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复习
(一)
1、文学常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2)《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三传”是指:,,,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师伐我。
伐: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
(6)既克,公问其故。
既:
(7)彼竭我盈。
盈:
(8)夫大国,难测也。
测:
3、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
6、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今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今义:
8、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
(2)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
9、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的原因是什么?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0、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1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
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
《曹刿论战》复习
(一)
1、文学常识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所写的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6)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7)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8)夫大国,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3、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时勇气衰弱,第三次击鼓进军时勇气已经衰竭了。
4、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庄公做出的急躁行为做了铺垫。
(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猪、牛羊等祭祀用的祭品。
今义:为正义的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或利益。
(如:他牺牲了自己的青春)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8、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这里是养的意思)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哪能)..
(2)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砍伐)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攻打,讨伐).
9、文中写道鲁国获胜,给人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掌握心理,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10、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1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12、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
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
答: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