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高年级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上半年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为合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建立良好的合唱团队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如合唱比赛、合唱演出等,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合唱团队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设立团队奖励机制,激发学生们的合作热情,增强他们参与合唱活动的积极性。
合理安排合唱曲目也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选择适合合唱的曲目。
曲目的选择应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歌曲,使学生能够快速上手,提高合唱的质量。
教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个体指导。
合唱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但每个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和技巧都有所不同。
为了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可以分组指导,将难度较大的部分分配给声部较强的学生去带领,同时对声部较弱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
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个人技巧上的问题。
通过个体指导,能够提高合唱的整体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合唱演唱是一种团队演奏,学生需要能够听准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协调配合。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听力训练的活动,如听音定位、听出旋律走向等,培养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视唱练耳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一、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而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课堂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唱作为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令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成为了每一位音乐老师的必修课。
本文将从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小学音乐老师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二、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1.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合唱教学的第一步是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音乐老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希望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比如音准、节奏感、表达能力等。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音乐老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声乐特点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简单易学、旋律清澈、动听的儿歌和校园歌曲可能更为适合,不仅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还更易于他们掌握。
对于一些音域偏高或偏低的曲目,音乐老师还可以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以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
3.组织合唱节奏感训练4.注重声乐训练合唱教学中,声乐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音乐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指导和训练,包括发声、气息控制、共鸣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曲目,还可以进行一些声部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声部。
5.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合唱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音乐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彼此倾听、相互配合,帮助学生明白合唱并不是一个人的独唱,而是全体齐声。
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唱的形式,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演唱不同的声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团队合作的概念。
三、合唱教学的实施方法1.注重基本功训练2.提供表演机会合唱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音乐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合唱表演活动,比如校园音乐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合唱曲目进行表演,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们的成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音乐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音乐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往往局限于简单的重复唱词和统一节奏,缺乏足够的创意和挑战性。
而随着音乐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合唱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让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背景介绍完】.1.2 研究意义音乐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审美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合唱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表演能力。
合唱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合唱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合唱排练中,学生需要学会分声部合唱,培养自己的音乐感知和技巧;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尊重他人、互相配合,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开展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合唱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进步和提升。
2. 正文2.1 设定具体目标设定具体目标是合唱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合理的目标设定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定具体目标:1. 确定音准目标:合唱要求团队演唱,音准是合唱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班级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关键。
合唱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演唱技巧,通过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技巧等,提高学生的歌唱质量。
营造良好的合唱环境也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合唱教室,提供合适的音响设备和合唱曲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唱环境。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合唱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合唱需要学生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通过互相合作、协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优秀的合唱演唱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唱的要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合唱演出也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策略。
学生在合唱演出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演出,展示自己的才艺。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合唱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合唱演出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效的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策略1.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合唱曲目要具有小学生易学易唱的特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修养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儿歌、民歌等简单易唱的曲目,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2. 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的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合唱节奏训练、音高辨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 创新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音乐影像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合唱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提高合唱效果。
1.分层次的教学:合唱教学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和学生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层次的合唱训练。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合唱的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提高合唱效果。
2.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启蒙:初级阶段的合唱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启蒙。
可以通过声音的发出位置和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发声和唱歌。
同时要重视声音的准确性和整齐度,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和合唱能力。
3.个别和集体训练相结合:个别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唱歌时的发声问题和技巧问题,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
集体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合唱效果。
个别和集体训练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个人发展和集体协作中得到平衡。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合理设计和灵活运用。
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适的合唱曲目的选择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合唱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提高教师水平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源自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合唱经验,以便能够准确的引导学生,并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教师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耐心倾听学生意见并及时予以回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专业。
二、精心选择合唱曲目合唱曲目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合唱教学的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音乐基础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精心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
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选择旋律简单、抒情性强、富有活力和欢乐感的歌曲,如《小毛驴》、《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些歌曲易于学生接受,也较易编排合唱。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民族文化歌曲、爱国歌曲等,通过合唱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音乐艺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合理设计合唱教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音乐基础,合理设计合唱教学课程。
可以通过分节教学,逐步学习每个音阶和音程,教授正确的唱歌技巧以及合唱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现力,通过演唱、模仿、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可以结合音乐游戏、合唱比赛、音乐会等形式丰富合唱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集体合作和个性发展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集体合作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合唱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合作,只有整体和谐演唱,人声的合成和谐共鸣才能够真正奏响美妙的乐章。
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合唱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和特长,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唱教学旨在通过集体演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面临着合唱教学效果不佳的挑战。
这可能是因为合唱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角色传统、学生参与度不够等原因所致。
有必要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旨在从目标设定、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以及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果,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建议。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使合唱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和总结合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达成以下几点研究目的:1. 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目标设定,明确合唱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求,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2. 分析和讨论合唱教学中适合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3. 探究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如何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
4. 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其音乐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在合唱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5. 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本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1.3 意义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合唱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范璐茜一、唱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对当众唱歌表现出极其紧张、害怕;大部分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声音无力,嘴巴呈蠕动状,似在背书;有的甚至不喜欢唱歌。
从事音乐教学近十年,也观摩过不少的音乐公开课。
在唱歌教学这一内容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情况,教师通过多种铺垫与各种手段巧妙地引入歌曲教学后,却往往只唱了两三遍,就开始了为歌曲加入乐器伴奏,创编歌词,创编动作表演,唱歌教学草草过场,没有把唱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往往只是很表面化地告诉学生要把声音竖起来,要注意咬字、吐字,声音要有气息支持,要把咽喉打开,要调动共鸣,要唱得有感情等等。
却看不到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些要求的,也很少有针对学生歌唱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处理与解决的。
给我的感觉是大部分教师,也许自己也没搞明白应该如何把声音竖起来,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声音有气息支持,有共鸣,怎样才能做到吐字清楚不含糊……学生们往往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如此唱歌指导等于形同虚设。
可以说在现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二、唱歌教学与儿童的音乐学习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也是再创造艺术。
每一首歌曲都是语言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
它易学、易记,好的作品朗朗上口一唱就会。
因此,唱歌最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得到广泛开展,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教学时间应占全部音乐教学用时的三分之二,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内容。
三、我们的唱歌教学专题研究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唱歌,可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多,对歌唱中的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要求也基本不懂,更谈不上有什么歌唱技巧,通过我们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正确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歌曲处理、形体动作等,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表现力。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引言音乐是一门富有情感表达和创造力的学科,而合唱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是指由若干歌唱者同时演唱的音乐形式,它要求歌者们在音乐指导者的指挥下,通过相互配合、密切配合,表现出音乐的美感。
合唱是集体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和和声感,同时也能够在活动中渗透人文情怀,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生的参与度,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参与合唱教学活动。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再者是合唱困难度的掌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合唱的难度,例如音高、音调和音量等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何解决这些挑战,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音乐氛围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配备一些音乐道具、音乐装饰品,为教室增添一些音乐元素,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能力水平,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需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合唱教学。
通过参与合唱,孩子们可以培养自我意识、团队精神和音乐情感。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跨学科整合音乐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从而使学习更加丰富、深入、有意义。
例如,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文学、美术和舞蹈等多个学科,使得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跨学科整合也可以丰富合唱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例如,在合唱表演中可以加入小品、朗诵、舞蹈等元素,增加表演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传统的排练方式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用录音、视频等工具,从而增加知识的传输密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注重师生互动,采用小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合唱教学,让孩子们在完成合唱项目的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三、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公正的。
除了传统的成绩评价之外,还可以注重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包括音乐表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音乐情感和个性发展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合唱表演和评价,推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孩子的成长。
结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一个涉及音乐、美术、文学和舞蹈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采取跨学科整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体系等策略,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感受和理解音乐,培养音乐情感、团队精神和个性发展。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实践与研究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65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实践与研究文/江祖航摘要:合唱,是演唱表演中的最高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表现深层的艺术意境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合作意识、谦让意识、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受和集体观念。
在合唱教学中,既能学到科学的演唱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唱发声习惯,又能进行多声部演唱,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合唱;课堂推广1 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合唱作为演唱的最高形式,在当今世界音乐类型中占有很大地位。
合唱时所有人团结协作、相互,其特点是具备多声部和声,声音可调控性强,情感表达细腻、音场强烈,可气势磅礴亦可柔如细水长流。
如此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很是陌生。
在调查中发现,有18%的学生对合唱的情况听说过并了解,有62%的学生对合唱的情况听说过、看到过一点点;有30%的师生表示之前没有听说过合唱。
如此看来,合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将很难让学生掌握其演唱的技巧。
因此,面对小学合唱教学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随之倡导,以提合唱教学的真实感。
2 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方法2.1 调查研究法运用课堂、放学后一段时间,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合唱的关注度以及能够接受的程度,分析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以便适时调控研究方向。
2.2 问卷法了解到很多学生对我校音乐课的看法和初衷,以及学生音乐课学习质量基本情况,从而确定研究的起点。
2.3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对于中小学合唱教学内容的文献深入研究,吸取特别独有的成分,可以使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
2.4 行动研究法主要在于小学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练习,通过实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知合唱,热忠合唱,学会与伙伴完成合唱。
具体如下:(1)以社团形式开展合唱教学;(2)参观演示法:课题成员积极参加学习,参观各类童声合唱优秀作品的表演。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曲目非常重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合唱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注重声乐基础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到合唱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一个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合适曲目、团队精神、声乐基础训练、多样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表现力、学生成长、重要意义。
1. 引言1.1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唱是指多个声部或多个人同时演唱一首乐曲的一种演唱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阶段是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合唱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基础,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节奏感。
通过合唱,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一项艺术性任务。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倾听、相互配合,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合唱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感受到合唱团体的力量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憧憬。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引言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唱,学生们可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声乐技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探讨一些策略,以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建立合唱教学的意识和环境合唱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在学校和家庭层面建立起相应的意识和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们对合唱的兴趣和参与度。
家庭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加音乐学习班、音乐团体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合作,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如购买合适的音乐器材,提供音乐知识书籍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合唱教学。
二、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合唱教学的效果与所选择的合唱曲目密切相关。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声乐特点,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民歌、合唱经典曲目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合唱曲目的内容也要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声乐训练合唱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学生的声乐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声乐练习、音阶练习、唱法示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准、音色和音量。
可以通过集体练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唱歌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使他们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合唱教学强调的是集体合作,而不是个人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唱、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合作、互助的氛围,让学生懂得团结互助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鼓励表达和创新合唱教学应该不仅仅是传统的歌唱训练,而应该是学生音乐表达和创新的平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在合唱中进行表达和创新。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表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合唱训练能培养孩子从小具有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受和集体观念。
在合唱训练中,既能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又能进行多声部演唱,使学生的歌唱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理论依据(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合唱教学是一种能用较少的经济投资,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方式,是一种经济、简便、最为普及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形式。
开展合唱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意义:1、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审美情趣的需要古今中外五光十色的合唱作品,它们的形式美、内容美,必然要通过演唱才能反映出来。
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队员们要运用理性、感性知识去解决一系列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在对合唱歌曲的演绎和创作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发展。
2、合唱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群性教育的需要社会的安定、进步,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分工合作,这在合唱活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合唱是一种用人的声、音、色编织起来的立体声音艺术,它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协作。
即个人服从集体、个性服从共性、群体服从指挥、指挥服从音乐的复杂调节过程。
合唱教学并不旨在合唱本身,而是归结到培养有机的、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
学生在合唱活动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3、合唱教学是打造学校特色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县直重点小学,历来重视艺术课程的实施。
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合唱教学就是其中之一,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在平时的课程实践中,从孩子们对课程的喜欢,我感受到了那份责任,怎样把合唱教学开设好,而且能形成学校的一大特色,使合唱教学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问题走向。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带动了音乐等美育学科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但是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缺乏有效性,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引言要想真正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离不开师生间的合作和沟通。
音乐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有序开发工作,将更多课本素材、网络素材以及乡土资源进行导入。
同时还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以及其他的信息技术和交流媒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沟通互动的有效性,针对这些具体的策略进行实践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面临的困境(一)重视不足教育人员普遍对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忽视心理,其中既包含教师,也包含学生和家长。
由于部分教师忽视音乐学科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现在很多音乐教师采取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起不到明显作用。
而且,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时,存在一定的敷衍心理,没有真正按照要求开展音乐教学,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放一些音乐,或者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唱歌。
由于学校和教师普遍存在忽视心理,所以导致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也缺乏一定的重视。
学生认为音乐课堂就是用来放松的课,不必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课,只要能在这节课过得开心就可以。
总之,相关教育人员对音乐教学的忽视导致音乐教育工作开展变得困难。
(二)设备缺乏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学校给音乐课堂教学配备的设备也不同。
观察目前许多三四线城市地区或乡镇地区,学校配备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很多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只是简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音乐视频和歌曲,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听歌、看看视频就可以。
很多教师真正可以用到的音乐设备也就只有多媒体,由于设备缺乏,导致教师许多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音乐课程,其中包括合唱教学。
合唱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修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音乐教师们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课堂组织1、确定合适的班级合唱曲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大,教师要根据学生观众可接受程度和个体音乐能力等特点选取合适的曲目。
选课要遵循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做到既具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组织合唱活动中也应重视声乐锻炼,给予学生契合其音高水平的歌曲、歌曲难易度要按年级特点合理设置。
2、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不是单方面可以保障的,因此教会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非常重要。
在引导学生熟悉合唱曲目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浓厚的音乐氛围和激情的表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如唱游、体验、对唱等。
二、教学方法1、正确的唱歌姿势对于小学生初次接触合唱这种音乐形式,唱歌姿势的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歌唱时要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和旋律要求来选择相应的姿势,同时松软身体,自然呼吸,尽量少咳嗽,少呼吸等动作加深学生合唱能力和基本态度。
2、多角度展示唱歌技巧小学生唱歌姿势和音乐技巧都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因此教师们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遣度让孩子们更快速正确的吸收包括参照教师现场演示、模仿模范录音、边学边跟进、注重细节等理念。
在课中配合老师手势、韵律的提示,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歌曲、掌握音乐技能。
三、评价体系1、多方面的评价方法需要掌握面对不同的孩子,教师给与多角度的评价更有利于他们的音乐发展。
因此课堂中可以发挥合唱团队的优势,在合唱过程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互动式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反思中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积极改进,促进个人音乐素质的充分发挥。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引言音乐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唱作为音乐课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合唱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从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合唱教学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强、合作性强的音乐活动。
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完成一首合唱曲目。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合作能力,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3.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合唱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发展。
二、合唱教学的有效性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合唱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可以参与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合唱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合唱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强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技能,如语言、表情、动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现能力,促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选择合适的曲目合唱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曲目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几种策略。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唱游、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选择合适的歌曲是合唱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在选择歌曲时要注意之间不仅仅是歌词的简单易懂,而且音乐风格要活泼、欢快,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孩子们生活情感体验的歌曲,通过让他们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
注重分声部教学是合唱教学有效的策略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薄弱,领悟能力有限。
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整合在一起唱合唱,很容易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教师应该注重分声部教学,通过教授一两个声部的旋律和技巧,然后再逐渐融合成整体合唱。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音力和合作能力。
参与演出和表演是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策略之一。
通过参与演出和表演,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并锻炼自己的台风和表演能力。
演出和表演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歌曲、注重分声部教学和参与演出和表演。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设置音乐课堂,其中合唱是音乐课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唱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觉、声乐技能和表现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然而,如何有效地教授合唱成为了教师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动力在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合唱的重要性之前,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推荐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直观地展现合唱的魅力;或者提供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习唱歌。
同时,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的分析、艺术欣赏等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进而增强其对学习合唱的兴趣和动力。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声乐水平、兴趣和学习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教学计划应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优秀合唱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参与观摩与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三、合理分配合唱角色,发挥各自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个人特长,并根据学生的音色和表现能力为其分配合唱角色。
比如有柔和的嗓音的学生可以担任伴奏部分的演唱,音质或嘹亮的学生可以负责独唱或者高音等关键部分的演唱。
通过合理分配合唱角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合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课堂合作氛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身体语言,提升演唱效果身体语言在合唱表演中不仅可以起到美化表现、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语调、情感等要素。
通过开展身体调动训练、肢体展示和简单舞蹈编排等形式,可以使学生更自如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更加生动地传递歌词内涵和情感体验,提高合唱表演效果和艺术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高年级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上半年课题研究总结2014年9月,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我校音乐教师开始实施课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分析,课题组成员对高年级的合唱教学进行了研究,完成了阶段性的总结。
一、根据课题确定研究对象、目标我们通过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合唱教学的渗透性策略研究,学生对合唱有了初步的感觉基础上,再继续从节奏、音准、和声感、声音优美度姿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
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唱歌技巧的同时,更好的完成合唱作品。
达到的目标:1、继续对的孩子合唱训练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础上唱好合唱。
能够应用合唱技巧完整的变现合唱,会欣赏合唱曲,会进行较为复杂的二声部三声部合唱曲。
2、以兴趣为主导,感受与表现音准、节奏、视唱等有一定难度的合唱基本技能的能力。
3、好从低段到中高段合唱教学的良性过渡。
让老师不怕教合唱,学生喜欢唱合唱。
二、研究策略和方法一、从聆听训练入手,感受合唱魅力高年级的学生任然要从听觉入手,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把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敏的音乐耳朵。
学生敏锐的和声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听什么以及掌握聆听的方法,树立良好的听觉意识和聆听习惯,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1、聆听优秀作品。
培养合唱兴趣音乐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聆听优秀的、旋律动听的、有特色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在欣赏中尽情感受合唱歌曲带来的丰富表现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作用和情韵。
如每节歌唱课开始或结束时,我都会安排几分钟时间欣赏优秀合唱作品:维也纳童声等著名合唱团的演唱;高水平合唱比赛现场视频;选择学生喜欢的《让世界充满爱》、《祝你平安》等合唱歌曲;经典的合唱作品,如《大海啊,故乡》《美丽的梦神》《铃兰》等,让优美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欲望。
在欣赏聆听的同时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去发现、比较、分析和归纳,感受不同的和声、音色、力度等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意境;感受国内外合唱团队的音色特点、演唱风格;感受合唱的丰富表现力,引发对合唱的兴趣。
2、聆听声部层次。
建立“立体”听觉合唱中很重要的是各声部间和谐音响关系及音准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训练提高学生听辨和弦与复调的能力,逐渐建立良好的立体听觉。
如:在欣赏合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时,我让学生注意聆听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的音乐,有意识地将声部按层次剥离开来,让学生能哼唱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的乐句旋律。
即使能听到一句也给予极大的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心。
经常用这样的练习发展和巩固学生的内心听觉,建立纵向的和声感,学生不仅会听主旋律、单声部的作品,更能欣赏多声部的音乐作品。
3、干扰性聆听。
增强和声体验干扰性聆听是指学生边唱一个声部边听另外一个声部,使其既保持自己声部的独立和稳定,又在听觉上感受各声部音量音色上的均衡和音高音准上的和谐,继而形成协调的和声概念。
如在学生唱熟了高声部旋律后,教师弹奏低声部的旋律进行伴奏,让学生在唱高声部的同时聆听与之和谐进行的低声部旋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声部和声的协调,帮助学生建立抗干扰的听觉。
也可以先练习低声部,方法同上。
抗干扰听觉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从简到难,从二声部到多声部,反复练习,反复体验,最后达到驾轻就熟地歌唱多声部歌曲。
唱一个声部听另外声部时,学生会被丰富的多声部音色所吸引,可同时起到增强练习兴趣的作用。
4、对比性聆听。
体会合唱感染力对比性聆听是指将合唱作品与独唱、齐唱等形式进行比较聆听。
在对比聆听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比较合唱与其他演唱形式在音色、音量、和声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感受合唱丰满立体的和声和更丰富的表现力。
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先欣赏独唱版本,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再聆听无伴奏合唱版本。
通过对比,学生能马上发现合唱与独唱在音色、力度、音响上的不同,以及合唱带来的更加空旷、宽广的意境。
显然,对比聆听比单独聆听一首合唱作品更有说服力。
在聆听感受、分析比较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合唱歌曲独特的感染力,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热情。
聆听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到合唱学习中,并渐渐养成聆听的习惯,掌握聆听的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在聆听中感知、辨别、调整,理解合唱的内涵,感受合唱的魅力。
二、以兴趣为主导1.轻松愉快的基础训练可把合唱队里的一些常规训练放入课堂,老师尽量不要用专业术语,打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比方。
如:闻花香,训练学生的气息;端水用力的地方让学生找到唱歌的支点;学习小狗“汪汪”叫,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
;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
在轻声歌唱时,告诉学生声音别往外扯,要唱给自己。
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
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另外,经常给学生作多声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玩乐中对节奏逐渐掌握;还有把一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在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
还可以在把上课前的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允许的一次不准,几次可后,学生唱准了,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会更有兴趣的在课堂上学习合唱歌曲。
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
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2.多样化练唱方式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
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展开课堂合唱有效教学。
(1)“并驾齐驱”对于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
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可以把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来学习,让学生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生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
可以先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好象就是一首歌曲,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也像是一首歌曲那样学习,重点练习由齐唱进入合唱时第二声部的旋律衔接。
等“这两首歌曲”都学会,并练熟后,这时让学生合唱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这种教法能较容易收效的重要原因是首先让学生绕开了“合唱难唱”“第二声部难唱”等思想障碍,当进入合唱时,他们发现一切都已掌握了,合起来很顺利,一听到自己的新鲜音响效果,信心与兴趣俱增。
(2)“先入为主”学生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
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第二声部的旋律,也最怕唱第二声部,因为第一声部本身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
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二声部的“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直接教第二声部,也或者可以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生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
这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唱好合唱。
(3)听唱结合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
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
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
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4)发挥重唱优势两声部歌曲在每一声部由一个人演唱,称为“二重唱”。
二重唱的形式与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较后者有一定难度。
教师要给学生个人练习机会,让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步练习二重唱,以示范和带动唱的方式,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
2、注重合作,加入多声部的模拟乐器伴奏声合唱不能只管自己声部,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组成的和声效果,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有良好合作精神。
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与合唱练习有很多相通之处。
因此,高年级合唱的学习中加入适量的为歌曲作多声部伴奏练习。
如学会歌曲《他雪寻梅》时,加入模拟打击乐伴奏,来丰富形式又能体现歌曲热闹的情境。
4/4 055 55 ︱05 55︱50 0︱055 55︱60 50 ︱01 1 11︱01 11︱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10 0︱011 11︱20 10︱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固定节奏型的铃铛声形成连个声部在这过程中,他们需要演奏者之间的合作,要求音色统一、节奏正确、配合默契;需要与歌唱者之间的合作,要求倾听速度、音量并进行不断调整;需要与指挥的合作,要求对指挥的提示作出敏捷的反映。
在敲敲打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合理选材,唤起学生的合唱欲望这里的“合理选材”是指从儿童生活天地中取材,充分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选用形象鲜明,多声部和声清晰,简洁的、短小的、趣味的、易学易唱的教学内容,能足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合唱的欲望。
①由生活中提炼。
合唱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它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使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显在,所谓“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菜场里的吆喝声,叫卖声;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还有锅碗瓢盆声,等等,它们都是高高低低,长短不一,不信请学生上来敲敲两个酒瓶声,一个“11”,一个“55”,让大家一起来模仿唱唱。
2/4 0 0 | 5 5 | 0 0 | 5 5 | 5 5 | 5 —|叮叮叮叮叮叮叮1 1 | 0 0 | 1 1 | 0 0 | 1 1 | 1 —| 叮叮叮叮叮叮叮在这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他生活中的瓶瓶罐罐,感到很新鲜,好奇,迫不及待的要去敲敲打打,引起了学习的愿望。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随着陆音乐一起伴奏,随着音乐一起模唱,原本是很枯燥的五度(1 5)音程练习,变得如此的有趣味,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生活方式合唱的学习。
②从教材中改编。
在现行的教材中,许多歌曲情绪欢快、旋律优美,学生容易接受也喜欢唱。
把这些歌曲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
如《一根竹竿容易弯》,一首欢快的歌曲。
为更好的表现歌曲“快快来,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的意境,于是把这改变成二声部的轮唱。
运用轮唱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