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减法性质除法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减法和除法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探索和发现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教室环境和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例如:“你们知道减法和除法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例如,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减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例如,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并解释其背后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减法和除法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减法除法的性质练习课ppt课件

减法除法的性质练习课ppt课件

645-180-245 =645-245-180 =400-180 =220
简算下面各题
189++72++228 =189++(72++228) =189+300 =489
109++(291--176)
=109++291--176 =400-176 =224
“+”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不变号
简算下面各题
转化 凑整
神机妙算(简算下面各题)
534-198
4000÷125÷4
851-581-251 357-83-17-57

25×4÷25×4 3500÷(35×5)
472-(172-99) 480÷(80÷15)
=279 ×
20×4÷20×4 =80÷80 =1
×
改正:
382-(182+79) =382-182-79 =200-79 =121
改正:
20×4÷20×4 =(20÷20)×(4×4) =1×64 =16
减法性质 注意:“-”后面加上 或去掉括号要变号
除法性质 注意:“÷”后面加 上或去掉括号要变号
×
720÷(8×3)
=720÷8×3
=90×3
=270
×
382-(182+79) =382-182+79 =200+79
=279 ×
20×4÷20×4
=÷(125×8)
=1000÷1000
=1
×
火眼金睛:
下面的计算对吗,错的请改正。
187-75+25 =187-(75+25) =187-100
=87 ×
改正: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减法性质,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性质,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加深对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的理解。

学生能够运用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运算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性质的运用。

除法性质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幻灯片或黑板。

粉笔或白板笔。

2. 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

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减法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减法运算的性质。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除法运算的性质。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

3.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总结。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加深对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的理解。

4.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进行计算。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的理解。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

如有需要,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和小组讨论。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计算的正确性和解题思路的清晰性。

3. 练习题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七、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减法或除法性质的例题,并互相讲解,增强对性质的理解。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教案第一章:减法性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减法的基本概念: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资源教学PPT、黑板、练习题。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减法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1.5.2 讲解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含义。

1.5.3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1.5.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1.5.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并解决。

第二章:除法性质概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资源教学PPT、黑板、练习题。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除法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2.5.2 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含义。

2.5.3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2.5.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2.5.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并解决。

第三章:减法性质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性质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减法性质的应用:求未知数、解方程、计算代数表达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例1 简算下列各题。

(25+40)×40 38×102 12×97+12×3 99×38+38 突破点运用(a+b)×c=a×c+b×c的互相转化进行简算。

随堂练简算下列各题。

83×102-83×2 98×199123×18-123×3+85×123 25×(24+16)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400÷12÷7 360÷45 7500÷(75×25) 4880÷16÷61 突破点运用a÷b÷c=a÷(b×c)的互相转化进行简算。

随堂练简算下面各题:7200÷(9×25) 8100÷4÷75 3000÷125÷8例3 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突破点可以先算出5辆汽车每次运的吨数,也可以先算出每辆汽车运的吨数。

随堂练 35个工人要加工4900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20个。

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用两种综合式解答)简算下面各题2356-(1356-721) 25×8÷25×8 1235-(1780-1665)999×999+1999 75×99+2×75 (13×125)×(3×8)36×9÷36×9 12×6÷12×6 25×8÷(25×8)●星期一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 600÷20÷5○600÷(20×5)450÷18-12○450÷(18-12) 3840-(103+17)×25○3840-103+17×25 412+750÷5×36○(412+750÷5)×36 750÷5+410×36○(750+410)÷5×36 35×(329-129)○35×329-129×35●星期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34×56-134+45×134 48×52×2-4×48 (13×125)×(3×8)25×23×(40+4) 378+44+114+242+222 75×99+2×75276+228+353+219 (2130+783+270)+1017 2357-183-317-357●星期三1、列式计算。

完整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学习知识点学习及学习练习,文档

完整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学习知识点学习及学习练习,文档

【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复习要点及相关练习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那么运算。

【知识点一】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法数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局部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法的意义: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二】有关零的运算:○1一个数加0,仍得原数。

A+0=A○2一个数减0,仍得原数。

A-0=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3一个数乘0等于0。

A×0=0○4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0÷A=0〔0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三】四那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额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租船问题关于“怎样租船最省钱〞的解题步骤:○1算单价,定船型。

○2按单价最廉价的计算所需船条数。

○3.如果出现余数,再考虑租其他船型,尽量调整无空位。

一、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6×5÷36+5-3〔〕48-12×248÷12×2〔〕8×5+32÷48+5×4-6〔〕二、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口算。

2019人教版数学四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word学案

2019人教版数学四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word学案

2019人教版数学四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word学案教学目标: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1、李叔叔正在阅读《自助旅行》这本书。

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有234页,问:还剩多少页没看?你会解决吗?能把你们的想法列成算式吗?你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哪种更简便?2、学以致用868-52-48=868○(52+ )1500-28-272= -(28+272)415-74-15= 415○○3、小结:计算连减的方法有几种?用自己的话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用字母表示连减中这样的规律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5、饲养场养了4窝小猪,每窝有9只,现把360克防病药粉掺入饲料喂养。

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用两种方法解决)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表示连除中的简便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练习:(简便方法计算,不能列竖式)2000÷125÷8 1280÷16÷8 280÷35 360÷45附送:2019人教版数学四下《四则运算》word教案学科: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四任课老师授课时间3月23日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学重、难点:加、减、乘、除包括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三、教学过程: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总结与讲解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总结与讲解

运算律知识总结一、基础知识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8+5-3=8-3+5;30÷5×6=30×6÷5数字与它前面的运算符号是一起的,如果要移动数字,要把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移动,俗称“带符号搬家”。

二、运算律知识总结(一)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理解:加法是把几样东西相加的运算,只要东西的数量不变,不管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它们的总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字母表示:a+b=b+a实例:15+20=20+15备注:不会单独出计算题,一般与加法结合律一起用。

2、加法结合律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加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

理解:几个数相加,不管按什么顺序加,最后总数量是不会改变的,那么我们在加的时候,就把好加的数先加,再加不好加的数。

什么样的数好加呢,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比较好加,主要是凑十,要想凑十,肯定要看加数的个位上的数,因此在做题时,我们先看加数个位上的数,看看个位上的数哪两个或三个可以凑十,就把它们所在的加数先结合。

字母表示:(a+b)+c=a+(b+c)实例1:实例2:287+36+13 287-36+13=(287+13)+36 =(287+13)-36=300+36 =300-36=36 =264运用加法结合律必须带括号。

(二)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理解:你有10元钱,买个笔花了2元,买个本子花了1元,你还剩7元,就相当于你有10元,一共花了3元,这3元是买笔2元与买本子1元的和,最后都剩7元。

10-2-1=10-(2+1)字母表示:a-b-c=a-(b+c),这时b与c相加可以凑整反方向也是成立的:a-(b+c)=a-b-c(这时b与c相加不能凑能,反而a 减b,或者a减c比较好减)两种题型:369-142-58=369-(142+58)=369-200=169(两个减数可以凑整)728-(350+228)=728-350-228=728-228-350=150(被减数去减其中一个减数比较好减)这也叫作“同尾先减”2、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加减数,然后去减被减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运用减法和除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减法和除法的关系。

2.如何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减法和除法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9招 减法、除法性质的巧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9招 减法、除法性质的巧用
RJ 四年级下册
第9招 减法、除法性质的巧用Fra bibliotek经典例题
例1 (1)632-136-23322
=632 -136 =400-136 =264
(2)475-(153-125) =475-153++112255
=475 -153 =600-153 =447
规范解答:
(1) 632-136-232 =632-232-136 =400-136 =264
(2) 475-(153-125) =475-153+125 =475+125-153 =600-153 =447
例2 计算1÷9+2÷9+3÷9+…+9÷9
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规范解答 1÷9+2÷9+3÷9+…+9÷9 =(1+2+3+…+9)÷9 =45÷9 =5
提示:点击 进入题组训练
3.简算。 (1)4800÷25
=48×100÷25 =48×4 =192
(2)1500÷125 =(1500×8)÷(125×8)
=12000÷1000 =12
技 巧 4 用“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方法简算
4.简算。 (1)1860÷540×18
(2)1÷(2÷3)÷(3÷4)÷(4÷5)÷(5÷6)
=1860÷(540÷18) =1÷2×3÷3×4÷4×5÷5×6
=62
=1×6÷2 =3
技 巧 5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5.简算。 (1)379÷17-187÷17-124÷17
=(379-187-124)÷17 =68÷17 =4
(2)9÷13+13÷9+11÷13+14÷9+6÷13 =(9+11+6)÷13+(13+14)÷9
=26÷13+27÷9 =5
1 运用减法的性质简算 2 运用除法的性质简算 3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 4 用“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方法简算 5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四年级数学公式表

四年级数学公式表

四年级数学公式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6、减法的基本性质:a-b-c=a-(b+c)
7、除法的性质:a÷b÷c=a÷(b×c)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9、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积
10、圆的面积公式:半径的平方×π=圆的面积
11、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表面积
12、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正方体表面积
1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底面周长×高=圆柱的侧面积
1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2×π×半径×高+2×π×半径×半径=圆柱的表面积。

减法与除法的性质

减法与除法的性质

425÷25 =(425×4)÷(25×4) =1700÷100
=17
3640÷70 =(3640÷10)÷(70÷10) =364÷7
=52
1.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加数和减数可以连同 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
例如,a+b-c=a-c+b=b-c+a。
1358+189-358 =1358-358+189 =1000+189 =1189
用字母表示:a ÷ b ÷ c=a ÷ c ÷ b
18 ÷ 2.5 ÷ 4
3.6÷(1.8×9)
=18 ÷ (2.5 × 4) =3.6÷1.8÷9
=18 ÷ 10
=2÷9
=1.8
=2/9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除号,去
54÷(27÷2.5) 掉括号的同时,括号里面要变号。
=54÷27×2.5提醒:去括号只能限于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
6.75-(3.8+2.75) =6.75-3.8-2.75 =6.75-2.75-3.8 =4-3.8 =0.2 去尾法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减 号,去掉括号的同时,括号里 面要变号。
2.什么是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 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 b÷ c=a ÷ (b × c) (2)在连除算式中,任意交换两个除数 的位置,商不变。
102×7.3÷5.1 9999+999+99+9
17.9-25.4+22.1-4.6
7 0.375 (7 3)
9
98
37.68÷25.12
=2×2.5

减法、除法运算性质

减法、除法运算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2、会运用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运用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来发现除法的性质。

2、初步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知、情、意同步发展。

2、让学生在分组讨论、集体交流中,会听、善说,培养合作、交流和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归纳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运用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除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除法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教学设计: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1、出示:512-178-2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512-178-222、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媒体出示: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数的和。

3、如何用字母式子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也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a-b-c=a-(b+c) a-(b+c)= a-b-c (板书)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1、减法有这样的规律,那么是否其他的运算当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呢?2、敢不敢大胆的猜测一下呢?媒体出示:a -b - c= a - ( b +c )学生:a ÷ b ÷ c = a ÷ ( b × c) 能举个例子吗?3、好像蛮有道理的,那么连加和连乘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a +b +c = a + ( b – c )a× b × c = a × ( b ÷ c)4、学生举反例验证错误的等式。

5、小组反馈并小结:肯定第一个等式: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6、师:这三个等式当中只有第一个是成立的。

三、验证新知,深化认知1、师:是不是所有连除的算式都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完成工作表,自我验证。

(合作学习单)2、核对表格,齐读结论。

思考:a.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什么变了?b.观察每组题左右两个算式什么没变?c. 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右边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规律吗?4、你们觉得像这样的等式能写得完吗?那怎么办?谁能用一个等式就能代表所有的等式?(符号,字母表示)5、如果让你给这个规律命名,你会叫它什么?出示课题:除法运算性质6、现在谁再来说说什么叫除法运算性质?7、设疑:老师把这字母式子写成 a÷(b×c)=a÷b÷c,可以吗?你们同意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说一说。

四年级:复习减法运算性质,预习除法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四年级:复习减法运算性质,预习除法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复习减法运算性质,预习除法运算性质教学内容:复习减法运算性质和预习除法运算性质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知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通过预习,让学生认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商。

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减法运算性质和预习除法运算性质,并能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初步掌握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除法算式中,可以改为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幻灯片1)(一)复习减法运算性质教师谈话引入:各位同学,今天秦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复习减法运算性质,预习除法运算性质。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并且能运用这一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幻灯片2)1、减法运算性质谁来说说什么是减法的运算性质呢?生回答: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后面两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b-c(自己大声的读一读)注意: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我们在减法后面添上(去掉)括号时,括号里面的符号要变成相反的号。

2巩固复习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归纳了减法的运算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两个相关的练习,请看第一题。

(1)填一填(幻灯片3)513-76-24=513-( + )188-(88+46)=188--480-(280+132)=480○280○132462-(262-129)=462 ○262 ○ 1291000-159-=1000 ○ ( +411)(2)算一算,我最快。

(幻灯片4)698-291-9 369-256+156 468-(68+178) 522+(373-222)3、复习小结:(幻灯片5)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练习,你是不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又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呢?孩子们,我们在选择适当的简便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数字特点:看两个数的和(或差)能否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这样结合在一起计算才更简便。

除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
人教版数学 四哪些?
1、 一个数连续 减去两个数,可 以用这个数减去
这两个数的和。
2、一个数连续减去 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先减去后一个数, 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c-b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性 质。
2、会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 行简便计算。
450÷9÷2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 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 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为:
a÷b÷c= a÷c÷b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 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 来?我们共同解决。
测评训练
1、想一想,填一填。
× ①3000÷4÷25=3000÷(□4○□2)5
÷ ÷ ②210÷(7×6)=210 ○ □7○□ 6
350÷14
问题:
=350÷(7×2)
(1)你知道了什么?
=350÷7÷2
(2)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 =50÷2
(3)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5(册)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5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
这学期一共有多少天?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写出你的思考 过程。 (3)谁读懂了他的意思?说一说。
例8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2= 330÷(5×2)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
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
a÷b÷c= a÷(b×c)
计算下面两道题,你又发现了什么?
450÷2÷9
450÷9÷2
=225÷9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
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

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
(2)1035-(497+235)
(1) 1035-497-203
1035-203-497
(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书: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小练: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
a×b×c= a×(b÷c)
a÷b÷c=a÷(b×c)
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

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

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

小练:
(1)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
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巩固练习:
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
(3)480-82-18
(4)673-84-71-45
(5)81÷3÷3
(6)210÷(7×6)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4、p47/6
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