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等现代大众数学观念,无疑是数学教育的一次伟大改革。长期以来,教材与教师所呈现的数学知识都是比较抽象,脱离实际的,导致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厌倦学习数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要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入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更生动、更直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一、在课堂引入中联系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高、逻辑性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尤其是怕困难的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地位。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引入,就会使学生感到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求知阶段,对于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很好奇,如果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多姿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会让学生感到亲切,乐于参与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一课时,如果直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这既单调又枯燥,学生对此并不关心。于是我展示学校的模型,并提问:“我们的学校和这个模型像不像?为什么它比我们的学校小得多,而看起来却一模一样?”由于学生对学校模型很感兴趣,通过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死板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都想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过程,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比例尺的概念。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问题,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1】有趣生活例子的引入使学生能主动地进入数学课的学习。如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时,学生对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少加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的性质往往很难理解,我创设了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理解概念。如420-198,让学生讨论:一个顾客带了420元钱去买衣服,一件衣服198元,他拿着200元给营业员,你们看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好衣服后身边还有多少钱?这些问题就是差生也能回答。就这样学生很快地得出了“多减的要加上”的性质。这样熟悉的生活例子,学生要解决它的主动性也就自然的产生了。
另外,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衣架为什么是三角形,正方形行吗?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椭圆、五边形可以吗?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通过这些生活实例引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而且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在课堂引入中联系生活实际,能让学生明确学数学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新知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2】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也就是说现实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打破传统的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架,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与自然、人类文明、或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以及在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从这些生活现象中去找材料,使数学问题看得到,摸得着,更有亲切感、共鸣感,更易于学生接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智力也逐渐成熟。但由于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的几何判断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有些学生很难通过想象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时,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会知识,把抽象的概念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图形的旋转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钟表的模型,问钟表的时针是怎样运动的?它的形状大小有改变吗?学生对于这个生活实例早有感性上的认识,能很快地回答这几个问题;接着我出示一些形状相似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根据钟表时针运动的特征,抽象出图形旋转的定义和特征。这样从直观形象入手,借助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思维,对学生形成平面几何和空间的概念是十分有益的。【2】
“数”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而理解数的意义正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一些较大或较小的数字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在含义。例如在教学“1万有多大”这一课时,单单以10000这个数字很难让学生知道它的大小。于是我让学生估计1万粒大米的质量,并思考100万粒大米可以供应一个家庭吃多少顿饭?学生们对这个生活实际问题很感兴趣,纷纷提出多种估计的方法。有的说先测量100粒大米的质量,再计算1万粒大米的质量;有的说先数出1两大米有多少粒,再估计1万粒大米的质量,等等。学生们还在交流中得到1万粒大米可供应一个家庭吃好几顿饭的结论,并从中知道1万是一个较大的数。抽象的概念融合于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归纳总结,使学生不再机械地记住概念,而是通过理解,分析其中的意义,学生不仅会将所学的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数的含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内容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克服机械性的记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在练习巩固中联系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2】
在数学课程改革下,掌握多少数学知识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数学的价值,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的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则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教育内容。而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设计的练习题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必须学会应用。而练习就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的机会。在练习中设计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经过生活实践的亲身体验,提高了认识,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巩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练习中,我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姚明身高2.26米,腿长大约是1.2米,有人说‘姚明一步能跨3米’,你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