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检测

论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检测
论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检测

论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检测

闫嵘

【摘要】作为电线电缆类设备的例行测试,导体电阻检测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介绍了导体电阻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计算,同时分析了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接触电阻、检测电流大小和温差等方面。之后就新标准和旧标准的主要区别做了分析,主要包括:导体温度、有效数字位数、测量仪器的改变、检测技术的改变、夹具等。以期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科学之友:C版》

【年(卷),期】2010(000)010

【总页数】2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

导体电阻检测对于电线电缆类电器装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已经成为了例行测试。一般情况下,是要求电线电缆中的导体电阻越小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电力在线路中的损耗,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产品,比如高压阻尼电阻线,要求电阻在某特定的范围内。[1]一些非法的电线电缆生产厂家为了牟取利益,而制造不合格产品销售,这些都决定了电线电缆在进入市场使用前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才能保证市场产品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的检测方法等相关内容。

1 检测方法

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的测定仪器常使用双桥,该双桥具有各种型号,根据样品的测量范围具体选择,而如果电阻大于200 Ω可选用单桥。要求精度高于或等于0.2,准确度高于或等于0.1级。在进行检测前,先将样品静置一段时间,使

电缆电阻表

电缆20℃最大电阻Ω/Km 截面单芯和多芯用第1种实芯导体单芯和多芯用第2种实芯导体单芯和多芯用第5种实芯导体铜(不镀金属)铜(镀金属)铝铜(不镀金属)铜(镀金属)铝铜(不镀金属)铜(镀金属) 0.5 36.0 36.7 / 36.0 36.7 / 39.0 40.1 0.75 24.5 24.8 / 24.5 24.8 / 26.0 26.7 1 18.1 18. 2 / 18.1 18.2 / 19.5 20.0 1.5 1 2.1 12.2 18.10 12.1 12.2 / 1 3.3 13.7 2.5 7.41 7.56 12.10 7.41 7.56 / 7.98 8.21 4 4.61 4.70 7.41 4.61 4.70 7.41 4.9 5 5.09 6 3.08 3.11 4.61 3.08 3.11 4.61 3.30 3.39 10 1.83 1.84 3.08 1.83 1.84 3.08 1.91 1.95 16 1.15 1.16 1.91 1.15 1.16 1.91 1.21 1.24 25 0.72 7 0.734 1.20 0.727 0.734 1.20 0.7 8 0.795 35 0.524 0.52 9 0.868 0.524 0.529 0.868 0.554 0.565 50 0.387 0.391 0.641 0.387 0.391 0.641 0.386 0.393 70 0.268 0.270 0.443 0.268 0.270 0.443 0.272 0.277 95 0.193 0.195 0.320 0.193 0.195 0.320 0.206 0.210 120 0.153 0.154 0.253 0.153 0.154 0.253 0.161 0.164 150 0.124 0.126 0.206 0.124 0.126 0.206 0.129 0.132 185 0.0991 0.100 0.164 0.0991 0.100 0.164 0.106 0.108 240 0.0754 0.0762 0.125 0.0754 0.0762 0.125 0.0801 0.0817 300 0.0601 0.0607 0.100 0.0601 0.0607 0.100 0.0641 0.0654 400 0.0470 0.0475 0.0470 0.0475 0.0778 0.0495 0.0495 500 0.0366 0.0369 0.0366 0.0369 0.0605 0.0391 0.0391 630 0.0283 0.0286 0.0283 0.0286 0.0469 0.0287 0.0292 800 0.0221 0.0224 0.0221 0.0224 0.0369 1000 0.0176 0.0177 0.0176 0.0177 0.0291

电阻率测试报告

电阻率测试报告 湖北华迪工程勘察院 二 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电阻率测试报告 测试人:刘松 编写人:刘松 审核人:王正国 湖北华迪工程勘察院 二 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一、工程概况 荆门星球35KV变电站位于荆门星球家居广场南部,我院于6月初接到鄂西北工程勘察公司的委托,当天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勘察,于第二天完成该地段全部外业工作。此次外业工作采用多功能直流电法仪,运用四极法进行电阻率测试,实际工作见表1-1~表1-3,各勘探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和原位测试资料,本次变电站勘察所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填土和新近系上新统(N2)强风化、中风化泥灰岩组成,现将勘察区的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地层(Q4ml):主要组成为粘土、亚粘土、砂土层等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厚度约为0.6m,层底标高在177.63~171.30m。 (2)新近系上新统(N2):主要由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厚度约为8m,层底标高在170.83~162.75m。 (3)新近系上新统(N2):主要由中风化泥灰岩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约为7.5m 三、场地电阻率测量成果及设计参数 表1-1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1)

表1-2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2) 表1-3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3) 表2土壤电阻率设计建议值 四、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岩土层的实测视电阻率值均小于50欧·米且大于20欧·米,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2.5的规定,取各指标中腐蚀等级最高者考虑,故该场地土层对钢结构具中腐蚀性,因此对构架设备进行施工时,应适当采取防腐措施。 Then how can we translate poems? According to Wang’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is

配电箱检测报告

河南远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HENAN YUANCHENG ELECTRIC Co.,Ltd. 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出厂检验报告 客户名称 邹平汇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综合配电箱 型号规格 YCZP1 出厂编号 YCE1611197 制造日期 2016年12月 序号 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GB7251.3】 结果 1 一般检查 箱体各功能单元门的开启角应大于90°,转动灵活 □合格 □不合格 箱体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图样,焊接及表面涂层应符合规定要求 □合格 □不合格 接线、相序色标正确;接地紧密,无涂覆物、无生锈,接地符号明显 □合格 □不合格 铭牌与标志内容应正确,清晰,牢固,齐全,完整 □合格 □不合格 紧固件应有防松措施,表面被覆层应牢固无脱落、无生锈等 □合格 □不合格 一次、二次线加工应整齐、美观、牢固可靠,符合工艺要求,标签、标号头应齐全、清晰、牢固正确 □合格 □不合格 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规定和规范表要求,特殊元件要有说明书 □合格 □不合格 2 机械操作:可手动操作部件分别操作5次,其动作应可靠,灵活 □合格 □不合格 3 绝缘电阻: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Ω/V □合格 □不合格 4 工频耐压: 可操作部件合闸后的相间(如装有测量仪表,试验前应拆除):2.5kV/5s □合格 □不合格 可操作部件合闸后的相对地:2.5kV/5s □合格 □不合格 5 保护电路的有效性:接地电阻≤100m Ω,导线为黄绿双色线 □合格 □不合格 6 电气间隙:主回路≥6mm □合格 □不合格 爬电距离:主回路≥8mm □合格 □不合格 7 防护等级验证:IP30 □合格 □不合格 8 通电试验: 按电气原理图要求,通以可调电压和可调电流,测量仪表应显示正确 □合格 □不合格 按电气原理图要求,通以额定电压,可电动控制操作元件应动作顺序正确、可靠 □合格 □不合格 结论 经检验,本产品合格准予出厂。 (检验章): 检验员/日期: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课堂导学案

初中物理 九年级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41 [上节知识回顾]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公式为:__________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导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导学] 1.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___________,可以得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 2.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电阻的______,然后根据__________计算出导体的阻值,这种方法叫做______法。 3.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电路(请画在右边的方框中,并连接实物电路图). 5)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6)计算出的每次测量的电阻值,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______(相同/不同),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Ω 5.其它事项 1)部分器材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在______________位置 3)实验时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值. [课堂导练] 1.将下列元件连成测量 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 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电 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 表的示数为____V ,电流表的

电线电缆--电缆导体标准--电阻

电缆的导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缆和软线用的导体从0.5~2000㎜2经标准化的标称截面、单线根数、单线直径及其电阻值。 本标准不适用于通信用途的导体。只有当电缆标准指明时,才适用于特定设计电缆用的导体,例如:压力电缆用导体、特软电焊用导体,或具有特短节距成缆的特种软电缆用导体。 2分类 导体共分四种:第1种、第2种、第5种和第6种。 第1种和第2种预定用于固定敷设电缆的导体。第1种为实心导体,第2种为绞合导体。 第5种和第6种预定用于软电缆和软线的导体,第6种比第5种更柔软。 3材料 导体可由下列材料组成: ----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 -----无镀层铝或铝合金线; 各种类型导体的具体规定见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 术语“镀金属”是指导体外面镀有适当的金属薄层,例如锡、锡合金或铅合金。 4固定敷设电缆用导体 4.1实心导体(第1种) 实心导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4.1.1导体应由下列材料组成: ----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 -----无镀层铝或铝合金线; 4.1.2实心铜导体应是圆形截面。 表1列邮的标称截面25㎜2及以上的实心铜导体仅预定用于特种电缆,而不适用于一般用途的电缆。 4.1.3截面16㎜2及以下的实心铝导体应是圆形截面。 截面25㎜2及以上的实心铝导体:若是单芯电缆应是圆形截面:若是多芯电

缆可以是圆形截面。也可以是成型截面。 截面95㎜2及以上的导体,可由5个及以下分截面导体构成。4.1.4在20℃时每芯导体电阻应不超过表1相应规定的最大值。表1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1种实心导体 4.2非紧压绞合圆形导体(第2种)

非紧压绞合圆形导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导体应由下列材料组成: ----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 ----无镀层铝或铝合金线. 绞合铝导体截面一般应不小于10㎜2,但如果特殊考虑4㎜2和6㎜2的绞合铝导体能适合某种特殊电缆及其使用场合,则也允许采用. 4.2.2导体中的单线根数应不少于表2规定的相应最少根数. 1200㎜2到2000㎜2截面的导体不规定单线的最少根数. 4.2.4在20℃时每芯导体电阻应不超过表2相应规定的最大值. 4.3紧压绞合圆形导体和绞合成型导体(第2种). 紧压绞合圆形导体和绞合成型导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4.3.1导体应由下列材料组成: ----不镀金属或镀金属的退火铜线. ----无镀层铝或铝合金线. 紧压绞合圆铝导体截面应不小于16㎜2,绞合成型铜或铝导体截面应不小于25㎜2. 4.3.2 同一导体中两根不同单线的直径比应不超过2. 表2 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2种绞合导体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在诸多电线电缆质量检验项目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忽略某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离。对于电线电缆产品,根据GB/T3048.4-2007标准要求和实际检测工作,对电线电缆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多年检测实践,分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标签: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横截面积;电流;温度 1 概述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的依据是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试验的方法如下:从被测电线电缆上按要求切取不小于1m的试样,去除试验导体外表的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露出导体。在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后,将导体试样固定在专用四端卡具上,双臂电桥的四个测试端与导体两端可靠连接后闭合直流电源开关,仪器完成预热后开始测量。调节电桥平衡。读取电桥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关闭试验电源后准确测量卡具间被测导线的实际长度,记录环境温度,将测量结果换算到20℃时1km导体长度的电阻数值作为最终的报出值。 2 系统误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检测的样品的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都远小于1Ω/m,通常采用双臂电桥和专用的四端测量卡具,再配合试样、标准电阻、检流计、变阻器、电流表、连接导线、开关、温度计等实验器材,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检测。不难看出,检测设备的精度、检定及校准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呢?我们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以保证所有设备的精度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使用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导线电阻应明显小于标准电阻和试样的电阻。否则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补偿,如导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对卡具的要求是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1.5倍。 3 过程误差 过程误差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方法误差,就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由于方法使用不当,或测量程序出错为导致的误差。标准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取样。试样的制备很重要,涉及到试样表面处理、电流引入方式、卡具型式等。基本技术路线是减小绞合导体中因单线表面状况接触电阻的影响,使得每根单线中的分布电流均匀,以提高测量准确度。截取试样的长度应不小于1m,一边卡具之间的距离是1m,两个卡具20cm,所以我们一般取样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GB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GB/T 3048.6-94 1.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电线电缆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104~1016Ω,测量电压为100,250,500,1000V。(产品标准应规定测试电压,如不规定,产品标准规定的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低于500V的产品测试电压执行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产品标准规定的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不低于500V的产品一般选取500V。) 除电线电缆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抽样试验时,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15~2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0%的室内或水中进行。 2.试样准备 1.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试样有效长度应不小于10m,试样两端绝缘外的覆盖物应小心地剥除,注意不得损伤绝缘表面。 2.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的时间,使试样温度与试验温度平衡,并保持稳定。 3.浸入水中试验时,试样两个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下于250 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下于150 mm。 4.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护套的长度应不下于100 mm。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洁净。 3.试验步骤 1.金属护套电缆、屏蔽型电缆或铠装电缆试样,单芯者,应测量导体对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金属或屏蔽 层或铠装层连接进行测量。 非金属护套电缆,非屏蔽电缆或无铠装的电缆试样,应浸入水中,单芯者测量导体对水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水连接进行测量。也可将试样紧密地绕在金属棒上,单芯电缆测量导体对试棒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电缆测量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试棒连接的绝缘电阻。试棒外径按产品标准规定。 2.测量时充电时间应充分,以达到测量基本稳定。除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充电时间为1min。 3.重复试验时,在加电压前,使试样短路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小于试样充电时间的4倍。 4.试验结果及计算 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按下式计算: R L=R X L (1) 式中:R L=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MΩ.km L=试样有效测量长度, km R X=试样绝缘电阻,MΩ。 20℃时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按下式计算: R20=KR L (2) 式中:R20-20℃时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MΩ.km K=绝缘电阻温度校正系数,由专门的文件规定。 (注:温度大于20℃时,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小于R20,温度小于20℃时,测量的绝缘电阻值大于R20) 5.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使用 (1)在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时,经常会用到兆欧表,但有的人可能不了解其机理,往往接错线或使用不正确造成误差很大,有时甚至会引起人身或设备事故。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产生高电压,而测量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事故或设

最新导线截面积、导体电阻检测

导线截面积、导体电 阻检测

一.目的 检测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导线截面积、导体电阻 执行标准 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缆、电线。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边做试验,边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10%,且不少于2个规格;每个规格送样三根,每根不少于1.2米。 六.仪器设备 直流电阻测试仪:型号:SB2230。 七.环境条件 试验在温度20℃±1℃,相对湿度小于8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前将全部试样在该环境下放置一天以上。

八.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从被试电线电缆上切取长度不小于1.2米的试样,安装在电桥架上并拉直。 2、按仪器说明书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预热60min 即可进行测量,直接读数x R 单位为Ω。 3、结果按下式计算: 20R =t x K R L 1000? 式中:20 R --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单位为Ω/km ; x R --t ℃时L 长电缆的实测电阻值,单位为Ω; t K --测量环境温度为t ℃时的电阻温度校正系数; L --试样的长度为1m 。 在t ℃时测量导体电阻校正到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t K 4、导线截面积测定 现按测量直径的方法进行 如有2009新标准则按新标准做。 九.检验结果的判定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截面和每芯导

1kV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检测报告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换装变压器所带JP柜 出线至1#低压电缆杆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6度长度53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新装1#变压器低压出 线至JP柜出线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2度长度16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班组:线路班 工程名称 国网通州供电公司2015 年通州煤改电工程(陈桁 村)(武辛庄供电所) 工程编号J-2015-033 摇测地点郎府路新装2#变压器低压出 线至JP柜出线 实验性质交接 摇测人员李好学实验日期2015.11.21 规格型号ZC-YJY22-1kV-4X240mm2报告日期2015.11.21 天气晴温度12度长度16米依据标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实验规程 绝缘电阻(兆欧) 黄相对绿、红及零绿相对红、黄及零红相对黄、绿及零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大于等于1000兆欧 摇测结果合格合格合格 摇测单位:施工班工作负责人:赵师伟 电气施工队现场监督, 检查人:王春雨专责:赵师伟监督:贾庆祥监察:苑庆刚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 的种类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电压等级、电缆绝缘的温度、空气湿度、环境粉尘的性质以及电缆的使用年限有关。 一、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非测量相接地) 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可比照制造厂给出的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的最低值(按电缆的实际长度、电缆绝缘的实际温度,折算到对应的数值)。如果没有制造厂的数据,下列数值可供参考: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 额定电压1kV,即电压电力电缆,一般不小于40MΩ;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60MΩ。 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 额定电压6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1000MΩ;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750MΩ;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500MΩ。 额定电压10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2000MΩ;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1500MΩ;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 1000MΩ。 橡皮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 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50MΩ; 额定电压1kV,一般不小于2MΩ。 二、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 运行中电缆绝缘电阻自行规定,要求历次试验测得的数据变化不大,例如与历史数据相比,本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不低于原来数

值的1/3。此外,一般要求电缆的相间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大于2~。否则,需要查明原因,必要时,通过进一步试验确认电缆是否可以投入运行。 从现场电缆试验情况看,许多单位看重电缆的耐压试验以及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的变化。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也没有对电缆绝缘电阻的数值做出明确的要求。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缆绝缘电阻一栏,简单到只有“自行规定”4个字。 到目前为止“综合比较”,即与历史数据比较,与同类型电缆比较,与本条电缆的不同相比较,还是现场电气试验人员常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要让各使用电缆的单位“自行规定”我的理解是我国幅员广阔,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加上电缆头的影响,电缆的绝缘电阻数值分散性较大,不便于硬性规定。 因此,有的电厂规定: 低压动力电缆≥0.5 MΩ(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 6kV电缆电缆≥50 MΩ(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 三、不同长度电缆、温度下测得的绝缘电阻的换算 1. 温度换算 为了便于比较,通常都把电缆绝缘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一般为20℃)。 20℃时的电缆绝缘电阻=t℃时的电缆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温度换算系数如下: 0℃时系数为;5℃时系数为;10℃时系数为;15℃时系数为; 20℃时系数为;25℃时系数为;30℃时系数为;35℃时系数为; 40℃时系数为。 长度换算

电线电缆各组成部分及主要性能指标技术参数

电线电缆各组成部分及主要性能指标技术参数 电线电缆各组成部分及主要性能指标技术参数 电线电缆主要用于电能传输、分配以及信号的传递,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层,下面对各组成部分的性能技术指标及工艺技术参数进行逐一介绍: 电缆的导体 导体的作用是传送电流,当导体通过电流时,便产生电能损耗而使导体温度升高,导体温升又使导体电阻增大,同时使绝缘的性能下降,当导体温度超过绝缘材料的允许工作温度,就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甚至在电缆弯曲处使绝缘首先软化变形,导致电缆寿命缩短或在电缆弯曲处短期内发生击穿,不能满足电缆长期使用的要求;线芯的损耗主要由导体的截面及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决定,因此,生产过程必须对导体截面及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检验和控制。 一、导体用材料: 导体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易于加工成型、资源丰富等特点,银的导电性能虽最好,但因其价格昂贵而不被采用,为减小线芯损耗和电压降,当前广泛采用的是铜材和铝材,下面就铜、铝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进行学习: 1、材料的电性能及物理特性: 软铜硬铝(A2-A8) 型号T1R TU1R T2R TU2R T3R A2 A4 A6 A8 纯度≥%99.90 99.6 20℃体积电阻率 不大于Ω·mm2/m0.017241 0.02801 电阻温度系数1/℃0.00393 0.00403 线膨胀系数1/℃16.6*10-6 23*10-6 热容系数J/kg·℃414 924 比重8.89 2.703 熔解点℃1084.5 658

抗拉强度≥N/mm2A8(120-150) 伸长率≥%40 A8(6) 2、影响导电性能的因素: 2.1温度: 金属的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不是很高(接近于熔点)或很低(接近于绝对零度),电阻率和温度呈下列线性关系:ρ=ρ0[1+α(T-T0)]。 2.2杂质: 金属中含有某些杂质,将使其电阻增大。杂质对金属电阻的影响,取决于杂质的种类、含量、和杂质在金属中存在的状态,铝、锑、砷、磷、镍、铅等是铜的有害杂质,当砷含量为0.35%时,铜的电阻率将增大50%;铝导体中的主要有害杂质是硅与铁。 2.3冷变形: 弹性变形时对金属电阻影响极小,而塑性变形则使电阻增大,当冷加工变形超过1 0%,其电阻才明显增大。对于纯金属,由于冷变形而增加的电阻,一般不大于4%。电工圆铝杆拉丝前电阻率为0.02801,经过拉丝后,生产成需要规格的电工圆铝线,电阻率采用0.028264。 2.4热处理(退火): 金属经冷变形后,由于金属结晶的变化,抗张强度、屈服强度、弹性增加,而电导系数、伸长率下降,为了提高冷拉铜线的电导系数和柔软性,将线材在一定温度下韧炼,达到提高伸长率和电导系数的目的,电阻可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2.5环境: 当环境因素使金属表面产生污染或氧化层以及附有水份、油渍时,金属电阻会增大,在金属表面包覆其他金属的保护层时,电阻可按复合材料原有电阻率的大小及包覆层厚度,通过计算求得。铜对于某些浸渍剂(例如矿物油、松香复合浸渍剂等)、硫化橡皮有促进老化作用,在此情况下,可在铜线表面镀锡,使铜不直接与绝缘层接触。 3、电线电缆常用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有关概念: 电线电缆用金属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弹性、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理解单臂电桥测电阻的“三端”法接线的意义; 2、掌握开尔文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熟悉综合性电桥仪的使用方法及电桥比率和比率电阻的选择原则。 实验原理 电阻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电阻的测量是基本的电学测量。用伏安法测量电阻,虽然原理简单,但有系统误差。在需要精确测量阻值时,必须用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适 宜于测量中值电阻(1~106 Ω)。 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如图1所示。标准电阻R 0、R 1、R 2和待测电阻R X 连成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在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在对角B 和D 之间接检流计G 。因此电桥由4个臂、电源和检流计三部分组成。当开关K E 和K G 接通后,各条支路中均有电流通过,检流计支路起了 沟通ABC 和ADC 两条支路的作用,好象一座“桥”一样,故称为“电桥”。适当调节R 0、R 1和R 2的大小,可以使桥上没有电流通过,即通过检流计的电流I G = 0,这时,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桥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 图6-l 惠斯通电桥原理图 态。这时A 、B 之间的电 势差等于A 、D 之间的电势差,B 、C 之间的电势差等于D 、C 之间的电势差。设ABC 支路和ADC 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由欧姆定律得 I 1 R X = I 2 R 1 I 1 R 0 = I 2 R 2 两式相除,得 102 X R R R R = (1) (1)式称为电桥的平衡条件。由(1)式得 1 02 X R R R R = (2) 即待测电阻R X 等于R 1 / R 2与R 0的乘积。通常将R 1 / R 2称为比率臂,将R 0称为比较臂。 2.双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 图1

电线电缆用导体直流电阻不合格的因素

电线电缆用导体直流电阻不合格的因素 六是线芯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紧压线芯)等。解决的方法:成品直流电阻的水平,即越接近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直流电阻值越好,但由于目前,我们的工艺水平、管理水平、设备状况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所以,一般的成品电阻余量都在 3~5%,有的余量达10%,这样材料耗用很大,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我们目前的水平控制在1~3%的电阻余量是可行的。降低材料的消耗是我们的长期目标。第一,电阻的测量,可采用在线电阻测量法,即在绞合电缆的导体时,就测量导体的直流电阻,(仪器可换算成20℃时直流电阻值),这样我们就可以预先设定电阻值,余量大时可调整线芯的截面,余量小时可加大导线截面,这样就不会造成在成品时才发现直流电阻值不合格,而造成损失。第二,最小截面的设定法,对紧压线芯最小截面的设定,按下式进行。S压=ρ20K1K2K3R20 mm2式中,S压紧压线芯称重最小截面,mm ρ20金属材料20℃时的电阻率,Ωmm2/mR20标准中规定的成品最大直流电阻值,Ω/KmK1平均绞入系数,一般来讲,紧压系数节距比较小可取1、01 50、91,K2可选用1、02、塑力缆用扇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为0、8 51、012。架空绝缘用紧压一般为0、8

11、012。K3成缆系数,一般为1、006—1、008第三,工艺线路定位法,也就是说:杆料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固定,拉制设备及工艺固定,退火设备及工艺固定,绞线、压型工艺及工艺准备固定,一旦工艺试成功后,稳定性很高,全部在控制范围内,一旦成品直流电阻出现波动,原因分析比较容易,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当然影响成品电阻的原因还有不少,紧压线芯结构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波动(主要由于测量不准所致),线芯变色、测量误差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摸索和试验。

《测量导体的电阻》word【一等奖教案】

测量导体的电阻学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 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 变形公式R=U/I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1 2 3[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R 的平均值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 ①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③电源电压选用4V。 ④电压表选用3V 量程,电流表选用0。6A ⑤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 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3.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 (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 (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 4.实验总结 (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 (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 作业布置: P.79 1,2 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2016年 12 月 7 日 3 3 21R R R R ++=

问题59测量导体的电阻有哪些方法

问题59. 测量导体的电阻有哪些方法? ◇学生提问 在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图11甲中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画出改止后的正确实验电路图。 (3)实验中,某次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应记为_________A 。 老师,这道中考题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这种方法测电阻有哪些注意事项?除了“伏安法”测电阻,还有其他方法吗? ◇问题探究 伏安法测电阻(重要性:★★★★) 老师:你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吗?“伏安”的含义是什么吗? 学生:哈哈,这还不简单吗?“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就是欧姆定律,得出变形公式I U R 。“伏”是电 压的单位,指用电压表;“安”是电流的单位,指用电流表呗!“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老师:那这个题目中为什么使用滑动变阻器? 学生:我学过滑动变阻器的一个作用,是在开关闭合前调到最大阻值处,目的是保护电路中的元件不被烧坏。 在这个实验中它应该还有其他作用吧?我想想,在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作用是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那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作用就 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老师:很好,那为什么要测好几组电压与电流值? 学生:应该是为了减小误差吧,因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老师:那你能设计出这一实验的电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吗? 学生:行啊!,您看: 老师:那你知道上面题目的错误之处了吗? 学生:我看看,呵 呵,原来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出 现了错误: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这样接入电路,会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是测不出电流的大小,二是会将表针打弯,损坏电流表!电压表本来应该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现在的错误是测量了总电压。 “双伏法”测电阻(重要性:★★★★) 老师:学生,要是以上器材中我们没有电流表,但有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能否利用这些器材测量被测电阻? 学生:我想想,要是只有电压表,那就只能测量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没法测量,要是能计算出来就行! 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能用电压表测出,用欧姆定律就可求出已知电阻中的电流,只有已知电阻和被测电阻串联,两个电阻中的 电流才一定相等! 哈哈,我会用这些器材测量被测电阻了! 老师:好呀!你画出电路图说说你的操作方案吧? 学生:嗯,如图所示,把被测电阻x R 与已知电阻2R 串联,分别用电压表测出被测电阻和已知电阻两 端的电压x U 和2U ;则电流2 2 R U I = ,所以被测电阻222 2R U U R U U I U R x x x x === 次数 I /A U /V R x / Ω Ω/R l 2 3

电线电缆知识培训资料

电线电缆技术 第一章电线电缆导体介绍 第一节导体概述 按电阻率(长为1m,截面积为1mm2的材料电阻值大小)划分,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材料分为三类: 导体:电阻率在102Ω·mm2/m以下 半导体:电阻率为103~108Ω·mm2/m﹔ 绝缘体:电阻率为108Ω·mm2/m以上。 目前常用的金属导体有金、银、铜等(如下表),考虑到导体的价格和导电性能,最常用的为铜导体。导电系数以铜为标准(100%),各导体比较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铜的导电率较佳,适用性能广,成本较低,还可在其表面镀锡,利于焊接,并有抗氧化作用(指与空气中氧气结合氧化)。 第二节铜导体 一、铜线的类别 铜导体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分别叙述如下: 1.硬铜线:经伸线冷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适用于架空输电线、配电线及建筑线之导体。 2.软铜线:硬铜线加热去除冷却加工所产生之残余应力而成,富柔软性及弯曲性,并具有较高之导电率,用以制造通信及电力线缆之导体、电气机械及各种家用电器之导线。 3.半硬铜线:抗张强度介于硬铜线与软铜线之间,用于架空线之绑线及收音机之配线。 4.镀锡铜线:铜线表面镀锡以增加焊接性及保护铜导体于PVC或橡胶绝缘押出时不受侵蚀,并防止橡胶绝缘之老化。 5.平角铜线:断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之铜线,为制造大型变压器或大型马达等感应线圈之材料。 6.无氧铜线:含氧量0.001%以下、纯度特高之铜线,铜之含量在99.99%以上,不会受氧脆化,用以制真空管内之导线、半导体零件导线及极细线等。

7.漆包线:铜线软化后,表面涂以绝缘漆,经加热烤干而成,一般分为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漆包线。 8.铜箔丝:以扁平且极薄之铜丝卷绕于纤维丝上的导体。 9.先绞后镀线:将未镀之铜线绞合后,再加以镀铝。 10.铜包钢:一般用于同轴线作信号的传输(如电视机与VCD的连接、户外电视天线、闭路电视等﹔较硬线具有更高的抗张强度,在高山地带,跨越河流等须长距离时作为架空线用,依其铜厚度,一般分导电率21%、30%、40%等。 11.合金铜:由铜和其它导体金属组成,如铜镍合金等,用于特殊用途线。 註﹕目前我公司常用的导体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镀锡铜线,英文缩写为TC﹔绞合的用:TS表示 (2) 裸铜线,英文缩写为BC﹔绞合的用:BS表示 (3) 镀银铜线,英文缩写为SC﹔ (4) 镀银铜包钢,英文缩写为SCCS﹔ (5) 铜包钢,英文缩写为CCS。 二、铜线的各种性能 1. 导体电阻—导体之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2.导电率—以20℃时长度为1m、截面积为1mm2之标准软铜线之电阻1/58ohm(0.017241 ohm)为基准,称为100%导电率。电阻愈大,则导电率愈低,两者成反比例。 3.耐弯折性—单线之一端固定,另一端加上重量使垂直向下,然后来回180地弯折,直至线断为止,弯折次数愈多,表示耐弯折性愈强。 4.拉断力—抗张试验时,施于试样而使其断裂之最大负荷重量或力。 5.抗张强度—抗张试验时,使得试样断裂,单位面积承受的拉断力。 6.伸长率—于规定之标准距离,试样经伸长至断裂后所增加之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率。 导体在温度不同时会有不同的阻抗,一般常以20℃或25℃时为标准,温度愈高,阻抗会愈大。 第三节 UL简介 我公司绝大部分的成品线缆上都有UL的印字或喷字。E335417、E326424及E326425就是我公司在UL 申请认证下来的不同线种的文件号。那么什么是UL呢? UL是“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美国)保险商实验所”的缩写,成立于1894年,机构系以公共安全之检查与检定为目的,由美国火灾保险协会之援助,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UL规格以电线及电气机器为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我部于20xx年3月1日上午8:00 对乐民原料部弓角田煤矿各变配电点的接地及其各变压器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前的准备: 1、制订试验方案: 前期,我们组织机电队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2、试验方法: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3、试验工具: 我们准备好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ZC110D-10(0~2500MΩ)型摇表、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及棉纱等辅助材料。 二、试验过程: 1、3月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帅锐进行测量、值班人员蔡富贵和彭余坤配合操作、陈应沫记录、班长方兴华负责监护;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者:梅田中学毛振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应用欧姆定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教学难点 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教学准备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定值电阻(5Ω1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公式。 2.教师提出问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 二、新课学习 1.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

方法1: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多次测量。 方法2:通过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阻,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达到多次测量。 2.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见课件) 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三、练习 见课件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原理:I=U/R可得R=U/I。 待测量的物理量:测电阻的电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测量电路图: V A R P x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