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手卫生设施
(1)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每2~4间手术间应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 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2)洗手池大小、高矮应适宜;应设有内缘,能防止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清洁。 (3)水龙头应为非手触摸式。 (4)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至少每周清洁与消毒。 (5)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手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6)应配备计时装置、外科手消毒流程图。 5、注意事项 (1)不应戴假指甲、装饰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术后摘除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一人一用一 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用后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容器定期清洁消毒。 (4)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二、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
准备卫生手消毒
取液 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
六步法
三步法
涂抹双手,确保手消毒液覆盖所有皮肤 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交互进行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互进行 5.拇指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外科洗手完成,准备免冲洗外科手消毒
注: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 剪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清洁双手 时,可使用清洁指甲用品清洁指甲下的 污垢和使用揉搓用品清洁手部皮肤的褶 镀处。左、右侧手及手臂消毒顺序无先 后顺序,应确保所有部位消毒到位。
注:确保手消毒剂完全覆盖双手、 前臂、上臂下1/3皮肤区域直至 消毒剂干燥,持续10~15秒。
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1. 介绍医疗机构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是确保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免受交叉感染威胁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中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前提要求、手卫生程序和培训及监测。
2. 前提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实施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需要以下前提要求:- 充足的洗手设施:医疗机构应提供足够数量的洗手池,并在易接触到的地方配备洗手液、洗手粉以及干净的纸巾。
- 清洁环境:保持医疗环境整洁,垃圾分类处理,避免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扩散。
- 供应卫生物品:医疗机构要确保供应卫生餐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物品,以便医疗工作者能够正确使用。
3. 手卫生程序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正确洗手:医疗工作者应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使用洗手液,湿手并搓揉至少20秒钟,包括手背、手指间和指甲缝。
之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 使用洗手液:洗手液的选择要符合规范,含有消毒成分。
洗手液的量应与水的比例按要求配比。
- 手部消毒:当手部不明显脏的时候,可使用合适的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将手部消毒剂倒在手心,搓揉手部至干燥,全程大约需要20秒钟。
- 手套使用:医疗工作者在接触患者和进行其他可能有交叉感染风险的操作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在更换手套之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4. 培训及监测为了确保医疗工作者正确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应实施培训和监测措施:- 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医疗工作者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卫生知识。
- 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设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医疗工作者的手卫生行为,包括洗手程序和使用消毒剂的正确性。
同时,还需要持续监测并改进洗手设施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结论医疗机构中的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是保障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前提要求的满足,正确的手卫生程序的执行以及培训和监测的持续推进,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只有全体医疗工作者齐心协力地遵循和执行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保障医疗环境的洁净和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制度及操作规程

01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进 行无菌操作时,应根据需 要佩戴合适的手套。
02
手套应定期更换,破损 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03
04
在使用手套过程中,应注 意避免手套接触污染物品 或环境,防止交叉污染。
摘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确保双手的清洁。
03 手卫生制度及规范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 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速干手消毒剂
应选用取得卫生部卫生许 可批件的产品,放置在医 务人员便于取用的位置。
干手设施
应提供干手纸巾或干手机 等干手设施,避免使用公 用毛巾擦手。
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定期的手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对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手卫生
执行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
开展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 依从性和正确率的调查与考核, 评价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
未来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手卫生监测的智能化,通过传感器等设
备实时监测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02
手卫生用品绿色化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手卫生用品的绿色化发展,如使用环保型洗手液、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03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紧密结合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未来将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
能水平。
将手卫生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和奖惩挂钩, 提高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自觉
性。
04 手卫生操作规程
六步洗手法介绍
湿手
用水湿润双手。
取液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
六步搓洗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 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 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手卫生的操作规程

手卫生的操作规程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洗手、消毒手部的一系列操作,以预防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行为。
在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场所、学校等公共场所,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一、洗手前的准备工作1. 脱去手表、戒指、手镯等首饰。
2. 升起袖子,避免衣物接触到水槽或洗手池。
3. 检查洗手间内是否有足够的洗手液、肥皂以及干手纸等洗手用品。
二、正确的洗手方法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使水温在38℃左右。
2. 双手掌心相对,将肥皂倒在一只手上,然后搓揉起泡,使泡沫覆盖整个手背、手掌、指间、指尖、指缘、指甲缘及手腕,注意背部、指缘、指骨等区域。
3. 用掌心对掌心的方式,手背搓揉5-10次,然后改变手掌对掌心的方式再次搓揉5-10次。
4. 交叉搓洗手心,每手交替搓揉5-10次。
5. 用右手食指捏住左手大拇指,交替搓揉5-10次,然后换手进行同样的操作。
6. 将双手相对,手腕外侧交替向前搓揉5-10次,然后改为手腕内侧向后搓揉5-10次。
7. 双手指缝交叉搓揉5-10次,确保每个指缝有泡沫进入。
8. 双手握拳,手指尖搓揉手掌5-10次。
9. 用清水将泡沫冲洗干净,注意不要将手指朝下。
10. 用干手纸擦干双手,从手腕向指尖方向擦拭,确保双手完全干燥。
11. 关闭水龙头,同时用干手纸阻隔手部与水龙头的接触。
三、手部消毒1. 手部消毒应在洗手后进行。
取适量的含酒精的手消毒液,倒在手心,搓揉至手部完全湿润。
2. 用右手掌心握住左手手腕,反复搓揉5-10次,然后换手进行同样的操作。
3. 右手掌心覆盖左手背部,手指交叉搓揉5-10次,然后换手进行同样的操作。
4. 手掌交替搓揉5-10次,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消毒。
5. 双手手指交叉搓揉5-10次,确保手指间的细菌得到彻底清除。
6. 擦干双手,从手腕向指尖方向擦拭,确保双手完全干燥。
四、其他注意事项1. 洗手液、肥皂、手消毒液应存放在明显的位置,方便使用。
2. 洗手间内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洁水槽或洗手池,保持通风良好。
手卫生的操作规程

手卫生的操作规程
《手卫生操作规程》
1. 洗手前
在进行手卫生操作之前,首先要认真观察手部是否有明显污垢,如有污垢应及时清洁。
同时,需要检查是否有破损皮肤或有伤口,如有应立即进行处理并戴好隔离手套。
2. 洗手步骤
(1)用流动的温水湿润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至起泡;
(3)搓揉双手掌心、指缝、指尖、指间、手背及手腕;
(4)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清洗彻底;
(5)取少量纸巾擦干双手,将水分擦干。
3. 隔离手套的使用
在处理有可能接触血、体液、粪便、尿液、病患者照顾者环境等感染性物品或物面时,应戴上隔离手套。
使用隔离手套后,不得再触摸清洁的物品或皮肤,隔离手套脱下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操作。
4. 洗手注意事项
(1)洗手过程中,应避免将污染的手部接触其他洁净物品;(2)在洗手过程中应持续揉搓双手至少20秒;
(3)在揉搓过程中应将手指、指甲缝、手背、掌心等部位都
仔细清洗干净;
(4)手部皮肤干燥或有破损时,应加强护理,使用滋润的护
手霜。
5. 定时手卫生
在工作中,应定时进行手卫生操作,特别是在接触到可能受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后,应及时对双手进行洗涤。
此外,每天定时对手部进行护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障双手的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促进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手卫生操作规程,保持双手的清洁与健康。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一、手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3.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禁止佩戴手部饰物,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医务人员遵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6.手术室、产房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应每天清洁与消毒,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及手卫生的揉搓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一人一用一清洁、灭菌或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消毒剂采用一次性包装、非手触式手消毒剂的出液器。
7.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配备计时装置。
8.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9.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流程图进行外科手消毒,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流向肘部。
10.每季度对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1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2。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一、术语与定义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 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医疗机构应设置与诊疗工作相匹配的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并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层流病区、骨髓移植病区、器官移植病区、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内镜中心(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应配备洗手液(肥皂)及干手用品或设施。
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应洗手指征:(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2)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
3.先洗手,后消毒指征:(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手卫生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用肥皂(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四篇)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手卫生及预防措施一、手卫生时机1. 离开及进入病房、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2.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3.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诊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
4. 需要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二、医务人员手消毒方法1. 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置于掌心。
2. 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确保手消毒剂全面覆盖手部皮肤。
3. 持续揉搓直至手部干燥,以达到消毒效果。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根据工作环境不同,手卫生标准如下:1. Ⅰ类和Ⅱ类区域(如普通手术室、产房等):手卫生要求≤5cfu/cm²。
2. Ⅲ类区域(如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等):手卫生要求≤10cfu/cm²。
3. Ⅳ类区域(如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等):手卫生要求≤15cfu/cm²。
4. 所有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手部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四、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备1. 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流动洗手设施,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2. 提倡使用洗手液。
3. 干手物品或设施应避免二次污染,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小毛巾,后者应一用一消毒。
五、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健全管理体系:在院长领导下,完善院内感染管理体系,制定控制计划、制度,加强监测、评估与改进措施。
2. 强化教育培训与监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升无菌意识与感染控制能力。
3. 改善医院环境: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严格处理污水、废物等污染源。
4. 规范操作:加强医疗操作规程训练,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
5. 合理用药:医生应严格掌握抗菌素、激素使用原则,避免无选择预防用药,防止药源感染。
6. 加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医患合作。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二)手卫生是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的最基本、最核心、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策略以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以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这事儿。
你说这手卫生重要不?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又必需。
想象一下,医务人员的手那可是跟无数的病人、药品、器械打交道的呀,如果不把手卫生弄好,那岂不是像带着病菌到处跑的小怪兽啦!洗手可不只是简单地冲一下水哦!得认真搓洗,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就像我们打扫房间,边边角角都得清理干净,不能留一点儿灰尘。
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上的脏东西、细菌啊都给洗掉。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呀!在医院里,医务人员随时都可能接触到各种病菌,那手就像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这道防线不牢固,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像打仗的时候,城门没守好,敌人不就长驱直入啦!所以啊,洗手要洗得仔仔细细,不能马虎。
咱再说说这洗手的时机。
接触病人前要洗吧,不然把自己手上的病菌带给病人咋办?接触病人后更得洗啦,病人身上的病菌可别跟着咱的手到处跑呀。
还有做各种操作前后,都得把手洗干净。
这就跟我们出门要带钥匙一样,是个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有些医务人员可能会觉得麻烦,哎呀,不就洗个手嘛,有那么重要吗?嘿,你可别小瞧了这洗手。
这小小的举动,说不定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呢!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看着不起眼,但是在机器里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呀,洗手还得有方法。
不是随便搓两下就行的,要按照标准的步骤来。
先把手淋湿,打上肥皂,搓搓手心手背,手指头缝也得搓到,还有手腕也不能忘。
这就像做一道精细的菜,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不然味道可就不对啦!咱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手卫生就是那小小的蚁穴,如果不重视,可能就会引发大问题。
所以呀,医务人员们可得把这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牢记在心,认真执行。
总之,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那绝对是重中之重!咱可不能轻视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手卫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他们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医院门诊手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手卫生原则1. 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做到“洗、搓、擦、晾、戴”五个步骤。
2. 手卫生前应先评估手部污染情况,根据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手卫生方法。
3. 手卫生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4. 手卫生后应保持手部清洁,不得触摸面部、眼睛、口腔等部位。
四、手卫生操作规程1. 洗手(1)使用流动水,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
(2)揉搓双手,包括手腕、指缝、指甲等部位,时间不少于30秒。
(3)冲洗双手,确保泡沫被冲净。
2. 搓手(1)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涂抹于双手。
(2)揉搓双手,包括手腕、指缝、指甲等部位,时间不少于15秒。
(3)冲洗双手,确保泡沫被冲净。
3. 擦手(1)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擦手布擦干双手。
(2)确保双手完全干燥。
4. 晾手(1)将双手自然晾干。
(2)如需戴手套,应在晾干双手后进行。
5. 戴手套(1)取适量手套,撕去包装。
(2)将手套套在双手上,确保手套完全贴合。
五、手卫生监测与培训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
2.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技能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3. 定期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对不合格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重新培训。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合格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手卫生制度、手卫生监测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3. 对严重违反手卫生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故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3、手术室、产房、介入诊疗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使用洗手液,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
5、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
6、洗手池边应配备“七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7、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使用日期,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天。
8、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流动水进行洗手。
9、当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1)当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及周围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1、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时,应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卫生手消毒。
13、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14、手卫生合格标准:(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以预防交叉感染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医院手卫生操作规程

医院手卫生操作规程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操作规程对于预防交叉感染和保护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手卫生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措施。
1. 洗手时机在医院中,洗手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洗手:- 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或受污染的物品之前和之后;- 执行无菌操作前和后;- 接触服务区域前和后;- 接触垃圾、废弃物或灰尘之后;- 感觉手脏或有明显污染时。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这些时机准确判断何时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 洗手步骤正确的洗手步骤是十分重要的。
医院应提供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并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以下步骤洗手:- 打湿双手,涂抹适量洗手液;- 按照正确的手部洗涤顺序,将洗手液均匀涂抹在双手和手背上;- 用手指缝摩擦双手约20秒;- 用清水彻底冲洗手部,确保洗净;- 用纸巾或单次性毛巾擦干双手,并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医护人员应当执行这些洗手步骤,确保手部彻底清洁。
3. 消毒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
因此,还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医院应该提供适当的消毒剂,并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手部消毒:- 将适量消毒剂倒入手掌中;- 用掌心揉搓双手,使消毒剂充分接触到手部的各个部位;- 确保消毒剂在双手上的接触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 手指缝、指甲和手腕等部位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直到双手干燥,不要擦拭。
通过这种消毒方法,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4. 其他注意事项除了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步骤外,医院手卫生操作规程还应包括以下一些注意事项:- 不带戒指、手链等饰物;- 按时修剪和清洁指甲,保持其长度适中;- 不吃东西、不触摸脸部等活动,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不使用他人的个人物品,如毛巾、剃刀等;- 及时更换手套,避免长时间使用。
手卫生医院感染控制操作规程

一)、手卫生设施(一)采用流动水洗手,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肥皂或者皂液: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皂液宜使用一次性原装的挤压式液体皂,如使用分装液体皂,容器必须保持清洁,并每周至少消毒一次.皂液有浑浊或者变色时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三)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用干手毛巾(一用一消毒,并干燥), 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配备合格的快速手消毒剂,并放置在医务人员便于取用的位置,包括流动使用诊疗车上。
二、卫生洗手(一)洗手用品:洗手液(皂液)、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皂液容器、固体肥皂及有筛孔皂盒、一次性抽纸巾或者干手毛巾、护肤用品.(二)洗手指征1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先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2(直接接触病人先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穿脱隔离衣先后;3 (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进行卫生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4(进行无菌操作先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处理药物及配餐前;6(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1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2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按照六步法洗手,时间不得少于 15 秒;见图(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45 (干手:用纸巾或者干手毛巾干燥双手.6(护肤:适量护肤用品护手.六步洗手法六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力丸)(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2三、卫生手消毒(一)消毒用品:符合规范的一次性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二)消毒指征1 (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 (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先后 ;3(需双手保持较长期抗菌活性时;4(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之间;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挪移到清洁部位时;手部无明显污染物时。
医疗从业专业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

医疗从业专业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1. 宗旨本规程旨在规范医疗从业专业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提高手卫生水平,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
3. 手卫生原则3.1 勤洗手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应根据需要,保持手部的清洁。
在以下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勤洗手:- 接触粪便、尿液、呕吐物等污染物后;- 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后;- 在接触清洁和消毒工作前后;- 在接触食品、药品前后。
3.2 正确洗手方法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应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宜;2. 取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至起泡;3. 用流动的水冲洗双手,注意不要触碰水龙头;4. 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双手,同时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3.3 使用消毒剂在无法使用洗手液进行洗手的情况下,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代替。
消毒剂应符合卫生标准,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4. 手卫生操作要点4.1 戴手套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皮肤黏膜等污染物时,应戴好适当的手套,并及时更换。
4.2 避免触摸面部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在执行手卫生操作期间,应避免触摸自己的面部,以免传播细菌。
4.3 遵守手卫生时机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手卫生操作:- 接触患者之前及之后;- 实施无菌操作前及期间;- 穿脱手套前及之后;- 接触环境和物品之前及之后。
5. 监督与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从业专业人员手卫生操作的监督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
6. 罚则对于违反手卫生操作规程的医疗从业专业人员,医疗机构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追究法律责任。
7. 附则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并保留最终修改和解释的权利。
以上为医疗从业专业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将于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 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以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规定为准。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3篇)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规定医务人员需频繁、正确地洗手。
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间和方式洗手,如在接触病人前后、接触感染性物品后、执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的体液后等都要洗手。
2. 要求医务人员使用合适的消毒洗手液或洗手剂。
消毒洗手液或洗手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依据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3. 强调医务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的正确方法包括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或洗手剂,用指腹揉搓手部各个部位,特别是掌心、指缝和指甲缝等易藏污处,要注意洗手时间(一般不少于2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4. 规定医务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手套进行医疗操作。
手套的选择应符合标准,同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要求和手套的状况及时更换。
5. 强调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医务人员应保持整洁的衣着和服饰,保持体味清洁,不携带致病菌等。
6. 推广医务人员接种相应疫苗。
医务人员接种相应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7.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教。
医务人员应接受关于手卫生制度的培训和宣教,不断提升对手卫生的重视和操作水平。
通过以上手卫生制度的执行,可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从而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2)手卫生制度一、定义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法。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细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标准操作流程

目录一、医务人员洗手原则操作规程 (1)1定义 (1)2设施 (1)3办法 (2)二、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原则操作规程 (3)三、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原则操作规程 (4)3.2外科手消毒办法 (5)四、手套使用原则操作规程 (6)2.1使用手套的基本原则 (7)2.2可能发生不良反映者的选用原则 (7)2.3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与可重复使用手套的使用原则 (7)2.4外科手套的使用指征 (8)2.6 无需使用手套的状况 (9)一、医务人员洗手原则操作规程1定义洗手(handwashing),即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2设施2.1流动水。
2.2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
2.3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若为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2.4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或其它可避免二次污染的干手办法。
3办法3.1打湿:流动水打湿双手。
3.2涂抹:足量皂液涂抹双手全部皮肤。
3.3揉搓:揉搓双手最少 15 s,具体揉搓环节以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互相揉搓;第四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七步: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3.4冲洗: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
3.5干燥: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3.6关水:如为手接触式水龙头,应用避污纸或一次性干手纸巾关闭水龙头。
二、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原则操作规程1定义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即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2设施2.1速干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自制产品应符合有关配制原则。
2.2速干手消毒剂宜含有护肤成分,无异味、无刺激性等,医务人员应有良好的接受性。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 - 潍坊市人民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一、洗手标准操作规程:1.流动水打湿双手;2.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步骤包括: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用流动水冲净双手、擦干。
二、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2. 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骤;3.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三、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2.先洗手,后消毒。
3.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一)洗手方法与要求1..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2.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擦干。
(二)外科手消毒方法1.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 的规定。
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3 术语和定义一、术语和定义1. 手卫生 hand 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处理药物及配餐前;
(6)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5、手卫生设施
(1)采用流动水洗手,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肥皂或者皂液: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皂液宜使用一次性原装的挤压式液体皂,如使用分装液体皂,容器必须保持清洁,并每周至少消毒一次。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2、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1)基本要求:
a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b手部不应戴戒指等饰物。
c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2)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a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
b手部证实或怀疑被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染时,如艰难梭菌、炭疽杆菌等,应洗手。
c如厕之后,应洗手。
d其他情况应首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冲洗: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
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1、定义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较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4)清洁指甲用具指定容器存放,每日清洁与消毒。
5)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指定容器存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6)外科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外科手消毒剂应采用非手接触式出液器,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8)干手物品及其盛装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灭菌。
(2)方法
揉搓:认真揉搓2-6分钟。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擦干:无菌巾彻底擦干。
特殊情况下水质达不到GB 5749的规定时,应用外科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无菌手套。
2)方法二: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液:取适量的免冲洗外科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
揉搓: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彻底干燥。
(3)揉搓:揉搓双手直至彻底干燥,具体揉搓方法与洗手的具体揉搓步骤相同。
9、外科手消毒
(1)设施
1)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防喷溅,池面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消毒。
2)应为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数,间距应避免洗手时手臂互相接触。
3)配置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
1)洗手
(a)揉搓: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揉搓。清洁双手时,可使用海绵、手刷等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皱褶处。
(b)冲洗: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c)擦干:使用干手物品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外科手消毒方法
1)方法一: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液:取足量的外科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
(3)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干手毛巾(一用一消毒,并干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配备合格的快速手消毒剂,并放置在医务人员便于取用的位置,包括流动使用诊疗车上。
6、洗手方法
(1)打湿:流动水打湿双手。
(2)涂抹:足量皂液涂抹双手所有皮肤。
(3)揉搓:揉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揉搓步骤如下:
(5)干燥: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关水:如为手接触式水龙头,应用避污纸或一次性干手纸巾关闭水龙头。
7、手卫生消毒
(1)消毒用品:符合规范的一次性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
3)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4)为不同病人进行诊疗之间;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手部无明显污染物时。
5)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6)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8、手消毒方法
(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剂于掌心。
(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外科手消毒。
4、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2)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穿脱隔离衣前后;
(3)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进行卫生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