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服装用织物结构
服装用织物的基本结构
![服装用织物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f4940ce83d049649b6658a1.png)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3.2.2 基本组织
在组织循环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组织为基本组织: ① 完全经纱数与完全纬纱数相等,即 Ri=Rw。 ② 其飞数为常数,即 Ri=Rw=常数; ③ 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为纬
(经)组织点。 基本组织又常称为三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
经向紧度:Ej=dj/a×100 纬向紧度:Ew=dw/b×100 总紧度: Ez=[dj×b+dw(a-dj)]/ab×100
=Ej+Ew−Ej×Ew/1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织物概述
(2) 针织物的结构参数 ①匹长、幅宽、厚度和重量。纬编针织物的匹长多由匹重、
幅宽和每米重量而定。经编针织物的匹长多由定重方式而定。 汗布匹重为12kg±0.5kg;绒布匹重为13~15kg ±0.5kg。 经编针织物幅宽随品种和织物结构而定, 一般为150~ 180cm;纬编针织物幅宽为40~50cm,主要决定于针织 机规格、纱线和组织结构。汗布重量为100136g/m2;经 编外衣布为150~260g/m2;衬衣布为80~100g/m2。 ②线圈长度。线圈长度是指针织物上每个线圈的纱线长度, 单位为毫米(mm)。线圈长度不仅决定针织物的密度,而 且影响针织物的脱散性、强伸性、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1)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如图3-5所示。
其组织参数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①Ri=Rw=2 ②Sj=Sw=1 平纹组织常用分式 1∕1 表示,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
纬组织点,称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的经纬组织点数相同, 为同面组织。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经纱就交织一次, 故纱线上下屈曲的次数最多,任何两根相邻的经(纬)纱由 于交错的纬(经)纱存在都不能靠近。 平纹组织织物有挺括、坚牢、布面平整和结构稳定的特点。 通过纱线的粗细、捻度、结构和色彩等以及经纬密度的变化 配置来体现织物的不同外观效应。在服用织物中的应用极其 广泛。其典型品种包括平布、府绸、帆布、派力司、凡立丁、 法兰绒、纺、绉、纱、绢、薄花呢、夏布等。
第三章 机织物
![第三章 机织物](https://img.taocdn.com/s3/m/524f2dc2b14e852458fb57b6.png)
第三章 机织物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结构图和组织图
平纹组织织物
第三章 机织物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结构图和组织图
斜纹组织织物
第三章 机织物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结构图和组织图
缎纹组织织物
第三章 机织物
变化组织
变化组织是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改变组织点浮长、飞数、织纹方向等因素 中的一个或几个而产生的各种组织。 各种变化组织虽然形态各不相同,但仍有原组织的某些特征。
一、正反面的识别
组织
一般来说不同组织的机织物,其正反面有不的特点。
布边
正面布边平整,反面布边向里卷;布边的针眼突出的一面为正面;正面 布边的字和字母明显清晰,反面字体反写。
包装
从卷装看,单幅匹布的卷装表面为反面,双幅呢绒对折在里面的那面为 正面。从商标和印章看,内销产品的商标贴在匹头的反面,匹尾加盖检 验印章,外销产品在正面贴商标和盖章。
第三章 机织物
二、典型机织物组织
第三章 机织物
原组织
原组织是织物组织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类组织,其它组织都是在原组织 的基础上变化、联合、发展的。 原组织的飞数是常数,其每根经(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浮点,因 此原组织的经纱循环和纬纱循环数相等。 原组织分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3 种,简称为三原组织。
第三章 机织物
二、经纬向识别
识别纱 线捻度
看布边
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识别
测密度
机织物的经 纬向识别
观察纱 线结构
辨原料
看花色
课后作业
1.用废旧的纸张裁成条状,按平纹组织、斜 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组织图编制相应的“织 物”。 2.平纹、斜纹、缎纹织物的特点是什么? 3.从身边找出五种机织面料,说出其采用的 组织,并分析这些面料的特性。 4.试述麦尔登、海军呢、制服呢、粗服呢、 大众呢的异同点。 5.分析一块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面料,包括纤 维原料、织物结构,并预测其服装的效果。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4c9e1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a.png)
2.结构特点: • 正、反面线圈纵行不在同一平面上。正 、反面线圈纵行间的沉降弧从前至后或从 后至前,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转,由于纱 线的弹性,纱线力图伸直,使相邻的正反 面线圈纵行相互靠近,彼此潜隐半个纵行 。
•
•
3.表示方法 用数字代表其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组合
• 1+1
•2+2
•3+3
•
1.罗纹组织的特性
•
•其中原组织和变化组织合称为基本组织; •纬编基本组织分为: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和双罗纹组织。 •花色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纱罗组织、 波纹组织、添纱组织、毛圈组织、 •衬垫组织。
•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
•
•
•
•
3.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织
•
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
•
2.常见组织:
(1)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 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1]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1]](https://img.taocdn.com/s3/m/61c077e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d.png)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1]第三章机织物组织基础织物的外观特征、内在性质既决定于纤维和纱线的性质,还决定于织物中纱线(或纤维)的排列状态及其相互间的作⽤,即织物的结构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测量与表达,(1)掌握织物的规格,指导⽣产;(2)明晰织物的结构,解释织物性能和外观特征。
第⼀节机织物的规格织物规格主要包括长度、幅宽、厚度、单位⾯积质量等⽅⾯。
1.织物长度:⼀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
织物的匹长根据织物质量、厚度、种类⽽定,织物厚则30~40m/匹;织物薄则50~60m/匹。
2.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
织物宽度应根据织物的⽤途、品种和⽣产设备等⽽定。
例如,幅宽有80~120cm、127~168cm、180cm、200cm等。
3.织物厚度:以mm为单位表⽰。
织物厚度与其服⽤性能关系很⼤,主要影响织物的坚牢度、保暖性、透⽓性、悬垂性、刚度等性能。
4.织物重量:每平⽅⽶织物的⽆浆⼲燥质量,简称“平⽅⽶重”,单位是g/m2。
根据质量的⼤⼩,织物可分为厚重型(如⼤⾐呢)、中厚型(如棉织物、精纺⽑织物)、轻薄型(如丝织物)。
在服装⽤织物⽅⾯,厚重型织物⼀般⽤于冬季外⾐,轻薄型织物⼀般⽤于内⾐和夏季服装。
5.纱线特数及其排列密度(简称经密、纬密):⽤“经纱特数×纬纱特数经密×纬密”表达。
纱线特数反映纱线的粗细,指在标准条件下,1000m长的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经纬纱密度反映了纱线排列的密集程度,是指单位长度织物中的纱线根数,⼀般采⽤10cm 中的纱线根数来表⽰,单位为根/10cm;有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之分,简称“经密’、“纬密”,经(纬)纱密度指织物纬(经)纱⽅向上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分别⽤Pj,Pw表⽰。
●织物设计时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1) 经纱特数= 纬纱特数;(2)经纱特数<纬纱特数;(3)经纱特数>纬纱特数。
第(1)种配置⽅式便于⽣产管理;第(2)种配置⽅式可以提⾼产量,系常⽤配置;第(3)种配置⽅式很少使⽤,在轮胎帘⼦布、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等中有时采⽤。
第三章第四节各类织物的特性(1)
![第三章第四节各类织物的特性(1)](https://img.taocdn.com/s3/m/39df7b37aa00b52acec7ca04.png)
第四节各类织物特性及其适用性(一)棉织物一、棉织物的主要特征二、棉织物的分类1、按印染整理加工:原色布、什色布、印花布、色织布2、按织物的分类: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三、常用棉织物品种及特点1、平布:纯棉、纯化纤或混纺纱织成的平纹织物(1)结构特点:经纬纱的细度、经密与纬密相同或相近,经纬向强力均衡(2)种类(3)织物风格粗平布:布身厚实、结实、坚牢中平布:厚薄适中,坚牢耐用细平布:布身轻薄、平滑、手感柔韧,光泽好(4)应用2、府绸(1)结构特点经纬纱织较细,经密>纬密(2)种类原料:纱府绸、线府绸、半线府绸纺纱工艺:普通府绸、精梳府绸、半精梳府绸印染加工:漂白、杂色、印花府绸织造花式:普通、条子、提花府绸(3)织物风格:有菱形状颗粒,质地细腻、纹路清晰、富有光泽有丝绸感(4)应用:男女衬衫、床单、被褥等3、泡泡纱(1)结构特点: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的薄型棉布(2)种类:a 化学处理法 b 机械方法 c 织造方法(3) 织物风格:舒适透气,立体感强,穿着不贴身(4)应用:衬衫、衣裙、睡衣裤缺点:洗涤后泡泡容易消失、保型形差4、牛仔布(1)特点:经纬纱采用粗支纱,经面采用经面斜纹或乱斜纹(2)种类原料:弹力牛仔布;棉、涤纶混纺(经纱);棉毛、棉麻混纺牛仔布加工工艺:树皮绉牛仔布、彩条牛仔布、闪光牛仔布、印花牛仔布加工方法:石磨蓝牛仔布、水洗牛仔布(3)织物风格:吸湿透气、防皱放缩、防变形(4)应用:牛仔裤、风衣、夹克衫、包、鞋5、绒布(1)结构特点平纹、斜纹(2)种类:单面起绒(斜纹组织)、双面起绒(平纹组织)(3)织物风格:织物薄,蓬松、柔软、保暖性强、穿着舒适(4)应用:冬季内衣、外衣6、平绒(1)结构特点:复杂组织中的双层组织方式织成(2)种类:割经平绒、割纬平绒(3)织物风格:布面平整丰满,弹性厚实,保暖性强,耐磨性好,有脱毛现象(4)应用:冬季内衣、外衣、鞋帽类材料7、灯芯绒(1)结构特点:一组经纱、两组纬纱按不同的组织或固定方法交织割绒而成(2)种类:特细条、细条、中条、粗条、阔条(3)织物风格:布面厚实,手感柔软有弹性。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_动物纤维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_动物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363fb53d376baf1ffc4fadfc.png)
30
弱卷曲
卷曲波形浅,卷曲数较少。 半细毛和异质毛属此。 常卷曲 卷曲波形近似半圆形。细羊 毛属此。用于精梳毛纺,纺制有 弹性和表面光洁的纱线和织物。 强卷曲 卷曲的波幅较高,卷曲数较 多。细毛羊腹毛属此。用于粗梳 毛纺,纺制毛茸丰满、手感好、 富有弹性的呢绒。
(3) 卷曲与羊毛性质的关系 a. 卷曲整齐,毛丛紧密、外界影响小,羊毛 质量好。 b. 卷曲好,抱合力大。 c. 卷曲与织物风格有关,常卷曲宜做精纺, 强卷曲宜做粗纺。
37
6、吸湿性
吸湿性常见天然纤维中最强,一般大气条件 下的回潮率为15%~17%,截面吸湿膨胀率较高 (18%)。吸湿积分热大,织物淋湿后不会很快 有冷感。 7、强伸性 强度天然纤维中最低,伸长天然纤维中最大。 弹性恢复能力最好,织物不易起皱。湿强小于干 强。 8、保暖性 导热系数小,有卷曲可存储静止空气,故保 暖性好。
28
羊毛细度与它的各种性质关系密切。一般绵 羊毛越细,细度离散小、相对强度高、卷曲度 大、鳞片密、光泽柔和、纤维柔软、但长度偏 短。 (3)密度 羊毛的密度约1.32g/cm3,常见天然纤维中 最小,髓腔越大,密度越小。
29
3.卷曲 (1)卷曲的形成 正、偏皮质非均匀分布的结果。
(2)表示方法 定量 卷曲度:每厘米内的卷曲数。 定性 弱卷曲、常卷曲、强卷曲。
(一)化学组成 α-氨基酸(羊毛有20多种)形成的多缩氨酸 链。组成元素C、H、O、N、S 。
α-氨基酸的通式:
(R大,复杂)
羊毛的主要组成为蛋白质。
13
(二)大分子的空间形态 两种:直线型的曲折链(β-型 )和螺旋链 (α-型)两种。羊毛的稳定结构是α-螺旋链, 称为α-角蛋白(力的作用下二者可相互转换)。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6c7f4a2ded630b1c59eeb590.png)
第三章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3.1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一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棉纤维是种子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蜡质、灰分、含氮物质。
外形:上端尖而封闭,下端粗而敞口,细长的扁平带子状,有螺旋状扭曲,截面呈腰子形,中间干瘪空腔。
最外层:初生胞壁从外到里分三层:中间:次生胞壁内部:胞腔1 初生胞壁决定棉纤维的表面性质,它又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果胶物质和蜡质所组成的皮层。
因而具有拒水性,在棉生长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但在染整加工中不利。
2 次生胞壁纤维素沉积最后的一层,是构成纤维的主体部分,纤维素含量很高,其组成和结构决定棉纤维的主要性能。
3 胞腔输送养料和水分的通道,蛋白质、色素等物质的残渣沉积胞壁上,胞腔是棉纤维内最大的空隙,是染色和化学处理时重要的通道。
二麻纤维的形态结构麻纤维主要有:苎麻、亚麻是属于韧皮纤维,以纤维束形式存在单根纤维是一个厚壁、两端封闭、内有狭窄胞壁的长细胞苎麻两端呈锤头形或分支亚麻两端稍细呈纺锤形纵向有竖纹和横节主要化学组成和棉纤维一样是纤维素,但含量低。
§3.2纤维素大分子的分子结构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物质,其大分子是由很多葡萄糖剩基连接而成,分子式为(C6H10O5)n复杂的同系物混合物,n为聚合度,棉聚合度为2500~ 10000,麻聚合度为10000~ 15000,粘胶纤维聚合度为250~ 500纤维素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是由β-d-葡萄糖剩基彼此以1,4-甙键连接而成,结构如下每隔两环有周期性重复,两环为一个基本链节,链节数为(n-2)/2,n为葡萄糖剩基数,即纤维的聚合度,葡糖糖剩基上有三个自由存在的羟基,其中2,3位上是仲羟基,6位上伯羟基§3.3棉纤维的超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也称为微结构,主要指棉纤维中次生胞壁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纤维素大分子的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集紧密程度等。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6c4b74f524de518964b7dc9.png)
3. 组织点(浮点) :经纬纱线相交处
• 经组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组织点。 • 纬组织点: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组织点。
4. 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
• Rj: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经纱数。
• Rw: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纬纱数
– 照图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 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 用。
• 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可以减少使用 综页的数目,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 r =Rj>Z。
– 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对称穿法)
• 应用场合:组织循环大且对称的组织。
第三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
1. 原组织的特征(构成条件):
穿筘的原则:
– 每筘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特 数及织物组织和布面风格而定。
常用织物:平布-2入;府绸-4入;Rj=4斜纹-4入
– 每筘穿入数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它的约数或倍数。
– 边纱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证后续加工之需。
– 不同规格织物依靠筘号和每筘经纱穿入数来控 制经密和幅宽。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经、纬)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 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纱:织物内与布边平行,纵向排列的纱线
纬纱:织物内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
织造过程: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
三.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
1. 织物组织:
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 织物结构:
根据纬纱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间状态。
第三章 织物
![第三章 织物](https://img.taocdn.com/s3/m/daffddc13186bceb19e8bb57.png)
5. 按织物的结构分 二维织物、三维织物、涂层织物、复合层合织物。
纱 织 物:经、纬均采用纱纺织而成的面料,如纱卡、平布等。
全线织物:经纬均采用双股或多股线纺织而成的面料,如卡其、华达呢、
劳动布等。 半线织物:经、纬纱中一种为线,另一种为纱,如克罗丁、巧克丁等,他 们是采用经为股线,纬为纱纺织而成的面料。
按织物后整理工艺分
3. 按织物印染整 理加工工艺分
仿旧、磨毛、丝 光、折皱、模仿、 功能整理
纱线相互串套类织物
非织造织物
纤维成网固结
编结织物
组织结构 纱线相互垂直交 叉排列的正交结 构
性能特征 结构稳定,布面平整, 织物硬挺;悬垂时一般 不出现驰垂现象;弹性 不如针织物
应用 目前市场上80%的服装用 织物是机织物,主要有西 服、牛仔裤等
机织物
针织物
纱线相互圈套、 缠结的线圈结构
伸缩性、柔软性、多孔 服用:内衣、袜子、紧身 性、防皱性、成形的可 装、羊毛衫、泳装等;装 能性;脱散性、卷边性、 饰用:座椅套、窗纱、枕 勾丝与起毛、尺寸不稳 套、汽车内饰等;产业用: 定 人造血管等。
第 三 章
织 物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结构与基本组织 织物的风格
教 学 内 容
织物的性能特点
织物的保养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概念
–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
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纺织品。
3.1针梭织面料的织物结构
![3.1针梭织面料的织物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6f177e75901020207409cfd.png)
物
物
<0.40 <1.10
0.400.60
1.101.60
>0.60 >1.60
丝织物
<0.14 0.140.28 >0.28
交织织物:经、纬纱用不同纤维原料,如经 棉、纬粘胶丝织成的“羽纱”
(二)按织物的风格分
1.棉型织物 全棉、棉型化纤(一般线密度为1.3~1.7dtex、长
33~38mm )纯纺、棉与化纤混纺。织物有棉型感。
2.毛型织物 全毛、毛型化纤(一般线密度3.3dtex~5.5dtex,长
64~114mm )纯纺、毛与毛型化纤混纺。织物有毛 型感。
优点:可织成坯布,可织成全(半)成形, 生产效率高,织物质地松软,有较大的延伸性、 弹性和抗皱性透气性。
缺点 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刮丝。
非织造物
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 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纺织品。
特点:不经传统的纺纱、梭织或针织的工艺过程, 也称“非织造布”“无纺布” 成本低、产量高使用 范围广。
梭织物密度的单位:根/10cm 丝织物亦可用:根/1cm
2.针织物的紧密度
密度直接反映针织物内单位长度上线圈数, 常用的有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
横向密度:是沿线圈横列方向以5cm内的线 圈纵行数表示。
纵向密度:是沿线圈纵行方向以5cm内的线 圈横列数表示。
(二)宽度
幅宽: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 (单位:cm)
第三章 织物的组织结构
• 织物概述 • 组织结构 • 织物的服用和加工性能 • 织物特征及其适用性
由纤维或纱线所制成的纺织品称为织物。 服装用织物(里、面)直接体现服装的主 体特征。即织物品质影响服装款式造型、加 工工艺、成衣质量及成本。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76f57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f.png)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针织织物是一种通过织针的交叉循环形成的网状结构的织物,其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章将详细介绍针织织物的组织结构,包括环结构、平结构和提花结构。
一、环结构环结构是针织织物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环结构由一根或多根织针沿着织物横向移动制成。
环结构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适用于制作各种衣物。
环结构可以分为横向环结构和纵向环结构两种。
横向环结构是最常见的环结构,织针沿着织物的横向往复运动,形成一圈一圈的针眼。
纵向环结构是指织针沿着织物的纵向移动,形成一束一束的针眼。
二、平结构平结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针织织物结构,其特点是由织针交织而成的横纹和直纹呈现出明显的平行条纹和格子花纹。
平结构适用于制作质地较硬的织物,如裙子、外套等。
平结构主要有单平结构和双平结构。
单平结构是指织针交织形成相同的平行针眼,线条清晰明了。
双平结构是指织针交织形成两种不同的平行针眼,线条交错复杂,具有更多的花纹变化。
三、提花结构提花结构是一种通过在织物中插入不同颜色或不同质地的线材,形成花纹和图案的织物结构。
提花结构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多变的图案和花纹,是一种高档的针织织物结构。
提花结构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斜提花、纵提花和横提花等。
斜提花是指提花设计在织物中的斜纱线上,形成倾斜的花纹。
纵提花是指提花线和织物的纱线相平行,形成竖直方向的花纹。
横提花是指提花线穿过纱线,形成横向的花纹。
四、其他结构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针织织物结构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结构。
例如,术结构是一种通过织针在织物内部进行钩织,形成堆状绒毛的结构;扎绣结构是一种通过织针在织物上刺绣的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针织织物结构,如网状结构、坎巴结构和波普结构等。
这些结构多应用于特殊的针织织物,如针织鞋、针织帽等。
总结起来,针织织物的组织结构多种多样,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了解不同的针织织物结构对于选择适合的织物和进行针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3针梭织面料的织物结构 梭织
![3.3针梭织面料的织物结构 梭织](https://img.taocdn.com/s3/m/8908c1b701f69e31433294d0.png)
方平组织为例
2 2 方平
3 3 方平
方平组织
3/3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2/2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3、 斜纹变化组织
采用的方法:延长组织点、改变组织的 飞数的数值和方向、或者几种方法同时兼用。
1 )、加强斜纹: 它是以斜纹组织为基础延长单个组织点而得
到的组织。
特点:没有单独的经组织点,也没有单独的纬组 织点,因此,R≥4。
5、使用范围:白坯和色织中均使用,如: 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等。
2) 复合斜纹
一个完全组织内具有多条 宽度不同的斜纹线而构成的。
表示方法:以分式表示,
23 12
以 表示斜纹线的方向。
组织循环纱线数 Rj=Rw=分子 + 分母 Sj=Sw=±1
以
23 12
为例说明其绘制方法
1、确定Rj与Rw;
表示方法:以分式表示,如: 2
2
分子——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 分母——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
“ ”表示斜纹线的方向
分类: 分子 分母--经面加强斜纹 分子 分母--纬面加强斜纹 分子 = 分母--双面加强斜纹
3 2
2 3
2 2
4、绘图与上机与原组织的斜纹组织相同。
变化经重平
Rj=2 Rw=3+1+1+2=7
再如:
2 1
变化纬重平(麻纱组织织物)
Rj=2+1=3 Rw=2
经重平组织的表面呈现由经纱浮沉线所构 成的横向凸条。
纬重平组织的表面呈现由纬纱浮沉线所构 成的纵向凸条。
2 方平组织:
在平纹组织基础上,沿经纬两个方向 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
1、表示方法: 2 2
2、从起点开始按分子式的规律填绘第一根经 纱的沉浮规律;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https://img.taocdn.com/s3/m/6b6bffd32f60ddccdb38a02e.png)
32
• 绘制方法:
– 确定Rj、Rw,作框架;
– 在第一根纬纱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织规律填绘 组织点;
– 在第二根纬纱上填绘相反的组织点。
• 上机:
– 穿综: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 穿筘:2~4入/筘。将纬重平同一纵凸条的经 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条 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17
第三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
1. 原组织的特征(构成条件):
• 组织点飞数是常数。 •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根经纱或纬纱与另一系统的纱
线仅交织一次,即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 (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也就是说: Rj=Rw。
2. 分类:
• 平纹(Plain weaves)、斜纹(Twill weaves)、 缎纹(Satin(Sateen) weaves)
•。 • 飞数是矢量。 • 飞数常值得规律组织,变值得花式组织。
5
四. 织物上机图
• 上机图是表示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 • 上机图的组成:
➢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 位置而组成。
6
1. 组织图:常用方格图表示
• Rj:纵向格子数等于完全经纱数Rj • Rw:横向格子数等于完全纬纱数Rw
12
– 分区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 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
– 综分为前后两个区,综页数目由织物组织而定。
13
– 间断穿法:
• 穿完一个分穿综循环后,再穿另一个。 • 图例:由两种组织并合成的格子花纹。第一种组织按经纱运动
规律穿若干个循环以后,又按另一种穿综规律穿综,每一种穿 综规律成为一个穿综区,每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称为分 穿综循环p。因此总穿综循环可依下式计算: r=mp1+np2+qp3+……, m、n、q为各区分穿综循环的数目。
12级第三章织物结构
![12级第三章织物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67a5046c850ad02de8041e2.png)
二、织物的结构参数
(一)织物内纱线的细度 1、纱线的细度对织物的外观、手感、服 用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较细的纱线织成的织物较 为轻薄、柔软、细腻。
2、织物经、纬纱细度的表示方法 在机织物中,经、纬纱细度以经纱特数×纬 纱特数来表示。 如: 13×13,表示经纬纱均为13tex单纱; 14×2×28,表示经纱采用14tex双股线,纬 纱采用28tex的单纱; 20×2×20×2,表示经纬纱均为20特的双 股线
毛织物的重量分类(单位:g/m2)
织物类别 轻型 中型 厚重型 精纺毛织物 180以下 180-270 270以上 粗纺毛织物 300以下 300-400 450以上
③一般轻型织物轻薄光洁、手感柔软滑 爽、透气性好,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或内衣。 厚重型织物厚实保暖、坚牢、刚性较大,适于 冬装面料。
第二节 织物组织
dj
②总紧度Ez(紧度) 织物的总紧度:指织物中经纬纱线所覆盖 的面积与织物总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经纱与纬纱所覆盖的面积 Ez 100 织物的总面积 E j .E w E j Ew 100
或总紧度 :各种织物在平行光投影下被 纤维或纱线覆盖的面积与总面积的百分数。
③紧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紧度越大,表示织物紧密程度越大。 紧密度较大的织物,透气性、透湿性较 差,手感较硬,重量也较大。
⑷花式线织物 花式线织物:指由各种花式线织成 的织物。
钢花呢(由彩点线织成)
钢花呢用彩点毛纱作纬纱织造
⑸长丝织物 长丝织物:由长丝织制的织物。
(6)变形丝织物 变形丝织物:由变形丝织制的织物。
(六)按功能分类 1、普通功能织物 具备满足一般穿着服用性能的织物,普通天 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织物属此类。 2、特殊功能织物 某项功能十分突出,或具有特殊功能,或 具有多功能性。 某项功能十分突出,如超保暖、高弹织物; 具有特殊功能,如防水织物、阻燃织物; 具有多功能性,如防雨透湿织物、 防水/防油/防污织物。
针织服装概论 第3章(4)
![针织服装概论 第3章(4)](https://img.taocdn.com/s3/m/64130f711711cc7931b71608.png)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二、罗纹组织
(二)罗纹组织的性质
• 1、弹性 • 2、延伸性
– 罗纹组织的纵向延伸性与纬平针组织相似,横向延伸性大 于纬平针组织,是横向延伸性最大的一种组织形式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二、罗纹组织
• 2、特征
– 每一横列由一根纱线编织而成, 在自由状态下,正面线圈纵行遮 盖部分反面线圈纵行。
• 3、命名:
– 按正反面线圈纵行的配置比例,用数字1+1、2+2、3+2 等表示。
HZU Garment Department
其外观如下图所示:
HZU Garment Department
• 4.延伸性
– 特点 » 横向较纵向易变性;横向变性大 于纵向 – 方式 » a.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化 , 圈弧与圈柱相互转移 » b.线圈内纱线的定向发生变化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三)纬平针的应用
正反面线圈应用
平针应用
HZU Garment Department
针织工艺学
Company
LOGO
第3章 针织物组织及其产品
Company
LOGO
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线圈、集圈、浮线; 线圈、集圈、浮线均由成圈过程中的变化 所引起的,同属针织物基本结构单元的不 同形态。因此,不管何种针织物组织,其 基本结构单元都可划分为线圈、集圈和浮 线。
线圈
浮线线圈
HZU Garment Department
针织学第三章 纬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7-11
![针织学第三章 纬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7-11](https://img.taocdn.com/s3/m/309c29ab04a1b0717fd5ddc3.png)
一、调线组织(triped stitch)的结构
1、定义——在编织过程中轮流改变喂入的纱线,用不同种类的纱线 组成各个线圈横列的一种纬编花色组织。又称横向连接组织。
2、特点 彩色横条纹织物 凹凸条纹织物 不同反光效应的条纹等 可在任何纬编组织的基础上到
• 二、调线织物的特性与用途
绕经装置既可以安装在多针道变换三角圆纬机 上单独使用,还能与四色调线装置、其它选针 机构相结合,生产出花型多样的织物
第九节 长毛绒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长毛绒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凡是在编织过程中用纤维束与地纱一起喂入而编织成圈,同时纤维 以绒毛状附在针织物表面的组织,称为长毛绒组织(high-pile stitch)。 2、分类 根据纤维束喂入的形式:毛条喂入式和毛纱割圈式两类,每一类又有普通长毛 绒和花色(提花或结构花型)
(3)种类:单胖和双胖。
• A、单胖组织(single-blister)
• 分为素色、两色、三色等单胖组织 • 一个完全组织由四个横列组成 • 正面:两路编织一个横列,反面:四路编织一个横列 • 正反线圈高度之比为1:2
B、双胖组织(double-blister)
• 一个完全组织由4个横列组成 • 三路编织一个正面线圈横列, 反面每六路编织一个横列 • 单面线圈与反面线圈高度之比为1:4,所以单面凸,差 距较大 • 其厚度、单位面积重量都大于单胖组织 • 容易起毛起球和勾丝 • 结构的不均匀,强力下降
上针有高、中、低三种踵位 (C、D、E)
下三角分高低两档,上三角 分高、中、低三档,分别控 制对应的织针
第1系统:被选中的下刀针A和 上针C被垫入第一根毛纱,但是 不成圈,形成悬弧
第2系统:被选中的下刀针B和上 针D被垫入第二根毛纱,也不成 圈和形成悬弧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b01f5e6998fcc22bcd10d2a.png)
1.纬平针组织的特性:
又称平针组织,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单面组 织。线圈歪斜 卷边性:纵向向工艺反面卷,横向向工艺正 面卷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
3.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2)双面纱罗组织
• 针织物一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某些线圈 移到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8)。
• 在针织物两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移
到另一个针床与之相邻的针上,或者将两个针床上的 线圈分别移到各自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7) 。
(二)菠萝组织
1.定义:新线圈在成圈过程中同时穿过旧线圈的 针编弧与沉降弧的纬编组织,如图3-89所示。
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而构成的组织。纱 罗组织由于移圈方法和规律不同,所产生的花色效应 也不同,一般分为单面纱罗组织和双面纱罗组织两种。 2.分类:纱罗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针编弧部段 的组织。 菠萝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沉降弧部段的组织。
(1)单面纱罗组织(阿兰花)
• 单面网眼纱罗组织(图3-85) 织(图3-86) 单面绞花纱罗组
2.结构特点:
线圈圈柱由前至后,由后至前,导致线
圈倾斜,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
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面,
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
3.表示方法
2+2,3+3,2+3
4.双反面组织的特性
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 厚度增大;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 列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 2.应用: 主要用于生产毛衫类产品。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164bb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e.png)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2017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想要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科目考试,就要多做题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填空、选择1、织物的结构特征包括织物的结构类型、织物中纱线的粗细、织物中纱线或纤维堆积排列的紧密程度、织物的组织及织物的厚度等。
2、织物按其制成方法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四大类。
服装用织物是组成服装面料、辅料的主要材料。
3、织物按组成织物的纱线原料分纯纺织物,混纺和混纤织物,交并、交织织物。
4、织物按织物的风格分棉型织物,棉型织物,麻型织物,丝型织物,毛型织物,中长型织物。
5、全棉织物、棉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棉与棉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统称为棉型织物。
6、全毛织物、毛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毛与毛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统称为毛型织物。
7、在机织物中,织物中经、纬纱细度以经纱特数×纬纱特数来表示。
8、织物沿纬向或经向单位长度内纱线排列的根数,称为机织物的经纱密度或纬纱密度。
9、机织物的紧度是指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的全部面积之比。
数值越大表示织物紧密程度越大;织物紧度与织物中纱线细度和经、纬向密度有关。
分为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10、在原料和纱线细度一定的条件下,针织物的密度可用针织物的纵、横向密度来表示。
针织物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 5cm 内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横向密度用 5cm 内线圈横列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11、织物的物理量度长度,幅宽,厚度,重量。
12、织物的厚度可分为薄型、中厚型和厚型三类。
13、机织物组织的种类可分为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和大提花组织等。
15、通常织物的结构参数包括:织物组织、织物内纱线细度、密度,织物幅宽、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服装用织物结构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按照一定方法制成的柔软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的片状物。
织物按其制成方法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四大类。
按组成织物的纱线原料分:1、纯纺织物:由纯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2、混纺和混纤织物:由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混纺织物;混纤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混纤织物。
3、并交、交织织物:由不同纤维的单纱(长丝)经合并、加捻成线,再织造成的织物称并交织物。
经纬纱用不同的短纤维纱或一组用短纤维纱、另一组用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交织织物。
由于并交、交织织物出现“线条、不匀、色差”的视觉效果,因此给织物外观带来活泼的装饰效果。
按织物的风格分:1、棉型织物:全棉织物、棉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棉与棉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的统称。
棉型化学纤维的长度、细度均与棉纤维相接近,织物具有棉型感(常用的有涤纶、维纶、丙纶、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短纤维)2、毛型织物:全毛织物、毛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毛与毛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的统称。
毛型化学纤维的长度、细度、卷曲度等方面均与毛纤维接近,具有毛型感(常用的有涤纶、腈纶、粘胶纤维等短纤维)3、丝型织物:蚕丝织物、化纤纺丝绸织物和蚕丝与化纤丝的交织物统称为丝型织物织物具有丝绸感,常用的化纤丝有涤纶、锦纶、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长丝。
4、麻型织物:纯麻织物、化纤与麻的混纺织物和化纤丝仿麻织物的统称织物具有粗犷、透爽的麻型感。
麻型化学纤维在细度、细度不匀、截面形状等方面与天然麻相似,常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涤纶。
5、中长纤维织物:中长纤维织物为化纤织物,具有类似毛织物的风格。
常见的品种如涤粘中长纤维织物、涤腈中长纤维织物等。
按印染加工和后整理方法分:1、原色织物:指未经印染加工的本色布。
2、漂白织物:本色坯布经煮练、漂白加工后的织物,在加工中可以除去布面上部分杂志瑕疵点和毛羽,织物表面色白、洁净。
3、染色织物:经染色加工后的有色织物。
4、印花织物:经印花加工后表面有花纹图案的织物,新的印花技术使得花型更加丰富、新颖。
5、色织物:将纱线全部或部分染色,再织成各种不同的色、格及小提花织物。
这类织物的线条、图案清晰,色彩界面分明,并富有一定的立体感。
6、色纺织物:先将部分纤维染色,再将其与原色(或浅色)纤维按比例混纺,或两种不同色的纱混合,再织成织物,使织物具有混色效果。
7、其他后整理织物:印染后整理是织物获得特殊外观和手感风格的重要手段。
使织物的品种花式千姿百态,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空间。
织物的结构参数通常包括:织物组织、织物内纱线细度、密度以及织物幅宽、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
织物内纱线的细度:对织物的外观、手感、服用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织物中经、纬稍显以经纱特数*纬纱特数来表示。
织物的密度:1、机织物的密度和紧度:织物沿纬向或经向单位长度内纱线排列的根数称为机织物的经纱密度或纬纱密度。
单位用根/1cm来表示。
一般以经密*纬密表示织物的密度。
织物密度大小是根据其用途、品种、原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
对于同样粗细的纱线和相同的组织,经、纬密度越大,则织物越紧密;对不同粗细纱线的织物紧密程度用紧密度来表示。
机织物的进度是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的全部面积之比,数值越大越紧密织物紧密度与织物中纱线细度和经、纬向密度有关,分为经向紧密度、纬向紧密度。
2、针织物的密度:在原料和纱线细度一定的条件下,针织物的密度可用针织物的纵、横向密度表示。
针织物的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5CM内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来表示;横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横列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针织物线圈长度越长,则针织物的密度越小。
密度大的针织物相对厚实,尺寸稳定性好,保暖性也好,同时在弹性、强度、耐磨性、抗钩丝性等方面也较好。
织物的物理量度1、长度:一般用匹长(m)来度量,棉织物一般在30-50m,精纺毛织物一般在60-70m,粗纺毛织物一般在30-40m,丝织物易班在25-50m。
针织物的长度:一种是定重方式(制成每匹布重量一定的坯布),另一种是定长方式(制成每匹长度一定)经编针织物匹长常以定重为准;纬编针织物匹长多由匹重、在根据幅宽和每米重量而定。
2、幅宽机织物的幅宽:织物沿其纬纱方向量取两侧布边见的距离称为幅宽(cm)它是指织物经自然收缩后的实际宽度。
出去提高服装利用率、便于服装裁剪的要求,织物向宽幅发展,无梭织机的普及使得幅宽可达300m以上。
针织物的宽幅:经编针织物幅宽随产品品种和组织而定,纬编针织物幅宽主要与加工用的针织机的筒径规格、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有关,筒径为40-60cm。
3、织物的厚度:在一定压力下,织物正反面间的距离称为织物的厚度(mm)织物的厚度与其保暖性、通透性、成型性、悬垂性、耐磨性及手感、外观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织物的厚度可分为薄型、中厚型和厚型三类4、织物的重量:织物的重量通常用来描述织物的厚实程度,以每平方米克重(g/m2)或以每米克重(g/m)计量。
织物的重量分为轻型、中厚型或厚重型。
一般轻型织物轻薄光洁、手感柔软滑爽、透气性好,长用于制作夏季服装或内衣。
厚重型织物厚实保暖、坚牢、刚性较大,适于冬季服装。
织物组织:1、织物组织基本概念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上下沉浮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纵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横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经纱与纬纱交织的交叉点称为组织点。
凡经纱浮在纬纱上面的组织点称经组织点(经浮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之上的组织点称为纬组织点(纬浮点)。
织物内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沉浮规律重复出现为一个组成单元时,该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称为一个完全组织。
(书P55)组织图:一般用方格法来表示,黑色的为经组织点,白色的为纬组织点,只需绘出一个循环。
在完全组织中,同一系统的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的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飞数。
分经向飞数和纬向飞数。
机织物的原组织: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组织循环经纱数和组织循环纬纱数相等,飞数为常数,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
1、平纹:最简单实用最多,经纬向飞数均为1特点:交织点多,纱线屈曲次数最多,织物坚牢、耐磨、手感较硬但弹性较小,光泽较差,正反面外观效应相同,表面平坦,花纹单调。
2、斜纹:斜纹组织相邻经(纬)纱上连续的经(纬)组织点构成斜纹线,斜纹组织是由三根或三根以上的经纬纱组成一个完全组织,经纬向飞数均为1。
斜纹组织大致可分为单面斜纹和双面斜纹,原组织中的斜纹均为单面斜纹。
特点:经纬纱交织次数比较少,使经纬纱见的空隙比较小,织物密度较大,较为厚实,光泽较好,手感较为松软,弹性比平纹好但耐磨性、坚牢度不及平纹组织。
3、缎纹:原组织中最复杂的组织。
特点:相邻两根纱线上的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即飞数大于1。
一个缎纹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至少为5根(5,8用得最多),飞数大于1而小于完全组织纱线数。
特点:织物表面平滑,富有光泽,质地柔软,悬垂性好,但耐磨性较差,易摩擦起毛、钩丝。
机织物的变化组织:在原组织基础上,变化原组织中某个条件从而形成新的组织。
1、平纹变化组织:A、重平组织:由于平纹组织沿经(纬)向延长一个组织点,致使织物表面有横凸(纵凸)条纹,常用于布边组织,面料中的麻纱B、方平组织:在平纹组织上沿经纬向同时延伸其组织点,并把组织点填成小方块。
致使织物外观平整、质地松软,用于呈现各种小方块花纹,各种织物的边组织。
2、斜纹变化组织:A、加强斜纹组织:以原组织的斜纹组织为基础,增加经(纬)组织点而成。
用于制造华达呢、双面卡其及斜纹组织的花边。
B、复合斜纹组织: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粗细不同的、由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纹线组成的变化斜纹组织。
C、角度斜纹组织:斜纹组织中织物表面写文献的倾斜角度是由飞数大小和经纬纱密度的比例决定的。
(正斜纹、急斜纹、缓斜纹)D、山形斜纹组织:改变斜纹线方向,使其一半向右倾斜一半向左倾斜(人字呢等)E、破斜纹组织:在山形斜纹改变斜纹方向处,组织点不连续,有一条明显分界线,呈现“断界”效应。
3、缎纹变化组织:A、将强缎纹组织:以原组织中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其单独经(纬)组织点的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纬)组织点而形成。
(提高了织物的坚牢度)B、变则缎纹组织: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缎纹的组织点飞数始终不变的称为正则缎纹;若飞数是变数,则称为变则缎纹。
C、其它缎纹组织还有重缎纹、阴影缎纹等变化缎纹组织机织物的联合组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联合而成。
1、条格组织:条格组织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沿组织的纵向或横向并列配置,使之呈现清晰的条纹或各自外观。
把纵条纹和横条纹结合起来就构成格组织。
2、绉组织:利用经纬纱不用的浮长交错排列,使织物表面具有分布均匀、呈细小颗粒且凹凸不很明显的外观效果,形成起绉效应。
绉组织织物手感柔软、质地丰厚、弹性较好、光泽柔和。
3、透孔组织:由于经纬线浮长的不同,在交织作用下,经(纬)先会相互靠拢,集合成束,在束与束之间形成均匀分布的小纱孔。
4、蜂巢组织:表面具有明显的凹凸方形、菱形或其他几何如蜂巢状的织纹。
蜂巢组织织物质地稀松、手感柔软、美观、保暖,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5、网目组织:以平纹(或斜纹)为地组织,然后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曲折的经(纬)浮长线在织物表面,形成网格。
6、凸条组织:由浮线较长的重平纹组织和另一种简单组织联合而成的组织。
织物表面有纵向、横向或斜向的凸条。
机织物的复杂组织是由一组经纱或两组纬纱或两组经纱与一组纬纱所构成,或各由两组经纬纱共同交织而成。
这类结构能够增加织物的厚度和提高织物的耐磨性,且表面细致,能改变织物透气性。
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线圈是构成针织物的基本单元。
针织物的组织就是指线圈的排列、组合与连结的方式,它决定了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能。
针织物组织一般可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三大类。
1、基本组织: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2、变化组织: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见配置另一个或几个基本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3、花色组织:以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为基础,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编入一些辅助纱线或其他纺织原料而成。
针织物结构:1、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由线圈圈柱覆盖着圈弧的一面称为针织物的正面,反之则称为反面。
正面光泽好些2、纬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展性,质地柔软抗皱性好,脱散透气性好。
针织物的基本组织:1、纬平针组织:由连续的单元线圈沿着一个方向相互串套而成。
正面呈圈柱,有纵向条纹;反面成圈弧,有横向弧形线条。
纵向和横向延展性好但又严重的脱散性和卷边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
2、罗纹组织:纵向线圈按一定规律呈正反结构间隔排列,因此具有双面结构特征。
横向具有较大弹性和延展性,顺编针方向不易脱散也不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