机组提供压力为1.2~2.0MPa、排气量为80~130m3/min的高压空气,通过供气管汇注入井架上的立压管线来替代常规钻井液,把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岩屑携带到地面,经过喷水除尘后由专用管汇排入到沉砂池。

1.2 优点空气钻井与常规钻井相比的优势在于:①显著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②井底清洗及冷却条件好,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节省了钻头用量;③空气取之不尽,使用空气钻井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④可有效避免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

1.3 空气钻井对录井的不利影响空气钻井时,钻台上的立压、悬重、扭矩、转盘这些工程参数可正常采集,而泵沖、电导、温度、密度、池体积、流量等这些与钻井液钻井相关的传感器均无法采集。

空气钻井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钻井效率的同时,给现场录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①迟到时间的理论计算及实物测量;②气体的采集方法;③空气钻传感器校验;④地层出水的检测及判断;⑤井下燃爆检测;⑥油气层解释。

浅谈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新方法

浅谈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新方法
5 天 然气 监 测及 应用 技术 空气 钻井 条件 下 , 由于是 负 压钻进 , 以地层 中 所 的天 然气 及其 他非 烃类 气体 比用 常规 泥浆 钻井更 容 易进 入 井 筒并 被 携 带 至地 面 , 同 时也 受 到 空气 的 但 稀释 , 以这 些成 分 的浓度 较低 , 品分析 的浓 度 比 所 样 用泥 浆 钻井分 析 的要 小 的多 。 以 , 所 在空气 钻井 条件 下, 要求 使用 灵敏 度 高 、 析周期 短 的色谱 分析 仪才 分 能够 准 确及 时获 得油 气显 示 的数据 。 在 空气 钻井 条件 下 的天然 气显 示数据 除 了发现 气 层 , 能 用来 获得 气层 的产量 , 于压 力恢 复测试 还 用
3 2 在 实物 测量方 面 .
图 1 空 气钻 井 工 艺 技 术 流 程 图
与 常规 钻 井 技 术相 比 , 空气 钻 井有 以下 主要 优 点 : 空 气钻 井可 以大 幅度 提高 钻井速 度 , ① 缩短 钻井
周期 , 降低钻井成本。②在油气勘探开发中, 用空气 钻井技术打开产层, 可以有效地保护产层 。 ③可避免 因地 层结 构复 杂 而造 成 的井漏 事故 。④有 利 于钻井 过 程 中的环境 保 护 。 2 现 场 样品 采集 系统
空 气 钻进 条 件 下 岩 屑呈 粉 尘 状 , 包岩 屑 中偶 每
收稿 日期 :O 1 6 1 2 1一O — 9 作者简 介 : 肖琼 (9 2 , , 理工程 师,0 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 , 1 8 一) 女 助 20 现在大庆钻探 工程公 司地质 录井一公 司从 事 地质 设 计 工 作 。
2 1 岩屑捞 取 .
以 向井 筒 内输 送 空气 开 始 作 为 时 间起 点 , 气 出 口返 屑 为结 束 时 间 , 者 时 间差 即 为 真 实岩 屑 迟 到 二 时间; 气体 迟到 时 间用环 空与 空气流 量 比理论 计算 , 因流速 快 , 理论 与实 际误 差可忽 略不 计 。 4 岩屑描 述方 法 空气钻井条件下与泥浆钻井条件下 , 岩屑最大 的 区别 就是 岩 屑呈 粉 末状 , 以给 岩 屑 描述 带 来 两 所 方面 的影 响 , 是 岩 屑 的结 构 、 造 等 受到 了破 坏 ; 一 构 二是 给砂 样的 直观描 述带 来 困难 。解决 粉末 状岩 屑 的描 述 问题 , 先 是根 据 邻 井 资料 熟 练 掌握 区域 地 首 层情 况 , 到 邻井 的岩性 和颜 色 心中有 数 , 做 在此基 础

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优化方案研究

空气钻井条件下地质录井优化方案研究
捞 取 模 块 巾 ,可 以 避 免其 粉尘 的过 多 出
就容 易 导 致 底 层气 体 浓 度 的降 低 ,如 果 不 能针 对 这 一 模块 展开 应 对 ,很 有 可 能 就 出 现样 品质 量 的 不 合格 ,其很 多样 品 都 是 被 空气 进 行 稀 薄 后 的 ,这 不 利于 空 气 钻 井气 体 样 本 的 有效 应 用 。 为 了提 升 其 精 确性 ,进 行较 高灵 敏 度 的分 析仪 器 的 应 用是 必 要 的 ,从 而 提 升 其 数据 的准 确 性 ,这 需 要 针对 其 天 然 气 的储 量展 开 积 极 掌 握 ,保 证 对 天然 气 的 储 量 进行 比 较 准 确 的 掌握 。为 了确 保 准 确 性 应 该 和 周 围的 井 进行 相 应 的 比对 ,从 而 掌握 相 对 比较 准 确 的显 示 数 值 。在 进 行 底层 水 预 测 的 过程 当 中 ,应 该 充 分 的 考 虑 附 近 的邻 井 的相 应 的数 据 和 资 料 ,主要 包
系 列 的 热量 会 产 生 ,为 了提 升 工 作效 岩 性 ,只有 这 样 才 能 够对 岩 屑 进 行 准 确 人气 体 ,排 出管 口出现液 体。
益 ,进 行 空气 压 缩 机 的应 用 是 必要 的 ,
进 行 压 缩 后 的 空气 的有 效 输 送 ,保 证 钻 头 的有 效 降 温 ,保 证 上 返 的空 气 能 够 进 行 岩 屑 的 带 出 ,从 而 保证 下序 工 作 的开 展 。 通 过对 空气 钻 井 技 术 工 作 的应 用 , 可 以提 升 其 钻 井 的效 益 ,其 突破 了传 统 的钻 井 技 术 应 用 的 局 限性 ,保 证 了钻 井 速 度 的优 化 ,相 对 于 传 统 的 钻 井技 术 具 备 更 高 的效 率 ,能够 保 证 较 短 时 间 内钻 井周期 的控 制 , 有利 于资 金 的积极节 约 。

综合录井技术在钻井现场中的应用

综合录井技术在钻井现场中的应用

综合录井技术在钻井现场中的应用综合录井技术可应用于油气钻井的全过程,实时性是其最大优势。

它利用气测参数、钻井液参数、工程参数等资料,可及时识别、评价油气水层,实时检测地层压力,预报异常高压地层,为钻井提供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并实时监测、预报钻井工程事故隐患及事故。

该技术对吐哈油田区块油气储层解释的符合率达89.0%,监测预报各类工程事故及事故隐患成功率达98%以上。

标签:综合录井;气测;钻井;工程监测;地层压力1 概况综合录井是指利用综合录井仪进行随钻录井的先进技术。

它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欧美各国已有30~40年的使用历史,现已相当成熟其服务足迹已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综合录井与各项技术的发展,各种设备的投入使用,综合录井技术也逐渐变得更为全面。

利用综合录井技术,不仅为安全钻井提供了保障,而且提高了钻井的效率,优化了钻井的效率,优化了钻井的方案。

2 综合录井技术的主要优势综合录井技术有以下优势: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多方面采集数据,并能够将其及时打印保存供以浏览和查询,对钻井地区的信息掌握比较直观、快捷;能够对钻井的资料进行自动化跟踪,避免数据丢失,从而有效对钻井资料形成防护;能够较为方便的提取各种资料与数据,为考核审查钻井地区的参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人们在采集和检测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给工程参数与人员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能够帮助录井人员科学的判断出地层岩性特征与油气特征,及时反馈地层的各种信息,以便对地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钻井的策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3.1 比较准确地预报油气层油气钻探的目的就是寻找油气层,人们总希望在钻遇油气层前有个预报,以便做好技术准备,取全取准油气层的诸多信息和化解可能发生的风险。

现代综合录井系统在检测泥砂岩剖面上的盖层技术比较成熟,特别是具有超压特征的盖层。

“超压检测”和“盖层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空气钻录井

空气钻录井

空气钻的录井识别技术方法摘要:针对空气钻对常规录井的严重冲击,录井采集、解释、识别技术都急待改进与更新。

本文通过岩屑图像、自然伽玛分析技术及气体综合评价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基本达到了对空气钻地层、流体的实时、有效监测,实现了精确评价的技术需求,形成了空气钻独特的录井技术系列方法。

关键词:空气钻;采集技术;岩性识别;气体评价空气钻井是一种欠平衡钻井技术,以其技术新和工程施工安全、快速、高效而极具普遍推广应用价值。

近几年,我国在低压、硬度大的陆相地层开始逐渐推广该技术,仅普光地区就已有20多口井在上部非目的层段成功应用空气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但该项新技术对录井技术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挑战。

空气钻岩屑严重破碎成细粉末状,建立在岩屑分析基础上的录井描述、鉴定、含油气检测方法受到严重冲击;空气钻空气的大排量和高流速使常规气测解释方法和标准有待于更新。

针对这些难题,经过大量现场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开发出适用于空气钻的岩屑图像、自然伽玛录井技术和气测综合解释方法。

现场10余口井的应用表明,3种新技术对于解决空气钻的粉末状岩屑和复杂流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图1 岩屑彩色数字图像分析技术1.1 针对性仪器的选择和改进针对空气钻岩屑颗粒表面特征,选用高景深的镜头使采集的图像色彩、光照均匀度都得到提升,达到适合于细粉末岩屑的要求(图1),使空气钻细岩屑彩色数字图像真实、清晰、快速采集。

1.2 图像采集方法的确定经过10口井10000多幅岩屑图像的系统对比分析、研究,确认粒径为0.08-0.15mm的岩屑样品代表性最好,现场统一使用该粒级岩屑图像识别岩性,详细分析与粒径0.15-0.45mm结合。

1.3 岩屑图像识别方法普光地区陆相地层标志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岩性特征明显。

肉眼观察与图像色素识别参数如亮度、饱和度、色调等结合达到定量化识别。

应用岩屑图像录井技术,实现了粉末状岩屑岩性的快速、准确识别。

因岩屑只需过筛而不用清洗,更不用特殊处理,只需将样品置于摄像仪下,便随即获得岩屑清晰的放大图像,立即便可进行准确的岩屑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 类号 : 12 TE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7 8 (01 1—0 O 一O 10- 912 1 )6 1 8 1
1 3 岩 屑 图 像 识 别 方 法 .
空气 钻井 是 一 种 欠平 衡 钻 井技 术 , 以其 技术 新 和工 程施 工安 全 、 速 、 快 高效 而极 具普 遍推 广应 用价 值 。近几 年 , 国在低 压 、 度大 的陆 相地 层开 始逐 我 硬 渐推 广该 技 术 , 普光 地 区就 已有 2 仅 O多 口井在 上部 非 目的层段 成功 应用 空气 钻 , 得 了 良好 的效 益 。 取 但
通过 多 口井连续 井段 分析 , 体来 看 , 整 由于 空气 钻的岩屑极度破碎、 混杂 , 检测值受环境和样品影响 较大 。 砂泥 岩界 限不很 明显 , 对砂 泥沉 积 旋 回分析 但 清晰, 故仍 可做 为地 质录 井 的一种 参考 手段 。 3 空气钻地层气体综合解释技术 空气不适合钻穿复杂流体储层 。地层流体极 易
18 0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2 l 年第 1 期 O1 6
空气 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新 技术
闫慧珍
( 中原 油 田 地 质 录 井 处 , 南 濮 阳 河 470) 50 1
摘 要 : 对 空 气钻 对常规 录井的 严重 冲击 , 针 录井 采集 、 释 、 解 识别技 术 都急待 改进 与 更新 。本 文通 过 岩屑 图像 、 自然伽 玛 分 析技 术及 气体 综 合评价 技 术 的开发 和应 用 , 本达 到 了对 空 气钻 地 层 、 基 流体 的 实时 、 有效 监 测 , 实现 了精 确 评价 的技 术需 求 , 成 了空 气钻 独特 的 录井技 术 系列方 法 。 形 关键 词 : 气钻 ; 空 采集技 术 ; 岩性 识 别 ; 气体 评 价
较 大 , 重时根 本 不 出油。 裂防砂 技术 变井 底 防砂 为油层 防砂 , 严 压 突破原 有 的近 井 伤 害带 , 堵增 产效 果 解
十 分 显著 。
关 键词 : 裂防砂 ; 向流 ; 线 留 ; 堵增 产 压 径 双 解 中图分 类号 : E3 8 . T 5+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o 6 7 8 (0 1 1 一 O O 一O 10— 912 1 )6 19 2彩色 。Fra bibliotek ,

佛 O
—— ●
—■
—r


| J



●●



图 2 空 气钻 段岩屑 自然伽玛解释岩性成果
图1
1 2 图像 采集 方法 的确 定 .
经过 1 0口井1 00多 幅岩 屑 图像的 系统对 比分 00 析、 究, 研 确认 粒 径为 0 O 一O 1mm 的岩 屑样 品代 .8 . 5 表性 最好 , 场统 一使 用该 粒级 岩屑 图像 识别 岩性 , 现 详细分析与粒径 0 1 一O 4mm结合 。 . 5 .5
普 光地 区陆相 地 层标 志层分 布 稳定 , 厚度 大 , 岩 性 特征 明显 。 肉眼观察 与 图像色 素识 别参 数如 亮 度 、 饱 和度 、 调等结 合达 到定 量化 识别 。 色 应用 岩 屑 图像 录 井 技术 , 实现 了 粉 末 状岩 屑 岩 性 的快 速 、 准确识 别 。 因岩 屑 只需过 筛 而不 用清 洗 , 更不 用特殊 处理 , 只需将 样 品置于 摄像 仪下 , 随 即 便 获得 岩 屑清 晰 的放 大 图像 , 即便 可 进 行 准确 的 岩 立 屑 描述 。由于 软 件预 设 了 常规 的岩 屑 描述 内容 、 格 式, 简便 了实 际应 用 中部 分 操 作 环 节 , 约 了时 间 , 节 提高 了时效和 岩屑描 述 的准确 性 与规范 性 。 2 岩屑 自然 伽玛录 井技 术 取岩 屑 样 1 0毫 升 放入 铅 质 屏蔽 罐 , 用 C 0 利 NR 2 自然伽 玛录 井仪 对岩 屑 样 品的 自然伽 玛 放 射 型 性 强度进 行测 量 。根 据 连续 的地 层 自然伽 玛 曲线 进 行 岩性识 别 与划分 ( 2 。 图 )
果。
1 岩屑彩 色 数字 图像 分析 技术
1 1 针 对性 仪器 的选 择 和改进 .
钻 时

现解 井然玛 场释 自伽
针对 空气 钻 岩 屑颗 粒 表 面特 征 , 用 高景 深 的 选 镜头使采集的图像色彩 、 光照均匀度都得到提升, 达
到适合于细粉末岩屑的要求( )使空气钻细岩屑 图1 ,
收稿 日期 :0 1 6 8 2 1 一O —1
21 年第 1 期 01 6
内 蒙古石 油化 工
19 0
稠 油 生 产 中 的压 裂防 砂 技 术
彭 兵
( 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 , 辽宁 锦 州 1 10 ) 2 2 9
摘 要 : 着油 田开 发过 程 中地层 压 力 不断 下降 , 油井混 合液 携砂 能 力下 降 , 统 的 防砂 方法 是 随 稠 传 胶 固地层 或桥 堵过 滤 , 加近 井地 带 的流动 阻 力使 产量 下 降 , 原来 已存在近 井伤 害的井 产量 下降 幅度 增 对

该项新技术对录井技术提出了一系列重大 的技术挑
战。
空气 钻 岩 屑严 重 破 碎 成 细粉 末状 , 建立 在 岩 屑 分 析基 础上 的 录井描 述 、 鉴定 、 油气检 测方 法受 到 含 严 重 冲击 ; 空气 钻 空气 的大 排 量和 高 流速 使 常 规 气 测 解释 方法 和 标准有 待 于更 新 。 对这 些难题 , 过 针 经 大 量 现 场数 据 的 分析 与 研 究 , 开发 出适 用 于空 气 钻 的岩 屑 图像 、 自然 伽 玛录 井 技 术 和气 测 综合 解 释 方 法。 现场 1 0余 口井 的应用表 明 , 3种新 技术对 于解 决 空气钻 的粉末 状岩 屑和 复杂 流体 具有较 好 的应用 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