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满分100分得分:

班级:姓名:座号: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首先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2、地球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是千米。(选填6378,40091)

3、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

有:、、、、。

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

5、火山是由于地下的沿着地壳的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

石的过程叫做风化。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2、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

()

3、在地球内部,地幔最薄,地壳最厚。……………………()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

7、在通常的地图上,蓝色越深,表示位置越高,红色越深,表示位置越低。…………………………………………………………

()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

9、地壳岩层在褶皱时会发生地震。……………………………

()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三、选择题

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A、湖泊

B、大海

C、山地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温度太高

B、地壳的运动

C、人类的活动

4、地球的内部温度(),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A、低

B、高

C、与地表一样

5、地球的表面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

A、1/3

B、1/6

C、2/3

6、我们家乡(漳州)的地形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7、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8、我国宇航员()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A、杨利伟

B、聂海胜

C、刘洋

9、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A、1967年

B、1976年

C、 1980年

10、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

A、砍伐森林

B、开采矿石

C、改造沙漠

四、连线题(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力量形成的)

风蚀石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

海边礁石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

石林海浪的冲击

火山湖口强风的作用

五、情景解答题

1、小红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发现小砖块会;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现象。

2、小明的家住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客厅吃晚饭,突然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请问这可能发生了什么?小明一家该怎样保护自己?

答:(1)

(2)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2′×15 = 30′)

1、亚里士多德

2、6378 40091

3、高原、岛屿、山地、平原、峡谷、丘陵、沙漠(任选5个)

4、地核、地幔、地壳

5、熔融的岩浆薄弱地带

6、张衡

7、破碎

二、判断题(2′×10 =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2′×10 = 20′)

1—5 A B B B C 6—10 B C A B C

四、连线题(下面的地表现象是什么力量形成的)(12分)

风蚀石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

海边礁石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

石林海浪的冲击

火山湖口强风的作用

五、情景解答题(18分)

1、破碎风化

2、答:(1)可能发生了地震。

(2)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

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依情况酌情给分)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综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综合试卷 一、填空题。 1.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 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5.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A)。 A.镊子B.自行车车把C.方向盘 2.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B) A.爬楼梯上楼B.玩跷跷板C.螺丝刀拧螺丝钉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B.脚骨的数量多C.脚部肌肉发达 4.下面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A)。 A.煤B.太阳能C.地热能 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B)。 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6.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C)。 A.光能B.热能C.光能和热能 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B )。 A.断路B.短路C.通路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C)。 A.猴的生存本领差B.鱼的生活空间小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C)。 A.蕨类B.海带C.凤仙花 10.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C)。 A.蚂蚁B.蜗牛C.鸽子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20分)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4.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5.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 7.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 8.电磁铁有南北极,而且南北极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 9.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10.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小,所以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一、填空题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都有3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回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如果能抵住拱的(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4.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种形状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5.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它具有(稳定)作用。 6、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足骨)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7、像艾斐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 8、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电能)、(热能)、(光能)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9、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 10、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三个层次。 11、我国稀有的植物有(人参)、(水杉)(珙桐)(银杏)(金花茶)。 二、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C)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A ) A、剪刀 B、螺丝刀 C、方向盘 3、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A)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C) A、更加美观 B 、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 )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6、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C)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C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 、茂密的森林 B 、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8、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C) A、光能 B、热能 C、光能与热能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C ) A 、蕨类 B 、苔藓 C、凤仙花 10、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2、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4、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Х) 5、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Х) 6、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Х)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能产生磁性。(√) 8、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动能。(Х) 9、蝗虫胸部具有三对足,所以它属于昆虫类。(√) 10、动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Х) 11、电能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 12、生物生存权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也是人类赋予的权利。(Х) 一、看仔细、选清楚,四里挑一最简单(40分每题2分) (A)1、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C)2、从下列图中可以看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20分)一、填空题。(.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6能转化为()。 一起时,就直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接连动.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 1 A.断路B.短路C.通路 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B.鱼的生活空间小A.猴的生存本领差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结构。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凤仙花B.海带CA.蕨类.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5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10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30分) 分))(20三、判断题。(”。x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x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x )A.镊子C.自行车车把.方向盘 B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x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2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4√(A.爬楼梯上楼C.玩跷跷板.螺丝刀拧螺丝钉 B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5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x .脚骨的数量多B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脚部肌肉发达 C 7.电能可以转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2、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3、测量身高和体重要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在测体重时,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穿着。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4.记录成长的证据据有:(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体重)等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6、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7、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8、(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

岁)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人的一生还可以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人的发育是一个渐进又相互联系的过程,科学划分七个时期: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学龄期:(6、7岁—12、13岁)青春期:(10—20岁)青年期:(20—25岁) 10、根据父母身高预测: 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11、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顾。 1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格发育增长显著,20年间7---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量,男生为(6.9厘米),女生为(5.5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猛,男生增长为(6.6千克),女生增长为(4.5千克)。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也不断提高。 13.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将更自觉地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要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3.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4.杠杆尺上有,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 工具。杠杆尺处于平衡状态时:× = ×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杠杆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杠杆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有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点,秤砣是点,称重物处是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点,手握物体处是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 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点。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的机械,叫做。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刀杆是。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力。 3.轮轴可以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这时整个扳手是,螺帽部分是。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在一个位置而不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但不能。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3.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名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所起的作用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 是,不省力的是。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版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6、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 7、滑轮可以根据能否随重物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支架上不能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技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8、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9、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10、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费力也不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11、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 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运用斜面原理: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 运用滑轮原理: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 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 2、做酸奶1课时

3、馒头发霉了1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1、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0% 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 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 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 3、()的物体稳定性好。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 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8% 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 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 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 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19%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 ()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

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 ()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 ()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 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 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连线题。4% 1、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五、判断题。24%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班别: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括号0.5分,共22分)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万种。 2、人们通常根据植物在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将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每月的初一出现的月相叫(),十五或十六出现的月相叫()。 4、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5、具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 6、19世纪中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发现温度杀菌法,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微生物学家,人们把这种消毒方法称为()法。 7、动物、植物、()、()()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8、电磁铁磁的大小与( )、( )有关。 9、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体积大小排列为()、()、()、()、()()、()、()。 1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地球的自转形成地球上的(),地球公转形成地球上的() 11、“哈雷”彗星每隔()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 12、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叫()。 13、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质从()转化为()。 14、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后()。 15、电磁铁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16、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产品”是()()。 17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它可以分为()和()。 18、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 19、细菌的特点是:体积(),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多数细菌对人类是()的。 二、判断。(每个一分,共10分) 1、蝙蝠、猫头鹰都是鸟。() 2、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3、细菌、病毒可以用肉眼看到。()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螺丝刀_、__扳手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 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杠杆____的原理。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钉子从木头中取出。用剪刀或小刀方便的把图钉从木头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杠杆尺上有个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 6、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钢丝钳、开瓶器等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面包夹、鱼竿等是费力杠杆;如:跷跷板、天平杆秤、订书器等是不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我能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昆虫有__三___对足,鱼靠__鳃_____呼吸,鸟的身上长有___羽毛____,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__哺乳__动物,我知道___猫_____是哺乳动物。 2、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_头骨_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_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_足骨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这就是著名的___赵州桥__。 4、我们学校常见的木本植物有_松树_、__月季花_等。(例举2个)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2分) 1、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流水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2、蝗虫胸部具有三对足,所以它属于昆虫类。(√) 3、同样一座桥,加上拉索后,桥上承受重物的能力没有改变,只是美化了桥的外形。(×) 4、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的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6、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着。(√) 7、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约占80%。(√) 8、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9、筷子是属于省力杠杆。(√) 10、鲸终年生活在水中所以它是鱼类。(×) 11植物都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2、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二、我会选择:(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32分) 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C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2、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C )。 A.松树 B.柳树 C.苔藓 3、( B )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_________。我知道的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 2.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________喂养小动物的脊椎动物叫 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是哺乳动物。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 、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4.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两只手相互摩擦,我的手会感觉比较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转化成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 5.用来提起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6.小电动机上的换向器起_________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的作用。 7、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_______或改变材料的_________。 8、煤大多夹在岩层中,它是由___?___转化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来自______. 9、1820年4月,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小磁针放在通电直导线旁会发生偏转,右图中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填写“顺时针”或“逆时针”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2.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把每年的()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日-----------------()

A.2月25日 B.12月5日 C.5月22日 3.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 A.松树 B.柳 树 C.苔藓 4.材料的厚度和宽度,()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 B. 厚度更 多 C.宽度更多 5.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 B、 C 6.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狗 B.蚂 蚁 C.金鱼 7.()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8.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对自己的国王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撑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他说明阿基米德已经掌握了()省力的原理。 A.轮轴 B. 杠 杆 C. 斜面 9.东北虎的腿和耳朵和比华南虎长得小,但个体却长得比华南虎大,这是为了更好地 -------------------------------------------------- () A.捕猎食物 B.野外奔 跑 C.适应寒冷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34分,每空1分) 1 、植树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个步骤。 2、轮轴可以改变用力的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在轮上用力时,_______________;在轴上用力时,_______________。 3蚯蚓适于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4、电磁铁通电时有____________,切断电流后 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风化。 6、食物链从_____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_终止。

7、把发声的音叉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中会看到 _______________现象。 8、森林有多种作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林业经济和旅游事业等。 9、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中传播,方向向着_______________。 10、旗杆顶端安装的是______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______,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______。 11、常见的地震前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前兆对_______________有一定作用。 二、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 1、做水土流失的实验时,长草苹的木板上流下的泥沙()。 A 、多 B.少 C.和铺土的那一块木版同样多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③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着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①) 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②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①)。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①)。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①)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③)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①)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②)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答:横杆8、竖杆4、斜杆6.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2.所有的杠杆都省力。 ()3.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4.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省力。 ()5.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6.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7.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8.镊子很轻,所以是省力工具。 ()9.斜面有坡度,所以费力。 ()10.有的滑轮组省力,有的滑轮组费力。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用()最省力,方便。 ①剪刀②螺丝刀③镊子 2.升旗仪式上,我们将国旗升起时,旗杆顶部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工具是()。 ①剪刀②钉锤③镊子 4.杠杆在()的条件下是省力的。 ①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②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③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5.以下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6.在下列工具中,()是省力的杠杆。 ①镊子②电工钳③螺丝刀 7.在杠杆尺左边第3格上挂2个钩码,在它的右边第1格上挂()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①3个②4个③6个 8.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笔直公路上山感觉轻松多了,所走的路程()。 ①比笔直公路长②比笔直公路短③和笔直公路一样长 三、连线(将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16分) ①杠杆方向盘②螺丝刀图钉 轮轴开瓶器撬棍啤酒瓶 斜面塔式起重机小刀大石头 滑轮组盘山公路开瓶器木螺钉 五、看图做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给下列滑轮组绕线,组成滑轮组。2.标出下面杠杆的三点。 3.在最省力的轮轴下打“√”。4.在最省力斜面下打“√”。 五、实验与分析(18分) 下面是604班的同学用动滑轮做实验的记录表。(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